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2.2.1化学反应的方向教学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2.2.1化学反应的方向教学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21 17:57: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专题2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
01
化学反应的方向
为什么冰置于室温下会慢慢融化?美丽的瀑布为何总是从高处落向低处?
自然界的一些过程是自发进行的,而且是有方向性的。
能量角度: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者释放热量)。
混乱度角度: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自发转变为无序的倾向。
自发过程
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
非自发过程
在一定条件下,需要持续借助外力才能进行的过程。
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
水沸腾
水电解
01
根据条件判断:不是看是否需要条件,而是看是否需要持续施加外力(如加热等)。
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
02
根据其逆向过程是否自发判断:
若逆向过程自发,则正向过程一定不自发;
若逆向过程不自发,则正向过程一定自发。
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
与自然界中的许多变化一样,化学反应具有方向性。
自发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的化学反应。
锌与硫酸铜
铜与硝酸银
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
自发反应
特征
①具有方向性,即反应的某个方向在一定条件下是自发的,则其逆反应在该条件下肯定不自发。②体系趋向于从高能量状态转变为低能量状态。③体系趋向于从有序体系转变为无序体系。
木炭燃烧
钢铁生锈
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断依据
1. C3H8(g)+5O2(g)=3CO2(g)+4H2O(l) ΔH =-2217.5 kJ·mol-1
2. 2Na(s)+Cl2(g)=2NaCl(s) ΔH =-822 kJ·mol-1
3. 4Fe(s)+3O2(g)=2Fe2O3(s) ΔH =-1648.4 kJ·mol-1
4. H2(g)+F2(g)=2HF(g) ΔH =-546.6 kJ·mol-1
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你知道这些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可能原因吗?
在恒压下,有些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是放热的(ΔH<0)。
放热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
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断依据
考察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不能直接用放热(ΔH<0)或吸热(ΔH>0)作为判断依据。
氯化铵晶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该反应在常温下就能自发进行。
焓变是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断依据
分析下列过程能自发进行的可能原因:
1. 硝酸铵的溶解 NH4NO3(s)=NH4+(aq)+NO3-(aq)
溶于水后形成水合离子,无序地分散在溶液中,即体系的混乱度增大
硝酸铵溶解前,晶体中硝酸根离子与铵根离子规则排列
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断依据
分析下列过程能自发进行的可能原因:
2. 碳酸钙的分解 CaCO3(s)=CaO(s)+CO2(g)
3. 氯化铵晶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
2NH4Cl(s)+Ba(OH)2·8H2O(s)=2NH3(g)+BaCl2(s)+10H2O(l)
碳酸钙分解成二氧化碳气体,
氯化铵晶体与氢氧化钡晶体反应生成氨气,气体的产生会导致体系的混乱度增大。
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断依据
研究表明,一些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有趋于体系混乱度增大的倾向。
熵变:反应前后体系熵的变化,符号:ΔS。
如果发生变化后体系的混乱度增大,那么该过程的ΔS>0;反之,ΔS<0。
影响因素: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无规则排列的程度越大,体系的混乱度越大,熵越大。
定义:衡量一个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符号:S。

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断依据
判断下列过程的熵变大于零,还是小于零。
(1)H2O(s) →H2O(l) →H2O(g)
(2)2NaHCO3(s) Na2CO3(s)+CO2(g)+H2O(g)
(3)NaOH(s)=Na+(aq)+OH-(aq)
(4)N2(g)+3H2(g) 2NH3(g)
ΔS<0
ΔS>0
ΔS>0
ΔS>0
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断依据
ΔS<0体系的混乱度减小,不利于反应自发进行,但有些ΔS<0的化学反应也能自发进行。
ΔS>0体系的混乱度增大,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但自发反应不一定ΔS>0。
熵变是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氢气在氧气中点燃生成水、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等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断依据
干冰升华
镁条燃烧
钾入水
生成氯化银
能否自发
焓变
熵变
自发
自发
自发
自发
ΔH<0
ΔS>0
ΔH>0
ΔH<0
ΔH<0
ΔS>0
ΔS>0
ΔS>0
体系能量减小和混乱度增加都能促使反应自发进行,焓变和熵变共同制约着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断依据
1876年,吉布斯提出自由能变化ΔG,并认为化学反应总是向着自由能减小(ΔG<0)的方向进行,直至达到平衡。
在等温、等压条件的封闭体系中,
ΔG=ΔH-TΔS
T为热力学温度,为正值
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断依据
ΔG=ΔH-TΔS
<0
一定能自发进行
=0
达到平衡状态
>0
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断依据
规律总结
ΔH ΔS 反应的自发性
<0 >0 ΔG=ΔH-TΔS<0,一定能自发进行
>0 <0 ΔG=ΔH-TΔS>0,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0 <0 在较低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0 >0 在较高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巩固强化
某反应2AB(g)? ?C(g)+3D(g)在高温时能正向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时能正向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正反应的ΔH、ΔS应为(  )A.ΔH<0、ΔS>0 B.ΔH<0、ΔS<0C.ΔH>0、ΔS>0 D.ΔH>0、ΔS<0
C
延时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D
1.下列关于焓判据和熵判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放热的自发过程可能是熵减小的过程,吸热的自发过程一定为熵增加的过程
B.4Fe(OH)2(s)+2H2O(l)+O2(g)===4Fe(OH)3(s)
ΔH=-444.3 kJ·mol-1 ΔS=-280.1 J·mol-1·K-1在常温、常压下能自发进行
C.在室温下碳酸钙的分解反应不能自发进行,但同样是这个吸热反应在较高温度(1200 K)下则能自发进行
D.放热过程(ΔH<0)或熵增加(ΔS>0)的过程一定是自发的
课堂练习
B
2、下列内容与结论相对应的是(  )
选项 内容 结论
A H2O(g)变成H2O(l) ΔS>0
B 硝酸铵溶于水可自发进行 因为该反应的ΔS>0
C 一个反应的ΔH>0,ΔS>0 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D H2(g)+F2(g)===2HF(g) 的ΔH=-271 kJ·mol-1ΔS=8 J·mol-1·K-1 反应在任意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