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复习检测卷(一)-2024-2025学年历史八年级下册统编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暑假复习检测卷(一)-2024-2025学年历史八年级下册统编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19 11:5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复习检测卷(一)-2024-2025学年历史八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AI(人工智能)技术在最近几年取得巨大发展,医院利用AI影像辅助诊断患者病情,准确率大为提高: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的AI质检系统让山寨手机无处遁形:上海陆家嘴的基金公司里,AI量化交易模型每秒可以完成10万次决策。这说明(  )
A.人类对AI技术发展前景难以把握
B.AI技术取代传统生产模式
C.科技发展影响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
D.电子产品制造依赖AI技术
2.1981年,全国轻工业部、商业部联合制定了“全国统一服装号型系列标准”,首次科学归纳了我国男、女正常体型数据规律,为服装设计和生产提供了依据,推动了服装行业的规范化发展。这一举措主要体现了(  )
A.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主导产业发展
B.以人为本与科学服务民生的理念
C.国有企业改革推动行业标准化改革
D.对外开放实现了与国际标准接轨
3.1987年,国家“863”计划将杂交水稻研究立为专题,袁隆平组建了相应的研究协作小组,开展全国性的协作攻关。历经九年的艰苦攻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取得了成功。这体现了(  )
A.科学家个人努力是科技发展决定因素
B.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
C.政府在推动科技攻关中发挥重要作用
D.国际技术合作是农业科技突破的动力
4.1983年中央外事小组会议提出,要适当调整对美、对苏政策,对长期处于僵冷的中苏关系适当加温。同时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加强对西欧各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工作。据此可知,此时(  )
A.中国注重推行全方位外交
B.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共识
C.西方掀起与中国建交高潮
D.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改变
5.章含之在回忆录里写道:“‘红色中国’像一股巨大的旋风,席卷着这个经历了20年风霜的最大的国际组织。中国终于昂首阔步地走进了这个大厅,打破了美国的封锁,参与到世界大事的重大决策中来。”她描述的事件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
6.1980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提出“人人搞体育”的号召,相关部门联合下发《加强全军体育工作意见》,要求积极开展军事体育活动。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A.提升军队文化教育水平 B.推广全民健身运动
C.增强官兵体质和战斗力 D.备战国际体育赛事
7.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台湾当局先是提出“三不政策”,后又被迫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中国共产党又立即落实有关政策,设置相关机构促进两岸交流。这反映出(  )
A.两岸的青年积极开展互学互鉴的活动
B.大陆已经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C.大陆充分展现推动两岸和平统一诚意
D.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历史十分悠久
8.自1999年澳门回归至2023年,澳门与内地的贸易总额从12.4亿澳门元增长至680亿澳门元;2004年,内地与港澳启动“姊妹学校”计划,增进青年交流,同时港澳著名高校与内地科研机构共建实验室,并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这体现出(  )
A.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 B.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实施管治权
C.港澳与内地交流合作日益深化 D.“一国两制”的方针发生变化
9.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制定的四部宪法均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出明确规定,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制度与原则。随着宪法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治化进程不断推进。这反映出(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宪法的实践基础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受到国际影响
D.宪法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法律保障
10.某校学生在进行“图片再现复兴之路”的项目式学习中选取以下内容设计了一块展板,该展板的主题是(  )
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阅兵式 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2023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2023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A.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
B.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
C.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
D.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
