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复习卷(二)-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暑假复习卷(二)-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4.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19 15:4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复习卷(二)-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选择题
1.某物体同时受到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个恒力作用而平衡,某时刻突然撤去其中一个力,以后这物体将不可能做(  )
A.平抛运动 B.匀速圆周运动
C.匀加速直线运动 D.匀减速直线运动
2.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系统由三种不同轨道的卫星组成,即24颗地球中圆轨道卫星(轨道形状为圆形,轨道半径在3万公里与1000公里之间)、3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同步卫星离地高度约为5.6R地,R地=6.4×103km)则关于地球中圆轨道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
B.比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角速度小
C.比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周期大
D.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3.万有引力公式中的万有引力常量G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4.质量为的物体置于倾角为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轻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分别连接着与小车,与滑轮间的细绳平行于斜面,小车以速率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与滑轮间的细绳和水平方向成夹角时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的速率为 B.的速率为
C.绳的拉力等于 D.绳的拉力小于
5.如图甲所示,农民用手抛撒谷粒进行水稻播种。某次一颗谷粒被水平抛出的运动轨迹如图乙所示,O为抛出点,Q、P为轨迹上两点,且谷粒在OQ间与QP间运动的时间相等。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谷粒在P点时的速度大小是在Q点速度大小的2倍
B.谷粒在OQ间竖直方向的位移大小与QP间竖直方向的位移大小相等
C.谷粒在P点时速度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是在Q点时速度与水平方向间夹角的2倍
D.谷粒在P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是在Q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的2倍
6.2024年10月30日,我国“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视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行周期为T,忽略地球自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加速升空阶段处于失重状态
B.地球的平均密度
C.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离地面高度
D.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速度可能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7.2022年3月,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离地球表面约 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通过天地连线,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精彩的科学课。通过直播画面可以看到,在近地圆轨道上飞行的“天宫二号”中,航天员可以自由地漂浮,这表明他们(  )
A.所受地球引力的大小近似为零
B.所受地球引力与飞船对其作用力两者的合力近似为零
C.所受地球引力的大小与其随飞船运动所需向心力的大小近似相等
D.在地球表面上所受引力的大小小于其随飞船运动所需向心力的大小
8.学校秋季运动会上,某同学参加铅球比赛,比赛时先后两次将同一铅球从同一点掷出,铅球轨迹如图所示,第二次的成绩比第一次的好,但铅球两次在空中运动时的最大高度相同,不计空气阻力,不计铅球大小,则第二次与第一次相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铅球第二次在空中运动时间长
B.铅球第二次重力做功多
C.铅球第二次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大
D.该同学第二次对铅球做功多
9.如图(a)所示,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P绕恒星Q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P的遮挡,探测器探测到Q的亮度随时间做如图(b)所示的周期性变化,该周期与P的公转周期相同。已知Q的质量为,引力常量为G。关于P的公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周期为 B.半径为
C.角速度的大小为 D.加速度的大小为
10.如图所示为某节目中一个环节的示意图。选手会遇到一个人造山谷,其中是奇的竖直峭壁,是以P点为圆心的弧形坡,其中,Q点右侧是一段足够长的水平跑道。选手助跑后从P点以水平向右跳出,跃上Q点右侧的跑道上。选手可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手从P跳出能落在Q右侧跑道上所需最小速度为
B.大于时,选手会落到Q平台上,下落时间为一定值
C.越大,选手从P跳出至落在Q右侧跑道上的时间越长
D.若落在圆弧上,越大,选手在空中运动时间越长
11.2024年11月12日至17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举行。图为中国空军表演飞机“急转弯”的照片,飞机在空中划出的一道弧线,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运动都是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转弯时所受到的合力沿运动方向
B.飞机转弯时加速度的方向沿运动方向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一定改变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方向一定改变
12.如图所示,一光滑圆形轨道,OA是水平半径,OB与OA成60°角,一小球从轨道上的A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加速度为(  )
A.g B. C. D.
