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蜀道难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蜀道/数典忘祖 秦塞/敷衍塞责 纯粹/地崩山摧
B.折本/冲波逆折 湛蓝/天梯石栈 参差/扪参历井
C.喧豗/毋庸置喙 巉岩/明珠璀璨 屏息/砯崖转石
D.峥嵘/铮铮铁骨 公允/磨牙吮血 咨嗟/千姿百态
解析:A项,分别读shǔ/shǔ,sài
( http: / / www.21cnjy.com )/sè,cuì/cuī;B项,分别读shé/zhé,zhàn/zhàn,cēn/shēn;C项,分别读huī/huì,chán/càn,bǐng/pīng;D项,分别读zhēng/zhēng,yǔn/shǔn,zī/zī。
答案:C
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②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③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④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
D.①与④相同,②与③相同。
解析:①与④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与③都是助词“的”。
答案:D
3.将下列名句补写完整。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孤帆远影碧空尽,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 ,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6)连峰去天不盈尺, 。
(李白《蜀道难》)
(7) ,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8) ,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解析:这些诗句都是李白诗歌中的经典名句,有的来自初高中课本,有的来自课外读物。需要积累牢记。
答案:(1)使我不得开心颜 (2)长风破浪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有时 (3)举杯销愁愁更愁 (4)唯见长江天际流 (5)飞流直下三千尺 (6)枯松倒挂倚绝壁 (7)浮云游子意 (8)山随平野尽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5~7题。
送杨山人归嵩山
[唐]李白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尔去掇仙草,菖蒲①花紫茸。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注:①菖蒲: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呈紫色。
4.诗的首联整体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解析:从诗歌的首句可以看出,诗人把“嵩阳玉女峰”比喻为“万古宅”。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嵩山玉女峰远离世俗的神秘色彩。
5.从行文看,全诗分几个层次 请加以概括。
解析:从内容上看,先写玉女峰的高峻奇幻,再写杨山人归嵩山之事,后写我可能在年末骑白龙去拜访。由此可看出分三层最合适。
答案:分三个层次:前四句写嵩山的瑰奇景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五、六句想象杨山人归山后采摘仙草的活动;最后两句表达了自己要和他一起过求仙访道、啸傲山林的生活的美好愿望。
6.明人胡应麟评价李白的这首诗“虽言送别,然不露愁情,一以贯之”。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阐释。
解析:这是一个鉴赏探究题。可以先提出自己的观点,如赞同,则按诗歌本身的行文思路分析;如不赞同,要有自圆其说的理由。
答案:同意。前半部分写景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容清幽高远,并以“我有”开头,仿佛友人去的就是自己的家,毫无远离的愁情;而杨山人归山后的生活也显得恬淡安逸;结尾骑龙相访的神奇画面,又显得豪放飘逸。虽然传达送别之意、惜别之情,但始终没有流露愁情悲意。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8~9题。
蜀道难
[南朝]阴铿①
王尊②奉汉朝,灵关③不惮遥。
高岷长有雪,阴栈屡经烧。
轮摧九折路④,骑阻七星桥。
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
注:①阴铿,生卒年不详。字子坚,武威姑
( http: / / www.21cnjy.com )藏(今甘肃)人。长于五言诗,以描写山水著称。②王尊:汉朝涿郡人,字子赣。③灵关:剑阁附近灵官峡。④九折路:今四川荥经县西邛崃山,山路险阻回曲,须九折乃得上,故名九折路。
7.这首诗的哪几句描写了蜀道的艰险难行 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请简要加以分析。
解析:从诗歌的内容上看,诗歌的中间两联描写了蜀道的艰险,采用的表现手法可以从作者是怎样表现蜀道艰险的角度分析。
答案:这首诗的第三至六句描写了蜀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艰险。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三、四句正面描写了高高的岷山上终年积雪不化,阴森的栈道多次被战火烧毁的景象。五、六句从侧面写蜀道的艰险,车轮在回转曲折的山路被摧毁,车骑在七星桥上受阻,用来反衬蜀道艰险难行。
8.诗歌的最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解析:诗歌的最后两句从抒情方式看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从“功名讵可要”一句可以看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注意“讵”的意思是“岂,难道”。
答案:这首诗的结尾两句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手法,表达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藐视。
三、语言表达
9.仿照下面画横线的句子,另写两个句子与前面形成排比,并与首句尾句相照应。
一首好诗,往往只给你一缕春风,就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叫你去想象春天的清新; , ; , 。好诗总是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和调动你的想象。
解析:仿写语句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形似”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式要与画线的语句保持一致,即采用“只给你……,就能叫你去想象……”;二是“神似”,要注意所写的语句围绕整个语段的中心,感情基调、思想旨趣相同。
答案:只给你一朵浪花 就能叫你去想象大海的浩渺 只给你一颗星星 就能叫你去想象星空的灿烂
10.(2014·山东高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答时首先要仔细分析这些短语的特点,找出对偶的短语,如“门上桃符”对“江边柳线”,“碧波竞舟”对“青艾驱瘴”,“迎春绿”对“耀眼红”,“十里欢”对“千家乐”。其次,考虑意象与节日特点的关系,将表现同一个节日的短语组合在一起。
答案: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 门上桃符耀眼红
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 碧波竞舟十里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