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4.2.1指数函数的概念 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4.2.1指数函数的概念 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22 09:3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 4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4.2.1 指数函数的概念
学习目标
1.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
2.会画出指数函数图象(重点).
3.会应用指数函数的性质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重点、难点).
对于幂ax(a>0),我们已经把指数x的范围拓展到了实数.
上一章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通过对幂函数的研究,
进一步了解了研究一类函数的过程和方法.下面继续研究其
他类型的基本初等函数.
问题探究
情境导入
拿一张报纸,将这张报纸连续对折,折叠次数x与对应的层数y间、折叠次数x与对折后的面积S(设原面积为1)之间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想一想】对应的层数y与折叠次数x间存在怎样的函数关系?对折后的面积S与折叠的次数x间呢?你得到的两个函数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特征?
时间/年 A地景区 B地景区
人次/万次 年增加量/万次 人次/万次 年增加量/万次
2001 600 278
2002 609 9 309 31
2003 620 11 344 35
2004 631 11 383 39
2005 641 10 427 44
2006 650 9 475 48
2007 661 11 528 53
2008 671 10 588 60
2009 681 10 655 67
2010 691 10 729 74
2011 702 11 811 82
2012 711 9 903 92
2013 721 10 1005 102
2014 732 11 1118 113
2015 743 11 1244 126
比较两地景区游客人次的变化情况,你发现了怎样的变化规律?
问题1 A,B两地景区自2001年起实行不同的门票改革措施,A地提高了景区门票价格,而B地则取消了景区门票.左表给出了A,B两地景区2001年至2015年的游客人次以及逐年增加量.
为了有利于观察规律,根据表,分别画出A,B两地景区采取不同
措施后的15年游客人次的图象
观察图象和表格,可以发现,A地景区的游客人次近似于直线上升(线性增长),年增加量大致相等(约为10万次);B地景区的游客人次则是非线性增长,年增加量越来越大,但从图象和年增加量都难以看出变化规律.
我们知道,年增加量是对相邻两年的游客人次做减法得到的。
能否通过对B地景区每年的游客人次做其他运算发现游客人次的变化规律呢?例如用“增长率”?
从2002年起,将B地景区每年的游客人次除以上一年的游客人次,
可以得到
结果表明,B地景区的游客人次的年增长率都约为1.11-1=0.11,是一个常数.
做减法可以得到游客人次的年增加量,做除法可以得到游客人次的年增长率.
增加量、增长率是刻画事物变化规律的两个很重要的量.
像这样,增长率为常数的变化方式,我们称为指数增长.
因此,B地景区的游客人次近似于指数增长.显然,从2001年
开始,B地景区游客人次的变化规律可以近似描述为:
1年后,游客人次是2001年的1.111倍;
2年后,游客人次是2001年的1.112倍;
3年后,游客人次是2001年的1.113倍;
……
x年后,游客人次是2001年的1.11x倍.
如果设经过x年后的游客人次为2001年的y倍,那么
y=1.11x(x∈[0,+∞)) ①
这是一个函数,其中指数x是自变量.
问题2 当生物死亡后,它机体内原有的碳14含量会按确定
的比率衰减(称为衰减率),大约每经过5730年衰减为原来
的一半,这个时间称为“半衰期”.按照上述变化规律,生
物体内碳14含量与死亡年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探究:指数函数定义中为什么规定a大于0且不等于1
1.指数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形如y=ax(a>0,且a≠1)的函数叫做指数函数,其中指数x是自变量,定义域为R.
是幂函数
判断下列函数是不是指数函数: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
×

×
×

【1】ax的系数为1;
【2】ax的指数为自变量;
【3】ax的底数是大于零且不等于1的常数.
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函数,才是指数函数.
1.若y=(a2-3a+3)ax是指数函数,则有(  )
A.a=1或2       B.a=1
C.a=2 D.a>0且a≠1
C
解析:因为 y=(a2-3a+3)ax 是指数函数
所以 a2-3a+3=1
所以 a=1或2
因为 a≠1
所以 a=2
练一练
2.求指数函数的解析式
解:(1)由题意 a2=4,所以a=2.
(2)因为 f(x)=2x
所以方程 f(2x)-3f(x)-4=0可化为
所以22x-3·2x-4=0,即(2x)2-3·2x-4=0
所以2x=4,即x=2
练一练
例2、(1)在问题1中,如果平均每位游客出游一次可给当地带来1000元门票之外的收入,A地景区的门票价格为150元,比较这15年间A,B两地旅游收入变化情况.
解:(1)设经过x年,游客给A,B两地带来的收入分别为f(x)和g(x),
则f(x)=1150×(10x+600),g(x)=1000×278×1.11x.
利用计算工具可得,
当x=0时,f(0)-g(0)=412000.
当x≈10.22时,f(10.22)≈g(10.22).
结合右图可知:
当x<10.22时,f(x)>g(x),
当x>10.22时,f(x)当x=14时,f(14)-g(14)≈347303.
3.指数函数的应用
这说明,在2001年,游客给A地带来的收入比B地多412000万元;随后10年,虽然f(x)>g(x),但g(x)的增长速度大于f(x);根据上述数据,并考虑到实际情况,在2011年2月某个时刻就有f(x)=g(x),
这时游客给A地带来的收入和B地差不多;此后,f(x)给B地带来的收入超过了A地;由于g(x)增长得越来越快,在2015
年,B地的收入已经比A地多347303万元了.
(2)在问题2中,某生物死亡10000年后,它体内碳14的含量衰减为原来的百分之几?
所以,生物死亡10 000年后,它体内碳14含量衰减为原来的约30%
1. 下列图象中,有可能表示指数函数的是(  )
【解析】由指数函数的增长速度及定义,可知C正确.
课本练习
答案:2.
题型一:指数函数的概念
题型分类讲解
题型二:指数函数的解析式及应用
题型三:指数函数的实际应用
例3.甲、乙两城市现有人口总数都为100万人,甲城市人口的年增长率为1.2%,乙城市每年增长人口1.3万.试解决下面的问题:
(2)计算10年、20年、30年后两城市的人口总数(精确到0.1万人);
解(2):
10年后 20年后 30年后
甲 112.7 126.9 143.0
乙 113 126 139
解(3):甲乙两城市人口都逐年增长,其中甲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快些,呈指数增长型;乙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呈线性增长.从中可以体会到,不同的函数增长模型,增长变化存在很大差异.
例3.甲、乙两城市现有人口总数都为100万人,甲城市人口的年增长率为1.2%,乙城市每年增长人口1.3万.试解决下面的问题:
(3)试对两城市人口增长情况做出分析。
随堂检测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