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1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教学设计(表格式)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7.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1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教学设计(表格式)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20 08:1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7.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课题 第1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人
教学内容 课本P131-13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作函数图像的步骤,会用描点法作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2.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3.通过观察图像,培养学生的探究、归纳及概括的能力. 4.让学生尝试发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的特点,学会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地探索事物规律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画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难点: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的画法及形状特征的归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复习回顾】 问题: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函数?它们的图象是怎样的呢? 追问: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怎样的? 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一下吧! 通过回忆学过的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像,对比引出本节内容的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2.实践探究,学习新知 【探究1】 1.画出反比例函数y= 的图像. 画图步骤:列表、描点、连线. 列表如下: 注意:取点的时候注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而且要对称取点. 描点、连线如下: 注意:连线的时候用平滑的曲线. 问题1:观察图像,说一说有什么特点吗?它会与坐标轴有交点吗?为什么? 图像的两个分支都可以无限延伸,并且无限接近x轴和y轴,但永远不与它们相交; 问题2:如果点P(x0,y0)在函数 的图象上,那么点P(–x0,–y0)也应在它的图象上,中心对称图形.这是k>0的情况,那k<0又会怎样呢? 【探究2】 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列表如下: 描点、连线如下: 问题3:观察y=和y=的图像,指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总结】 反比例函数y=(k为常数,且k≠0)的图像由分别位于;两个象限内的两条曲线组成,这样的曲线叫做双曲线. 【例题】 例1 已知点P(-6,8)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上. (1)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判断点M(4,-12)和N(2,24)是否在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 解:(1)把点P(-6,8)的坐标代入y=, 得8=. 解得k=-48. 所以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2)当x=4时,y= 当x=2时,y=24. 所以,点M(4,-12)在这个反函数的图像上,点N(2,24)不在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 通过经历用列表、描点、连线画图的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从而结合图像继续探究反比例函数的特征、性质,充分发挥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通过学生们动手画图,让学生掌握了画图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 通过例题体会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并整理、总结对应的解题方法.
3.学以致用,应用新知 考点1 认识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练习1 反比例函数y=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答案:B 变式训练1 在下图中,画出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
解:列表如下: 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如下. 考点2 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 练习2 下列各点中,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的点是( ) A.(-4,2) B.(-2,-4) C.(-2,1) D.(2,1) 答案:A 变式训练2 已知蓄电池的电压为定值,使用蓄电池时,电流I(单位:A)与电阻R(单位:)是反比例函数关系,它的图象如图所示.当电阻为时,电流是________A. 答案:12 巩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4.随堂训练,巩固新知 1.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一定经过的点是( ) A.(2,10) B.(3,-4) C.(2,24) D.(-1,-12) 答案:D 2.已知矩形的面积为20,相邻两边的长分别为x和y,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答案:C 3.关于反比例函数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随x的增大而增大 B.图像分别在一、三象限 C.图像经过点(2,3) D.图像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答案:D 4.已知双曲线y=经过点(1,-3),则k=__________. 答案:-4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1),B(3,2),C(﹣6,m)分别在三个不同的象限.若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经过其中两点,则m的值为_____. 答案:-1 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本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自我完善 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1.画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步骤:①列表;②描点;③连线; 2.图像: k>0 k<0 3.函数图像的形状:两条双曲线组成 通过学生自我反思、小组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对本节重要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的小结.
6.布置作业 课本P133习题A组,B组 课后练习巩固,让所学知识得以运用,提高计算能力和做题效率.
板书设计 27.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第1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1.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作图一般步骤: 描点法作图:1、列表 2、描点 3、连线 3.图像: k>0 k<0 提纲掣领,重点突出.
教后反思 ①[授课流程反思] 通过现场操作作图,观察图象总结性质,让学生体会看图,学会分析图象.
②[讲授效果反思]
通过看图、思考、讨论、归纳、总结,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为学生今后获取知识、探索发现和创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③[师生互动反思] 从课堂氛围和课堂效果分析,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新知学习中,能够集中精力完成学习任务. 反思,更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