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两首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匿笑( ) 祷告( ) 并蒂( )
菡萏( )( ) 攲( )斜 荫蔽 ( )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繁杂 慈怜 花梗 B.繁密 遮蔽 心绪
C.莲篷 凋谢 花瑞 D.倾侧 精粹 摇摆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班长才思敏捷,他精彩的发言哗众取宠,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B.中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增加积累,对各种典故才能信手拈来。
C.教育脱贫的最美践行者张桂梅殚精竭虑,让当地许多贫困家庭的女孩实现了读书梦。
D.面对全球蔓延的疫情,中国没有袖手旁观,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有需求的国家伸出援助之手,展现出我泱泱大国的博大胸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 )。①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原因,靠的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靠的是党不负人民、人民拥护党的血肉相连。红色文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利益观与实践观,有助于青年( )革命历程,②提高使命感与责任感,将个人价值与社会、国家和民族价值统一起来。③只要回到那段革命岁月,看到一双双草鞋支撑的艰难跋涉,感受到党和人民是怎样的双向奔赴,才能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④新征程上,我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关键在于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厚植忠诚,一心为民。
4、下列依次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磨炼广大青年不怕牺牲、担当使命的奋斗意志 更进一步了解刻骨铭心的
B.涵养广大青年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深厚情怀 更进一步刻骨铭心地了解
C.涵养广大青年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深厚情怀 更进一步了解刻骨铭心的
D.磨炼广大青年不怕牺牲、担当使命的奋斗意志 更进一步刻骨铭心地了解
5、文中画横线的四个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艺术有两个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B.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C.这世上,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芒万丈,有人一身锈。
D.如果说,王维的诗歌仿佛是新鲜的空气,清盈而透彻,那么,李白的诗歌则是长风巨浪,波澜壮阔。
7.填空
(1).《金色花》作者是________(国名)文学家________(姓名)。
(2). 《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________,原名________,选自________。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8.某校学生会开展以“亮我青春风采”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为了扩大本次活动的影响,需要设计一张海报,请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为海报拟写一则宣传语。
(2)为了组织好这次活动,校学生会准备在6月12日下午4点在学校多媒体教室召开各班宣传委员会议,布置相关事宜。请你以学校学生会的名义写一则通知。
(3)本次活动中,校学生会要举行“亮我青春风采”的演讲比赛,下面是李明同学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帮他修改完善。
青春给予我们勇气,我们就要无畏地接受挑战。世上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事,不管前面的困难有多大,阻力有多大, 。我们是青春的拥有者,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勇气是号角,让等待观望的人信心满怀;勇气是给人力量的强心剂,让许许多多精神萎靡的人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勇气是向前奔腾的激流,推动徘徊犹豫的人勇往直前。(请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连贯,过渡自然。)
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荷叶母亲
①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②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21cnjy.com
③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④半夜,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hándàn)的,今晨都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21*cnjy*com
⑤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大作,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倾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⑥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由的心绪散尽了!【出处:21教育名师】
⑦雨势并不减退,红莲都不动摇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一些流转无力的水珠。【版权所有:21教育】
⑧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9.文中第二、三两段从记叙的顺序来看是,其作用是什么?
