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训练:第2课《雷雨》(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训练:第2课《雷雨》(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12 21:5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雷 雨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伺候(sì) 
汗涔涔(cén) 弥补(ní) 报应(yìnɡ)
B.江堤(dī)
离间(jiàn)
谛听(dì)
怜悯(lián)
C.昧心(mèi)
沉吟(yín)
惊愕(è)
本分(fèn)
D.暂时(zàn)
烦躁(zào)
雪茄(jiā)
打量(liɑnɡ)
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烦燥 烦恼 繁琐 走投无路
B.贤惠
混账
委屈
委屈求全
C.蔓延
窟窿
丝绸
轻歌慢舞
D.感慨
敲诈
诈取
奄奄一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大型话剧《雷雨》公演之后,在文艺界和观众中风行一时。
B.这个资深演员在话剧《雷雨》中的精彩表演,令人叹为观止。
C.这篇评论《雷雨》的文章观点怪异、语言偏激,一旦刊载出来,必定会走投无路。
D.周朴园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故意叫江堤出险,淹死了两千多个小工,这种令人发指的事他都干得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B.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
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二、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鲁侍萍 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还有一件,——
周朴园 (惊愕)梅花?①
鲁侍萍 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
周朴园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②
鲁侍萍 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 哦,侍萍!(低声)是你?③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④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 (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5.①处周朴园“惊愕”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②③处的台词分别表现了周朴园的什么心理?(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侍萍时,为什么会惊恐万状,追问侍萍“谁指使你来的”呢?(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何理解④处鲁侍萍关于“命运”的说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类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曹禺的话剧《家》的片段,完成9~12题。
(舞台渐明,雨渐缓,满院是淅沥的雨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屋檐滴到石阶上。黑暗的甬道中慢慢走出鸣凤,周身湿淋淋的,头发散开披在后面,发里有草叶水藻,手里握着残落的莲花。昏昏的红檐灯照着她一副失神凹陷的眼。她路过甬道,推了推觉慧锁上的门。)
鸣凤 (走到觉慧窗前,低低地)三少爷!
觉慧 (以后一直在窗内答应,诧异地)鸣凤,你怎么还没有走?
鸣凤 (平淡里埋着失望的声音)我又来啦。
觉慧 (烦恼地)怎么又来了,你?
鸣凤 (沉痛)我舍不得你。
觉慧 (委婉地)鸣凤,你不要再搅我吧!我有事!
鸣凤 (轻声,哀哀地)我不是来搅你,我就想再看你一眼!
觉慧 (温和而肯定)不!
鸣凤 (凄恻地)就一眼。
觉慧 (恳求地)不,我真是有事啊!鸣凤,你好好地回去吧,走吧!
鸣凤 (含泪)那么我走了。
觉慧 (安慰地)睡吧,不要再来了。
鸣凤 (冤痛)不来了,这次走了,真走了。
9.片段开头的舞台说明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片段结尾鸣凤的“不来了,这次走了,真走了”,你认为这句话的真正含意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片段内容,分析鸣凤的心理。(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7岁的丫头鸣凤深爱着觉慧,但被高老
( http: / / www.21cnjy.com )太爷(觉慧的祖父)逼迫嫁给老头子冯乐山,她自杀了。有人对鸣凤的选择提出异议,认为鸣凤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换来爱人的安宁”和“以死来保住自身清白”的表示反抗的方式不应该只是自杀,而是应该珍惜生命。你赞成这样的观点么?请说明理由。(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10分)
13.下面是《雷雨》中部分修改情况的对照表,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一下修改的好处。(5分)
原文
改文
①周朴园: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起来吧。
周朴园: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
②周朴园: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侍萍:好,我希望这一生不至于再见你。
