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同步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同步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00.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19 19:2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同步达标
核心知识点——我国境内的古人类
1.中国是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某同学在学习了中国境内的古人类后,制作了以下知识卡片,符合知识卡片中描述的古人类的是( )
生活在距今约160万年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1965年5月,我国考古学家在南部某地区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它们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该原始人群( )
A.其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B.使用的石器为磨制石器
C.遗址在中国云南省元谋县 D.会使用火种和建造房屋
核心知识点——北京人
3.“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对此结论最具说服力的证据是( )
A.当地的传说 B.古籍的记载
C.遗址与化石 D.学者的著作
4.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通过下图可以判断北京人( )
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
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B.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劳动
C.具有爱美意识
D.会使用天然火
核心知识点——山顶洞人
5.绘制时间轴是培养历史时空观的重要方法。观察下面的时间轴,山顶洞人应该生活在哪一时期( )
A.① B.② C.③ D.④
6.如图是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它反映了山顶洞人( )
A.集体生活 B.注意防寒 C.开始种植 D.懂得爱美
能力提优
建议用时:20分钟 总分: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史料是历史学研究的基础,分为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若研究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代表——元谋人的生产生活状况,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是( )
A.相关的文献记载 B.远古的神话传说
C.学者的相关观点 D.考古发现的门齿化石
2.以下是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掘情况简表,据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
人类化石200余件,分属40多个个体 5个灰烬层及大量动物烧骨
动物化石100多种 石器约10万件
A.北京人遗址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遗址
B.北京人遗址考古发掘丰富
C.北京人从事狩猎活动并开始饲养牲畜
D.北京人过着定居生活
3.通过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长期发掘,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出土了大量猿人骨骼化石,身体部位比较全面,分属于40多个个体。这表明( )
A.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B.北京人不仅懂得用火,而且还能保存火种
C.北京人是中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D.北京人的体貌形态已经明显地表现出现代人特征
4.1930年,考古人员在对山顶洞人遗址发掘时,发现了经火烧的碎骨和鹿角,此外还有大量的烧骨、烧石、烧过的朴树籽和紫荆木炭,这被视为古人类用火留下的证据。材料说明( )
A.山顶洞人遗址是中国最早的人类遗址
B.山顶洞人懂得原始农业种植
C.考古发现为了解原始社会提供了重要依据
D.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唯一依据
5.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华大地很早便出现了人类的足迹。下列哪项是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相似点 ( )
A.都与现代人模样基本相同
B.都已经吃上熟食但只能使用天然火
C.使用打制石器进行劳动
D.都能缝制衣服,有爱美意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共20分)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1)图一认为人是从哪里来的?根据图二所示,人类应该是由什么演化而来的?图三反映的是我国的哪一古人类?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6分)
材料二 北京人用火的证据十分明显。发掘北京人化石地点的中段靠近南北裂缝的堆积时,曾发现过三层灰烬。上层灰烬很厚,最厚达六米,位于整个堆积的中上部;中层灰烬较薄,最厚达四米,位于堆积的中下部;下层灰烬最薄,最厚处只有一米,位于堆积的底部……
(2)材料二告诉我们,断定北京人已能使用火的证据是什么?(2分)
材料三 灰烬的发现不仅证明了北京人已经使用了火,而且灰烬在同一层中,有时很厚,有时很薄,有时又间断,又可以证明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控制火的能力。
(3)从材料三中找出北京人已有“控制火的能力”的理由。(2分)
材料四 人类能够使用和管制火,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这必须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累积了经验,有了相当的智慧才有可能办到的。正因为北京人能够如此,才进一步证明了他们对付自然界已有了一定的办法。
——贾兰坡《“北京人”的故居》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北京人怎样用火“对付自然界”。(4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恢复了对周口店遗址的发掘研究,获取了大量的宝贵资料,迄今为止,考古学家们已经发掘出代表40多个个体的头盖骨、下颌骨、牙齿等化石和丰富的石器与用火遗迹。北京人的发现,为中国古人类及其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杨海峰、贾彧彰、苏宝敦编著《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材料二 山顶洞人的劳动技能、经验等,早已远超前人,取得很多新成就,如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此外,山顶洞人还利用磨光、钻孔技术来打磨石器,会狩猎、采集、捕鱼等,就算去到很远的地方也能与同一属性的原始居民交换物品。技术过硬,山顶洞人的审美观念也逐渐提高。
——摘编自《山顶洞人是如何发现的?》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周口店遗址发现的北京人的特点。(2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山顶洞人相较北京人有何进步。(至少写出两个方面)(2分)
(3)对比材料三的两幅图,你觉得图一和图二哪幅图代表的文化经济发展水平更先进一些?理由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同步达标
1-6 BCCBDD
能力提优
1-5 DBACC
6.(1)图一认为人是女娲“抟土造人”而来的。(1分)根据图二所示,人类应该是由古猿演化而来的。(1分)图三反映的是我国的北京人;(1分)因为北京人的颧骨突出,其面部较现代人稍短,吻部前伸,前额低平,鼻骨扁平,眼眶上缘有两个互相连接的粗大眉骨,牙齿粗大,上下颚骨向前突出。(3分)
(2)在发掘北京人化石的地点中,曾发现过三层灰烬。(2分)
(3)灰烬有时厚,有时薄,有时又间断。(2分)
(4)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
7.(1)会打制石器,(1分)会使用天然火。(1分)
(2)可能会人工取火;掌握磨光、钻孔技术;懂得交换物品;已经有了审美观念。(至少写出两点,2分)
(3)图二。(1分)图二代表的文化使用的是磨制石器。(1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