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河北省玉田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轮强化模拟(五)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河北省玉田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轮强化模拟(五)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21 19:4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北省玉田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三轮强化5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作为中国早期城市的代表,陶寺遗址石器生产的规模很大,不仅生产工具,而且生产武器石镞;二里头和殷墟的青铜器、玉器等生产规模扩大,石器生产逐渐在城市布局中消失。这一变化反映了()
A.生产工具制造技术精进 B.文明化程度的逐步加深
C.国家初始形态开始出现 D.城市主要功能发生转变
2.下表是湖北张家山汉简(汉初)M336律令简的部分内容。这反映出()
编号 内容
简1-2 诸侯人来攻盗,不坚守而弃去之若降之,及谋反者,皆要(腰)斩
简210-211 捕从诸侯来为间者一人,拜爵一级,有(又)购二万钱
简228 从诸侯来诱及为间者磔(一种极刑)
A.诸侯王国之间关系紧张 B.中央集权面临威胁
C.推恩令执行效果不显著 D.异姓诸侯威胁中央
3.唐代传奇小说思想性、艺术性最强的是反映妇女婚姻爱情生活的作品,如《李娃传》和《霍小玉传》等,作者把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作为正面人物加以刻画,充分肯定了她们对爱情坚贞不屈的追求。这体现了唐代()
A.社会风气的开放程度高 B.平等自由的社会审美情趣
C.市民文学的兴起与发展 D.女性政治地位的显著提高
4.北宋推行“入中法”,内地商人向边境输送粮草后,边地官府根据物资价值及运输距离发放“交引”,作为领取补偿的凭证。商人可选择在京师兑换现钱,或到东南地区(如江淮)领取茶盐。据此可知,北宋政府()
A.注重边疆与内地的均衡发展 B.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边疆治理
C.在榷场贸易中实行官商合作 D.合理分配官商间的茶盐之利
5.元初北游的南方文人多以历史性的名称如蓟门、蓟北、幽州、燕山等指称大都。元代中期以后,大都、京师、京城、神都、京华等逐渐成为南方文人文学作品中的主流称谓。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边疆治理成效显著 B.政治认同得到加强 C.四等人制度的推行 D.文化知识逐步普及
6.如图是清代贵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面积与耕地面积的变化情况。
这可用来研究()
A.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B.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C.改土归流政策影响下的边疆开发 D.劳作方式变化对传统经济模式的冲击
7.1842年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在攻陷厦门时曾发现1艘已基本完成的英式双层甲板三十炮位战舰的复制品。在吴淞,他们发现了5艘装备有新式铜铸炮的新的战艇。在上海,他们俘获了16门新的制造精良的船用炮。由此可知()
A.“师夷长技以制夷”实践效果显著 B.传统军事技术焕发新的活力
C.部分官员对西方技术 务实态度 D.制度落后影响武器效能发挥
8.如图为1909年钱病鹤在上海发表 漫画《专制之黑幕》。
该漫画意在说明()
A.清政府借立宪之名行专制之实 B.谘议局代表民意发挥作用
C.中国开始迈入民主政治的门槛 D.预备立宪违背了历史潮流
9.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一次大会上指出,苏区的国民经济“是由国营事业、合作社事业和私人事业这三方面组成的”,由此在苏区逐步建立起党领导下的经济新格局。这表明()
A.苏区有效地遏制了敌人的军事封锁 B.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日臻成熟
C.中共已建立广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中共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探索
10.下图反映了1954-1963年国内工农业总产值(亿元)变化情况,其中第①阶段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八字方针政策的提出 D.国家财政经济实现统一
11.希腊城邦众多,其中斯巴达实行极为严格的军事教育制度。婴儿一落地即须接受体格检查,不合格者禁止成活,合格者用烈酒洗澡,置于黑屋内培养忍受孤独的能力;7岁时编入儿童团每日练武,男子20岁起开始服兵役一直到60岁。这折射了古希腊()
A.奴隶制度异常残酷B.民主政治形同虚设 C.城邦之间竞争激烈 D.妇孺缺乏公民权利
12.中世纪晚期的英格兰河道纵横,与河流相关的权利及其归属如下表。从13世纪中叶起,自由通航权受阻在起诉书、请愿书、议会档案和政府公文中俯拾皆是。导致河岸权与航运权之间的冲突加剧的主要因素是()
权利名称 内容 归属权
河岸权 河流沿岸地产主依据习俗或法律享有合理使用水流的权利,如捕鱼、灌溉、引流驱动磨坊、航行等 封建领主
航运权 王国所有臣民享有的河流通行权利 非排他性权利
A.统一市场的形成 B.专制王权的强化 C.社会经济的发展 D.封建领主的衰落
13.为管理红海香料贸易,奥斯曼帝国于1525年颁布新税法,取消埃及以前的香料配额和价格垄断政策,实行自由贸易的税收制度,使国家政策“与商人的利益相一致”,帝国还实行优惠的关税政策,欢迎基督徒商人来本国从事贸易活动。这一政策()
A.是对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有效实践 B.意在促进帝国内部工商业均衡发展
C.推动了帝国成为全球香料贸易中心 D.基于世界贸易格局变化带来的挑战
