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11 22:1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卷
注意:1本试卷分卷一和卷二两部分,共
6
页,共28个题,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2答案需用蓝色、黑色钢笔或是圆珠笔书写
3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栏内
题号


总分
26
27
28
一.选择题(25题,每个2分,共50分,答案涂在后面的答题卡上)
1.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在抗战胜利后曾说:“现在国人惟一的希望,也正是惟一的责任,就是要怎样保持这经过数十年艰苦沉痛才换来的胜利的成果”这段话最能表明张澜心情是
A.对八年抗战胜利的欢喜与感触
B.对抗战胜利后和平幸福的渴望
C.对抗战胜利后国内形势的忧虑
D.对抗战胜利后的心灰意冷
2.蒋介石的国民党在内战开始就发动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是基于什么考虑
A.战争的性质
B.战争的进程
C.人民的因素
D.经济军事力量
3.下列两幅漫画.名为《炮弹做花瓶,人世无战争》和《磨好刀再杀》。画中炮弹上一束美丽的花;画中的人物一手持写有“和平方案”的盾牌,一手正在磨刀霍霍。漫画揭穿了
A.抗战后蒋介石玩弄“假和平,真内战”的伎俩
B.国民党内战准备不充分的体现
C.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方针
D.重庆谈判的虚假性
4.国民党某守军司令在被解放军俘虏后,对解放军的一招妙棋佩服不已,说:“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就好比是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中间折断了。”他所佩服的妙棋应该是
A.辽沈战役首战锦州
B.东进兵团和西进兵团的救援
C.淮海战役的中间突破,肢解敌人
D.平津战役的分割包围
5.人民解放战争的转折点是
A.孟良崮战役
B.战略反攻
C.战略决战
D.渡江战役解放全中国
6.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年和平解放了西藏,海军司令部成立;第三年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第四年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从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些成就最能说明
A.国家独立的重要性
B.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7.下列选项中与下图能正确搭配的是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8.之所以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的第二次巨变主要是因为
A.新中国成立
B.受尽剥削压迫的人民成了国家主人
C.千年剥削制度的彻底消灭
D.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质变
9.1952年土改完成后,一些地方在总结土改的情况时说:“贫雇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地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材料说明了
A.土改分批推进的政策让各个阶级满意
B.土改的总路线正确得当
C.土改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普遍高涨
D.土改实现了伟大的变革,有一定进步意义
10.电影《护士日记》的插曲《小燕子》创作于1956年冬与1957年春天相交的时节
,歌词这样写道: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到这里…….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与歌曲创作最相适应的背景是
A.新中国成立举国同庆
B.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C.一五计划进行和完成,建设成就突出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
11.中共八大之所以能在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取得初步成果最根本的是因为
A.共产党掌握政权,面临为经济建设而斗争的任务
B.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马泽东的开幕词,充满激情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
D.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
12.下列各项,标志我国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结束“洋油”历史的是
A.大庆油田建成B.胜利油田建成C.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加D.新兴电子工业从无到有
13.焦裕禄在什么县担任县委书记期间,忘我工作,恪尽职守。
A.迁安县
B.栾城县
C.望城县
D.兰考县
14.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www.中考资源网材料表明文革的性质是
A.没有任何意义的革命
B.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的社会倒退
C.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内乱
D.是旨在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和维护党的纯洁性的社会进步
15.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A.广东
B.深圳
C.海南
D.浦东
16.农村改革以前,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以下对其原因分析中,你认为不准确的一项是
A.村人民公社是吃大锅饭
B.村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C.村民劳动一年,收入却不多
D.村民文化思想素质较低
17.1980年我们国家实行的就业制度是
A.“低工资,高就业”
B.“统包统配”
C.实行劳动就业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
D.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基本就业政策
18.(2011年山东滨州中考题)“今天这个日子不寻常,对我们藏族人民来说更不寻常。”今年5月,在某次重大庆祝活动中,藏民边巴接受记者采访是说“对于国家而言,它意味着祖国大陆的统一、边防的巩固,对藏民而言,意味着旧社会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这次活动纪念的是
A.设置宣政院
B.设置驻藏大臣
C.西藏和平解放
D.青藏公路建设通车
19.人民空军组建不久就参加的战斗是
A.和平解放西藏
B.海上剿匪作战
C.抗美援朝战争
D.援越抗美战争
20.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大转折的起点,下列不能解释此结论的是
A.确立实事求是为党的指导思想
B.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C.开始了新道路的探索
D.开始了新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1.(2011年中考题)“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
”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
A.建立的原因
B.建立的目的
C.发展的过程
D.发挥的作用
22.现在电视台开办了“法制天地”“今日说法”“法制时空”等栏目;各地政府广泛开展“普法下乡”“法制宣传月”等活动,说明了
A.国家大力开展全民普法宣传教育
B.国家公正执法的成就
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D.基层民主的发展
