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澄西片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无锡市澄西片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1 08:27:29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根据语境完成题目。(7分)
长江之畔,江阴用青铜般的坚韧铸就了不朽的文明史诗。粗zhuō( )的陶轮曾在黄山遗址转动,碾出长江文明最初的纹路;耻rǔ( )的箭簇深嵌城墙,将血色记忆锻造成不朽的忠义勋章;微不足道的篾丝交织缠绕,编织出亘( )古传承的龙魂;而江风慷慨淋漓,终将这一切涤荡成新时代的华章;诚惶诚恐的匠人们守护岁月长河,在油灯下延续文明的薪火。看那长江奔涌处,往昔与未来在此激荡,绽放出当之无愧的文明辉光。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历史从未远去,它正以更辉煌的姿态重生。
(1)给加点字注音。(1分)
①亘( ▲ )古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②粗zhuō( ▲ ) ③耻rǔ( ▲ )
(2)下列词语在语段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 微不足道 B. 慷慨淋漓 C. 诚惶诚恐 D. 当之无愧
(3)对语段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粗拙的陶轮曾在黄山遗址转动”中“曾”是时间副词,表示动作发生在过去。
B. “将血色记忆锻造成不朽的忠义勋章”中“将”是介词,表示处置或对待关系。
C. “而江风慷慨淋漓,终将这一切涤荡成新时代的华章”中“而”是连词,表转折;“终将”是副词,表示最终结果。
D. “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中加点的“在”是连词,表示地点关系。
2.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8分)
江阴,枕江负海的千年古邑,既有 “江尾海头”的豪迈,亦有 “小桥流水”的温婉。当游子在长江边送别亲友,会想起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① ▲ ”(《逢入京使》)的思乡情;夜风中,李白“② ▲ ,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的乡思,化作顾山红豆的千年守望。竹林深处,恰如王维“独坐幽篁里,③ ▲ ”(《竹里馆》)的隐逸之境,在晚春时节,可见韩愈笔下 “杨花榆荚无才思,④ ▲ ”(《晚春》)的绚烂。“⑤ ▲ ,⑥ ▲ ”(《木兰诗》)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的飒爽英姿,与江阴海战英烈的精神交相辉映。“⑦ ▲ ,⑧ ▲ ;⑤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更是饱含了对江阴女子“巾帼不让须眉”由衷的赞美和歌颂。
3. 在“诗路澄心”研学手册上,有几个与江阴相关的内容,请找出有误的一项( ▲ )(2分)
A.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文中“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典故,与江阴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精神一脉相承。
B. 《卖油翁》作者欧阳修是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文中“惟手熟尔”的哲理,正暗合江阴华士镇“熟能生巧”的纺织技艺传统。
C. 唐代诗人王维在《竹里馆》中描绘了诗人独坐竹林的隐逸生活,这种山水田园诗风,与江阴“香山十八景”中“竹径通幽”的意境颇为相似。
D.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乐府民歌,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诗中毅然奔赴战场的豪情,堪比江阴抗清时“八十日带发效忠”的壮烈。
4.综合性学习活动(5分)
生活处处有语文,只要留心就会有收获。学校开展“我的语文生活”专题学习活动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巧补对联】
(1)运用对联知识,补全对联。(2分)
可选内容:苏中植物园 淮左遗存史 客醉
上联:遥想青墩,谁谙
下联:东来紫气,
【调查研究】
(2)七年级学生利用周末就“是否喜爱对联”进行问卷调查,并制作了一份调查表。
年龄段 喜爱对联的人数比
12—25周岁(100人) 18%
30—45岁(100人) 40%
45岁以上(100人) 65%
从这份调查表中,你得出的结论是: (1分)
【礼貌沟通】
(3)在寻找“最美店铺”专题实践活动中,你想对一家店铺招牌进行拍照,要征得店主李先生同意,该怎么对他说? (2分)
二、阅读与赏析(38分)
(一)名著阅读(7分)
澄心中学开展“经典人物与当代青年”主题论坛,主持人出示了这样一组对比数据:
