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预习衔接.含解析)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选择性必修2人教版(2019)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预习衔接.含解析)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选择性必修2人教版(2019)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19 16:0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预习衔接 区域与区域发展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图1中所示的房屋为我国某地的海草房,是一种较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海草房以厚石砌墙,通常有两面的屋顶,用晒干的海草苫盖,最厚处达4米。海草含有大量的盐分和胶质,晒干后非常柔韧,可防虫、防霉烂,持久耐腐。虽然海草房居住舒适,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愿意选择宽敞明亮的大瓦房,如图2所示。完成1﹣2题。
1.当地房屋选择海草铺盖房顶可以(  )
A.防止台风侵袭房屋
B.增加房屋建筑美观
C.减弱海洋水汽对屋顶的侵蚀
D.削弱风沙侵蚀屋顶力度
2.与大瓦房相比,海草房(  )
A.更防寒保暖 B.更宽敞明亮
C.更通风透气 D.更防风抗雨
南非企鹅是非洲南部沿海地区的特有物种,从前,企鹅在岸边堆积的厚厚海鸟粪中挖洞筑巢,繁衍生息。但自19世纪以来,当地商贩大量收集海鸟粪当肥料出售,导致企鹅及企鹅蛋越来越多地暴露在天敌和阳光下,数量锐减。环保志愿者为南非企鹅建造陶瓷企鹅屋,双层设计和白色表面有助于将内部温度保持在35摄氏度以下,利于企鹅蛋孵化。图1为企鹅屋景观及图2为企鹅屋剖面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企鹅屋采用“双层夹空层+气孔”设计是为了(  )
A.保温 B.调节温度 C.结构安全 D.降低噪音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批复,厦门翔安国际机场一期工程按照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的目标进行设计,还将继续推进二期工程。该机场建成后,主要承担国际、国内航班起降和航空货运任务,而原有的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仅承担公务机、专机起降任务。图1示意绘制的厦门机场分布情况图,图2示意2011﹣2019年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厦门翔安国际机场的设计指标,体现出区域交通运输布局需要(  )
A.因地制宜 B.适度超前
C.尽量少占土地 D.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5.多家空港物流、会展商贸等企业拟入驻翔安机场片区,主要是为了(  )
A.利用机场基础设施 B.共用廉价劳动力
C.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D.方便企业间联系
6.为更好地发挥厦门翔安国际机场的客运功能,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B.增建配套住宅小区
C.建立物流配送系统
D.发展航站楼商贸服务
山东省淄博市素有“陶瓷之都”的美誉,淄博窑有着一千五百多年的烧造历史,生产的琉璃与陶瓷制品享誉海内外。21世纪以来,该地陶瓷工业发展滞缓,一些陶瓷产业不断外迁。目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下,淄博市产业转型迫在眉睫。如图为淄博市资源和交通示意图。据此完成7﹣7题。
7.进入21世纪后淄博市陶瓷产业遇到的困境可能是(  )
A.地理位置优势弱化
B.运力不足限制产业规模
C.煤炭产业发展迅猛
D.环保及劳动力成本上升
多洛米蒂山位于意大利东北部,属于M山脉的一部分,因山上有洁白的白云石(浅色石灰岩)而得名“白山”,属于复合地貌。该山群峰形态各异,山谷深邃,多陡峭岩崖,岩石中含有丰富的化石。因其壮观的山地景色和特殊的地质价值,多洛米蒂山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图1、图2分别示意多洛米蒂山地理位置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多洛米蒂山所属的M山脉是(  )
A.亚平宁山脉 B.阿尔卑斯山脉
C.乌拉尔山脉 D.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9.多洛米蒂山的地貌类型有(  )
①喀斯特地貌
②丹霞地貌
③冰川地貌
④风成地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为了建设富裕、和谐、秀美的江西,江西省科学规划主体功能区,其地域类型分为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图示意江西省,2010~2020年江西省不同主体功能区地域类型分布,据此回答10﹣12题。
10.I区域在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A.生态环境保护 B.支撑经济增长
C.提供农副产品 D.推动城市化进程
11.Ⅱ区域属于(  )
A.优先开发区域 B.重点开发区域
C.限制开发区域 D.禁止开发区域
12.Ⅲ区域最适合的发展方向是(  )
A.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
B.限制开发资源,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
C.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
D.构建生态屏障,建设人地协调示范区
位于粤东北的林寨四角楼是典型的客家围屋(见图)。建造过程中先用石块砌筑起墙基,接着用掺以小石子和糯米汁的生土夯筑而成,并在建筑的四个角加建高出房屋一至二层的瞭望阁楼。完成13﹣14题。
13.林寨四角楼最佳选址是(  )
