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月考试卷物理(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月考试卷物理(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19 18:1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练习
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题2分)
1.如下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路完整且开关闭合后不损害电路中的元件的是( )
2.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过来,则小球是(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3.给手机电池充电,在充电过程中,该手机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
A. 电源 B.开关 C.导线 D.用电器
4.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不做功的物体没有能量
B.做功多的物体能量就多,做功少的物体能量就少
C.能够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但不一定正在做功
D.能量多的物体所做的功一定就多
5.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内能和机械能是不同的能量形式
B.物体温度在0℃以下时没有内能
C.高温物体的内能不一定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大
D.质量大且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同状态质量小,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大
6.如图 1 为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某冲程的示意图,此冲程的名称及能量转化是( )
A.吸气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排气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7.草原发生大面积蝗灾时,农业部门利用飞机喷洒农药消灭蝗虫。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时,它的 ( )
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 B.动能减少,势能增加
C.动能增加,势能减少 D.动能减少,势能减少
8.有关热值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燃料燃烧时,随着不断放热,它的热值越来越小
B.采取措施使燃料燃烧得更充分,就可以提高燃料的热值
C.任何燃料实际燃烧时放出的热量,都比按热值计算出来的数值小
D.煤油的热值比酒精大,那么煤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一定比酒精多
9.关于分子动理论及有关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雪花飞舞,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缩小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D.相同的红墨水同时滴入冷水和热水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
10.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用炉火加热壶中的水,使水的温度升高
B.两手相互摩擦,使手的温度升高
C.将冰块放入饮料中,使饮料的温度降低
D.入冬用暖气供热,使房间内温度升高
11.小明按图所示的玩具警车的简化电路图连接了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其中正确的是( )
12.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 闭合后三盏灯 并联的是( )
13.自动售票公交车后门两侧的扶手上各装有一个红色按钮开关(如图4甲所示,图中只显示出其中的一个按钮),当乘客遇到紧急情况想要下车时,只要按下其中任何一个按钮(闭合开关),装在车内的电铃就会响起,以提醒司机停车。在如图乙所示四个设计的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
14.两个相同的小灯泡,单独接在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源两端,都能发光,只是亮度有所不同。当其连接成如图5所示的电路时,闭合开关后,小灯泡 和L 也都发光。用一根导线接在小灯泡L 的两端,你会看到的现象是 ( )
A.小灯泡L 和L 仍都发光
B.小灯泡L 和L 都熄灭
C.小灯泡L 仍发光, 小灯泡L 熄灭
D.小灯泡L 仍发光,小灯泡L 熄灭
15.如图所示,工人站在水平台面上用滑轮组提货物。工人第一次竖直向上用200N 的力拉绳子时,货物未离开水平地面;第二次竖直向上拉动绳子,使货物以0.09m/s的速度匀速上升。已知工人体重为600N,货物重为900N,货物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动滑轮重为100N。不计滑轮组的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拉绳子时,工人对水平台面的压力为800N
B.第一次拉绳子时,货物对地面的压强为4000Pa
C.第二次拉绳子的过程中,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D.第二次拉绳子的过程中,工人拉力的功率为81W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0分,每题2分。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以天然气为燃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B.火箭加速上升的过程中,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一部分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
C.内能高的物体一定比内能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D.用水做冷却剂为发动机降温,原因之一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17.对于如图7所示的各种实验现象,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主要说明扩散现象发生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B.乙图主要说明物体内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C.丙图主要说明分子之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
D.丁图主要说明分子是在运动着的
18.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灯L 、L 和L 都能正常发光,电路连接正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开关S 和S 闭合, 灯L 、 L 和L 并联
B.只闭合开关灯 S , L 能发光
C.只闭合开关灯 S ,灯L 和L 都能发光
D. 只闭合开关灯 S ,灯L 、 L 都能发光