11.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在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搜集到了以下资料,他们探究的是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如何形成和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 《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成果
C.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吸引大量外资进入,形成东亚地区产业链。这种区域产业分工与价值链的形成,带动了周边国家和地区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与经济起飞。这说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A.推动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 B.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发展
C.极大的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D.彻底解决世界贸易争端
13.2013年至今,我国陆续在广东、上海、陕西、新疆等地设置22个中国自由贸易区。以优惠税收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为主要手段,以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主要目的。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占全国约五分之一的外商投资和进出口总额。这推动了我国(  )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沿海经济特区的试点和推广
C.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D.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14.1979年5月,国家相关部门选择八家企业作为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试点。同年7月,国务院扩大试点范围。同年底,全国试点企业扩展到4200个,1980年6月达到6600个,这一过程体现出改革开放(  )
A.促进农村乡镇企业产生 B.推进的步伐循序渐进
C.推动了企业所有制变化 D.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15.1978年后,《人民日报》在报道中逐渐增加了对经济建设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在八十年代初,关于科学技术、工业、农业现代化的报道大幅增加。这反映出(  )
A.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B.国有企业改革开始
C.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D.改革取得巨大成就
16.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在探究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的关系时整理了以下材料,这说明“两个30年”之间的关系为(  )
改革开放“前30年”的发展成就(部分) 对改革开放后30年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口已经达到了8亿左右:中国的文盲率也从建国时的80%降到1978年的35%以下。 为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人力资源。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工业生产总值在工农业生产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达到了74.8%,重工业所占工业的比重达到56%,工业体系基本完整。 为中国从“世界工厂”到“制造强国”的跃升打下坚实基础。
A.“前30年”为“后30年”发展奠定基础
B.“后30年”是对“前 30年”的否定超越
C.“前30年”与“后30年”发展没有关系
D.“后30年”改变“前30年”的社会制度
二、材料分析题
17.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动画事业发展”开展探究活动,现邀请你一起完成。
材料一:断中国成立后,全国人民沉浸在喜悦中,渴望具有强烈民族文化自信的作品。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在国家力量的推动下,该厂齐聚了全国在动画制作领城的顶级人才,剪纸动画、折纸动画、水墨动画等类型多样化的动画艺术表现形式陆续出现。该厂于1961—1964年创作的动画片《大闹天宫》超过15.4万幅图画,胶片长达一万多尺,制作十分精美,加上当时动画片作为国家计划经济的一部分,实行统购统销,国家统一计划播放,在中国及44个国家连续放映引起轰动,是当时动画的巅峰之作。
——摘编自陈赞蔚《中国动画百年发展与变化探析》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动画发展迎来新的变化。1992年,以营利为目的的影院动画创作时代到来。1995年,中国电影发行放映总公司对外宣布,不再对国产动画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中国动画行业正式进入了市场化发展阶段,开始朝向商业化和娱乐化转型,并出现了一些代表性的作品。
《三个和尚》(1980 年) 在动画影片最初,三个和尚互相推诿,谁都不愿多挑一桶水,最终水缸全空:在影片结尾处,和尚们利用滑轮来打水,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时间,达到了对时间和资源的充分利用。
《狐狸列那》(1989 年) 影片根据歌德长诗《列那狐》改编,主人公狐狸的形象具有明显的西方好莱坞式的动物形象特征,这样的动画主角一反我国动画电影创作中传统的英雄人物形象,加入了大量外来文化的美学元素。
《宝莲灯》(1999 年) 该动画电影在剧作和营销方面都呈现出了一定商业性,在内容上满足各年龄层次的动画观影需求;该片还邀请中国娱乐界名人担任配音,专门创作主题插曲,并邀请著名歌手演唱,以提高票房。
——整理自敬梓仪《中国动画电影的英雄形象研究(1949-2020)》
材料三:中国动色产量增长趋势图(1999-2012)
2004年起国家投入超 200亿元扶持动漫产业,建立45个国家级基地,并鼓励各级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放优秀国产动画片。这一时期,3D渲染、动态捕捉等技术水平不断提升。15至25岁群体扩至2.4亿,各大网络平台的发展也拓宽了动画电视的传播渠道。