A.朝东陡坡 B.朝西陡坡 C.朝北缓坡 D.朝南缓坡
14.客家围屋体现的地域文化主要是(  )
A.重农轻商 B.社会公平 C.人地和谐 D.御外凝内
近年来,石羊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取得初步成效。流域内某县将数百万元生态补偿金交给水质优于目标值的另一县。有专家指出,该流域现行生态补偿以水质考核、资金补偿的模式过于单一,提出增加河流考核内容并建立产业补偿、就业补偿等综合补偿机制。如图示意石羊河流域。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5.与资金补偿相比,综合补偿有利于(  )
①促进流域持续发展
②减少生态投入资金
③缓解气候变暖趋势
④缩小不同区域差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聚落演变一般可根据聚落空间、经济结构、社会生活分为三个阶段。如图示意某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聚落演变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该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聚落演变阶段的顺序是(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乙、丙、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图为“中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布局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三大生态区的划分反映了(  )
A.区域内的整体性 B.区域内的相似性
C.区域间的差异性 D.区域间的关联性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生态脆弱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实施“两屏三带”战略,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地位极其重要。读图完成下面18﹣18小题。
18.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A.石漠化严重,地质灾害频繁
B.气候高寒导致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差
C.位于季风区,降水强度很大
D.全球变暖,冰川融化
二.解答题(共3小题)
19.(2024 泉州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蟳埔村位于福建泉州市东南沿海,这里的居民以海为生,世代相传。而头戴簪花的蟳埔女,成为小渔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蟳埔村的“簪花”习俗一度无人问津,村民也大多在外务工,导致这项非遗文化传承面临巨大困难。近年来,伴随全国文旅市场的持续升温,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只为亲自体验簪花的美丽。而蟳埔女们,也乐于与游客分享她们的簪花传统和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美丽而古老的小渔村。一些靠捕鱼和挖海蛎为生的村民,经过培训后成为簪花师傅;大量老房子出租给外来经营者,成了旅拍店,蟳埔村旅游业迅速崛起。过去以“簪花”为主题的旅拍店多开设于蟳埔村内,游客在网络平台或线下门店预约旅拍服务后,与化妆师、摄影师等团队成员随行前往蚵壳厝、海边渔港等拍摄地点,半天就可完成拍摄任务。今年以来,新开设的旅拍店多设在村外,甚至开到更远的泉州古城核心区等地。如图示意蟳埔村地理位置和“簪花”旅拍场景。
(1)结合蟳埔村“簪花”旅游活动的特点,说明该地旅拍店兴起的原因。
(2)分析新的旅拍店大多开设在蟳埔村外的原因。
(3)从区域关联性的角度说明人口、文化、经济等人文要素流动对“簪花”非遗文化传承的促进作用。
(4)随着蟳埔村旅游业的日趋火爆,当地对是否还要保留传统渔业产生争议。请你对此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024 福建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距今100多万年前,黄河流域内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流水系。随着青藏高原的强烈抬升,我国地势从西低东高演变为西高东低,青藏高原出现大面积冰川,为黄河的贯通和形成创造了条件。第四纪末次间冰期气候变暖,黄河上、中游各自独立的内流水系和古三门湖逐步相互连通,巨大的水量汇集于古三门湖,使得古湖水位升高,湖水开始从东部三门峡的低缓垭口向东溢流,并不断下切,贯通三门峡,最终形成东流入海的黄河水系。
受古三门湖的影响该区域形成了独特的沉积地层,研究表明此处古湖相沉积厚度受沉积时长影响最大。如图为古三门湖的位置及典型地质剖面略图。
(1)从湖水矿化度角度判断间冰期时古三门湖的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古三门湖消失对黄土高原的影响。
(3)推测从甲到乙古湖相沉积层厚度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1.(2024 漳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休斯敦位于美国南部,是美国第四大城市,人口230多万,其中65岁以上人口超过8%。1901年该市附近发现石油,休斯敦港工业区迅速成为美国最大原油出口和炼制的重要基地。近年来,休斯敦外来人口增长快,城市发展迅速,物价较低,是美国和世界上最大、最有名气的医学中心之一。如图为休斯敦位置略图。
(1)说明休斯敦成为北美最理想的养老城市的原因。
(2)分析石油工业集中布局在沿海沿河港区的主要原因。
新课预习衔接 区域与区域发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图1中所示的房屋为我国某地的海草房,是一种较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海草房以厚石砌墙,通常有两面的屋顶,用晒干的海草苫盖,最厚处达4米。海草含有大量的盐分和胶质,晒干后非常柔韧,可防虫、防霉烂,持久耐腐。虽然海草房居住舒适,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愿意选择宽敞明亮的大瓦房,如图2所示。完成1﹣2题。
