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训练:第2单元 5《杜甫诗三首》(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训练:第2单元 5《杜甫诗三首》(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12 11:0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 杜甫诗三首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凋伤(diāo) 霜鬓(bìn) 塞上(sài) 渚清(zhǔ)
B.青冢(zhǒnɡ)
万壑(hè)
憔悴(qiáo)
暮砧(zhān)
C.朔漠(sù)
环珮(pèi)
省识(xǐnɡ)
单于(chán)
D.呼啸(xiào)
和诗(hè)
千载(zài)
寂寥(liáo)
解析:选A。B.“砧”应读zhēn。C.“朔”应读shuò。D.“载”应读zǎi。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渚清沙白鸟飞回   回:归来
B.一去紫台连朔漠
去:前往
C.画图省识春风面
省:节省
D.潦倒新停浊酒杯
潦倒:衰颓
解析:选D。A.回:回旋。B.去:离开。C.省:曾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
A.白帝城高急暮砧
B.玉露凋伤枫树林
C.环珮空归夜月魂
D.丛菊两开他日泪
解析:选B。“凋伤”是使动用法,使……凋落衰败。
4.下列句子出自杜甫的律诗《秋兴八首(其六)》,排序最正确的一组是(  )
①花萼夹城通御气 ②瞿塘峡口曲江头 ③珠
( http: / / www.21cnjy.com )帘绣柱围黄鹄 ④回首可怜歌舞地 ⑤万里风烟接素秋 ⑥锦缆牙樯起白鸥 ⑦秦中自古帝王州 ⑧芙蓉小苑入边愁
A.②⑤⑧③⑥④⑦①   B.②⑤①⑧③⑥④⑦
C.③⑥④⑤⑦②①⑧
D.③⑧②⑤④⑦⑥①
解析:选B。由律诗押韵的知识可以判断,末字分别为“头”“秋”“鸥”“州”“愁”的②⑤⑥⑦⑧句应该位于首句和偶句的位置,只有B项符合要求。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
泊岳阳城下[注]
杜 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注】 此诗是杜甫晚年兵荒流离时乘舟从湖北初到岳阳所作(768年,诗人于此大约两年后病逝于湘江孤舟之上),是逢国破家衰时流亡之作。
5.这首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由哪些景物构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河岸的风吹卷着夜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江浪,小船上冰冷的灯光映照着纷飞落雪。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既是对比,又是承辅,以浩瀚开篇,续写冷风寒灯,一远一近,一大一冷衬托出别样的悲怆。
答案:描写了一幅风吹浪翻、孤舟寒灯、大雪纷飞的画面。由冷风、江浪、飞雪、寒灯等景物构成。
6.杜甫的诗有“沉郁顿挫”的风格,“沉郁”指感情深厚博大,“顿挫”指表达感情时停顿转折。结合这首诗,分析杜甫诗的这种风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整首诗歌以豪景与壮志衬托出豪
( http: / / www.21cnjy.com )迈基调,又以岸风夕浪、舟雪寒灯作起伏,及滞留、危难而转图南鲲鹏,意境起伏,富于节奏;承转顿挫,铿锵有力;情景呼应,浑然无间。
答案:诗人身处逆境,心中的雄才大略却没有消退
( http: / / www.21cnjy.com ),艰难和危险反而激励着他,这种感情博大深厚。在表达感情时,开篇写江城之大,山城之高,起笔豪迈;接着写岸风夕浪、舟雪寒灯,由豪迈转为伤感;接下来由身处逆境,毫不气馁,转为豪迈;最后自比鲲鹏,将感情推向高潮。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
不  见[注]
[唐]杜 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 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得知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7.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首以议论方式写的直抒胸臆的诗歌,作者的情感可以从诗后的注释和诗句“吾意独怜才”中把握。
答案:①对好友的挂念,以及对李白怀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②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8.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列举一种并作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诗歌的颔联将“世人”和“吾”进行对比,“皆欲杀”和“独怜才”相对,可以看出这是对比手法;另外这首诗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
答案:①对比手法。颔联通过“世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吾”、“皆欲杀”和“独怜才”的对比,表现了杜甫与“世人”态度的对立。突出了对李白的理解和同情。②直抒胸臆。这首诗采用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点景物,直接表白情感,情真意切,质朴自然。(意思对即可)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

[唐]杜 牧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
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
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①开。
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②媒。
