9 劝 学
课时演练·促提升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蓼蓝(liǎo) 靛青(diàn)
跂望(zhì)
驽马十驾(nú)
B.鳝鱼(shàn)
舟楫(jí)
锲而不舍(qiè)
木直中绳(zhòng)
C.须臾(yú)
跬步(guǐ)
骐骥(jì)
以为轮(róu)
D.槁暴(pù)
省亲(shěng)
蟹螯(áo)
金石可镂(lòu)
思路解析:A项,“跂”应读“qǐ”;C项,“跬”应读“kuǐ”;D项,“省”应读“xǐng”。
答案:B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就砺则利
利:锋利。
B.君子生非异也
生:本性。
C.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雕刻。
D.用心一也
一:一致。
思路解析:D项,“一”的意思是“专一,集中”。
答案:D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金就砺则利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①青,取之于蓝
②而青于蓝
C.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①蚓无爪牙之利
②筋骨之强
思路解析:A项“则”,连词,那么。B项“于”,介词,①表对象;②表比较。C项“者”,都是代词,指……的人。D项“之”,都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答案:B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 ②吾尝跂而望矣 ③臂非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长也,而见者远 ④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⑤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⑥水为之,而寒于水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⑧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⑨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⑩蟹六跪而二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⑩/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⑩/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思路解析:①②连词,表修饰;③④⑤⑥连词,表转折;⑦连词,表递进;⑧⑩连词,表并列;⑨连词,表承接。
答案:B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木受绳则直 受:受到。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借助。
D.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备:完备。
思路解析:D项,“备”,具备,具有。
答案:D
6.下列语句中分别能表明学习需要“广泛积累”和“持之以恒”的一项是( )
A.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②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B.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②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C.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②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D.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思路解析:A项都表明“广泛积累”;B、D两项的①谈的是学习需要借助外物。只有C项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C
7.下列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学生必能胜过老师的道理,以及学习的重要性。
B.“学不可以已”起统领全篇的作用,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
C.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些比喻都用来论证了学习能够弥补不足。
D.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时,从正面和反面设喻对照,说明“积”与“不积”效果完全不同。
思路解析:A项,“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学生必能胜过老师”是后来的意思。
答案:A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思路解析:在这三句话中,翻译的重点是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实词,“日”,名词做状语;“知明”,智慧明达;“生”通“性”;“假”,借助;“锲”和“镂”是近义词,都是“雕刻”的意思。
参考答案:(1)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
( http: / / www.21cnjy.com )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为不会犯错误了。(2)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3)用刀雕刻,如果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
非相(节选)
《荀子》
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 曰:以其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辨也。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
辨莫大于分①,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圣王。圣王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百,吾孰法焉 曰:文②久而息,节族③久而绝。故曰: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彼后王者,天下之君也。舍后王而道上古,譬之是犹舍己之君而事人之君也。故曰: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欲知上世则审周道④,欲审周道则审其人所贵君子。故曰: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夫妄人曰:“古今异情,其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乱者异道。”而众人惑焉。彼众人者,愚而无说,陋而无度者也。其所见焉,犹可欺也,而况于千世之传也!五帝之外无传人,非无贤人也,久故也。五帝之中无传政,非无善政也,久故也。禹、汤有传政而不若周之察也,非无善政也,久故也。传者久则论略近则论详略则举大详则举小愚者闻其略而不知其详闻其详而不知其大也。是以文久而灭,节族久而绝。
