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9 21:2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5分)
(一)字音字形与成语辨析(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应和(yìng hè) 嘹亮(liáo) 贮蓄(zhù) 咄咄逼人(duō)
B. 棱镜(léng) 匿笑(nì) 分歧(qí) 霎时(shà)
C. 徘徊(pái huái) 憔悴(qiáo cuì) 匿笑(nì) 粼粼(lín)
D. 瘫痪(tān huàn) 絮叨(xù dao) 侍弄(shì nòng) 憔悴(qiáo cuì)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咄咄逼人 花枝招展 喜出望外 各得其所
B. 翻来覆去 暴怒无常 泼泼洒洒 忍俊不禁
C. 粼粼波光 恍然大悟 缠缠绵绵 匿笑
D. 憔悴不堪 絮絮叨叨 一霎时 分歧
3.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在操场上奔跑的样子,真是花枝招展。
B. 妈妈看到我成绩单后,忍俊不禁地笑了。
C. 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大家各得其所地奔跑。
D. 他絮絮叨叨地说了半天,终于让我恍然大悟。
4.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春天的田野上,孩子们________地奔跑着,笑声洒满山坡。
②母亲的脸上________着慈祥的笑容,仿佛春天盛开的桃花。
③他________地望着远方,眼神里写满了对母亲的思念。
A. 花枝招展 匿笑 憔悴
B. 喜出望外 浮现 呆呆
C. 泼泼洒洒 荡漾 痴痴
D. 翻来覆去 闪现 怅惘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语文课的学习,使我深刻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B. 他不仅擅长写作,而且也喜欢画画和弹钢琴。
C. 这篇文章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的辛劳。
D. 我们要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4)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6)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二)
(7)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8)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9)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0)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三)语段填空与修改(共15分)
7.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大地换上了新装。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用原文回答:这段文字描绘了春天哪些景物?(3分)
(2)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4分)
(3)将“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改为拟人句,不改变原意。(2分)
(4)请仿照“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写一组比喻句,描写秋日景象。(3分)
(5)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旨。(3分)
二、阅读理解(共65分)
(一)现代文阅读(节选自朱自清《春》)(共2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4题。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8. 文章开头连用两个“盼望着”有何表达效果?(3分)
9. “偷偷地”“钻”分别表现了小草怎样的特点?(4分)
10.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3分)
11. 文中“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一句中,“眨呀眨的”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12. 请从感官角度赏析“花里带着甜味”一句。(3分)
13. 结合全文,说说作者笔下的春天具有哪些特点?(4分)
14. 请用“春天像……”的句式仿写一个比喻句,表达你对春天的理解。(4分)
(二)现代文阅读(节选自莫怀戚《散步》)(共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21题。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15. 文章开头交代人物有何作用?(3分)
16.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一句有何深层含义?(4分)
17. 作者为何说“春天总算来了”?(3分)
18. 文中描写田野景色的句子有何作用?(3分)
19. 请赏析“咕咕地起着水泡”中“咕咕”一词的表达效果。(3分)
20.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生命”一词的理解。(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20分)
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22—28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2.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描绘了怎样的画面?(3分)
23.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阔”“悬”两字有何妙处?(4分)
24.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了怎样的哲理?(4分)
25. 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26. 请从炼字角度赏析“入”字的表达效果。(3分)
27.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写作(共50分)
(一)微写作(10分)
28. 请以“那一刻,我懂得了母亲”为题,写一段150字左右的片段描写,要求运用细节描写,情感真挚。
(二)大作文(40分)
29.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有人说,亲情是一场春雨,润物无声;有人说,亲情是一盏灯,照亮归途;也有人说,亲情是一棵树,为我们遮风挡雨。
请以“亲情”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题目自拟。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一)字音字形与成语辨析
1. C
【解析】A项“应和”读yìng hè,但“咄咄逼人”读duō duō;b项“棱镜”读léng,但“匿笑”读nì,正确;D项“瘫痪”读tān huàn,正确,但“憔悴”读qiáo cuì,正确。C项全部正确。
2. A
【解析】B项“暴怒无常”应为“暴怒无常”,无错;C项“缠缠绵绵”非教材词语;D项正确。
3. D
【解析】A项“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艳丽,不用于男孩;B项“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语境不符;C项“各得其所”指各得其所,语境不符。
4. C
【解析】“泼泼洒洒”形容动作洒脱,符合语境;“荡漾”形容笑容自然;“痴痴”形容神情专注。
5. C
【解析】A项句式杂糅;B项“不仅……而且”后成分重复;D项“提高兴趣”搭配不当。
(二)古诗文默写
6. (1)潮平两岸阔 (2)枯藤老树昏鸦 (3)河流大野犹嫌束 (4)不知何处吹芦管 (5)自古逢秋悲寂寥 (6)晴空一鹤排云上 (7)何当共剪西窗烛 (8)夜阑卧听风吹雨 (9)不知何处吹芦管 (10)夕阳西下
(三)语段填空与修改
7. (1)小草、桃树、杏树、梨树、蜜蜂、蝴蝶、野花。
(2)比喻、拟人、排比。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比喻和排比;“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是拟人。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唱着歌。
(4)黄的像金,橙的像霞,红的像血。
(5)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二、阅读理解
(一)现代文阅读《春》
8. 反复手法,突出作者对春天的急切盼望之情。
9. “偷偷”写出小草生长悄然无声;“钻”表现小草生命力顽强。
10. 拟人,表现百花争艳的热闹景象。
11. 不能删去,“眨呀眨的”写出野花的灵动,增强画面感。
12. 从嗅觉角度写出花香袭人,增强感染力。
13. 充满生机、色彩明丽、富有活力、令人喜悦。
14. 春天像一位温柔的画家,用绿色染遍山川田野。
(二)现代文阅读《散步》
15. 交代人物关系,为下文家庭温情作铺垫。
16. 表现了母子角色的转换,体现亲情的轮回与反哺。
17. 春天象征生命,母亲熬过严冬,令人欣慰。
18. 借景抒情,表达对生命的赞美。
19. “咕咕”拟声,生动表现春水生机。
20. 生命是脆弱而顽强的,亲情是延续生命的力量。
(三)古诗文阅读
22. 描绘了青山绿水、舟行其间的优美画面。
23. “阔”写出江面开阔,“悬”写出帆高挂,形象生动。
24. 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蕴含希望与新生。
25. 思乡之情,欲借归雁传书。
26. “入”写出春意悄然来临,富有动感。
27. 表达了诗人思乡、乐观、旷达的情怀。
三、写作
微写作示例:
那一刻,我懂得了母亲。那天夜里,我发烧了,母亲坐在床边,用毛巾一遍遍擦我的额头。她的手冰凉却温柔,眼神里满是焦急。我迷迷糊糊中听见她轻声说:“别怕,妈妈在。”那一刻,我泪湿枕巾,原来母亲的爱从未说出口,却藏在每一个细节里。
大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