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分班测试卷十九】——2024-2025年小升初语文分班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升初分班测试卷十九】——2024-2025年小升初语文分班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1 10:1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2024-2025年小升初语文分班测试卷十九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积累运用
一、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相关练习。(11分)
我们从山水中获得启示。山历经岁月biàn qiān( ),岿然不动, tài rán( )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不折不挠。水包容随和,安宁澄澈,顺境不骄傲自满,逆境不xīn shén jù luàn( )。俗话说:山不言自高,水不言自深。山从不夸耀自己的xiǎn jùn( ),水从不吹嘘自己的宽广。徜徉于自然山水,我们感受饱览风光的奇伟瑰丽,绚烂多姿的生命,收获心灵的悄然 zhàn fàng( )。
1、根据拼音写词语,将语段补充完整。(5分)
2、下列词组中,加点字读音一致的是( )。(2分)
A.不折不挠 折本 B.包容随和 附和
C.安宁 宁缺毋滥 D.悄然 悄无声息
3、对文中画线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饱览奇伟瑰丽的风光,感受绚烂多姿的生命,收获心灵的悄然 zhàn fàng。
B.我们饱览风光的奇伟瑰丽,感受绚烂多姿的生命,收获悄然 zhàn fàng的心灵。
C.我们饱览风光的奇伟瑰丽,感受生命的绚烂多姿,收获心灵的悄然 zhàn fàng。
D.我们收获风光的奇伟瑰丽,感受生命的绚烂多姿,饱览心灵的悄然 zhàn fàng。
4、下列加点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无视污染、破坏生态不应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对其加以抵制。
B.我们要学会见微知著,从一片落叶中感悟自然的更替与生命的轮回。
C.经过数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绿树在沙漠中重见天日,展示着人类不屈的奋斗精神。
D.追求完美是人之常情;但过分苛求则过犹不及,反失了原本的纯真与美好。
二、用“续”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空。(4分)
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把它们 搬到岸上。他又
干了五天才搭好帐篷。大雨来了,竟然 下了半个月才停。雨停后,帐篷早已东倒西歪,鲁滨逊只好 加固帐篷。
三、选择题。(12分)
1、仔细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一项,并把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包袱:①包衣物等用的布。②用布把衣物包起来的包裹。③比喻某种负担。④指相声等曲艺中的笑料。
(1)经过朋友的安慰,他放下了心里的包袱。 ( )
(2)这些衣服需要一个大点儿的包袱才兜得住。 ( )
(3)两位相声演员不时抖包袱,现场观众捧腹大笑。 ( )
(4)这次去秋游,他带的东西不多,包袱不重。 ( )
2、下列选项中,感彩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轻蔑 虚荣 藐视 狐假虎威
B.慈祥 刚强 怜爱 见风使舵
C.恭敬 睿智 俏丽 一丝不苟
D.镇静 谦逊 坚韧 彬彬有礼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友谊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 ;友谊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 ;友谊是一首飘落在夜空里的歌谣, ;友谊是一盏不灭的明灯, 。
①使迷路的人找到前行的方向 ②给寒冷的人带来无尽的温暖
③给伤心的人以心灵的慰藉 ④使透通困境的人重新看到希望
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4、下列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几个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他伤心极了,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B.这个学期过得可真快,暑假眨眼间就要到了。
C.老虎的吼叫声把山冈都震得动了起来。
D.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5、下列标点符号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他们回答说:“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
B.“你千万不要飞走啊!”他喊道。
