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正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选修3-1导学案3.1磁现象和磁场(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正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选修3-1导学案3.1磁现象和磁场(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7-13 10:0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物理学案 组编: 审核: 时间:
3.1磁现象和磁场
【学习目标】
磁现象、磁场、 地磁场。
【重点难点】磁场
【知识梳理】
1、天然磁石的主要成分是 ,现使用的磁铁多是用 、 、 等金属或用 制成的。天然磁石和人造磁铁都叫做 ,它们能吸引 的性质叫磁性。磁体的各部分磁性强弱不同,磁性最 的区域叫磁极。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 的磁极叫做南极(S极),指 的磁极叫做北极(N极)。
2、自然界中的磁体总存在着 个磁极,同名磁极相互 ,异名磁极相互 。
3、奥斯特实验:
该实验说明了
该实验成功的关键
奥斯特的贡献是发现了电流的 。
4、磁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 发生的。磁体与通电导体之间,以及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 发生的。
磁体周围、电流周围都存在着磁场、所有磁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磁场和电场一样都是一种客观物质,是客观存在的,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很多磁现象感知了它的存在。
在同一空间区域,可以有几个磁场共同占有,实物做不到。
结论:磁场的基本性质:
回顾:电场的基本性质:
5、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的磁场叫地磁场,地磁场南极在地理 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 极附近。指南针所指的南北(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上的南北极并不完全一致,两者之间存在着偏角,即磁偏角。磁偏角最早是由 发现的。
【典型例题】
例1、实验表明,磁体能吸引一元硬币,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
A、硬币一定是铁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铁 B、硬币一定是铝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铝
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越多 D、硬币中含有磁性材料,磁化后能被吸引
例2、奥斯特实验说明了( )
A、磁场的存在 B、磁场具有方向性
C、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D、磁体间有相互作用
例3、下列关于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磁铁周围才存在磁场
B、磁场是假想的,不是客观存在的
C、磁场只有在磁极与磁极、磁极和电流发生作用时才产生
D.磁极与磁极,磁极与电流、电流与电流之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
【针对训练】
1、某同学在北京将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条形磁铁用一条细线悬挂起来,使它平衡并呈水平状态,悬线系住条形磁铁的位置是:( )
A、磁体的重心处 B、磁铁的某一磁极处
C、磁铁重心的北侧 D、磁铁重心的南侧
此时条形磁铁指南的一极是 极
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极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产生的
B、电流与电流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产生的
C、磁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与磁场而共同产生的
D、磁场和电场是同一种物质
3、铁棒A能吸引小磁针,铁棒B能排斥小磁针,若将铁棒A靠近铁棒B时,则(   )
A、B一定互相吸引 B. A、B一定互相排斥
A、B间有可能无磁场力作用 D. A、B间可能互相吸引,也可能互相排斥
4、把铁棒甲的一端靠近铁棒乙的中部,发现两者吸引,而把乙的一端靠近甲的中部时两者互不吸引,则         (   )
A. 甲有磁性,乙无磁性 B. 甲无磁性,乙有磁性
甲和乙都有磁性 D. 甲和乙都没有磁性
5、磁体与磁体间、磁体和电流间、电流和电流间相互作用示意图,以下正确的是( )
A、磁体 磁场 磁体 B、磁体 磁场 电流
C、电流 电场 电流 D、电流 磁场 电流
6、首先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物理学家是( )
A.安培 B.法拉第 C.奥斯特 D.特斯拉
7、磁性水雷是用一个可以绕轴转动的小磁针来控制起爆电路的,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就变成了一个浮动的磁体,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就会引起水雷的爆炸,其依据是        (   )
A、磁体的吸铁性 B、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C、电荷作用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D、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原理
8 、在做奥斯特实验时,下列操作中现象最明显的是(   )
A、沿电流方向放置磁针,使磁针在导线的延长线上
B、沿电流方向放置磁针,使磁针在导线的正下方
C、电流沿南北方向放置在磁针的正上方
D、电流沿东西方向放置在磁针的正上方
【学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 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