14.20世纪30年代,墨西哥卡德纳斯政府推行土地改革,规定“外国资本控制的商品性庄园须收归国有,土地分配给集体村社统一经营,但允许原庄园主保留少量优质土地”。该措施最能说明()
A.村社集体化取代了传统生产关系 B.殖民主义限制墨西哥发展
C.传统庄园经济模式仍占主导地位 D.改革具有折衷平衡的特点
15.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拉美文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在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上吸收了现代世界文学的营养,但又与以前模仿欧洲文学的浪漫主义及新古典主义的作品不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据此可知()
A.欧洲文明优越的神话破灭 B.拉美民族主义有所发展
C.拉美人民的斗争趋向联合 D.启蒙思想的影响力扩大
下面为2004年和2014年世界GDP构成变化统计图。据此可知,新兴经济体()
A.日益融入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B.引领新一轮科技浪潮的崛起
C.经济增长速度远超发达国家 D.推动了全球经济格局的重构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案件】高昌县 8岁儿童金儿、想子被靳嗔奴及其雇工康失芬(年30)驾车碾伤。金儿父亲史拂那、想子父亲曹没冒代理诉讼,县丞请示县令,县令同意县衙受理此案,县司审问,两人均承认案情属实,但借来车牛,不谙性行,拽挽不得。县丞将案件移交勾检官监督检查,并将案件审理结果报县令批准判决。
【判决】康失芬驾车伤人,可比照斗殴杀人法减一等处置,请求保辜(保留罪名,主要适用于伤害罪伤情未定的案件)。医治受伤之人,受重杖廿者。
-摘编自陈永胜《宝应元年(762年)六月高昌县勘问康失芬行车伤人案》若干法律探析》
材料二【案件】长安县人史婆 陁(原中亚粟特人),家兴贩,资财巨富,身有勋官骁骑尉。其围池屋宇、衣服器玩,家僮侍妾比侯王。有亲弟颉利,久已家贫壁立,兄亦不分给。有邻人康莫鼻,借衣不得,告言违法式事。
【判决】衣服违式,并合没官;屋宇过建,法令修改。奢(僭)之罪,律有明文,宜下长安,任彼科决。且亲弟贫匮,特异常伦,而天伦义重,罕为落其一毛。颉利纵已别居,犹是婆陁血属,分兄犬马之资,济弟到(倒)悬之命。
-摘编自陆庆夫《从敦煌写本判文看唐代长安的粟特聚落》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司法活动的特点。
(2)提取材料二中的任意两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相应的时代特征。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面临西方潮流冲击,中国很多读书人都在思考一个共同的问题:中国向何处去?他们眼光向外,透过东瀛(日本)而面向西方。这样一种从纵向到横向的眼光转移,是一个至少以千年为计的根本性大变,且仍在进行之中。
从旧中国到新中国 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
在其中亦在其外的世界 中国人认知中的“世界”,常常体现出歧异倾向:在严格的界定里,中国当然是世界的一部分;然而在很多时候,人们所说的“世界”,却未必包括中国
中国走向什么世界 大约从20世纪20年代起,包括毛泽东、张申府、周恩来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内的一些中国读书人,不约而同地得出中国问题应寻求一种新的世界的解决方案的观点
-摘编自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近代国人世界观的思想谱系》
根据材料,围绕“近代中国与世界”自拟标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标题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威尼斯商人》的主人公之一-安东尼奥的海外贸易遍布大西洋,“他有一艘商船开到特里波利斯,另外一艘开到西印度群岛......他有第三艘船在墨西哥,第四艘到英国去了,此外还有遍布在海外各国的买卖”。高利贷商人夏洛克认为“他(安东尼奥)的财产却还有些问题”,借贷一事须格外谨慎,因为“船不过是几块木板钉起来的东西,水手也不过是些血肉之躯,岸上有旱老鼠,水里也有水老鼠,有陆地的强盗,也有海上的强盗,还有风波、礁石各种危险”。后来正是由于安东尼奥的船队没能按时返航导致其无法偿还债务,将戏剧的矛盾冲突引向高潮。
-摘编自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等
材料二莎士比亚是马克思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从始至终的“对话者”。在戏剧《雅典的泰门》中,莎士比亚反复颂扬人文主义的道德情操,借助泰门对金子展开的控诉,谴责原始积累的贪婪罪恶。马克思并未接受和继承莎士比亚趋近古典美德的伦理判断,而是指出货币将事物变成它的对立面,从而使不同的东西等同起来;其二,将世界联系为紧密整体,从而使普遍的社会交往成为可能。
-摘编自郗戈等《现代文明的悖论与出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威尼斯商人》折射出 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莎士比亚和马克思货币观的差异。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在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争论中,清政府最终站在了洋务派一边,将铁路定为自强之策。清代铁路类型中,自办铁路约为2029公里,占总里程的21.6%;中外合办的铁路3005公里,约占总里程的32%;列强直接修筑的铁路约为4381公里,占总里程的46.4%。列强在筑路过程中大肆掠夺中国路权和其他权益,不仅从资本输出中获利甚丰,而且通过铁路运输夺取了大量矿产资源。国内一些有识之士也意识到铁路的重要性,兴建川汉铁路、粤汉铁路等商办铁路,试图通过自主修建铁路来实现国家富强,但由于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以及清政府的腐败等原因,大多举步维艰。