C.“你过来,你曾经把马蜂放进我的耳朵,现在我要报仇!”金百合叫着。
D.“你过来,”名叫金百合的牛说:“我要让你在我的角上跳舞。”
6、下面句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中的“颜筋”,是形容颜真卿的书法筋肉丰满,浑厚有力。
B.笔、墨、纸、砚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文房四宝”。
C.“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出自《诗经·采薇》。
D.“弈秋,通国之善奕者也。”“善哉,巍巍乎若太山!”两句中的“善”字都是“好”的意思。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注意加点的词,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写同一种意思,仿写句子)(2分)
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仿照修辞写句子)(2分)
3、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组成前后照应的排比句。(2分)
六年过去了,六年就这样匆匆过去了!不论是鸟语花香的清晨,还是夕照临窗的黄昏;不论是 ; ,还是
, ……母校都如一幅美丽的画卷,令我无限眷恋。
五、根据提示填写诗句。(8分)
诗中有不一样的风景。春天,春色满园,一枝红杏探出墙来,让人忍不住吟诵叶绍翁的“ , ”;初夏,麦花雪白,菜花稀疏,金黄的梅子挂满枝头,让人不禁吟诵范成大的“ , ”;秋夜,皎洁的月光照在庭院里,桂花香气扑鼻,这正是王建诗中“ ,
”的情景;隆冬,墙边的梅花绽满枝头,傲寒开放,让人不由得想起王安石的诗句“ , ”。
阅读理解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8分)
【材料一】①相传,神农尝百草,遇七十二毒,口渴难耐,便在一棵树下生火煮水。几片青绿的茶叶随风飘入沸腾的水中,水色变得碧绿。神农氏品尝后,精神焕发,茶的神奇效果就这样被发现了。此时,“茶”写作“茶”,泛指苦味野生植物。
②自汉朝至南北朝,饮茶风尚悄然在西蜀与江南一带兴起,茶由药用转化为习常饮料。严格意义的“茶”便随之产生了,其典型标志便是“茶”(chá)音的出现。此时无制茶法,往往直接采生叶煮饮,所谓“煮茶法”。茶开始在贵族和文人之间流传,成为一种高雅的享受。人们开始研究茶的种植、采摘和冲泡方法,并形成了一些初步的规矩和礼仪,茶文化开始形成。
③到了唐朝,陆羽在《茶经》中将“茶”字规范下来,并规定煎茶法。茶道正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并形成了三大茶道流派:禅宗茶道、儒家茶道和道家茶道。这三大茶道的形成标志着茶文化从物质层面上升到了精神层面。
④宋代,茶道成为一种生活艺术,制茶技艺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点茶法别出心裁,以沸水点冲。同时,禅宗茶道进一步发展,强调“茶禅一味”,体现了茶与禅的完美结合。
⑤清代,茶叶出口成为重要的贸易方式,茶叶也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商品。随着茶叶经济的发展,茶文化也逐渐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各地纷纷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和茶道。
【材料二】茶可按色泽、加工工艺和发酵程度分为红茶、绿茶、青茶、黄茶、黑茶、白茶六大类。
茶类 发酵程度 茶性 益处 适宜人群
红茶 全发酵 性温 促进血液循环,暖胃养心,强身健体 肠胃虚寒、抵抗衰老、调理肠道
绿茶 不发酵 性凉 抗氧化,清热去火 高血压、小便不利、发热口渴
乌龙茶 半发酵 性平 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润肺止咳 精神不佳、肥胖油腻、消化不良
黄茶 微发酵 性凉 清热解毒,驱胃火,提神醒脑,消除疲劳 脾胃问题、疲倦困乏、牙齿敏感
黑茶 后发酵 性温 助消化,解油腻 三高人群、减肥塑身、失眠多梦
白茶 微发酵 性凉 消炎,护肝,消除疲劳 抵抗力差、肠胃不好、钙铁缺乏
【材料三】茶多酚是天然的“人体保鲜剂”,能抗炎、杀菌,帮助缓解口腔溃疡和咽喉肿痛等症状。研究显示,茶多酚还可以抑制体内钙流失,预防龋齿。茶多酚到达肠胃,帮助肠道蠕动,加速运送营养物质。它不仅可以缓解便秘,还对一些肠道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和杀伤作用。当茶多酚被吸收进入血液中,除了有抗氧化、抗衰老、控血糖等作用,还能减少人体内“好胆固醇”的流失。
1、请根据材料一,梳理茶文化的发展与演变。(2分)
2、根据上面三则材料,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随着时代的发展,茶的饮用方式、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在不断演变。
B.陆羽在《茶经》中将“茶”字规范下来,严格意义的“茶”便随之产生了。
C.六大茶是按照色泽、加工工艺和发酵程度分类,并无高低优劣之分。
D.茶对于人体的很多好处例如抗炎、杀菌等功能,都是源于茶里的茶多酚。
3、爷爷长期以来胃寒体虚,又伴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的症状,以前总认为喝茶伤身体,不敢喝茶。请根据上述材料为他提建议。(2分)