19.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烧杯,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水和食用油,选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测量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并配备了秒表用来计时,实验装置如图9甲、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目的是保证水和食用油在相同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
B.实验中用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表示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
C.由图像可知,升高相同温度,食用油所需时间长,所以吸热能力强
D.由图像可知,加热相同时间,水的温度变化小,所以吸热能力强
20.如图10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 F 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
A. t 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B. t 时刻小球动能最小
C. t ~t 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少
D. t ~t 这段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
三、实验探究题(共48分, 21、22、24题各2分, 23、27、30题各4分, 24、25、26、28题6分, 29题8分, 31题4分)
21.汽油的热值为4.6×10 J/kg,它的物理含义是完全燃烧 kg的汽油放出的热量为4.6×10 J。
22.根据如图11所示的实物电路图,在右侧的虚线框内画出与它对应的电路图。
23.如图12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他用打气筒向装有少量酒精的瓶内用力打气,瓶内气体的内能会 。当他继续向瓶中打气,瓶塞从瓶口处跳出的瞬间,小明观察到瓶内有白雾产生。白雾是由于瓶内的气体对外做功使其内能 ,温度降低发生液化形成的。 (选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
24.如图13所示,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有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燃烧起来了。在这个过程中,是通过 方式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
25.用力将端面已锉平的两块铅柱紧压在一起,然后将它们悬挂起来,并在下方挂一重物,发现两铅柱不分开(如图 14 甲)。对此现象,小金有疑惑:两铅柱不分开的原因是大气压力造成还是其他引力造成 于是小金将图14甲所示的铅柱与重物固定在一个玻璃钟罩内(如图14乙),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
(1)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气体的压强 (选填“逐渐变小”“一直不变”或“逐渐变大”)。
(2)如果在抽气过程中,钟罩内两铅柱分开了,则 (选填“能”或“不能”)确定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3)如果在抽成真空时,钟罩内两铅柱也不分开,则 (选填“能”或“不能”)确定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26.实验室用 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如图所示,将一根带电的橡胶棒与该仪器上方的金属球接触,它两个箔片张开,这是由于 。
在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做了一个有趣的静电实验,如图15 所示,将静电感应起电机的集电杆和验电羽用导线连接,摇动静电感应起电机的手柄,观察到验电羽张开,快速摇动起电机的手柄时,验电羽张开的角度变大。据此现象,请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7.如图16所示,小鹏用装有细砂的透明容器、小桌和质量不同的铁块做“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是否有关”的实验。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 将桌面粘有少量橡皮泥的小桌水平放在细砂上,将质量为 的铁块举高到距小桌面. 高处自由释放,砸到小桌面上,用刻度尺测出桌腿进入细砂中的深度h 并记录在表格中。
② 将细砂整理平整后再放上小桌。将质量为 的铁块举高到距小桌面 高处自由释放,砸到小桌面上,用刻度尺测出桌腿进入细砂中的深度h 并记录在表格中。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通过观察 反映铁块具有的重力势能的大小。
(2)小鹏在该探究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28.在“探究物体动能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的实验中,小阳同学设计了如图17所示的实验,他让三个质量不同的小球A、B、( 分别从斜面的不同高度滚下,使得滚下的小球推动水平面上的木块,并对应测出木块被推动的距离s,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l 2 3
小球 小球释放 的高度 h/ cm 小球推移木块的距离 s/ cm 小球释放 的高度 h/ cm 小球推移木块的距离s/ cm 小球释放 的高度 h/ cm 小球推移木块的距离s/ cm
A 20 32 15 22 10 17
B 20 23 15 15 10 11
C 20 16 15 11 10 8
(1)该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
(2)比较小球A 的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物体的 一定时, 。
29.探究影响物体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选择弹簧进行研究。将光滑水平面与光滑斜面连接,如图18所示。
①将甲弹簧放置在水平面上,用小球压缩弹簧2厘米,释放后,小球滚上斜面,记录小球在斜面最高点时的高度,记录在下表中。
②压缩甲弹簧3厘米,重复实验①步骤。
③换用不同弹簧,重复实验①步骤。
实验序号 弹簧 弹簧长度/厘米 弹簧材料 压缩量/厘米 小球在斜面上高度/米
1 甲 20 合金1 2 0. 18
2 甲 20 合金1 3 0. 40
3 乙 20 合金2 2 0. 22
4 丙 30 合金1 2 0. 12
5 丁 30 合金2 2 0. 15
(1) 实验中,释放弹簧后,弹簧的 能最终转化为小球的 能。
(2) 比较 (选填实验序号),说明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与弹簧的形变大小有关。
(3) 由实验结果可知,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还与弹簧的 有关。
30.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汽缸活塞面积为30cm ,一个冲程中活塞在汽缸中移动的距离是50mm,满负荷工作时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强为8.0×10 Pa,飞轮转速为3600r/min,则该热机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为 N,一个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做的功为 J,该汽油机的平均功率为 W.