——整理自宫承波《中国动画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动画事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中国动画发展的变化,并任选一部作品,结合作品内容,指出其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概括21世纪中国动画产量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画事业发展的认识。
18.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班级开展专题研究,并从不同统计角度搜集以下数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组别 素材 统计角度
第一组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婚俗文化的发展过程 70年代末“三转—响”80年代“四大件”90年代“三会”2000年~2010年“一动不动”
婚俗文化
第二组 20世纪80年代广东青年最赞赏影视作品的人物形象特点调查统计 选择项目创新勇气拼搏奋斗独立意识冒险精神自信心金钱观念追求享乐效率感次数1040980869568554419182170
影视喜好
第三组 1995年江苏昆山、浙江乐清部分农村青年调查统计
选择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你是否同意以下说很赞同比较赞同说不准不太赞同很不赞同农民的孩子应以种田为本2.94.38.223.061.1改革虽然有风险,但比吃大锅饭强45.429.217.55.02.6重新选择职业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经商去乡镇企业工作读书上大学去大城市打工继续种田如果有机会重作选择,你将选择35.214.131.82.78.5
——摘编自周晓红《传统与变迁》 择业意向
(1)请为此专题研究确立主题,并指出此研究的意义。
(2)从第二、三组任选一组,撰写一份研究报告(要求:标明统计角度,结合素材从报告背景、原因分析、调查结论三个方面进行简要说明)
选择:第一组统计角度:婚俗文化
报告背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家庭婚俗文化发生变化,反映婚姻观念的变化。
原因分析:70年代以来结婚必备品从单车到房子,人们对婚姻必备品的追求从简单实用到品质享受,体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改革开放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思想观念的解放。
调查结论:经济发展带来婚俗文化的变化,婚姻观念变化也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与生活巨变。
19.广东是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7年在广州创造性地举办了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通称“广交会”)。广交会的创办是新中国打破封锁、开拓对外贸易、发展国民经济、探索对外开放的伟大创举。自此,广交会就承载起发展国家对外贸易,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荣使命。
——石广生《中国外贸事业的一座丰碑》
材料二“从1957年第一届广交会来会客商只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人发展到2005年秋交会17多万人,展览规模从9600平方米扩大到50多万平方米,成交金额从1700多万美元增加到307亿多美元。证明党中央20世纪50年代所指示的“交易会既是一个国际贸易的交易场所,又是我国对外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一个宣传场所”是正确的,广交会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
一一关相生《广交会的百届感想》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东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案例 简介
位于深圳的蛇口工业区1979年成立,是中国第一个外向型经济开发区。蛇口工业区的探索起步,揭开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
桂洲第一风扇厂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当时顺德的一家乡镇企业,不久之后成为全国第一个向美国出口吊扇的工厂。
位于珠海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2021年成立,成为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构建与澳门一体化高水平开放的新体系。
——摘编自《百年扬帆——粤学党史粤爱党·打卡广东红》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广州创办“广交会”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广交会”半个世纪发展的变化。指出建国初期“广交会”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宣传场所”的原因。
(3)从材料三中选择一个案例,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三中全会以来,广东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这一观点。
20.东北是新中国工业化起步的重要基地,同时孕育了伟大的精神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国家实行“一五”计划,在国家安排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东北地区占56项,逐步建成特色鲜明的工业基地,例如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为核心的长春汽车城,还有鞍山钢都、沈阳飞机城等。通过“一五”计划的成功实施,东北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大量先进的机器和设备。
——摘编自赵传君主编《东北经济振兴与东北亚经贸合作》
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初,大庆工人吃苦耐劳,对待工作要求严格、纪律严明,坚持“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风貌,出色地完成石油会战,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三 由于大庆人创造出了辉煌业绩,表现出了伟大的奉献精神,党中央和毛泽东于1964年提出了“全国工业学大庆”的号召,推动全国工矿企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向前发展。这对完成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建立起现代化工业基础,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一五”计划期间东北工业发展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大庆工人所体现出的时代风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大庆精神”的积极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B
