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1《北京的春节》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2.梳理写作顺序,方法指导有详有略地记叙事件。
【学习重点】
围绕相关场景和细节描写,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和传统文化。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
【学习难点】
默读课文,感知京味的语言表达。体会详略得当的描写好处。
醋
cù
醋味
饺子
摆摊
杂拌儿
饺
jiǎo
摊
tān
拌
bàn
筝
zhēng
眨
zhǎ
宵
xiāo
燃
rán
风筝
一眨眼
元宵
燃放
字词回顾
热 情
小 贩
间 断
截 然
燃 放
亲 戚
风 筝
鞭 炮
眨 眼
通 宵
彼 此
贺 年
词语复习
小组接龙,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戚
qī
亲戚
小贩
彼此
贺年
贩
fàn
彼
bǐ
贺
hè
轿
jiào
骆
luò
驼
tuó
轿车
骆驼
字词回顾
饺子 万象 鞭炮 眨眼 通宵 间断 万不得已 截然 燃放 小贩 摆摊儿 彼此贺年 骆驼 恰好 一律 彩绘 分外
同桌互相读一读词语,互相纠正读音。
检测预习
同桌互相交换“学习任务单”,检查第二题生字的书写,并提出问题,先互相解决,共性问题全班解决。
检测预习
本文写于1951年1月,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作者刚从美国回来就写了《我热爱新北京》,从下水道、清洁、灯和水几个方面谈了北京的变化。差不多同时,他写了《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描写了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和热闹气氛,表达了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之情。
资料链接
小孩子们:买杂拌、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吃糖、穿新衣、逛庙会买玩具。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就用榛仁。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孩子们
文中具体指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杂拌儿。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第一自然段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最后一个自然段
北京的春节时长:一个多月
思考交流
思考交流
腊月
初旬
腊八
二十三
小年
除夕
正月
初一
正月
初六
正月
十五
正月
十九
本文中的重要日子有哪些?
检测预习
杂拌儿 零七碎八儿
玩意儿 擦黑儿 摆摊儿
读准儿化音
万象更新 间断 正月 白云观 分外
读准多音字
ɡēnɡ
jiān
zhēnɡ
ɡuàn
fèn
预习检测
骆 驼
恰 好
一 律
彩 绘
分 外
摆 摊 儿
万象更新
万不得已
词语复习
活 动
色:红对联
各色年画
香味:酒肉
做年菜、穿新衣
……
贴对联、放鞭炮
声:鞭炮声
批注交流
从哪里能体会到“除夕真热闹”?
味、色、声
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
内容回顾
反映出了老北京人热爱生活的
思想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春节前
内容知悉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初八
孩子:买杂拌儿、爆竹、各种玩意儿
大人:预备过节的物品
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三
过小年,祭灶王,吃糖
腊月二十三
大扫除,把吃的准备充足
过了二十三
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
除夕
春节时——春节结束
内容知悉
店铺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庙会
正月初一
铺户开张,还可以逛
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大年初六
看花灯,小孩放花炮,
吃元宵
元宵节
春节结束
正月十九
这一天的主要活动是什么?
小年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在老年间,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人们随着鞭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曰送灶王上天。
祭灶王
“彩排”说明小年很热闹,同时也预示着春节将更加隆重。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
小年过后,从哪里可以看出大家更忙了?
腊八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梳理内容
详 写
高 潮
师生总结 课堂归纳
在外边做事的人, 万不得已, 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
除非
必定
“除非……必定……”的句式,说明人们对除夕夜“吃团圆饭”非常重视,饱含着浓浓的亲情。
除夕
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写人们从腊八开始准备过年的情形。
写除夕、正月初一及元宵节的盛况。
春节结束。
课文层次
找出相应内容的段落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1-7)
(8-13)
(14)
本文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
然后详细描述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三次高潮;
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
主要内容
试着列举过春节前的准备活动。例如:熬腊八粥……
可以体会到中国人对除夕“吃团圆饭”这一习俗非常重视。
重视团圆
重视亲情
隆重热闹
喜庆团圆
和谐温暖
我的收获
北京的春节给你怎样的印象?
随堂小测 素养提升
万象耕新( )
轰堂大笑( )
能歌善午( )
万不得己( )
张灯结采( )
各行各色( )
残灯未庙( )
扑天盖地( )
风拥而至( )
更
哄
舞
已
彩
形
末
铺
蜂
一、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字,并修改。
除夕( ) 中秋( )
元宵( ) 正月( )
腊月( ) 端午( )
五月初五
大年三十
八月十五
正月十五
农历一月
农历十二月
二、写出下列传统节日的农历时间。
1.重阳 春节 端午 元宵 中秋 (时间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包馅 擀皮 烧水 下锅 品尝 (过程先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扫房 备年货 放鞭炮 逛庙会 吃元宵(过年前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节 元宵 端午 中秋 重阳
擀皮 包馅 烧水 下锅 品尝
备年货 扫房 放鞭炮 逛庙会 吃元宵
三、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
布置作业 夯实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