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多变的天气 教案(表格式)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 多变的天气 教案(表格式)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19 16:1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课标要求
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模拟播报天气。 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会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2.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情境,比如当你和朋友准备一次远足郊游或短途旅行,你们最关注的是当地的什么状况?当然是天气状况。 进行短时间讨论分享:你平时是否有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对你的生活有何影响?是否有过因为没有关注天气而对生活造成影响的经历? 任务一:天气及其影响 分解任务1:天气的描述 课件展示不同的天气景观图。 提问:这些景观图分别代表什么天气状况?你用什么词语来这些天气状况? 总结: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描述天气。 练习: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语分别描述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天气状况。 承转:你描述天气所用的词语能代表多长时间的天气状况?是长时间的,还是短时间的? 分解任务2:天气的特点 讲述:天气的概念是天气指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课件展示: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预报,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预报。 提问:同一天不同地点的天气状况是否相同?同一地点不同时刻的天气状况是否相同? 总结: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同,同一地点不同时刻的天气可能变化很大。天气的特点是“多变”。 活动:分小组列举描述天气的成语、谚语或诗词,并说出描述的是什么天气。(注意列举的成语、谚语或诗词,是否符合天气的特征。) 提问:“四季温暖如春”和“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是描述天气吗?回答是或不是并说出理由。 承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人们密切关注每天的天气状况。天气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 分解任务3: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课件展示天气影响生产生活的有关图片。结合教材P67图,认识天气对生产、交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阅读课件篁岭晒秋。思考“篁岭晒秋”场景形成所需的自然条件。 讨论:结合实例,说说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还有哪些影响。 承转:天气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大影响,天气又是多变的,人们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人们怎样才能提前知道天气变化? 任务二:天气预报 分解任务1:天气预报的作用 讲述:如果及早了解未来天气,人们就可以及时作准备,合理安排生活和生产,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的危害。 阅读课件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承转: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 分解任务2.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课件展示某地天气预报截图及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相关图片。 在某地的天气预报截图上找出天气预报主要涉及哪些内容。 通过实景图了解天气预报中对阴天、多云、晴天的定义。 通过天气预报截图了解与对气温的预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通过天气预报截图和降水量预报图了解对降水的预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通过天气预报截图和表示风力、风向的符号,了解对风的预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以及风向和风力是如何通过符号体现的。 结合教材P69图,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知道天气预报播报中一个城市旁边出现两个天气符号代表什么意思。 教材P71活动第2题内容学生讨论分享天气预报中还包括那些生活指数预报,了解这些生活指数对人们生活的指导作用。 活动:结合教材P70活动第1题内容,模拟天气预报主持人,某日全国部分城市的天气预报。通过活动熟悉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常用天气符号等。 承转:我们平时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天气预报? 分解任务3.获取天气预报的途经 学生讨论分享自己或家人平时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 总结:获取天气预报的途经包括收看电视天气预报、收听广播电台天气预报、拨打气象服务热线、通过互联网查询天气预报等。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天气符号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 (2)不能在大树下躲避的天气是________。(填序号) (3)适合郊游的天气是_______。(填序号)
教学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