1.当地房屋选择海草铺盖房顶可以(  )
A.防止台风侵袭房屋
B.增加房屋建筑美观
C.减弱海洋水汽对屋顶的侵蚀
D.削弱风沙侵蚀屋顶力度
【分析】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从气候、资源、灾害、地形、植被、河流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根据材料“海草含有大量的盐分和胶质,晒干后非常柔韧,可防虫、防霉烂,持久耐腐”可知,屋顶用海草覆盖,海草来源于海洋,盐碱性大,具有减弱海洋水汽对屋顶的侵蚀的作用,C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海草屋顶本身防风能力较差,需要罩上渔网,用石块等小件重物作坠子垂脚,防止大风将海草刮跑,AD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生态民居,海草屋顶本身目的不是为了建筑美观,B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2.与大瓦房相比,海草房(  )
A.更防寒保暖 B.更宽敞明亮
C.更通风透气 D.更防风抗雨
【分析】当地的海草房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海草房屋顶坡度大,说明当地降水量较大;海草房房顶及墙壁较厚,建筑材料保温隔热,说明该地夏热冬寒,四季分明;海草房房顶层层压叠,用渔网覆盖,重物压制,说明该地多大风天气。
【解答】解:海草房房顶及墙壁较厚,建筑材料保温隔热,海草房内冬暖夏凉,有利于节约能源,A正确。
由材料“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愿意选择宽敞明亮的大瓦房”,可知大瓦房明亮宽敞,居住舒适,B错误。
海草房房顶及墙壁较厚,通风透气较差,C错误。
海草屋顶本身防风能力较差,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海草房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南非企鹅是非洲南部沿海地区的特有物种,从前,企鹅在岸边堆积的厚厚海鸟粪中挖洞筑巢,繁衍生息。但自19世纪以来,当地商贩大量收集海鸟粪当肥料出售,导致企鹅及企鹅蛋越来越多地暴露在天敌和阳光下,数量锐减。环保志愿者为南非企鹅建造陶瓷企鹅屋,双层设计和白色表面有助于将内部温度保持在35摄氏度以下,利于企鹅蛋孵化。图1为企鹅屋景观及图2为企鹅屋剖面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企鹅屋采用“双层夹空层+气孔”设计是为了(  )
A.保温 B.调节温度 C.结构安全 D.降低噪音
【分析】企鹅屋采用“双层夹空层+气孔”设计的目的主要从隔热、散热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南非炎热的气候条件,不利于企鹅生存,双层夹空层设计在企鹅繁育季节起到隔热作用,气孔设计则利于屋内热空气的排出,B正确。
不是为了保温,A错误。
企鹅屋采用“双层夹空层+气孔”设计结构安全、降低噪音,但不是最主要的目的,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企鹅屋采用“双层夹空层+气孔”设计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批复,厦门翔安国际机场一期工程按照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的目标进行设计,还将继续推进二期工程。该机场建成后,主要承担国际、国内航班起降和航空货运任务,而原有的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仅承担公务机、专机起降任务。图1示意绘制的厦门机场分布情况图,图2示意2011﹣2019年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厦门翔安国际机场的设计指标,体现出区域交通运输布局需要(  )
A.因地制宜 B.适度超前
C.尽量少占土地 D.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质和水文等;社会经济因素有经济、社会、科技和环境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因素对交通的影响越来越小,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交通线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解答】解:厦门翔安国际机场设计规模大于原有机场,尽量少占土地不是主要目的;没有体现因地制宜;仅仅是发展航空,没有体现综合运输,ACD错误。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一期工程设计的年旅客吞吐量较大,且业务范围较广,应该是适度超前设计,为了满足今后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提前设计,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影响交通线路的因素,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
5.多家空港物流、会展商贸等企业拟入驻翔安机场片区,主要是为了(  )
A.利用机场基础设施 B.共用廉价劳动力
C.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D.方便企业间联系
【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土地、水源、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地理位置、政府政策等。
【解答】解:读2011﹣2019年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变化示意图,空港物流、会展商贸等企业物流量大,人流量大,企业拟入驻翔安机场片区,主要是为了利用机场便利的对外交通,利于人员、物流快速流动,快速响应客户需求,C正确。