祥子:3年攒钱→买第一辆车→被抢→再攒→再买→再失去→最终堕落
某外卖小哥:5年攒钱→开小吃店→疫情亏损→再创业→现拥有3家连锁店
根据数据回答问题:
5.祥子三次丢车后的不同反应,反映了他性格怎样的变化轨迹?(3分)

6.同样是面对挫折,为什么外卖小哥能成功而祥子最终失败?请结合小说社会背景分析。(2分)

7.班主任总结时说:“祥子的车就像你们的学业梦想”,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避免成为“当代祥子”。(2分)

(二)古诗词鉴赏(4分)
剑门①道中遇微雨②
陆游
衣上征尘③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④。
此身合是诗人未⑤?细雨骑驴入剑门。
①剑门: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②诗人写作此诗时,正值由抗敌前线调往后方任闲职。③征尘:旅途中衣服所蒙的灰尘。④销魂:心怀沮丧得好像丢了魂似的,神情恍惚。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⑤合:应该。未:表示发问。
8.第一句中诗人借“ ▲ ”和“ ▲ ”(物象)分别寄托愁思。
9.诗歌最后两句运用了哪种抒情方式?有何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任城威王彰① ,字子文。少善射御② ,膂力③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太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 ”课④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⑤ ,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 ”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⑥ 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建安二十一年, 封鄢陵侯。 (选自《三国志 ·魏书》)
【注】①彰:曹彰,曹操之子。②御:骑马。③膂(lǚ) 力:体力,力气。④课:督促。
⑤ 卫、霍: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⑥被: 同“披 ”,穿。
10.用“/ ”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 分)
汝 不 念 读 书 慕 圣 道 而 好 乘 汗 马 击 剑 此 一 夫 之 用 何 足 贵 也!
1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①少善射御: ▲ ②太祖尝抑之曰: ▲
③将十万骑驰沙漠: ▲ ④数从征伐: ▲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

13.孙权劝学,“蒙乃始就学 ”,进步巨大,作者给予吕蒙由衷的钦佩与赞美。曹操劝学,曹彰却不为所动,作者是否在批评曹彰不思进取?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解。(3分)
▲ (四)现代文阅读(15分)
一碗刀鱼面里的长江泪(节选)
①天刚蒙蒙亮,老周的面摊已经飘起炊烟。三十年来,这个简陋的摊子始终守着老码头的青石板,见证着长江的变迁。
②“爸,真要煮刀鱼面?”女儿小满捧着搪瓷缸子,声音里带着迟疑。老周从冰柜底层取出一个包裹,小心翼翼地揭开保鲜膜。两条银白色的刀鱼在晨光中泛着微蓝的光泽。“去年在江阴捕的,就剩这两条了。”小满记得小时候,清明时节的刀鱼多得像要跃出江面。如今却成了稀罕物,价比黄金。
③“一条今天用,另一条……”老周粗糙的手指轻抚鱼身,“留着给你办喜事。”
④今天是市里厨艺大赛决赛。老周盘算着,五万奖金正好能修那艘破旧的渔船。晨光穿透江雾时,老周开始料理刀鱼。银刀轻划,骨肉分离。鱼肉剁成细茸,鱼骨入锅熬汤。独特的鲜香很快弥漫开来,这是长江最原始的味道。
⑤“老周!真有刀鱼面?”酒店经理远远喊道。老周点点头,手中的面团转眼化作银丝,在沸水中翻滚后盛入青花碗,浇上奶白鱼汤,铺上雪白鱼茸,点缀翠绿葱花。经理接过碗,闭眼深嗅,轻啜一口后叹道:“二十年了,还是这个味……”老周望向浑浊的江水,那里曾经鱼群如织。
⑥上午十点,面摊前排起长队。“限量供应”的牌子旁,一个穿“保护长江”T恤的姑娘皱眉道:“这是长江刀鱼?现在禁捕期吧?”“去年的存货。”老周沉声道。姑娘亮出证件:“我是长江生态保护协会的林雨桐。刀鱼已濒临灭绝,禁止食用。”队伍里响起不满的嘀咕。
⑦老周扶住案板,眼前浮现三十年前鱼满船舱的景象。
⑧林雨桐拿出照片:“上月监测,下游江段一条刀鱼都没有。”
⑨老周颤抖着接过照片。一条幼鱼被塑料环卡死的画面刺痛了他的眼。“比赛……我不去了。”老周突然说。
⑩他取出一个旧木盒,里面整齐排列着几十个标本瓶,每个都装着一条刀鱼,标注着年份。
“89年三百斤,98年几十斤,10年十几条,去年就这两条。”老周摩挲着瓶子,“我不是不明白……只是舍不得。”
林雨桐红了眼眶。她终于看懂,这个老人是长江真正的孩子。
“周师傅,您该去比赛。”她轻声道,“告诉大家为什么不能再做刀鱼面了。您的故事最有说服力。”
小满眼睛一亮:“爸,您会做那么多面呢!”
