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案(表格式)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案(表格式)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19 16:2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课标要求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阅读某地区降水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学习目标
知道降水的主要形式以及降水量的测定方法。 能够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说出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能够运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说出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难点: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年平均降水量达11500毫米,每年的5—9月几乎天天都在下雨;而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西侧的阿塔卡马沙漠,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有时连续几年都不降雨,气候极其干燥。 为什么世界上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 世界上的降水有什么分布规律? 任务一:降水的变化 分解任务1:降水及其测量 讲述:降水的定义,结合前面学习过的天气预报符号了解降水的不同形式,知道降雨和降雪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提问:你生活的地区有哪些降水形式 主要的降水形式是什么 降水是多还是少 联系生活,分析降水的影响:降水的形式如此多,举例说明降水是如何影响人类生活的。 课件展示:旱灾和涝灾 降水过少——早灾(土地干早、庄家绝产、河流干涸、生活缺水) 降水过多——涝灾(交通受阻、房屋倒塌、庄家淹没) 讲述:适时适量的降水,会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降雨作为主要的降水形式,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小雨、 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给出文字描述让学生判断降水强度: 小雨:雨滴下降清晰可辨;地面全湿,但无积水或积水 形成很慢; 中雨:雨滴下降连续成线,雨滴四溅,可闻雨声;地面积水形成较快; 大雨:雨滴下降模糊成片,四溅很高,雨声激烈;地面积水形成很快; 暴雨:雨如倾盆,雨声猛烈,开窗说话时声音受雨声干扰而听不清楚;积水形成特别快,下水道往往来不及排泄,常有外溢现象。 承转:既然降水如此重要,我们就有必要测量一下降水究竟有多少。 展示储水筒、储水瓶、漏斗、盛水器,并组装成降水量测定的工具——雨量器及量筒,结合教材P79图,说明雨量器的构成和测量单位(毫米)。 承转:通过将降水的测量仪器,我们不仅可以得到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年降水量,以及多年降水量。 讲述:月降水量、年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概念,了解得到这些数据的大致过程。 承转:降水与气温一样都在变化,绘制气温曲线图可以用来研究气温随时间的变化,那么我们如何绘制出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图 分解任务2:降水量柱状图 课件展示:北半球某地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了解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步骤,完成教材P81活动中第1题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归纳总结降水量柱状图的读图技巧。 课件展示:罗马和新加坡两地降水量。引导学生完成对两地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填空。完成教材P81活动中第2题,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多?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少? (3)该地的年降水量是多少? (4)说明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 总结:通过降水量柱状图,可分析当地降水在一年内的季节变化,全年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分配是否均匀等。 任务二:降水的分布 回顾等高线、等温线的判读相关知识,认识等降水量线。 读教材P82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 (2)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 (3)在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4)在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和最贫乏的地区各分布在哪里? 总结: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在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阅读: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乞拉朋齐,最贫乏的地区是阿塔卡马沙漠。了解“世界雨极”的形成原因。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读A、B、C、D四地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1)    地的各月降水量都很多,最多月的降水量在    毫米以上;年降水量可达     毫米。 (2)B地的各月降水量很不均匀,最大降水量出现在    月,最多月和最少月的降水量相差    毫米。 (3)如果四地都位于北半球,夏季明显多雨的是    地;冬季明显多雨的是    地;分布在赤道附近的是    地。
教学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