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练习: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练习: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12 21:4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廉颇蔺相如列传》随堂练习
一、语基落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缪贤(miào)
燕王(yàn)
砧板(zhēn)
傲倨(jù)
B.睥睨(nì)
弄臣(lòng)
斋戒(zhāi)
佯狂(yáng)
C.汤镬(huò)
渑池(miǎn)
盆缶(fǒu)
怒叱(Chì)
D.披靡(mǐ)
避匿(nì)
鄙贱(Bēi)
刎颈(wěn)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愿:同意。
B.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曲:理亏。
C.固请,召有司案图
案:审察、察看。
D.度道里会遇之礼毕
遇:会见,见面。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4下列语句从句式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
②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
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④设九宾礼于廷
⑤会于西河外渑池
⑥而君幸于赵王
⑦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⑧以勇气闻于诸侯
⑨何以知之
⑩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A.①/②⑦/③⑥⑩/④⑤⑧/⑨
B.①②⑦/③⑥⑩/④⑤⑧/⑨
C.①②⑦/③⑩/④⑤⑥⑧/⑨
D.①/②⑦/③⑩/④⑤⑥⑧/⑨
二、阅读理解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9题。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
( http: / / www.21cnjy.com )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徒:白白地。
B.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伏:趴伏。
C.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许:赞许。
D.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完:使……完好无缺。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②拜相如为上大夫
B.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②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①夫赵强而燕弱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
D.①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②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7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蔺相如“有智谋,宜可使”的一项是(
)。
①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②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③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
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⑤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⑥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②③⑤
8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赵国得到和氏璧时,秦昭王遗书欲以十五城换取和氏璧。给还是不给,这是摆在赵国面前的两难问题。
B.秦派使者送信,按照外交礼节,赵应派使者回复,但满朝文武,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出使秦国的人,这是蔺相如出场的背景。
C.缪贤在赵国确实没有可出使秦国的合适人选时推荐了蔺相如,可见当时赵国并不注重人才,致使国力弱小。
D.蔺相如认为,秦强赵弱,国家实力间的差距决定了和氏璧不得不给。在决定给秦国和氏璧后,又许下诺言:完璧归赵。
9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2)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3)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参考答案:
1.C 思路解析:A项,“燕”应读“yān”“nòng”“Bǐ”
2.A 思路解析:A项,“愿”的意思是“希望”。
3.A 思路解析:A项,“廷”都是名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状语。B项中的“因”①是介词,作“经由”或“通过”讲;②是副词,作“于是”讲。C项中的“之”①是助词,译为“的”;②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中的“上”①是名词,译为“上面”;②是方位名词作状语,译为“向上”。
4.A 思路解析:①定语后置句;②⑦判断句;③⑥⑩被动句;④⑤⑧介词结构后置句;⑨宾语前置句。
5.C 思路解析:C项“许”,答应,许可。
6.A 思路解析:A项“为”,都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词,担任。B项“者”,①定语后置的标志;②表疑问语气。C项“而”,①表并列;②表顺承。D项“以”,①介词,用;②连词,用来。
7.B 思路解析:①是宦官缪贤推荐蔺相如的话;②只就这句话看,不能体现蔺相如的智谋;⑥只能体现蔺相如的“勇气”。排除这三句话即可。
8.C 思路解析:C项“当时赵国并不注重人才,致使国力弱小”在原文中没有依据。
9.思路解析:这三句话的翻译重点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窃”,私下里;“以为”,认为;“奈何”,怎么办。
参考答案:(1)我曾经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
(2)我私下认为蔺相如是个勇士,有智慧和谋略,应该是可以出使的。
(3)赵王说:“得了我的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