13.如图所示,一小球从A点以初速度水平抛出,撞到竖直挡板上时,速度方向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改变小球从A点水平抛出的速度大小,当小球再次撞到挡板时,速度方向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第二次从A点抛出的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14.下列对于各图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1证明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B.图2中两完全相同小球在光滑、固定的圆锥筒内做匀速圆周运动,a球受支持力较大
C.图3中汽车安全通过拱形桥最高点时,速度越大对桥的压力越小
D.图4中火车转弯时,速度越大,车轮对轨道的侧向挤压作用一定越大
15.如图,A、B两点分别位于大、小轮的边缘上,大轮的半径是小轮的2倍,它们之间靠摩擦传动,接触面上没有滑动。C在上,且AC距离是距离的两倍。则B、C两点的角速度、线速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6.如图所示是一单摆做阻尼振动的图像,则此单摆的摆球在图中P与N时刻的(  )
A.速度 B.加速度
C.绳的拉力 D.重力势能
二、非选择题
17.实验小组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
(1)下列操作或分析中正确的有   ;
A.实验中应选取密度大,体积小的重锤
B.打点计时器两限位孔必须在同一竖直线上
C.实验时,应先释放重锤,再打开电源
D.可以用或计算某点的速度
(2)验中,小明同学选出一条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A、hB、hC。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设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则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少了ΔEp=   ,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ΔEk=   ;很多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   (填“大于”或“小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   。
(3)小华同学利用他自己实验时打出的纸带,测量出了各计数点到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的距离h,算出了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v以及v2,根据下表中数据在图中作出v2-h图像如图所示;
v/(m·s-1) 0.98 1.17 1.37 1.56 1.82 1.95
v2/(m2·s-2) 0.96 1.37 1.88 2.43 3.31 3.80
h/(×10-2m) 4.92 7.02 9.63 12.50 15.68 19.48
依据小华同学处理数据的方法,实验需要验证的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为   ,因此小华同学根据图像验证机械能守恒的依据是求出图像的斜率是否近似为   。
18.某班的一些同学在学抛运动和圆周运动的有关知识后,自发组建了一个物理兴趣小组,想自己动手做实验来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以及探究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实验时,这些同学分成了三个小组,其中第一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平抛运动”,通过描点画出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
(1)关于该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小球运动的轨道可以不光滑,但斜槽轨道末端必须保持水平
B.每次小球可以从不同位置释放
C.实验中最好选用密度大,体积小的小球
D.为了得到小球的运动轨迹,需要用平滑的曲线把所有的点都连起来
(2)第二小组的同学让小球做平抛运动用频闪照相机对准方格背景照相,拍摄到如图乙所示的照片,已知每个小方格边长10c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其中第4个点处位置已被污迹覆盖。若以拍摄的第1个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和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则被拍摄到的小球在第4个点位置的坐标为(   cm)。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   m/s。
(3)第三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探究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长槽上的挡板B到转轴的距离是挡板A的2倍,长槽上的挡板A和短槽上的挡板C到各自转轴的距离相等转动手柄使长槽和短槽分别随变速塔轮匀速转动,槽内的球就做匀速圆周运动。
①下列实验与第三小组同学的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一致的是   
A.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B.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C.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②若皮带套左右两个塔轮的半径分别为R1、R2。某次实验使R1=2R2,则A、C两处的角速度之比为   。
19.一质量m=1 kg的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为的足够长的斜面,某同学利用计算机系统测出了滑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多个时刻的瞬时速度,通过计算机绘制出的滑块上滑过程中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g取10 m/s2,求:
(1)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滑块重新回到斜面底端的动能。
20.如图所示,一轨道由半径R=2m的四分之一竖直圆弧轨道AB和水平直轨道BC在B点平滑连接而成.现有一质量为m=1kg 的小球M从A点正上方处的 点由静止释放,小球M经过圆弧上的B点时,轨道对小球M的支持力大小。若在B处静止的放完全相同的小球N,两者发生弹性碰撞.碰后从C点水平飞离轨道,落到水平地面上的P点。已知B点与地面间的高度,小球与BC段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小球运动过程中可视为质点. (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1)小球M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M在圆弧轨道AB上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水平轨道BC的长度L=3m,小球从B点到落地过程重力的冲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C
14.【答案】C
15.【答案】C
16.【答案】D
17.【答案】AB;;;大于;阻力的影响;;
18.【答案】(1)A;C
(2)(60,60);2.0
(3)C;1:2
19.【答案】(1)
(2)6.25J
20.【答案】(1)
(2)22J
(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