-摘编自蒋晓宇《历史地理视野下晚清铁路交通研究》
材料二 1950年6月,爱国侨领陈嘉庚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提议:“福建有十二万平方公里土地,至今竟没有一寸铁路,致使福建的森林、煤矿等资源不能充分利用,这种落后局面,应该迅速改变。”这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他还说:“修筑鹰厦铁路不但对解放台湾而且对开发福建资源都有巨大作用。”1955年2月,鹰厦铁路正式开工。在缺乏大型机械的情况下,铁道兵和广大民众凭借着简单的工具和顽强的意志,在闽赣的崇山峻岭中逢山凿路,遇水架桥,最终在1956年12月建成通车。
-摘编自谭小伟《陈嘉庚与新中国铁路建设-以鹰厦铁路为例的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铁路修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铁路修建与鹰厦铁路修建的不同之处。
  2025届河北省玉田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轮强化模拟(五)历史试题答案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C
  12.【答案】C
  13.【答案】D
  14.【答案】D
  15.【答案】B
  16.【答案】D
  17.(1)【答案】特点:程序严密;重视证据;兼顾原则性与灵活性。
  (2)【答案】信息一:史婆陁为中亚粟特人,居于长安。时代特征:唐朝政治统一,对外关系空前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活跃。
  信息二:史婆陁家兴贩,资财巨富。时代特征:唐朝商品经济繁荣,唐都长安聚集了大量胡商,民族交融。
  信息三:衣服违式,并合没官;屋宇过制,法令修改。时代特征:唐朝以儒家思想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维护封建统治。
  信息四:颉利纵已别居,犹是婆陁血属,分兄大马之资,济弟(倒)悬之命。时代特征: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
  18.【答案】示例
  标题: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探索独立发展道路的努力。
  阐述:近代以来,面对西方潮流的冲击,中国知识分子在不断思考国家的未来,尤其是如何在新的世界秩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19 世纪中叶,鸦片战争的失败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被动地卷入以西方列强为中心的世界体系。然而,直到甲午战争的惨败,清政府才真正意识到,依赖旧有的天朝体系已无法立足,必须主动向外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维新派和革命派提出不同的方案,康有为等人主张通过君主立宪实现富国强兵,而孙中山则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共和政体。辛亥革命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迈出了政治现代化的重要一步,但未能彻底改变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弱势地位。
  进入 20 世纪 20 年代,李大钊、毛泽东等人开始思考 “世界的解决方案”,他们认为,单纯依靠西方的政治制度无法真正实现民族独立与复兴,必须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这一思想最终促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在 1949 年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国重新成为国际体系中的重要力量。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经历了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国最终选择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不再仅仅跟随西方模式,而是努力在世界舞台上建立属于自己的国际地位。
  19.(1)【答案】时代背景: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早期拓展;商业资本主义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崛起,积极追求资本的原始积累;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等。
  (2)【答案】莎士比亚以传统伦理观为依据,谴责追求货币及其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性;马克思则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肯定货币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尤其是其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等。
  20.(1)【答案】特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色彩浓厚(或答列强主导修建);政府态度转变;铁路类型多样;修建主体多元化;商办铁路艰难;起步较晚。
  (2)【答案】不同之处:修建主体不同;近代中国铁路多由列强修建或商办,鹰厦铁路由新中国政府主导修建;修建目的不同:近代铁路主要是列强掠夺中国资源和控制中国经济,鹰厦铁路是为加强国防建设、改善地区交通;修建条件不同:近代商办铁路面临资金短缺、技术落后、政府腐败等问题,鹰厦铁路修建时虽缺乏大型机械,但依靠人民的顽强意志克服困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