老周沉默良久,端起刚做好的刀鱼面走向江边,缓缓倾入浑浊的江水。
“老朋友们,最后一碗,还给你们了。”
阳光下,面条和鱼茸在水中散开,像一场银色告别。
“我去比赛。”老周转身道,“但要告诉人们刀鱼为何消失。”
小满突然说:“爸,把我那条也放生吧。”
老周望向冰柜,那里躺着留给女儿的最后一条刀鱼。此刻他忽然明白,真正的传承不是一道菜,而是一条江的未来。
“好。”他轻抚女儿的发,“我们一起去。”
正午的阳光洒在江面,三人目送银白的刀鱼消失在浑浊的江水中。没人知道它能否存活,但这已不重要。
老周望着奔流的长江,浑浊的泪水滚落脸颊。他知道,自己再也不会做刀鱼面了。那碗面里的长江泪,已经流尽。
【理:情节之脉】
14.跟随老周的情感变化,梳理文章脉络,完成表格。(3分)
老周情感 坚守传统 矛盾挣扎 C. ▲ 觉醒抉择
关键事件 A. ▲ 展示刀鱼标本 林雨桐劝说 B. ▲
象征意义 长江渔文化传承 生态恶化的具象化 环保意识觉醒 人与自然和解
【品:语言之味】
15. 文中画线句富有表现力,请与比照材料对比,分析原句的表达效果。(6分)
典型原句 比照材料 我的看法
银刀轻划,骨肉分离。鱼肉剁成细茸,鱼骨入锅熬汤。独特的鲜香很快弥漫开来,这是长江最原始的味道。 刀鱼被处理成鱼茸和鱼骨熬汤,散发鲜香。 ▲
阳光下,面条和鱼茸在水中散开,像一场银色告别。 面条和鱼茸在水中散开,随波流走。 ▲
【析:构思之巧】
16.小语认为第⑩段(标本瓶描写)可以删除,你是否同意?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3分)

【析:意蕴之美】
17.文中的 “刀鱼面” 是贯穿全文的重要事物,请结合故事内容,说说它承载了哪些含义?(3分)

三、表达与交流
18.汪国真在诗中写过:“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生活中总有些人,他们如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心灵,如春花般烂漫了我们的年华。对于童年鲁迅来说,保姆长妈妈曾给他春天;对于学者杨振宁来说,挚友邓稼先曾给他春天。谁曾为你带来了春天?你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请以“你给了我整个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记叙文,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校名。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语文答案
1. (1)①gèn (2)②拙 ③辱
(3)D
(4)D
2. ①双袖龙钟泪不干②此夜曲中闻折柳③弹琴复长啸④惟解漫天作雪飞⑤万里赴戎机⑥关山度若飞⑦雄兔脚扑朔⑧雌兔眼迷离
3. B
4.(1) 淮左遗存史 客醉苏中植物园
(2)年龄越大,喜欢对联的人数越多。(意对即可)
(3)示例:叔叔您好!您店铺的招牌十分有特色,我想拍个照用于我们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可以吗?
