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音的世界 学情评估(含答案)2024-2025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声音的世界 学情评估(含答案)2024-2025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19 18:1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声音的世界学情评估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汤姆猫用力敲击锅盖,锅盖上面的小老鼠杰瑞随着“翩翩起舞”.这一现象说明了 ( )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响度与频率有关 D.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2025年我国将实现航天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航天员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
A.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B.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C.月球上是真空,不能传声 D.月球上航天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3.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磬.早在公元前5 世纪,《考工记·磬氏》中就有“已上磨其旁,已下则磨其端”的制磬技术的记述,这里的“上”“下”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利用这项技术改变的是磬发出 ( )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琴弦的振幅
4.宿州市第一初级中学八(19)班某同学语文课堂上,在最后一排朗读课文,第一排的小明没有回头却知道是哪位同学在读课文,他主要依靠的是声音的哪个特性来判断的 (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声速
5.天坛公园有一个回音壁,回音壁的中心有个三音石,如图所示站在上面拍手可能会听到三次回声,回音壁的建造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听到的第三次声音和原声相比发生变化的是 (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声速
6.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四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
A.对着瓶口吹气,是瓶内空气柱在振动发声,且甲瓶声音的音调最高
B.对着瓶口吹气,是瓶和水在振动发声,且丁瓶声音的音调最高
C.敲打瓶身,是瓶内空气柱在振动发声,且甲瓶声音的音调最高
D.敲打瓶身,是瓶和水在振动发声,且丁瓶声音的音调最低
7.下列关于超声与次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地震波属于次声波 B.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C.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 D.声呐也叫次声雷达
8.噪音已成为当今世界四大污染之一,控制噪音,刻不容缓,下列属于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音的是 ( )
A.中考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 B.摩托车安装消音器
C.高铁两侧安装隔音墙 D.工厂中的工人佩戴耳罩
9.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图甲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5dB.图乙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 024、2 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56Hz的音和2048 Hz的音比较,256 Hz的声音音调更高 B.分贝是音调的单位
C.2048 Hz的音属于次声波 D.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10.声让我们通过听觉感知世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图: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乙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目的是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色
C.丙图: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听到铃声逐渐减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丁图:静止的烛焰随音箱发出声音的变化而“舞动”起来,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11题图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11.如图是我国传统民族吹管乐器———唢呐,它发出的声音是由管内的 喇叭. 振动产生的,吹奏时用手指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12.智能手机有一个功能叫“智慧语音”,它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功能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性来工作的;岸上手机声音通过空气传入水中时,声音的传播速度 (填“变大”或“变小”).
13.地震观测站是利用 接收器来测定何时、何地发生了几级地震的,而工业生产中声呐探伤则是利用 .(均填“声波”“超声波”或“次声波”)
14.在庆“五一”校园诗歌朗诵比赛中,王松朗诵诗歌的声音较小,坐在后排的同学听不清楚,评委提醒他声音再大一点,这里的“声音再大一点”指的是声音的 (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15.欣欣放学回家写作业时,奶奶为了不打扰到她,将电视机的音量调低了,这是从 处降低噪音;妈妈告诉欣欣明天要下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16.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1500 m/s,用超声波测位仪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过6s 后接受到海底返回的超声波,该处海洋的深度为 m,利用这种方法 (填“能”或“不能”)用来测得月亮到地球之间的距离.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7.小明和小红在做“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小锤敲击音叉,在听到声音的同时,会观察到乒乓球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
(3)如果把甲、乙两个装置搬到月球上进行,则 (填“甲”或“乙”)能成功.
(4)乒乓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能把微小振动放大,这种研究方法叫作 法.
(5)如图丙所示,小明和小红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饮料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证明 (填“固体”“气体”或“液体”)能传播声音.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捏住棉线时, ,发声也停止了.
18.小美买了一个金属管风铃,微风吹过,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于是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不同的三根直管,先用同一刻度尺测出直管的长度和直径,然后将它们悬挂起来敲击发出声音,利用仪器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编号 长度/ cm 直径/ cm( 频率/ Hz 声强级/dB
1 20.50 1.50 2131 80
2 31.00 2.00 1284 100
3 48.50 2.50 656 90
(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小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
(2)三根管子中音调最低的是 号.
(3)小美发现根据表中的数据无法总结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因为没有 .
(4)要想完成实验需要再增加一根材料与管壁厚度相同的 (填“A”或“B”)直管来做实验.
A.长度为20.50cm,直径为2.50cm
B.长度为55.50cm,直径为3.00 cm
19.防治噪声有多种方法,其中“隔声”是重要的方法之一.小明和同学们一起用闹钟作为声源进行“材料的隔声性能比较”实验.
观察聆听闹钟指针走动时的“嚓嚓”声,注意它的响度.把闹钟放在一个鞋盒内,如图所示,将收集到的阻隔声音的材料:羽绒服、报纸、塑料袋、泡沫板依次填满纸盒中空隙,并盖上盒盖,注意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变化.
(1)为保证测试合理,他们按照课本提供的方案“用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进行比较.这种方案与“在同一位置听声音响度”进行比较更合理,请指出“在同一位置听声音响度”的一点不足: .
(2)如果是你进行实验,却又找不到闹钟,你打算用什么来替代闹钟作为声源 ;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时,声源发声响度应 .
(3)通过探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材料 报纸 羽绒服 塑料袋 泡沫板
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m 8 4 7 5
由此数据可知,这些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是 .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 个小题,第20 小题 8分,第21 小题10分,共18分)
20.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科学家为了探测某处海洋的深度,在船上用仪器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 后仪器收到海底传回的回波信号,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 500m/s,求:
(1)此处海水的深度.
(2)若海水的深度为9000m,则需要经过多少时间才能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
21.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回答问题.已知在长为850m的空金属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33s(此时气温约为15℃)问:
(1)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哪种介质传来的
(2)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要多长时间
(3)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 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介质 声速/(m/s) 介质 声速/(m/s)
空气 331 冰 3 230
空气 340 铜 3 750
空气 1 324 铝 5 000
水(常温) 1 500 铁 5 200
第二章学情评估答案
1. D 2. C 3. B 4. A 5. B 6. D 7. D 8. C 9.C D 10. B 11.空气柱 音调 12.音色 变大
13.次声波 超声波 14.响度 15.声源 信息 16.4 500 不能
17.(1)被弹开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空气 (3)甲 (4)转换 (5)固体 振动停止
18.(1)1 (2)3 (3)控制变量 (4)A 19.(1)难以比较前后两次响度的大小 (2)手机 保持不变
(3)羽绒服
20.(1)由速度公式可知,声音传播的路程 s =vt =1500 m/s×4s=6 000m;
此处海水的深度
(2)若海水的深度为9 000 m,则声音传播的路程s =2×9000 m=18000 m;
由速度公式可知,接收反射回来信号需要的时间
21.(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慢,在金属管中传播速度快,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2)由 得,声音在空气传播的时间是
(3)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时间
t金属=t空气—△t=2.5s — 2.33s=0.17s;
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速度
查表知:金属管是铝制成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