10.说说第四段开头关于天气的描写的语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11.第四段中的“菡萏”是荷花的别称,此处的含义是 。
12.为什么“我不敢下阶去”
13.怎样理解“心中的雨点”
14.最后一段在表达方式上看是 和 ,其作用
(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即AI,正在全球掀起一场科学革命。在这幅各国共同绘就AI技术“接力”的图景中,中国科研既有“产量”,也有“含金量”。
表1 某数据库收录的近五年内全球约 278 万篇 AI 相关论文数据
材料二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这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过去五年,数字技术专利申请数量平均增速比其他技术领域快了172%。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的主要持有者,超过一半来自中国。
材料三
AI技术的使用将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可选的学习方式,能更大程度上促进个性化学习,使因材施教得以大规模实现。今年年初颁布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明确提出要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同时,我国也在实施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不仅支持个性化学习,也促进了教育公平。
不过,AI给基础教育带来的挑战也不容忽视。“AI作为一项颠覆性的技术变革,给基础教育带来的挑战是各方面和系统性的。”某中学党委书记说,“最大挑战在于教育理念的转变。即将到来的大智能时代,已经不仅是学生比拼记忆力和运算力的时代了。毕竟在这些方面,人工智能比人类做得更好。因此,基础教育一定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不能把学习知识作为唯一任务。”另一位校长认为在面对AI的巨大挑战时,要避免陷入技术至上的误区,也就是要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来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范式,以应对挑战。
15、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
A.表1显示,我国AI 论文数和引用次数在近五年位居全球第一。
B.在过去五年间,全球生成式AI专利持有者,超半数来自中国。
C.近五年,我国数字技术专利申请数量平均增速远超其他技术领域。
D.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可以促进教育公平性、个性化的发展。
16. 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下列恰当的一项是( )
【甲】铸魂强师行动
【乙】教育对外交流举措
【丙】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
17.依据第三则材料,谈谈中小学如何应对人工智能给基础教育带来的挑战。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陪着母亲看花开花落
崔修建
①68岁的母亲刚刚搬到城里不到半年,竟然被医生宣判得了老年痴呆症。他一时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因为他心目中的母亲一向是坚韧的,那么多的磨难都没有击倒过她。然而,他现在必须要面对这样的事实——老年痴呆症正将母亲一点点地拉入越来越痛苦的死亡之旅,母亲开始失忆。几个月后,竟连她最疼爱的儿子也不认识了。
②母亲的这一生实在是太辛苦了,在黄土高原上那个贫瘠的小山村,母亲三十五岁失去丈夫,一个人守着几亩薄地,苦苦地拉扯着三个孩子,不但让他们健康地长大,还把他们都送进了大学,漏雨的寒舍竟成了山村远近闻名的“大学生之家”。还让三个孩子在外面各自打出一片令人羡慕的天地。最小的他如今已是一家大公司的总裁,自从母亲住进城里,他就开始减少工作上的应酬,努力地多挤出一些时间陪母亲。母亲生病后,他连工作的时间都大大地压缩了,除了特别重要的事情到公司去处理一下,他把大量的时间留给了母亲,他想陪着母亲走完生命最后这一段让人心疼的路。
③他想尽一切办法,期望唤醒母亲的记忆,然而,可恶的病魔似乎有意难为他,母亲已经什么都不记得了,任他怎样竭尽全力。给她洗脚时,看到她那木然的样子,他心酸得直想大哭一番。
④唯一让他感到有些欣慰的是,母亲对他摆到阳台上的那一盆盆花,似乎有着一种特别的喜爱。每天都在忙着为它们浇水、松土、修剪……然后,就呆呆地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着那些花,眼睛里闪着慈祥的光亮。
⑤每每此时,他也会安静地坐在母亲身旁,一会儿看看母亲,一会儿看看那些姹紫嫣红的花朵,细细的阳光透过窗玻璃,柔柔地拂着面颊,听着时光流动的声音,他的思绪不禁肆意地漫散开来。
⑥他记忆里母亲一向喜欢花的,无论是爬满栅栏的牵牛花,还是后院的刺梅,连那金黄的蒲公荚和紫色的打碗花,她都喜欢得不得了。她曾说,懂得了花的生命,就能品出生活的滋味。那时他正是被梦想激励的翩翩少年,无暇也不愿去慢慢地赏花,自然无法读出藏在花里的奥妙意蕴。时间久了,那些鲜亮的花朵,仿佛都懂母亲和他的绵密的心思,在他们母子深情满怀的注视中,有的开得淡然,有的开得热烈,有的开得急促,有的开得从容,有的开得繁盛,有的开得朴拙……每一种花似乎都在展示着一种生命的样式,都在讲述着一段生命的故事。与花朝夕相守,渐渐地,他挥走了弥漫心头的伤感。他知道:痴呆的母亲依然是幸福的,虽然很多很多的人间往事,她都已经无法记起,但她慈爱的眼里有花,静谧的心里有花。她有如花一样丰富的情感,只是她无法与人交流而已。
⑦在陪伴母亲看花开花落的日子里,他疏于公司的管理,丧失了几次重要的商机。但他丝毫不后悔,他跟最好的朋友说:“其实,不是我在陪母亲,而是母亲在陪我。伟大的母亲在她生命的最后历程里,仍然在默默地教我理解生命的要义。”
⑧一瓣瓣的花开,一瓣瓣的花落,在那些平凡琐屑的日子里,在那些绚丽张扬的日子里,面对那一对心意绵绵的母子。我们除了奉上一份由衷的敬佩,还应该轻叩心扉:我们是否仍有一份从容看花的心情,是否仍有一份读懂花语的认真和执着?