利用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方便企业间联系不一定要入驻翔安机场片区,因此这些均不是主要目的,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多家空港物流、会展商贸等企业拟入驻翔安机场片区的主要目的,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6.为更好地发挥厦门翔安国际机场的客运功能,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B.增建配套住宅小区
C.建立物流配送系统
D.发展航站楼商贸服务
【分析】发挥厦门翔安国际机场的客运功能的措施可以从完善交通网络、资金投入、物流体系等角度分析。
【解答】解:为更好地发挥厦门翔安国际机场的客运功能,应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便于厦门市区人员往来于机场,A正确。
建立物流配送系统、发展航站楼商贸服务和发挥厦门翔安国际机场的客运功能关系不大,CD错误。
增建配套住宅小区可能会距离部分居民远离市区,不方便,B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发挥厦门翔安国际机场的客运功能的措施,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山东省淄博市素有“陶瓷之都”的美誉,淄博窑有着一千五百多年的烧造历史,生产的琉璃与陶瓷制品享誉海内外。21世纪以来,该地陶瓷工业发展滞缓,一些陶瓷产业不断外迁。目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下,淄博市产业转型迫在眉睫。如图为淄博市资源和交通示意图。据此完成7﹣7题。
7.进入21世纪后淄博市陶瓷产业遇到的困境可能是(  )
A.地理位置优势弱化
B.运力不足限制产业规模
C.煤炭产业发展迅猛
D.环保及劳动力成本上升
【分析】淄博市博山区进入21世纪后陶瓷产业遇到困境的原因需要从资源、产业、劳动力和政策进行分析。
【解答】解:传统陶瓷产业污染环境严重,环保门槛提高,劳动力、地价成本上升,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D正确。
地理位置条件没有发生变化,A错误。
交通运输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运力不断增强,B错误。
煤炭产业可以为陶瓷产业助力,而且煤炭产业因为环保问题近年来也在转型发展,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考查区域发展的知识,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即可。
多洛米蒂山位于意大利东北部,属于M山脉的一部分,因山上有洁白的白云石(浅色石灰岩)而得名“白山”,属于复合地貌。该山群峰形态各异,山谷深邃,多陡峭岩崖,岩石中含有丰富的化石。因其壮观的山地景色和特殊的地质价值,多洛米蒂山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图1、图2分别示意多洛米蒂山地理位置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多洛米蒂山所属的M山脉是(  )
A.亚平宁山脉 B.阿尔卑斯山脉
C.乌拉尔山脉 D.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分析】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多为河流、地形区、行政区的分界线,图示山脉的名称据图解答。
【解答】解:图示多洛米蒂山所属的M山脉位于意大利的东北部,是阿尔卑斯山,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山脉的名称,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9.多洛米蒂山的地貌类型有(  )
①喀斯特地貌
②丹霞地貌
③冰川地貌
④风成地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地貌类型是指具有共同形态特征和成因的地貌单元,常见的地貌类型有喀斯特地貌、黄土地貌、河流地貌等。
【解答】解:由材料可知,多洛米蒂山因山上有洁白的白云石(浅色石灰岩)而得名“白山”,属于复合地貌,石灰岩分布的区域多形成喀斯特地貌,①正确。
该山群峰形态各异,山谷深邃,多陡峭岩崖,阿尔卑斯山海拔高,有冰川地貌分布,③正确。
丹霞地貌由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当地没有红色砂岩,②错误。
当地降水较多,风成地貌少,④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以多洛米蒂山地理位置和景观图为载体,考查多洛米蒂山的地貌类型的知识,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分析解答地理问题。
为了建设富裕、和谐、秀美的江西,江西省科学规划主体功能区,其地域类型分为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图示意江西省,2010~2020年江西省不同主体功能区地域类型分布,据此回答10﹣12题。
10.I区域在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A.生态环境保护 B.支撑经济增长
C.提供农副产品 D.推动城市化进程
【分析】主体功能区是国家和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区域内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功能区,并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所作的分区。
【解答】解:从左右两图对比可知,Ⅰ主要分布于山区,为重点生态功能区。Ⅰ区域在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生态环境保护,A正确。