5.第一次丢车 性格:坚韧顽强(1分)
第二次丢车 性格:信念动摇(1分)
第三次丢车 性格:绝望麻木(1分)
6.根本原因在于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存在本质差异:
祥子: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军阀混战导致社会动荡(文本第5章“大兵抢车”事件);车行老板刘四爷的残酷剥削(文本第7章“车租像滚雪球般增加”);缺乏社会保障,底层劳动者毫无出路(文本第23章“穷人就该像条狗”)
外卖小哥:生活在当代法治社会;有最低工资保障和劳动法保护;享受创业贷款等政策支持;互联网平台提供公平发展机会。
7.目标管理:示例:将学业梦想分解为阶段性目标(如每次考试进步5名),不像祥子只有“买车”单一目标,无应变计划
资源整合:示例:利用网课/错题本等工具,不像祥子拒绝高妈帮助
心态建设:示例:将考试失利视为诊断机会,不像祥子归咎于“命”
8.“征尘” “酒痕”
9.借景抒情 这两句表现出诗人不能做战士而只能做诗人的不甘与无奈,抒发了爱国志士壮志难展的忧愤情怀。
10. 汝 不 念 读 书 慕 圣 道 /而 好 乘 汗 马 击 剑/ 此 一 夫 之 用/ 何 足 贵 也!
11. ①擅长、善于 ②曾经 ③带领 ④多次
12.(曹彰)少年的时候善于射箭骑马,力气超过一般人,徒手搏斗猛兽,不回避困难艰险。
13.作者对曹彰持肯定、赞扬的态度(1 分)。
①曹彰的志向是做一个出色的将军, 他不采纳曹操劝学的建议,认为大丈夫应该建功立业,对梦想非常执着。
②曹操制止曹彰的原因是不希望他做一个有勇无谋的武夫,可是从“被坚执锐,临难 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 ”中可以看出曹彰虽然好武,但有治军的策略。
③文章的最后,曹操非但没有怪罪,反而大笑封侯,也从侧面体现了作者 对其言行的赞许。
14.A. 准备刀鱼面参赛
B. 将刀鱼面倒入长江
C. 环保意识萌发
15.(1)原句通过“轻划”“剁成细茸”等动作描写(1分),展现老周精湛手艺;“长江最原始的味道”象征即将消失的传统(1分),为后文生态危机埋下伏笔(1分)。比照材料仅平铺直叙,缺乏细节和情感(1分)
原句用“银色告别”的比喻,将倒面行为诗化为仪式感的告别(1分),“银色”既指鱼面颜色,又象征长江生态的消逝(1分),赋予自然行为以人文情怀(1分),比照材料的直白叙述缺乏情感张力(1分)。
16.不同意删除。理由:标本瓶用具体数据呈现刀鱼数量递减,增强生态危机的真实感;老周摩挲瓶子的动作展现其内心挣扎,为后续转变铺垫;“89年三百斤”等标注形成时间轴线,强化历史纵深感。
17.文化传承:代表长江渔民的技艺与传统;生态警示:反映过度捕捞导致的物种濒危;情感纽带:承载父女间的爱与期许;时代抉择:象征传统生活方式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18.建议切入分30分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语文答卷
2025.4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根据语境完成题目。(7分)
(1)给加点字注音。(1分)
①亘( )古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②粗zhuō( ) ③耻rǔ( )
(2)( )(2分) (3)( )(2分)
2.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8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3. ( )(2分)
4. (1)(2分)上联:遥想青墩,谁谙
下联:东来紫气,
(2) (1分)
(3) (2分)
二、阅读与赏析(38分)
(一)名著阅读(7分)
5.(3分)
6.(2分)
7.(2分)
(二)诗歌赏析(4分)
8.(2分)
9.(2分)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10.用“/ ”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 分)
汝 不 念 读 书 慕 圣 道 而 好 乘 汗 马 击 剑 此 一 夫 之 用 何 足 贵 也!
1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①少善射御: ②太祖尝抑之曰:
③将十万骑驰沙漠: ④数从征伐:
12.(2分)
13. (3分)_
(四)现代文阅读(15分)
14.(3分)A B
C
15.(6分)(1)
(2)
16.(3分)
17.(4分)
三、作文(40分)
你给了我整个春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