(选自《因为你,与美好的世界不期而遇》。有删改)
18.文章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从文中找出具体的事例说明。
19.怎样理解“懂得了花的生命,就能品出生活的滋味”在文中的含义?
20.结合语境,回答问题。
(1)他挥走了弥漫心头的伤感。(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细细的阳光透过窗玻璃,柔柔地拂着面颊,听着时光流动的声音,他的思绪不禁肆意地漫散开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21.阅读本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答案
1、nì dǎo dì hà ndàn qī bì 2.C 3.A 4.C 5.D 6.C 7.(1).印度 泰戈尔
(2). 冰心 谢婉莹 《繁星》 《春水》 《寄小读者》
8.(1)示例:珍惜青春岁月,亮我青春风采;珍惜青春岁月,书写辉煌人生。
(2)示例:
通知
校学生会定在5月12日下午4点在学校多媒体教室召开各班宣传委员会议,布置“亮我青春风采”活动的相关事宜,请准时到会。
校学生会2023年5月11日
(3)如:“都要义无反顾地勇敢前行”(符合要求,意思答到即可)
9. 文中第二、三两段从记叙的顺序来看是插叙 ,祖父和“我”在院中乘凉赏莲时,祖父的话暗示了“我”和“红莲”的关系。把“三蒂莲”初开,与大家庭中添了“三个姊妹”映衬着写,暗示花即人,花瑞即人实,为下文以花比喻子女做铺垫。
10、这句环境描写为写大雨埋下伏笔, 烘托心情,渲染气氛。
11、此处的含义是含苞欲放。
12、我十分挂念雨中的红莲,怕它被那密密的雨点打坏。
13、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
14、最后一段在表达方式上看是议论和抒情 ,其作用是表达了对自己无微不至关怀,爱护对母亲的赞美之情,点明深化中心。
15、A
16、丙
17.答案示例:转变教育理念 塑造健全人格 避免技术至上(运用人工智能来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范式)
18.①坚韧勤劳。母亲经历了许多磨难,但并未被击倒。在黄土高原贫瘠的小山村将三个孩子培养成人成才。②热爱生活,内心丰富,母亲喜欢花,有如花一样丰富的情感。③从容、认真、执着,在生命平凡或绚烂、健康或痴呆的日子里从容看花,品谈花语。
19.①每一种花都在展示一种生命的样式,都在讲述着一段生命的故事。②与花朝夕相处,让心更静谧,情感更丰富,使人理解生命的要义。③有从容看花的心情,有读懂花语的认真和执着,在花开花落中,可以听懂岁月深情的叮咛。
20.(1)“弥漫”是充满、布满的意思。文中的弥漫是指母亲的病痛萦绕在他心中,而随着母亲对花的喜爱,找到了情感的依托,让他内心对母亲的愧疚和伤感渐渐释怀。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柔柔地拂着面颊”,将阳光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依偎在母亲身旁时的美好。
21.①孝敬的最好的方式是陪伴,和亲人一起感受生命的历程,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②在岁月流逝中要拥有一份从容看花的心情。③从花的生命样式中品出生活的滋味,理解生命的要义。④花的生命那样丰富、认真、执着,人的生命也应拥有同样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