周朴园: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侍萍:好,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文字材料,按要求答题。(5分)
从我国京剧到地方戏曲曲艺,千百年来一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由方言传承的,中国传统的戏曲曲艺,在当下面临着极其尴尬的处境,特别是地方戏曲曲艺,其最大的忧患是流失的观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观众。过去,我们总是批评戏曲的题材老、人员老、剧本老等等,其实,最重要的原因不是戏曲本身,而是方言地位的沦丧,方言处于语言的边缘位置,________。与其说青少年是“看”不懂地方戏曲,不如说是“听”不懂,母语水平的匮乏,造成了母语文化的苍白,听不懂方言,自然也就无法理解地方戏曲。
(1)上面的文字材料在表述方面存在两处问题,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
①将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给文中画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反馈
1.A [伺cì,弥mí。]
2.D [A项燥—躁,B项委屈求全—委曲求全,C项慢—曼。]
3.C [“走投无路”指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不符合语境。]
4.A [B项搭配不当,应为“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供快乐的人性化服务”。C项介词使用错误,“经过”改为“通过”;主谓搭配不当,在“80%”后加“的患者”。D项结构混乱,改为“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宾至如归的感觉”或者“让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5.“惊愕”是周朴园的意外情态,因为侍萍突然提起那绣在袖襟上的周朴园几乎忘记了的梅花。
6.②处的台词是一种不敢相信事实而终于发现是事实的反问,表现了周朴园的恐慌心理。③处的台词,则表现了周朴园紧张、害怕的心理。
7.因为他意识到侍萍的出现,将威胁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他以前的种种罪恶将昭然于天下,这给他的精神以沉重打击,所以他立即感到惊愕、惶恐,这正是他内心虚伪的表现。他认为侍萍此次来的背后一定有人出谋划策,这表现了他奸诈多疑的性格。
8.鲁侍萍在苦水中挣扎,悲叹自己命运的乖蹇,她相信命运,但也表现出对世道不公的愤懑。
9.渲染一种凄惨、悲凉的心情;交代故事情节;暗示鸣凤已经去投湖死过一次了。
解析 节选部分是鸣凤临死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觉慧的道别戏,开头的“舞台渐明,雨渐缓,满院是淅沥的雨声,从屋檐滴到石阶上。黑暗的甬道中慢慢走出鸣凤。周身湿淋淋的,头发散开披在后面,发里有草叶水藻,手里握着残落的莲花”。这一切,都明显透露着凄惨、悲凉的氛围,暗示鸣凤后面还会有悲惨的故事。
10.再也不会来找你了,这次是真的要去投湖自杀了,这是永远的诀别。
解析 “走了”是双关语,一是离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觉慧,一是死,联系前面的舞台说明和鸣凤对觉慧说“我又来啦”“我舍不得你”“我不是来搅你,我就想再看你一眼!”这些话,可以体味出这是和觉慧的最后诀别。
11.矛盾,既深爱觉慧,不愿离开;又迫于压力,不能明说,不得不自杀。
解析 解答这道题,需认真体味全段的对话:鸣凤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爱着觉慧,当她从湖中上来见觉慧时,觉慧却烦恼地说“怎么又来了,你?”当鸣凤沉痛地表白“我舍不得你”时,觉慧竟然说“鸣凤,你不要再搅我吧!”鸣凤已经不愿意说明自己的心意,这种不愿离开却又得不到回应的痛苦矛盾,促使她走向绝望的自杀路。
12.(示例)我不同意鸣凤的自杀选择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认为,鸣凤至少可以有以下四种选择:第一,私下逃跑;第二,告诉觉慧,请求他的帮助;第三,看破红尘,剃发出家;第四,和冯乐山同归于尽。和自杀相比,第一种选择即逃跑,并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第二种选择获救的可能性相当大,因为热爱自由、信奉平等的觉慧的爱情真诚可信,虽然觉慧可能会遭到高老太爷的责骂甚至断绝供给的惩罚,但和牺牲性命相比代价要小得多;第三种选择也有保全性命的可能;只有第四种选择代价很大,不过至少也让压迫者付出血的代价。其实反抗的道路不只一条,然而鸣凤却选择了代价最大最绝望的一条。同时我认为,每一种反抗都是高尚的,因为生命、自由、尊严、爱情都是人生中最为美好的事物,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热爱并为之斗争的,因而无论哪一种反抗形式都是高尚的。但是,投湖自杀是最不足取的反抗形式。
解析 本题是一道拓展探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新课程特别倡导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个性观点。本题的目的就是为了考查同学们的个性探究能力,对鸣凤以生命代价来表白对爱的贞洁守卫的选择,同学们可以见仁见智,上面的答案仅仅提供了一个角度,你可以畅所欲言,可以赞成鸣凤的选择,也可以反对鸣凤的选择,只要你观点鲜明,言之成理即可。
13.①“提起来”语言啰
( http: / / www.21cnjy.com )嗦,而且有从旁促使别人注意或指点别人的意味,“提了吧”,有淡化事态的意思。②“至于”表示可能达到的某种程度。原文语气委婉,处于被迫无可奈何的较弱地位。改为“要”,语气果断,针锋相对,表现出鲁侍萍对周朴园深恶痛绝的愤恨心理。
14.(1)①将“从我国京剧到地方戏曲曲艺”改为“我国京剧和地方戏曲曲艺”。
②将“其最大的忧患是流失的观众”改为“其最大的忧患是观众的流失”。
(2)示例:地方戏曲也就随之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