4、为什么茶文化能长久传承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和理解。(2分)
七、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11分)
为人民服务(节选)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国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为人民服务》是 同志在1944年9月8日为纪念 同志面作的演讲。(2分)
2、“精兵简政”的意思是 。(1分)
3、用“ ”画出选文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1分)
4、根据选文内容填空。(3分)
一个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是因为 ;死得“比鸿毛还轻”是因为 ,张思德同志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是因为 。
5、把选文第1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改为因果关系的句子。(1分)
6、选文中引用的一句话是: 。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请写出来
。(3分)
八、现代文阅读理解。(10分)
栀子花,开呀开
①跟城里人不同,我们乡下人不需要种花。 山坡上,田野边,春夏秋冬,四时八节,漫山遍野的草木都是我们种的花。
②然而小时候,我家院子里曾种过一丛栀子花。
③栀子花的叶子很浓密,那些椭圆形的叶子,每一片差不多有三指宽,叶片厚实,两片或三四片叶子组成一轮。一根枝条上长着好几轮叶片,它们密密实实地挤在一起,将栀子花丛围得像一张绿色的大圆桌。 于是,那些开在绿叶间的栀子花,就像摆在桌子上的一碗碗美食。
④栀子花花期很长,从五月可以一直开到八月。但五月的栀子花开得最盛,花朵也最大。韩愈有诗“芭蕉叶大栀子肥”,这个“肥”字用得真好,当然,也只有五月的栀子花,而且是像我家院子里那样的大栀子花,才当得起这个“肥”字。
⑤进入五月,南方雨水渐多,万物生长,蛙鸣鸟叫,天空和大地上的一切都热闹起来,栀子花也赶着趟儿地盛开。每天清晨,栀子花的清香会随了微风从窗户飘进屋内,把我唤醒,闻着花香,我便知道,院子里又有新的栀子花开了。我赶紧从床上爬起来,去摘栀子花,这是我每天的“早课”。
⑥然而,蜜蜂和蝴蝶总是起得比我早,等我赶到的时候,它们早已经围在这绿色的餐桌上,嗡嗡嗡地闹成一片,争先恐后地品尝那一朵朵新鲜的栀子花。这花可不是给它们吃的!我赶紧冲过去摘那些新鲜的栀子花,生怕慢一点,它们就会把栀子花吃掉了。
⑦那时候,我家院子里的栀子花不是用来观赏的,我把它们摘下来也不是要插在瓶子里闻花香,而是用来做菜吃。母亲把我每天摘下来的栀子花用开水焯一下,放入清水中浸泡半天,然后沥干水,加入青椒或者红椒,用大火爆炒,便是一碗菜,够全家人吃一顿。
⑧我家屋后的山坡上也有栀子花。也许是因为山坡上的土层贫瘠,这里的栀子花丛虽然多,但每丛都不大,叶片不如院子里的栀子厚实,绿得也没有那么深,带一点点黄色。院子里的栀子花是重瓣的,山坡上的栀子花是单瓣的。如果将花丛比作桌子,院子里的大栀子花丛是大圆桌,山上的栀子花丛就像小茶几。如果用餐具的大小来比,院子里的大栀子花每一朵都有我们平时盛饭的饭碗大,又深又结实;而山坡上的栀子花像小茶碟,六片花瓣围成一个圈,像浅浅的小小的白色碟子放在小茶几上,倒也十分般配。不过,它们的花朵虽小,但每一丛花儿开得多,相比院子里的大栀子花东一朵西一朵孤单单地开,山坡上的栀子花挨挨挤挤,吵吵嚷嚷,完全是一副热闹非凡的样子。
⑨山上的栀子花会结出纺锤形的小果子。它们小小的果壳上还有几条棱,恰似巧手扎出来的红灯笼,缀在绿叶丛中,玲珑而又喜气。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会把这些红灯笼一颗颗摘下来晒干,卖给药店换钱。这是我的小秋收。
⑩如今,老家的房子经过几次改造,已不复从前的模样,院子里没有了当年的栀子花。屋后的山坡,从前的山路长满杂树芒草,不能容人通过,山上林木丰茂,遮天蔽日,没有了喜光的黄栀子的生长空间,成了野生动物们的乐园。但那一朵朵洁白的栀子花,永远盛开在我的童年。虽然隔了遥远的时空,我闭上眼睛,屏住呼吸,仿佛又嗅到了栀子花的清香。
1、试比较“我”家院子里的栀子花与山上的栀子花各自的特点。(3分)
院子里的栀子花 肥、大、结实 可以做菜吃
山上的栀子花 密集,每一丛花儿开得多
1、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 描写,细致地写出了 ,表达了作者 之情。(2分))
2、文章写栀子花,第⑥段却写到蜜蜂和蝴蝶,这一段能否删去 为什么 (3分)
3、作者在文章结尾抒发了情感,下列对情感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表达了作者对院子里没有了当年的栀子花的惋惜与遗憾之情。
B.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温馨时光的怀念之情。
C.“虽然隔了遥远的时空,我闭上眼睛,屏住呼吸,仿佛又嗅到了栀子花的清香。”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综合实践
九、快乐读书吧。 (5分)
班级举办名著分享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其中,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阅读经验和阅读收获吧!