23.香港传媒评价:“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创造”是指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一国两制构想
24.王伟的爷爷说:“爷爷像你这么大的时候(15岁)一顿饭能吃5碗饭,你却连2碗饭都吃不了”王伟辩解道:“你们那时只求‘吃饱’,我们现在吃饭不但要求‘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这段对话说明改革开放以来
A.国家粮食产量有所下降
B.青少年深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
C.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青少年的体质有所下降
25.下列图片反映建国后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这些变化主要是为了
①维护农民的利益
②改变土地所有制
③促进农业发展
④使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统一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①③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部分(共三个大题,26题14分,27题16分,28题20分,共50分)
26.读图,回答问题(14分)(2012年中考题改编)
图一毛泽东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图二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①图一、图二反映史实是毛泽东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在哪一领域做出的不懈努力?(2分)
②该领域在当时取得的重大成就对中国、世界各国有何重大影响?(8分)
③在此阶段之前,中国外交已经起步,主要成就有哪些?(4分)
27.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6分)
材料一: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A,二靠B。
材料二:这是在2004年“感动中国”活动中评委会对其中一位当选者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名乡村教师的时候,己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
请完成:
①材料一中的“两平”分别指的是谁?(4分)给两个人以总体评价(4分)
②根据材料二的这则评语的内容判断这位“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人物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2分)
③根据所学知识和这则评语,你认为这位当选者能够感动中国的原因除了其所取得的成就外,还有哪些因素或精神?(至少3个)(6分)
28.(共20分)下面是小明在一次考试中写的作文的小标题和主要内容,读后回答问题
(一)一唱雄鸡天下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时也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人物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二)一穷二白绘蓝图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国内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旧中国科学技术极其落后,几乎没有象样的科学研究机构。很多有志于科学事业的知识分子也就只好到海外飘零……但是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我国摘掉了“贫油帽”,戈壁滩上升起蘑菇云……。
(三)故国不堪回首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力图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打开了一个新局面。会后,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动了……。而且这种运动后来导致了“左”倾错误的泛滥,一场更为严重的灾难爆发了。
(四)昂首步入新时代
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下,中国经历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开始走上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
回答下列问题:
①据第一个材料,结合过渡时期党在政治、经济方面的重大举措,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新纪元(4分)
②读第二个题目及其史实,回答为改变我国落后的农业国的现状的重大举措是什么?结果怎么样?材料中的“戈壁滩上升起蘑菇云”指的是什么?(5分)
③“故国不堪回首”中小明指出了哪几个不堪回首的错误运动?(3分)
④第四个题目中的“伟大的历史转折”指的是什么?对内改革的突破口是什么?对外开放的窗口指的是什么?(6分)
⑤给小明的文章一个合适的题目(2分)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D
A
A
B
D
D
C
C
C
D
A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D
C
C
C
A
D
A
D
C
D
26.
①外交领域(对外交往领域;中国与外国交往领域)
②对中国: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掀起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对世界: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动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促进亚太地区的稳定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缓和国际形势,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促进世界和谐与稳定发展;
(说明:每点2分,共8分,分别答出两个方面的任意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参加万隆会议;参加日内瓦会议等(任意两个)(4分)
27.
①袁隆平;邓小平;(每个2分)
总评: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一位利国利民的伟大科学家;国际知名农学家)
邓小平:无产阶级革命家;共和国的功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每个评价2分,总共4分,其中邓小平的评价任何一个都给分,写全的学生奖励一分,本问给3分))
②1973年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
③“胆识”反映其创新、探索精神等,“专注于田畴”,反映其不懈的追求、执著精神等,“淡泊名利”“梦想”反映其品质高尚等。(应根据自己对“胆识”“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等词的理解,其他言之成理均给分)
28.
①政治上:新中国成立,赢得了民族独立,为民族复兴奠定了政治前提;
一届人大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为民族复兴奠定了政治基础
经济上: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至少政治、经济各写一个)
②举措:实施一五计划;
结果: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有了初步改观(我国工业化起步)
指的是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
③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每个2分)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设立经济特区
⑤新中国成长历程;(我的祖国;中国曲折发展之路等)(围绕新中国的成长过程,其他言之成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