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
教学目的:
1.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
( http: / / www.21cnjy.com )02l~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罢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题解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水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孔融十岁的时候
( http: / / www.21cnjy.com ),跟随父亲到洛阳。那时李元礼名气很大,做司隶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些才智出众的人、有清高称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被通报。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下边的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已经通报上去,上前坐下来。李元礼问:“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 ”孔融回答说:“从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老子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李元礼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诉给他听,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听后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恭敬而不安,手足无措。
孔融是一个小时了了,大时亦佳的人,而我们今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所学的课文中的方仲永却的确是一个小时了了,大而不佳的人,方仲永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们学了课文有什么样的启示呢?
探究生趣
第一步,理解文意。
一、自读。指导学生自读时,要求结合注释将课文基本读懂,标出读不懂之处,并将课下对重要的虚词或实词的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中的相关位置处。
二、朗读,可由老师范读,学生个别朗读,齐声朗读等方式。朗读时做到不读错音,节奏分明,朗朗上口。
三、积累
1.学生对课文字词由小组讨论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提出全班讨论。
2.师生共同梳理要重点掌握的词语或学生不懂之处:
[未尝识书具]未尝:不曾,识:认识。
[忽啼求之]之;代词,指书写工具。
(父异焉]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焉:语气代词,代这件事。
[即书诗四句)书;动词,写。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以……为:把……当作,养:赡养。收族,和亲族的人搞好关系。收,团结。意:主题。
(邑人奇之]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宾客其父)宾客:名词的意动用法,以宾客之礼对待……
[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乞之,讨取仲水的诗。
(利其然]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有利可图。然:这样。
[不使学]使:让。
[余闻之也久]也:舒缓语气。
[从先人还家]从:跟从。
[还自扬州]:从扬州回家。
[复到舅家问焉,复:再一次。焉:语气代词,代这件事。
[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之:调整音节 为:成为。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则:表原因,就因为。
[且为众人]且:况且。
[固众人]固:本来。
[得为众人而已耶]反问句,恐怕连普通人还不如罢了。
3.翻译:
⑴介绍翻译的方法:留、删、补、增、换
⑵请学生翻译课文。(可一人讲一句,要求字字落实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他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
父异焉 异:对……(感到)诧异。
邑人奇之 奇;对……(感到)奇怪。
宾客其父 宾客:以宾客之礼对待……
利其然 利:对……(感到)有利可图,认为……有利可图。
4.探究结构
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课文的一般结构方式为提出对象,对对象进行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点明意义。
⑴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叙事部分:方仲永从幼年天资过人,因其父“不使学”“泯然众人”。
议论部分:指出才能衰退的原因,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
⑵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明确:
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
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会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的人。