支撑经济增长、提供农副产品、推动城市化进程都不是Ⅰ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主要作用,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区域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1.Ⅱ区域属于(  )
A.优先开发区域 B.重点开发区域
C.限制开发区域 D.禁止开发区域
【分析】主体功能区是国家和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区域内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功能区,并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所作的分区。
【解答】解:Ⅱ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区且呈片状特征,为农产品主产区。农产品主产区,具备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以提供生态产品、服务产品和工业品为其他功能,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要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区域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2.Ⅲ区域最适合的发展方向是(  )
A.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
B.限制开发资源,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
C.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
D.构建生态屏障,建设人地协调示范区
【分析】主体功能区是国家和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区域内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功能区,并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所作的分区。
【解答】解:Ⅲ主要呈斑块状分布,为城镇化地区。Ⅲ区域最适合的发展方向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A正确。
限制开发资源,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构建生态屏障,建设人地协调示范区是Ⅰ区域的发展方向,BD错误。
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是Ⅱ区域的发展方向,C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区域发展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位于粤东北的林寨四角楼是典型的客家围屋(见图)。建造过程中先用石块砌筑起墙基,接着用掺以小石子和糯米汁的生土夯筑而成,并在建筑的四个角加建高出房屋一至二层的瞭望阁楼。完成13﹣14题。
13.林寨四角楼最佳选址是(  )
A.朝东陡坡 B.朝西陡坡 C.朝北缓坡 D.朝南缓坡
【分析】影响住宅朝向的因素主要考虑日照时间、日照间距、太阳辐射强度、常年主导风向和地形等方面。
【解答】解:我国位于北半球,房屋朝南利于采光;缓坡且坡度较小,利于排水,适合建造建筑物;陡坡不利于排水,坡度较大的陡坡不利于建筑物修建,故林寨四角楼最佳选址是朝南缓坡,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对聚落发展的影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4.客家围屋体现的地域文化主要是(  )
A.重农轻商 B.社会公平 C.人地和谐 D.御外凝内
【分析】地域文化对当地居民影响主要从聚落形态、生产生活、思想观念、民俗文化、礼仪交往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客家围屋在建筑的四个角加建高出房屋一至二层的瞭望阁楼,目的是为了便于在高处瞭望敌情,体现了御外凝内的地域文化,D正确;
没有体现重农轻商、社会公平、人地和谐的地域文化,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简单,主要考查地域文化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近年来,石羊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取得初步成效。流域内某县将数百万元生态补偿金交给水质优于目标值的另一县。有专家指出,该流域现行生态补偿以水质考核、资金补偿的模式过于单一,提出增加河流考核内容并建立产业补偿、就业补偿等综合补偿机制。如图示意石羊河流域。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5.与资金补偿相比,综合补偿有利于(  )
①促进流域持续发展
②减少生态投入资金
③缓解气候变暖趋势
④缩小不同区域差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综合补偿的有利影响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综合补偿不仅提供资金,还可能包括技术、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这种全面的补偿方式更有利于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从而促进了流域的持续发展,①正确。
从表面上看,资金补偿似乎直接涉及资金的使用,但综合补偿中可能也包含资金补偿的部分,并且由于它更全面,可能需要的总体投入并不少,因此,不能简单地说综合补偿会减少生态投入资金,②错误。
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全球范围内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导致的,而综合补偿主要关注于特定流域或区域的生态补偿,与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关系不大,③错误。
