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第四单元习作《我的动物朋友》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细致观察动物的外形、动作、习性等特点,学会用多种感官捕捉动物的独特之处,提升观察能力。
2.掌握描写动物的基本方法,能结合具体事例,生动、具体地写出动物的特点,增强写作表达能力。
3.在写作与交流中,培养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养成乐于分享、认真修改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描写动物的基本方法,能结合具体事例,生动、具体地写出动物的特点。
教学资源
1.课内阅读材料:《猫》(老舍)、《白鹅》(丰子恺)
2. 课外阅读材料:《昆虫记》(节选)、《动物故事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班级要开展“我的动物朋友”分享会,并将优秀作品制作成班级绘本《动物伙伴图鉴》。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动物(如家里的宠物、动物园里的动物、校园里的小动物等),用文字记录下它们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这些可爱的动物朋友,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
二、任务安排
(一)任务一:观察动物,填写“动物档案卡”
1.活动准备让学生选择一种熟悉的动物作为观察对象,准备好笔记本,记录动物的外形(毛色、体型、五官等)、动作(走路、吃食、玩耍等)、习性(喜欢的食物、作息习惯等)。
2.课堂活动
①学生分享自己选择的动物及原因,说说对这个动物的初步印象。
②教师结合课内例子讲解观察要点。比如《白鹅》中写鹅“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关注了动作特点。
③学生根据观察,填写“动物档案卡”,重点标注动物最突出的2-3个特点。
(二)任务二:研读范文,学习动物描写技巧
1. 回顾课内片段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猫》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白鹅》
2.技巧分析分组讨论片段,分析作者如何描写动物:
例1:《猫》通过动作描写(蹭、伸、跳、踩)展现猫的温柔可亲;
例2:《白鹅》用对比(与鸭对比)突出鹅的傲慢,还运用了比喻(像京剧里的净角)让描写更生动。
3.技巧总结总结描写动物的方法:
(1)写外形可按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
(2)写特点可结合具体事例;
(3)还能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让文字更形象。
(三)任务三:片段写作,描写动物特点
1. 写作要求 选择动物档案卡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如外形、某个动作或习性),用150字左右写一个片段,尝试运用学到的描写技巧。
例:我家的小狗“团团”浑身是卷卷的黄毛,跑起来像个滚动的毛线球。它最爱追着自己的尾巴转,转着转着就晕乎乎地摔在地上,四脚朝天,小舌头伸出来,眼睛眯成一条缝,可爱极了。
2. 交流展示 选取部分片段进行朗读,大家互评:是否写出了动物的特点?哪些描写很生动?
(四)任务四:完整写作,讲述动物故事
1. 写作要求 以《我的动物朋友》为题,结合观察到的内容和片段,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介绍动物的外形,再通过1-2件具体事例(如和动物一起玩耍、动物的趣事等)展现它的特点,表达对它的情感。
2. 写作提示参考《猫》中通过“抓老鼠”“和人互动”等事例写猫的特点,让文章既有外形描写,又有故事性。
(五)任务五:修改完善,汇编绘本
1. 小组互评组员交换文章,围绕“是否写出动物特点”“事例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提出修改建议。
2. 自我修改学生根据建议修改自己的文章,教师选取优秀作品,配上简单的插画,制作成班级绘本《动物伙伴图鉴》,在班级展示区展出。
教学反思
本次《我的动物朋友》任务群写作教学,以“制作班级绘本”为情境,通过层层递进的任务引导学生观察、描写动物,有效激发了写作兴趣。学生能结合范文掌握基本技巧,多数作品能体现动物特点,但部分学生存在“特点不突出”“修辞生硬”等问题。后续需加强观察指导的针对性,提供分层写作支架,让学生在表达中更精准地传递对动物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