⑶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明确:从方仲永个人情况看,原因是“父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受之于天”而“卒之为众人矣”,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5.探究中心
明确:本文以方仲永幼时的天资过人,却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二、现代审视
学习本文后你有怎样的感悟?
总结固趣
布置作业:
预习《黄河颂》,要求能概述文章内容,拟出不懂或有质疑之处。
趣味教学资料
关于《伤仲永》的补充注释
1.收族:《仪礼·丧服》郑
( http: / / www.21cnjy.com )玄注:“收族者,谓别亲疏,序昭穆。”《礼记·大传》孔颖达正义:“‘收族故宗庙严’者,若族人散乱,骨肉乖离,则宗庙祭享不严肃也;若收之,则亲族不散,昭穆有伦,则宗庙所以尊严也。”因此,“收族”的意思是:以上下尊卑、亲疏远近之序团结族人,使不离散。方仲永的试笔之作“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养父母”,是“孝”的表现,“收族”,是“仁”的表现。五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志向,这在封建时代是很了不起的。因此,难怪人们在赞扬之余,还特地把这首诗送给本乡的读书人去看,让他们来评定。
2.传一乡秀才观之:“秀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唐宋时是对一般读书人的称呼,跟明清两朝经过县试及格的生员不同。“一乡”,全乡。这句话应理解为传给全乡的读书人看,不是只给某个秀才看。
3.指物作诗:即作“咏物诗”。过去训
( http: / / www.21cnjy.com )练儿童作诗,常常指定一件物品为题,要求在诗中既能说出该物品的特点,又能借此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是作诗的起步训练。
4.明道中,从先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家:“明道”,宋仁宗年号(1032—1033)。“先人”,这是对已故父亲的称呼。按:王安石父亲名益,字损之,天圣八年(1030)曾以殿中丞知韶州(现在广东省韶关市),三年后以丁忧离职还家,王安石(当时13岁)随行。据此,这次还家当在明道二年(1033)。宝元二年(1039),王益卒于江宁(现在属江苏省)通判任上。王安石此文写于庆历三年(1043),故称“先人”。
王安石的故事
王安石改诗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智胜厨师
王安石小时候,住在临川城内的盐埠岭,离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家不远的街口有一家面馆。王安石每天上学都要从这家面馆门前经过,并经常在这里吃早点,久而久之,和面馆的老板伙计都相识了。
有一天,王安石又到这家面馆吃面。进门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拣了个座位坐下,老板、伙计有心考考他,故意不给他端面。王安石等了好久,看见后进门的人都吃上了面,便问跑堂的伙计:“师傅,我的面做好了么?”伙计答道:“就来。”不大一会儿,只见跑堂的伙计手中拿着一双筷子交给王安石道:“伢仔,你的那碗面做好了,大师傅说要自己去端。”王安石也不计较,径直来到厨房,只见灶墩上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肉丝面,滚烫的面汤快要溢流碗外,大师傅笑眯眯地对王安石说:“伢仔,这碗面是我特意为你做的,味道格外好,肉也特别多,你能把它端到堂前去,不泼了一滴汤,算你白吃,不要钱。”王安石问:“此话当真?”大师傅说:“偌大的一个面馆,还出不起一碗面么?”好一个王安石,主意还真不少,只见他用筷子轻轻地往碗里一伸,把面条挑了起来,碗内自然只剩一半碗汤了。就这样,王安石左手端起汤碗,右手拿着筷子挑起面,顺顺当当地把一碗满满的热面条端到店堂前,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面馆里的人都翘起大拇指称赞道:王安石真神童啊!
寻求生花笔
江西抚州的王安石少有大志,负籍远游,曾挑着书箱行李,从家乡临川,来到宜黄鹿岗芗林书院求学。在名师杜子野先生指导下,他勤奋苦读,每至深夜。
一日,王安石翻阅王仁裕《开元天宝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得知李白梦见自己所用的笔头上长了一朵美丽的花,因此,才思横溢,后来名闻天下。于是他拿着书问杜子野先生:
“先生,人世间难道真会有生花笔吗?”
杜子野正色道:“当然有啊!事实上有的笔头会长花,有的笔头不会长,只是我们的肉眼难以分辨罢了。”
王安石见杜子野先生如此认真,便道:“那么先生能给我一支生花笔吗?”
于是,杜子野拿来一大捆毛笔,对王安石说:“这里九百九十九枝毛笔,其中有一枝是生花笔,究竟是哪一枝,连我也辨不清楚,还是你自己寻找吧。”
王安石躬身俯首道:“学生眼浅,请先生指教。”
杜子野摸着胡须,沉思片刻,严肃地说:“你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有用每枝笔去写文章,写秃一支再换一支,如此一直写下去,定能从中寻得生花笔。除此,没有别的办法了。”
从此,王安石按照杜子野先生的教导,每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苦读诗书,勤练文章,足足写秃了五百枝毛笔。可是这些笔写出来的文章仍然一般,也就是说还没有从中找到“生花笔”。他有些泄气,于是又去问杜子野先生:
“先生,我怎么还没有找到那枝生花的笔呢?”
杜子野没有说什么,饱蘸墨汁,挥笔写了“锲而不舍”四个大字送给他。
又过了好久,王安石把先生送给他的九百九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八枝毛笔都写秃了,仅剩一枝。一天深夜,他提起第九百九十九枝毛笔写了一篇《策论》,突然,他觉得文思潮涌,行笔如云,一篇颇有见地的《策论》一挥而就。他高兴得直跳了起来,大声喊:“找到了,我找到了生花笔了!”
从此,王安石用这枝“生花笔”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写字,接着乡试、会试连连及第。以后又用这枝笔写了许多改革时弊、安邦治国的好文章,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