合补偿中的政策、技术、教育等方面的补偿有助于提升落后地区的发展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④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综合补偿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聚落演变一般可根据聚落空间、经济结构、社会生活分为三个阶段。如图示意某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聚落演变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该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聚落演变阶段的顺序是(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乙、丙、甲
【分析】区域初期阶段的特点是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对资源的开发,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成长阶段的特点是人类开发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并伴有盲目性、掠夺性、破坏性的开采,工业和城市迅速扩张,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转型阶段的特点是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区域经济整体萎缩,并带来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问题,该阶段被称为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第四阶段是再生阶段,其特点通过采取措施,区域产生了新的增长活力;区域发展措施是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
【解答】解:根据题干内容“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聚落演变一般可根据聚落空间、经济结构、社会生活分为三个阶段”,所以图示甲阶段主城区的集聚能力增强,区域核心地位凸显,“城一矿一乡”之间要素流动速度加快;乙阶段主城区发展程度低,辐射能力弱,规模小,“城一矿一乡”系统独立发展,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弱;丙阶段城乡聚落空间结构复杂,城乡之间要素流动频繁,城乡融合发展,因此该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聚落演变阶段中乙为初级阶段,甲为发展阶段,丙为后期阶段,即顺序为乙、甲、丙,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发展阶段的判断,属于基础题,读图解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图为“中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布局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三大生态区的划分反映了(  )
A.区域内的整体性 B.区域内的相似性
C.区域间的差异性 D.区域间的关联性
【分析】区域具有层次性,即区域是有等级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差异性是指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一般说来,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简单,区域内同一性大,区域间差异也小;整体性是指地表区域内各组成部分间的内在联系,并经过这种长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区域具有可变性,首先是指区域界线的模糊性,虽然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但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其次是指对同一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指标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
【解答】解:根据课本内容可知,每个区域都有自身的特性,三大生态区的划分反映了区域间的差异性,C正确。
区域整体性强调区域内部的各要素的关系,A错误。
图示无法反映区域的相似性和关联性,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特点,属于基础题,读图解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生态脆弱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实施“两屏三带”战略,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地位极其重要。读图完成下面18﹣18小题。
18.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A.石漠化严重,地质灾害频繁
B.气候高寒导致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差
C.位于季风区,降水强度很大
D.全球变暖,冰川融化
【分析】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比较小,构成环境的因素比较单一,动植物种类比较简单,对外界的抵抗力较低。在答题方面,需要从自然地理要素方面表达区域的主要特征。 人为:人类活动造成的,使环境的整体结构发展变化,使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解答】解: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格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范围涉及青海、西藏大部、新疆、甘肃、四川部分地区,地貌以高原为主,海拔3000米以上,该区域高寒缺氧,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差,因此生态环境脆弱,B正确。