【注】 ①冻醪:春酒。是寒冬酿造,以备春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饮用的酒。②弄玉:战国时秦穆公之女,姿容绝代,善吹箫,非懂音律不嫁。萧史善吹箫,作鸾凤之响,公以妻之,数年,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去,传为爱情佳话。
9.诗歌一、二联是如何描绘梅花风采的?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全诗紧紧围绕梅花的美去写,生动塑造了梅花的形象。前两句主要描写梅花的优美姿态。找出表达技巧,指出表达效果即可。
答案:运用拟人手法,首联将梅花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拟成了从瑶台仙境下凡的仙女,她袅袅婷婷、羞羞涩涩地在溪边对着水面端详着自己的倩影,为梅花赋予了生命和灵气,把梅花写得美妙超凡。颔联写梅花姑且让洁白无瑕的雪与自己相比,而敢于超越艳丽的春光决不随顺其后,赞扬梅花妒雪欺春的孤芳高洁。
10.咏物诗多为托物言志、抒怀,试分析诗歌所表现的诗人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首诗表面写梅花,其实是写诗人自己,梅花的高洁品行和刚直耿介,恰是诗人的真实写照。
答案:一、二联诗人借梅花的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采来表现自己的品行高洁和刚直耿介,不肯随时俯仰的性格。三、四联写了梅花为“佳客”助兴、愿有情人成为眷属的多情坦荡,这也是诗人自己多情坦荡性格的写照。
三、语言表达
11.下面这段文字的若干句子中,句子内容有语序不当的,请找出来进行调整,使语意连贯、合理。
①“安史之乱”是唐代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折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界标。②当时,诗人杜甫就以积极入世的精神,勇敢而忠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即使在大局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也从来没有失去信心。③在我国的诗坛上,杜甫的教育作用、美感作用和认识作用都是别人难以企及的。④这就是后人将其人尊为“诗圣”,将其作品尊为“诗史”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①句应先说历史变迁,然后再说文学的发展;第③句中并列短语的排列整体顺序应是“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这样才符合认知规律。
答案:①“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界标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是唐代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③在我国的诗坛上,杜甫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都是别人难以企及的。
12.将下列语句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①杜甫的“自谓颇挺出”,是一句充满自信心的自我评价,它有着历史和现实的依据。
②杜甫对自己的政治器识和文学才华也是十分自信的,而这两点,也恰好是当时科举考试的两项重要考试内容。
③历史的是家庭的影响,现实的是个人的秉赋。
④所以,他在最早的行卷之作《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才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的自负诗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排序时注意确定中心话题,然后根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中的关键词理清句间的逻辑关系。比如本题中,通读句子后会发现是在论述杜甫的“自谓颇挺出”的自信心之后,分析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进而就“个人的秉赋”进一步论述,最后举例证明上述论断。
答案:①③②④
13.以“蜘蛛结网”为话题,分别写出褒义、贬义且语意完整的一句话,要求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
(1)褒义:像蜘蛛结网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贬义:像蜘蛛结网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要由“蜘蛛结网”展开联想和想象,褒义是要对它赞扬,贬义是要指出其负面的情况,还要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答案:(示例)(1)一丝不苟,才有圆满结局
(2)企图网住别人却也网住了自己
14.下面是网友对一嘉宾(国税工作人员)的访谈节选,请用一句话概括此嘉宾的观点。(不超过35个字)
(网友)提问:对于纳税服务的宣传,目前税
( http: / / www.21cnjy.com )务机关更多的是一种“广而告之”的宣传,但是一对一的宣传我觉得可能稍微弱了一点,能否针对大企业开展专场政策辅导解读?
(嘉宾)回答:近年来,国税不断加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税法宣传力度,特别是以每年的税收宣传月为契机,广泛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税法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大力营造“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有效提升了税法遵从度。目前,针对大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我局专门成立了大企业管理部门,在实施大企业专业化管理的同时,组建了一支专业服务团队,面向大企业推出了上门服务、咨询解答、政策辅导等“点对点”的个性化服务,并通过“税企通”平台实时为企业纳税人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将嘉宾的回答切分成两句话,然后逐句分析,概括出内容要点。
答案:我局专门组建服务团队面向大企业推出了上门服务、咨询解答等个性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