31.如图19所示为一个封闭的电路盒,盒面上有两个灯泡和一个开关。拨动开关,两个灯泡或一齐亮、或一齐灭。为判断两灯的连接方式,将其中一个灯泡拧下来,发现另一个灯泡依然亮,由此判断:两灯的连接方式是 (选填“串联”或“并联”),判断依据是 。
32.为了比较铜和铝的导热性能,小军选取了粗细均匀、横截面积、长度均相同的U形铜棒和铝棒进行实验。小军认为导热性能无法直接测量,他首先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可直接测量量之间的关系,并类比所学知识定义了一个物理量k,来衡量物质的导热性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并成功比较出哪种材料导热性能更好。小军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甲所示。他将铜棒的一端放入烧杯内持续沸腾的水中,铜棒的另一端放入试管内25℃的冷水中,每
隔50s测量一次试管内水的温度并记录,依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24乙中的图像①,换成U形铝棒后,小军按照同样的实验方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每隔50s测量一次试管内水的温度并记录,依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24乙中的图像②。其中,温度可用T来表示,时间用t表示。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实验中,请你定义一下导热性能:
(2)用来衡量导热性能的物理量我们可以用k来表示,请写出k的定义式:k= 。
(3)可推断出此实验中 的导热性能更好。(选填“铜棒”或“铝棒”)
33.小林想通过实验比较A、B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他准备如图20所示的带保温层的电热杯两个、探针式电子温度计两支,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分别倒入完全相同的两个电热杯中,盖好杯盖,将两种液体均加热到 55℃。
(2)将初温均为20℃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铜块,分别放入两只电热杯,浸没在两种液体中,盖好电热杯的盖子。
(3)经过足够长的时间,用温度计分别测量两种液体的温度,A液体的温度为50℃,B液体的温度为48℃。
请你根据上述实验分析并计算说明哪种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四、科普阅读题(共5分)
嫦娥首登月背 玉兔二巡广寒
2019年1月3日,透过“嫦娥四号”探测器相机的镜头,人们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了月球背部的模样。
当天10时26分,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
上午 9 时许,“嫦娥四号”从月球正面上空出发,一路掠过“阿波罗”“勘测者”“嫦娥
三号”等探月“前辈”踏足过的地方,向着月球北极飞行。越过月球北极,“嫦娥四号”朝着目的地月 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奔去。
10时15分,“嫦娥四号”行至离月面上方15km处,开始实施动力下降。一声点火号令,发动机喷出尾焰,探测器的速度从1.7km每秒开始不断降低,并逐步降到零。透过探测器携带的相机镜头,地球上的人们看到,艾特肯盆地的轮廓越来越清晰了。在距离月面 6~8公里处,探测器进行快速姿态调整,距离月球越来越近了,悬停,避障,缓速垂直下降……
10时26分,在惊心动魄的690秒后,嫦娥四号探测器正式抵达最终目的地,稳稳地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里。“‘嫦娥四号’顺利到达最理想的着陆地点,可以说是正中靶心,”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说,“‘嫦娥四号’任务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已经结束,这标志着中国完全掌握了月背着陆技术。”
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着陆成功后,两器随即进行分离,分别执行科学探测任务。15时07分,两器分离开始,22时22分,被命名为“玉兔二号”的巡视器踏上了月球表面,着陆器上的相机清晰地拍摄到她“踏月留痕”的影像图。之后,“玉兔二号”顺利完成了中继星链路连接、有效载荷开机、两器分离、巡视器月午休眠及唤醒、两器互拍等任务。
1月11 日,从距离地球38万多公里的月球上,传来带有五星红旗的两器互拍影像图,人类首个月背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宣告圆满成功。
世界范围内,人类探索月球的活动大致可分为“探”“登”“驻(住)” 三个阶段。当前,中国月球探测工程以无人探测为主,瞄向“月之暗面”的“嫦娥四号”是人类探索月球迈出的创新一步。
34.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 组成。
35.探测器在15km处到悬停的过程中机械能如何变化,请写出分析过程。
五、计算题(共7分。36题3分, 37题4分)
36.小明家的热水器中装有质量为50kg的水,如果将热水器中的水从 加热到 求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水的比热容为
37.一根均匀木棍长度为L,密度为ρ 。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后,能漂浮在密度为ρ 的液体中,如图21所示,此时木棍露出液面的长度为h。求用剪刀剪掉露出液面的木棍后,木棍再次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是多少
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练习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D D C B B D C D B B D B C D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
16 17 18 19 20
BD ABD AB AD BC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43分)
21. 1
22.
23.增大 减小
24. 做功
25. (1) 逐渐变小 (2) 不能 (3) 能
26. (1)验电器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验电羽张开的角度是否与摇动起电机的速度有关
27. (1)小桌腿进入细砂中的深度
(2)没有控制自由释放的高度不变
28.(1)小球推移木块的距离(2)质量 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29. (1) 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
(2) 1,2
(3)弹簧材料或弹簧长度(不带“弹簧”两字也给分)
30. 2400 120 3600
31.并联 串联电路中只要有一个地方断开所有用电器均无法正常工作
32. (1)单位时间的温度变化量(写出温度变化和时间变化的比值给分或温度变化的快慢/速度) (2)△T/t(写出温度变化和时间变化的比值给分)(3)铜棒
33. cA>cB
由题意可知,每次液体放出的热量等于铜块吸收的热量
A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四、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4分)
34. 巡视器 (1分)35.减小。速度减小(1分),动能减小;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1分),所以机械能减小(1分)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36. 4.2x10 J
37.设木棒横截面积为S,小金属块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F血
小金属块的受到重力:
由于原来木棒漂浮在液体中,则

可知:
剪掉h后,剩余木棒漂浮在液体中,
由于
即:
由①-②得:
解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