石漠化严重的地区主要位于云贵高原,A错误。
该地区处于非季风区,C错误。
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对本区短期影响来说改善热量和水分条件,益处较多,不是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脆弱的原因,要求学生有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地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
二.解答题(共3小题)
19.(2024 泉州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蟳埔村位于福建泉州市东南沿海,这里的居民以海为生,世代相传。而头戴簪花的蟳埔女,成为小渔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蟳埔村的“簪花”习俗一度无人问津,村民也大多在外务工,导致这项非遗文化传承面临巨大困难。近年来,伴随全国文旅市场的持续升温,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只为亲自体验簪花的美丽。而蟳埔女们,也乐于与游客分享她们的簪花传统和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美丽而古老的小渔村。一些靠捕鱼和挖海蛎为生的村民,经过培训后成为簪花师傅;大量老房子出租给外来经营者,成了旅拍店,蟳埔村旅游业迅速崛起。过去以“簪花”为主题的旅拍店多开设于蟳埔村内,游客在网络平台或线下门店预约旅拍服务后,与化妆师、摄影师等团队成员随行前往蚵壳厝、海边渔港等拍摄地点,半天就可完成拍摄任务。今年以来,新开设的旅拍店多设在村外,甚至开到更远的泉州古城核心区等地。如图示意蟳埔村地理位置和“簪花”旅拍场景。
(1)结合蟳埔村“簪花”旅游活动的特点,说明该地旅拍店兴起的原因。
(2)分析新的旅拍店大多开设在蟳埔村外的原因。
(3)从区域关联性的角度说明人口、文化、经济等人文要素流动对“簪花”非遗文化传承的促进作用。
(4)随着蟳埔村旅游业的日趋火爆,当地对是否还要保留传统渔业产生争议。请你对此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分析】(1)该地旅拍店兴起的原因主要从簪花特点、资源、文化等方面分析。
(2)新的旅拍店大多开设在蟳埔村外的原因主要从空间、市场竞争、经营成本、预约方式、资源等方面分析。
(3)人文要素流动对“簪花”非遗文化传承的促进作用主要从文化传承、产业发展、人口迁移等方面分析。
(4)随着蟳埔村旅游业的日趋火爆,当地对是否还要保留传统渔业产生争议主要从产业基础、资源、产业发展、工作环境、簪花手艺、市场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1)从“簪花”本身的特点分析,蟳埔村独特的簪花习俗是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独特而美丽;“簪花”造型简单易学,容易掌握,互动性强,游客体验好;“簪花”是头上的风景,便于游客选择自己喜好的场景进行拍摄。蚵壳厝、海边渔港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作为旅拍的背景,旅游资源独特;国内文旅潮的升温;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欣赏,有丰富的客源市场。
(2)蟳埔村老房子大都已经出租,土地资源有限,可用来开设旅拍店的空间不足;从成本的角度考虑,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村内门店房租上涨,经营成本升高;新的经营方式的冲击,方便快捷的网络平台的预约方式也可招揽大量顾客;拍摄场景的可替代性,古城也有很多可以结合簪花作为旅拍背景的景点。
(3)文化流动:近年来,国家大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带动文化市场日趋繁荣,促进区域之间文化的交流;经济流动:来自发达地区的资本的注入,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人口流动:以及到蟳埔村体验“簪花”习俗的游客增加,人口流动不断增加;蟳埔村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把在外工作的村民重新吸引回来,使得大量的蟳埔村民回迁,从而有利于“簪花”非遗文化习俗的传承。
(4)保留。理由:当地的传统渔业具有资源和产业基础的优势,而且是世代传承的生活方式,产业可以持久稳定发展,渔业保留渔村特色环境可作为“簪花”旅拍的环境背景,而以“簪花”为主题的旅游业,在大众产生审美疲劳后很难长久保持稳定发展。
不保留。理由:当地的传统渔业规模小,经济收益较低,而且工作环境艰辛危险,对年轻人吸引力不大,而以“簪花”为主题的旅游业,簪花手艺简单易学,工作环境舒适安全,且安全性高;依托大的环境背景,中国文旅市场日趋繁荣稳定,经济收益较高,更有吸引力。
故答案为:
(1)蟳埔村独特的簪花习俗世遗项目独特美丽;“簪花”造型简单易学,互动性强,游客体验好;“簪花”是头上的风景,便于游客选择自己喜好的场景进行拍摄;蚵壳厝、海边渔港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作为旅拍的背景;文旅升温;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欣赏。
(2)蟳埔村老房子大都已经出租,可用来开设旅拍店的空间不足;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村内门店房租上涨,经营成本升高;方便快捷的网络平台的预约方式也可招揽大量顾客;古城也有很多可以结合簪花作为旅拍背景的景点。
(3)文化流动:近年来,国家大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带动文化市场(文化交流)日趋繁荣;经济流动:外来资本的注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区际贸易);人口流动:以及到蟳埔村体验“簪花”习俗的游客增加(人口流动),蟳埔村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把在外工作的村民重新吸引回来(人口迁移),从而有利于“簪花”非遗文化习俗的传承。