习作天地
十、习作。(25分)
读书岁月,我们悄悄成长;六年时光,我们渐渐长大;离开母校,我们即将再次出发……请选择自己的成长经历,以“这是 的赛道”为题写一篇作文,描绘成长体验,抒写别样精彩。期待你的分享!注意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写作。(35☆)
要求:①语句通顺,表达清楚,叙事流畅;有真情实感;语言有表现力,能分享独特体验;②不少于450字,不出现真实的班级和姓名;③书写工整、规范,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一、1、变迁 泰然 心神俱乱 险峻 绽放
2、D
3、C
4、C
二、陆续 连续 持续 继续
三、1、③①④②
2、B
3、C
4、D
5、D
6、B
四、1、商场里摆满了商品:有的架子上一律是食品,有的架子上清一色是体育用品,有的架子上都是服饰。
2、广场的人真多,连一只蚂蚁都挤不进去。
3、桃红柳绿的春天 白雪皑皑的冬天 不论是烟雾迷蒙的雨天 还是艳阳高照的晴天
五、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六、1、(1)(汉至南北朝)享受
(2)(唐)“茶”字规范下来,并规定煎茶法;茶道正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3)(宋)茶道发展为生活艺术
2、B
3、适合喝红茶或黑茶:这两类茶叶性温,特别是红茶适合胃寒体虚的人饮用;黑茶助消化、解油腻效果佳,适合“三高”人群。此外,茶叶中的茶多酚对人体有很多好处(茶多酚被吸收进入血液中,除了有抗氧化、抗衰老、控血糖等作用,还能减少人体内“好胆固醇”的流失)。
4、①从神农氏发现茶开始,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演变和进步,这种悠久的历史沉淀使其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之中。②茶本身具有多种益处,如材料三提到的茶多酚具有抗炎、杀菌、帮助肠道蠕动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功能。不同种类的茶还能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问题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这使茶在人们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③从茶文化初步形成到茶道精神层面的发展,再到与多种文化元素结合及多元化,茶文化承载着中国人丰富的精神内涵。
七、1、毛泽东 张思德
2、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3、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4、为人民利益而死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5、因为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所以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意思是: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却比鸿毛还轻。
八、 1、开得孤单、零散 小、单 薄 果实晒干能换钱
2、动作 母亲用栀子花做菜时的娴熟仔细 对母亲勤劳能干的赞美和对童年温馨生活的怀念
3、不能。作者通过写蜜蜂和蝴蝶,侧面烘托出栀子花的新鲜、美、多,也增添了文章的情趣,同时引出下文写“我”家用栀子花做菜的内容。
4、D
九、作批注 浏览目录和章节
骑鹅旅行记 调皮捣蛋 勇敢懂事 乐于助人
十、 这是蜕变的赛道
成长,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而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便是蜕变的赛道。
还记得刚上初一的时候,我是个内向又胆小的人。课堂上,即使知道答案,也从不敢举手发言,总是害怕自己说错。那时候的我,就像一只躲在壳里的蜗牛,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观察这个世界。
但一次演讲比赛改变了我。老师鼓励我参加,我犹豫再三后还是答应了。准备演讲稿的过程是痛苦的,我反复修改,对着镜子练习发音和表情。比赛那天,当我走上讲台,看到台下那么多双眼睛,我的心开始剧烈跳动,双腿也微微发抖。可是,当我开口说出第一句话后,紧张感渐渐消失,我沉浸在演讲中。最终,我顺利完成了演讲,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从那以后,我像是脱胎换骨了一般。课堂上,我开始积极回答问题;班级活动中,我也勇敢地参与策划和表演。这一路走来,我在成长的赛道上不断蜕变,从胆小怯懦变得勇敢自信。每一次的挑战,每一次的突破,都是我在这条赛道上留下的深深脚印。我知道,未来的赛道还很长,但我会继续蜕变,向着更好的自己大步迈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