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练习:第2单元 单元复习1(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练习:第2单元 单元复习1(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12 09:0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复习(二)
1.掌握与本单元七首诗歌相关的文学常识,积累字词等语言基础知识,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理解感悟本单元各首诗所寄寓的诗人的情感,掌握分析诗歌情感的方法。
3.掌握赏析诗歌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的方法。
1.反复诵读本单元诗歌,在诵读中品味作品情感,以对作品的理解帮助诵读。
2.查找资料,鉴赏课外相关作品,总结赏析诗歌情感、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的方法。
3.加强交流,汲取同学的智慧,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提高。
1.理解和感悟各首诗所寄寓的作者情感,掌握分析诗歌情感的方法。
2.掌握赏析诗歌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的方法。
1.反复诵读本单元诗歌,以美读、流利背诵感染学生,培养学生诵读作品的兴趣。
2.要求学生查找资料,鉴赏课外相关作品,并让学生自己总结赏析诗歌情感、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的方法。
3.分组学习,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提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有感情地诵读本单元诗歌,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
(2)寒衣处处催刀尺,        。
(3)画图省识春风面,        。
(4)        ,不尽长江滚滚来。
(5)大弦嘈嘈如急雨,       。        ,大珠小珠落玉盘。
(6)        ,蓝田日暖玉生烟。
(7)        ,无复鸡人报晓筹。
[自我核对](1)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梯石栈相钩连 (2)白帝城高急暮砧 (3)环珮空归夜月魂 (4)无边落木萧萧下 (5)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6)沧海月明珠有泪 (7)空闻虎旅传宵柝
2.把下列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想一想,哪些地方容易出现翻译失误。
(1)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答:




(2)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答:




[自我核对]翻译:(1)又听见月夜里杜鹃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声啼叫,悲鸣之声回荡在空山之中。(2)我和客人一同下马上船,想在船上举杯饮酒,却没有音乐相伴助兴。容易失误:(1)闻(古今异义)、啼夜月(省略“于”,“夜月啼”的倒装)。(2)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管弦(借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请对本单元的七首诗歌作简要评价。
【思路点拨】可以从诗歌内容、诗人创作风格、诗人情感、艺术特色等角度进行评价。
【与你交流】《蜀道难》是“送友人入蜀”,沿
( http: / / www.21cnjy.com )袭乐府古题的“即事成篇”之作。想象之丰富,比喻之奇特,笔法之夸张扬厉,韵律之流转华美,是本诗主要的艺术特色。
《杜甫诗三首》都是诗人流寓
( http: / / www.21cnjy.com )夔州时所作,三首诗都作于秋天,都是律诗。其中《秋兴八首(其一)》和《登高》直接写到了秋景秋思,融入了诗人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沉郁厚重。在这三首诗中诗人突破了早期创作中较多写实的风格,不拘泥于现实生活本身,融优美的音律、奇妙的构思、精练的诗句、华丽的色彩、深远的意象于一体,升华思想情感,追求艺术美感,空灵洒脱,汪洋恣肆,仪态万方。
《琵琶行并序》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故事充
( http: / / www.21cnjy.com )满传奇色彩。诗人生动地刻画了两个“天涯沦落人”的形象,一个是历尽繁华、美人迟暮的琵琶女,一个是被贬江城、孤独苦闷的闲职司马。琵琶女矜节自持,羞涩腼腆,多愁善感,才艺惊人;“江州司马”感情丰富,体察入微,善解人意,文采飞扬。其中音乐描写非常出色。
李商隐的《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感深长绵藐,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华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意境高远,感情真挚,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
《马嵬》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
( http: / / www.21cnjy.com )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批判唐玄宗沉迷酒色,荒废朝政。全诗意韵典雅厚重。
2.请比较分析《秋兴八首(其一)》和《登高》在写作上有哪些异同点。
【思路点拨】可从感情基调、结构、语言、境界等方面进行分析。
【与你交流】(1)相同点:首先,在感情基调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首诗都有很浓的悲秋情结。世事艰辛,家仇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造就千古一悲,千古一愁。其次,在结构处置上,两首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使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打破了景为情基的窠臼,而转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见构思之妙。再次,两诗在用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气势。在两诗的颔联、颈联里体现得特别明显。如《秋兴八首(其一)》的颔联“江间波浪”对“塞上风云”,“兼天涌”对“接地阴”;颈联“丛菊两开”对“孤舟一系”,“他日泪”对“故园心”。《登高》颔联“无边”对“不尽”,“萧萧下”对“滚滚来”;颈联“万里悲秋”对“百年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
(2)不同点:在感情基调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秋兴八首(其一)》感伤气氛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秋兴八首(其一)》首联基调低沉,“凋伤”“气萧森”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明“风急”“天高”“鸟飞回”,给人更多的是旷远孤凄之感。在境界上,《秋兴八首(其一)》虽有“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样的雄奇之句,但和《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相比还是稍显逊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登太白峰①
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②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③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④去,何时复更还
【注】①太白峰:在今陕西武功县南九十里,高矗入云,终年积雪。②太白:指太白星。③泠(líng)风:和风。④武功:指武功山。
1.为形容太白峰高峻,李白的《蜀道难》写道:“    ,    。”这首诗又是如何描绘太白峰的高峻的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加以简析。
答:



[答案]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这首诗主要运用侧面描写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法来写。开头两句写直到夕阳残照才登上峰顶,侧面写出太白峰之高;后又以夸张手法,想象太白星与自己悄语交谈、举手可接近月亮等情景,侧面突出了太白峰之高峻。
2.“夕阳穷登攀”中的“穷”字凸显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
答:


[答案]太白山十分高峻,诗人直到夕阳下山才登上峰顶。“穷”字体现了一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
3.前人对李白有这样的评价:“言出天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有李太白。”请结合这首诗对李白的这种创作风格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前人的评价是说李白的诗歌想象丰
( http: / / www.21cnjy.com )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这首诗歌充分体现了李白的这种创作风格。全诗借助丰富的想象,忽而驰骋天际,太白星和他交谈,为他打开天门,诗人举起双手,向明月飞升;忽而回首人间,一旦别武功山而去,什么时候才能返回呢 结构大起大落,雄奇跌宕,生动曲折地反映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追求,以及欲去还留、既出仕又入仕的微妙复杂的心理状态。(言之成理即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