(4)保留。理由:当地的传统渔业具有资源和产业基础的优势,产业可以持久稳定发展,渔业保留渔村特色环境可作为“簪花”旅拍的环境背景,而以“簪花”为主题的旅游业,在大众产生审美疲劳后很难长久保持稳定发展。
不保留。理由:当地的传统渔业规模小(收益不高),而且工作环境艰辛危险,对年轻人吸引力不大,而以“簪花”为主题的旅游业,簪花手艺简单易学,工作环境舒适安全(安全性高);中国文旅市场日趋繁荣稳定,收益大。
【点评】本题以蟳埔村“簪花”的旅游业为材料,涉及旅拍店的兴起和选址原因、“簪花”非遗文化传承的作用、传统文化生产活动的去留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和地理学科综合素养。
20.(2024 福建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距今100多万年前,黄河流域内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流水系。随着青藏高原的强烈抬升,我国地势从西低东高演变为西高东低,青藏高原出现大面积冰川,为黄河的贯通和形成创造了条件。第四纪末次间冰期气候变暖,黄河上、中游各自独立的内流水系和古三门湖逐步相互连通,巨大的水量汇集于古三门湖,使得古湖水位升高,湖水开始从东部三门峡的低缓垭口向东溢流,并不断下切,贯通三门峡,最终形成东流入海的黄河水系。
受古三门湖的影响该区域形成了独特的沉积地层,研究表明此处古湖相沉积厚度受沉积时长影响最大。如图为古三门湖的位置及典型地质剖面略图。
(1)从湖水矿化度角度判断间冰期时古三门湖的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古三门湖消失对黄土高原的影响。
(3)推测从甲到乙古湖相沉积层厚度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分析】(1)间冰期时古三门湖的类型及判断依据主要从气温、补给、蒸发等方面分析。
(2)古三门湖消失对黄土高原的影响主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方面分析。
(3)从甲到乙古湖相沉积层厚度变化规律及其形成原因主要从河流流向、地势、湖泊面积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1)由材料“第四纪末次间冰期气候变暖”可知,间冰期气温较高,冰川融水补给量大;“巨大的水量汇集于古三门湖,使得古湖水位升高”,古湖水量收入大于支出,即补给量大于蒸发量,导致湖水矿化度降低,故湖泊为淡水湖。
(2)读图可知,古湖消失,黄土高原河流侵蚀基准面下降,黄土高原河流落差增大,河流下切加剧,导致地形起伏加大;古湖消失,地下水位降低;古湖消失,区域水分来源减少,土壤水分减少;水域面积的减少,导致气候变干;植被退化,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3)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甲、乙分别位于古三门湖湖盆西、东两侧,古三门湖形成后,湖水从东南部三门峡垭口外泄并不断下切垭口,湖水向外溢流而消亡,湖泊逐渐向东退缩,湖泊面积逐渐向东退缩,并最终消失。因此,西部甲积水时间相对短,而东部乙积水时间长,形成的湖底沉积物厚度自西向东,厚度变厚。
故答案为:
(1)淡水湖。依据:间冰期气温较高,冰川融水补给量大;补给量大于蒸发量。
(2)古湖消失,黄土高原河流落差增大,流水侵蚀增强,导致地形起伏加大;水域面积的减少,导致气候变干;地下水位降低;土壤水分减少;植被退化,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3)自甲向乙逐渐变厚。甲、乙分别位于古三门湖湖盆西、东两侧,根据渭河流向判断自西向东地势变低;古三门湖形成后由于湖水向外溢流而消亡,湖泊面积逐渐向东退缩;西侧地势高积水时间短,形成湖泊沉积物薄(或东侧地势低积水时间长,形成湖泊沉积物厚)。
【点评】本题以古三门湖的位置及典型地质剖面略图为材料设置题目,设置3小题,涉及湖泊的性质、自然地理整体性、外流水沉积作用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21.(2024 漳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休斯敦位于美国南部,是美国第四大城市,人口230多万,其中65岁以上人口超过8%。1901年该市附近发现石油,休斯敦港工业区迅速成为美国最大原油出口和炼制的重要基地。近年来,休斯敦外来人口增长快,城市发展迅速,物价较低,是美国和世界上最大、最有名气的医学中心之一。如图为休斯敦位置略图。
(1)说明休斯敦成为北美最理想的养老城市的原因。
(2)分析石油工业集中布局在沿海沿河港区的主要原因。
【分析】(1)休斯敦成为北美最理想的养老城市的原因主要从气候、物价、医疗等方面分析。
(2)石油工业集中布局在沿海沿河港区的主要原因从运输成本、运输量、水量、污水处理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休斯敦位于美国南部地区,是著名的阳光地带,纬度较低,气候适宜,适合老年人居住;同时,休斯敦城市发展迅速,但物价较低,生活成本较低;休斯敦是最有名气的医学中心之一,因此医疗水平较高,有利于保证老年人身体健康。
(2)结合所学知识,石油工业集中布局于沿海,沿河港区,可以利用原有的港口交通运输较为便利,同时,海运运量较大,运输成本较低;石油工业生产过程中用水量较大,沿河水源充足,取水方便;同时,石油工业沿河沿港分布产生产业集聚,可以集中处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故答案为:
(1)位于“阳光地带”,纬度较低,气候温暖,老年人生活舒适;物价较低,老年人生活成本低;医疗水平高,老年人身体健康有保障。
(2)石油工业的原料及其产品运输量大,沿港分布,运输成本低,对外联系方便;石油工业用水量大,沿河水源充沛,取水便利;石油工业产生的污水量大,沿港产业集聚,有利于集中处理工业污水。
【点评】本题以休斯敦产业发展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养老城市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评价能力,综合思维素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