注:①分:名分。是春秋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道德范畴。②文:礼仪制度。③族(zòu):通“奏”。节族:音乐的节奏。④周道:周王朝的治国之道。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 特:只是。
B.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
粲:显著。
C.禹、汤有传政而不若周之察也
察:观察。
D.欲知亿万则审一二
审:审察。
思路解析:C项,“察”应为“明显,清楚”。
答案:C
10.下列给文中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传者久则论略/近则论详/略则举大/详则举小/愚者闻其略而不知其详/闻其详而不知其大也
B.传者/久则论略/近则论详/略则举大/详则举小/愚者闻其略/而不知其详/闻其详/而不知其大也
C.传者久则论略/近则论详/略则举大/详则举小/愚者/闻其略而不知其详/闻其详而不知其大也
D.传者/久则论略/近则论详/略则举大/详则举小/愚者闻/其略而不知其详/闻其详/而不知其大也
思路解析:这段文字应有的标点是:传者久则论略,近则论详。略则举大,详则举小。愚者闻其略而不知其详,闻其详而不知其大也。
答案:A
1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的本性是饿了就想吃饭,冷了就想取暖,累了就想休息,喜欢得利而厌恶受害。因为这些都是不需要学习先天就具有的。
B.作者认为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不在于人“二足而无毛”,而在于人有明辨事物的能力,尤其是明辨君臣、父子、夫妇等社会伦理关系的能力。
C.对事物的区别的重要性比不上确定名分,确定名分与制定礼法相比,又显得不太重要,而这一切的重要性都排在效法圣王之下。
D.文章最后用“五帝”“禹汤”的例子来说明礼仪制度会因为年代的久远而湮没,故应抓紧对古代礼仪制度的整理工作。
思路解析:D项理解分析错误,联系全文可知作者用“五帝”“禹汤”的例子用来说明的是要法后王,因为先王的很多东西会因为时代久远而湮没。
答案:D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2)夫妄人曰:“古今异情,其以治乱者异道。”而众人惑焉。
思路解析:第(1)句各分句句式相同,注意“以……知……”句式的翻译。第(2)句中注意文言实词“妄”“情”“道”“惑”的含义。
参考答案:(1)凭借近世来了解远古,凭
( http: / / www.21cnjy.com )借一件事物来了解上万件事物,凭借隐微的东西来了解明显的东西,说的就是这种道理。(2)那些乱说话的人说:“古今是不同的情况,它们用来治理乱世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于是普通人就被迷惑了。
参考译文: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什么呢
( http: / / www.21cnjy.com ) 我认为:因为人对各种事物的界限都有辨别。饿了就想吃饭,冷了就想取暖,累了就想休息,喜欢得利而厌恶受害,这是人生来就有的本性,这是无须等待(依靠学习)就会这样的,这是禹与桀相同的地方。既然这样,那么人之所以成为人,并不只是因为生长两只脚而身上没有毛,而是因为人对各种事物的界限都有辨别。禽兽有父有子,但没有父子之间的亲情;有雌有雄,但没有男女之间的界限。而作为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它对所有的事物没有不分辨的。
(对各种事物的界限加以)辨别没有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定名分更重要的了,确定名分没有比遵循礼法更重要的了,遵循礼法没有比效法圣明的帝王更重要的了。圣明的帝王有上百个,我们效法哪一个呢 就说:礼仪制度因为年代久远而湮没了,音乐的节奏因为年代久远而失传了。所以说:想要观察圣明帝王的事迹,就得观察其中最显著的人物,后代的帝王便是这样。那所谓后代的帝王,就是现在统治天下的君王。舍弃了后代的帝王而去称道上古的帝王,拿它打个比方,这就好像舍弃了自己的君主去侍奉别国的君主。所以说:要想观察千年的往事,那就要仔细审视现在。要想知道成亿上万的事物,那就要弄明白一两件事物。要想知道上古的社会情况,那就要审察现在周王朝的治国之道。要想审察周王朝的治国之道,那就要审察他们所尊重的君子。所以说:凭借近世来了解远古,凭借一件事物来了解上万件事物,凭借隐微的东西来了解明显的东西,说的就是这种道理。
那些乱说话的人说:“古今是不同的情况,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用来治理乱世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于是普通人就被迷惑了。那些普通人,是愚笨而不会辩说,浅陋而没有标准的人。他们亲眼看见的事情,尚且可以欺骗他们,更何况是千年前的传闻呢!在伏羲、神农、黄帝、尧、舜这五位帝王之前没有流传到后世的名人,并不是那时没有贤能的人,而是因为时间太久的缘故。在这五位帝王中没有流传到后世的政策,并不是他们没有好的政策,而是时间太久的缘故。夏禹、商汤有流传到后世的政策,但不如周代的清楚,并不是他们没有好的政策,而是时间太久的缘故。流传的东西时间一长,那么谈起来就简略了;近代的事情,谈起来才详尽。简略的,就只能列举它的大概;详尽的,才能列举它的细节。愚蠢的人听到了事情的大概就不再去了解那详尽的情况,听到了事情的细节就不再去了解它的大要。因此礼仪制度便因为年代久远而湮没了,音乐的节奏便因为年代久远而失传了。
三、语言表达
13.(2015·吉林高三模拟)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退休金双轨制”下定义。注意是单句形式,不是进行诠释。
在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的退休养老金制度有两种:一种是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退休养老金,另一种是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养老金由国家财政统一缴纳。这就是所谓的退休金双轨制。
思路解析:给概念下定义,一般采用“被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者=本质种差+邻近的属概念”的形式,即“退休金双轨制是……养老制度”。调整这句话时,重点是确定“本质种差”,即这种养老制度与其他养老制度的本质区别。
参考答案:退休金双轨制是指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执行的,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由国家财政统一缴纳的两种退休养老金制度。
14.南粤电视台《岭南好味道》节目组拟向观众推介各地传统美食,请根据下面材料,为节目组写一段关于竹升面的推介语。不超过70字。
广州西关的“竹升面”是一种独具风情的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面食,民国初年就已经家喻户晓。制面时,先把面团和好,再用一根长3米、直径约10厘米的大竹竿反复压打。压打过程中,制面人随着竹竿的升降一跳一压,这种纯手工制出的面极其筋道。“竹升面”的汤底沿用传统的云吞面汤底,选用大地鱼、虾米和猪骨,经过四个小时熬制而成,用料丰火候足。上桌前,撒上一小撮韭黄,汤里散出淡淡的香气,顿时让人食欲大增。“竹升面”最正宗的吃法是和云吞组合成“云吞面”,先喝汤,再吃面,最后才吃云吞。这样的品尝方式,使面不会因为泡得太久而失去韧劲,能吃出面的筋道。
思路解析:解答本题,要知道推介美食的推介语,应根据题中材料,着重介绍此种美食的优点。并且语言要简洁,重点要突出,富有鼓动性和吸引力。
参考答案:竹升面,源自广州西关,历史悠久,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大竹竿压打制作,筋道十足;汤底用料丰火候足,吃法特别讲究。这种极具风味的岭南面食,一定会让你大饱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