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图
第一节 地图的阅读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识别图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并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
学习目标
认识地图的三要素。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了解比例尺的概念,利用比例尺量算距离。 读懂图例,会根据图例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换算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 难点:在有指向标的地图和经纬网地图上判别方向。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谜语1: 一张图片墙上挂,有的小来有的大,小的不容一个县,大的可包全天下。 谜语2: 有城没有土和墙,有山没有峰和岗,有河没有水和鱼,有路不见车来往。 揭示谜底:“地图”。 任务一:地图的语言 分解任务1:了解地图。 课件展示校园鸟瞰图、校园平面图。引导学生对比两图,理解地图的概念: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 课件展示不同历史时段的、不同材质的地图图片,通过讲述使学生了解地图的历史及一般地图的载体。 阅读课件我国现存最早的雕版墨印地图实物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地图的发展以及古代地图的绘制方式。 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地形图、河流湖泊图、自然资源分布图、气候类型图、行政区划图、人口分布图、工业分布图、交通线分布图等),简要介绍不同类型的地图表现的主要内容和用途,使学生了解地图的种类,感受地图的多样性。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不同类型的地图上都具有哪些要素。 分解任务2:地图的三要素。 课件展示校园平面图,结合教材P28图,使学生了解地图的三要素及其大致在地图上的标注位置。 活动:找两位同学绘制根据自己的学校情况在黑板上画校园平面图,以比赛的形式看谁画得既快又准,绘画时间控制在2分钟之内。由其他同学评判,两位同学绘制的校园平面图上是否具备地图的三要素。 总结:地图的“语言”,即地图三要素,包括方向、图例和比例尺。 方向:有的地图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有的地图用经纬线指示方向。 图例: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 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找找这些地图上的三要素。 承转:人们出门旅游要带地图,部队行军打仗离不开地图,工程建设也要使用地图。如何阅读地图? 任务二:阅读地图 课件展示商场导购图、某地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中国地图。观察三幅地图,图中是否有表示方向的地图“语言”;思考如何在不同类型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承转:某地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上有指向标;中国地图上有经纬网;商场导购图上既无指向标也无经纬网,如何判别方向? 分解任务1:辨别方向 (1)一般定向法 结合商场导购图和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示意图,讲述在既无指向标也无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使用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一步可以确定出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的方向。 练习:在商场导购图上用一般定向法辨别方向。通过练习掌握一般定向法,明确一般定向法在哪种情况下适用。 (2)指向标定向法 结合某地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在图上找出指向标,观察图上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哪个方向;思考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如何辨别方向。 讲述: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依据图中指向标定向,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示正北方向。 练习:在海口城区图上用指向标辨别方向,掌握指向标定向法,明确指向标定向法适用的地图。 (3)经纬网定向法 回顾经纬网相关知识,明确经线和纬线的指向。 结合中国地图(带经纬网),讲述: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辨别方向。 练习: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掌握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 拓展: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以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为例。先观察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再确定地球自转方向;根据半球确定南北方向,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确定东西方向。 阅读在野外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通过阅读,了解利用北极星、指南针、导航、地形等事物辨别方向的方法,感受生活中的地理,提高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分解任务2:识别图例 读教材P30图“一些常用的图例”,读图识记常用的图例;展示北京市地形图,结合北京市地形图,识别常用图例在地图上代表的地理事物或现象,描述某些图例代表的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分解任务3:量算距离 展示不同形式比例尺的地图。读图,在图上找出比例尺,说出它们的表现形式,将不同形式的比例尺转化成文字或语言;比较不同形式比例尺的大小,注意比例尺的形式转换;利用比例尺量算图上两地的直线距离,熟练掌握比例尺的公式。 活动:探究讨论如何利用比例尺量算图上折线的实地距离,学会使用地理工具。 结合北京市地形图,了解阅读地图的一般步骤。回看前面两位同学绘制的校园平面图,试着按照阅读步骤的步骤来描述图上表现的内容,发现图上不完善的地方加以修改,最后绘制出一幅“合格”的校园平面图。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小河大体是自______向______流。 (2)村庄大体位于养鸡场的______方向。 (3)图中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__千米。 (4)若量得村庄到林地的图上距离约3厘米,那么实地距离为______千米。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