13.【答案】D
14.【答案】B
15.【答案】C
16.【答案】A
17.【答案】(1)国家支持:国家力量推动,实行统购统销、统一计划播放。人才汇聚:上海美影厂齐聚全国动画制作顶级人才。作品优质:如《大闹天宫》等高质量作品引发轰动。
(2)1992年,开启以营利为目的的影院动画创作时代,1995年动画行业正式进入了市场化发展阶段;《三个和尚》,思想解放:打破旧观念束缚,鼓励创新探索,影片独特风格是体现。集体主义反思:强调个人与集体关系,倡导团结协作,适应社会转型。经济建设需求:激励人们摒弃"吃大锅饭"思想,积极投入建设。
(3)产量总体呈增长态势,后趋于平稳;政策扶持推动产业发展,技术进步降低制作成本、提高效率。市场需求大,受众群体增多,人才培养体系逐渐完善。
(4)早期在国家支持下,汇聚人才产出《大闹天宫》等经典,体现民族风格。八九十年代走向市场化,创作更具商业性。21世纪产量增长、技术进步,题材多元。未来需继续创新,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提升国际影响力。
18.【答案】(1)主题: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社会巨变/改革开放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研究意义:关注改革开放后人们社会生活的变迁,认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根本原因:政策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政府的重视引领人们社会生活的提升;认识社会生活的变迁的多样化。
(2)【示例1】
选择第二组统计角度:影视喜好
报告背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青年对影视作品的人物形象喜好发生变化,反映青年价值观的变化。
原因分析:20世纪80年代广东青年最赞赏的影视人物形象特点集中于创新、勇气、拼搏等积极品质,而非金钱、享乐等(数据分析),这反映出改革开放后国家政策调整,如在广东设立经济特区、积极对外开放,国家通过政策引导社会重视经济发展和个人奋斗,对青年价值观具有塑造作用(史实说明)。
调查结论:改革开放带来青年价值观的变化,青年价值观的变化也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与生活巨变。
【示例2】
选择:第三组统计角度:择业意向
报告背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青年的择业意向发生变化,反映就业观念的变化。
原因分析:从20世纪80年代江浙农村青年的择业意向统计结果可知,以传统农业为主、不重改革、安于现状等就业观念逐步淘汰(数据分析),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调整,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引起了民众就业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史实说明)。
调查结论:改革开放带来就业观念的变化,青年就业观的变化也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与生活巨变。
19.【答案】(1)(目的:打破经济封锁,发展国民经济;开拓对外贸易;探索对外开放等。
(2)变化:贸易交流地区更广泛;展览规模扩大;成交金额增多。
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求同存异”的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重视与亚非国家的交往,“广交会”成为新中国对外宣传的重要平台(展示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通过和平、开放的姿态建立友好关系:增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谊: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新中国对外宣传的重要平台:有利于树立中国的大国形象: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
(3)案例一:蛇口工业区
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步伐,深圳蛇口工业区是中国第一个外向型经济开发区,推动了经济特区兴办与发展,推动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案例二:桂洲第一风扇厂
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乡镇企业快速发展(中美关系正常化推动我国与美国的贸易往来),桂洲第一风扇厂见证了我国对外开放的起步,桂洲第一风扇厂在对外开放的推动下实现了迅速发展。
案例三: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珠海经济特区的建立(澳门回归后中央政府全力支持澳门发展/“一国两制”的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立),推动了广东与澳门进一步合作发展,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立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
20.【答案】(1)成就:逐步建成汽车城、飞机城等重要的工业基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提供先进的机器和设备推动国家工业化建设。
原因:“一五”计划推动:国家政策的扶持;东北矿产资源丰富:东北地区原有工业基础较好:东北人民建设热情高、吃苦耐劳:靠近苏联,有利于获得苏联援助。
(2)时代风貌:艰苦奋斗,奋发图强,自力更生,无私奉献,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爱国主义,求实精神,爱岗敬业等。
(3)积极影响:推动国民经济调整和现代化工业基础的建立;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民族凝聚力;彰显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克服困难的能力:为社会主义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