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甘肃省兰州八十一中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无答案)
一、基础知识综合(24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同一座瑰丽宝藏,蔚为壮观。里面有亘古不变的家国情怀,激荡人心的铮铮誓言,妇rú( )皆知的英雄赞歌,可歌可泣的凛然正气,感人至深的至孝亲情……一旦探秘其中,就会终生受用。翻开七下语文课本,字词间处处流淌着传统美德的光辉:“锲而不舍”的坚毅品格,对学业、对亲情责任坚守的生动写照:“鞠躬尽粹”的无私精神,亦是我们为理想、为国家奋斗应怀有的炽热之心; , !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亘古
②妇rú 皆知
(2)以上文字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3)文中画横线短语类型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铮铮哲言(偏正短语)
B.可歌可泣(并列短语)
C.感人至深(补充短语)
D.传统美德(动宾短语)
(4)请仿照文章画波浪线的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要求:与前文连贯,有感染力。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陋室铭》选自《刘禹锡集》,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作者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
B.《带上她的眼睛》作者是刘慈欣,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有《三体》《流浪地球》等。
C.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另外三大发明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
D.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3.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就是说,“云”乃“雲”在古代的简省体。
①“云”由空气中的悬浮水气凝结而成,积久则变生为雨,重新回到地上。
②战国以后,人们对气、云、雨之间的关系已完全明晰。
③远在殷商时代,殷人已模糊认识到云之生、雨之降的缘由,是由大地山川水气上升所致这一科学道理。
④《说文解字》也因而释为:“雲,山川气也。从雨,云象雲回转形。云,古文省雨。”
⑤所以,小篆的“云”字增加了“雨”字头,表明它与雨有关。
A.③④①②⑤ B.①④②③⑤ C.①③②⑤④ D.②①④③⑤
4.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弘扬传统、知礼孝亲,学校组织开展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悟孝义】相比于传统的“孝”,“00′后”“10后”的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根据以下材料,写出你发现的新特点。
材料一: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他们”。
材料二: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的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我发现的新特点:
材料一: 。
材料二: 。
(2)【说孝心】欣赏上面漫画,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说漫画的内容,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3)【扬孝道】你在宣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活动时,听到小兰同学说:“我只是个十二三岁的中学生,尽孝离我还很远。”他认为开展这次活动没有必要,不想参加,请你劝说他参加活动。
5.历史的长河奔涌不息,诗歌更显璀璨星光。下面是小兰同学制作的诗文名句练习卡,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叹息千年 陈子昂登幽州台;那(1)“ , ”的悲伤,是怀才不遇者在天地间的孤独回响;杜牧夜泊秦淮,目睹“商女不知亡国恨,(2) ”的醉生梦死,以犀利笔触针砭晚唐权贵的昏聩;李商隐咏叹贾谊,一句(3)“ ,不问苍生问鬼神”,道尽统治者不识贤才、虚饰太平的荒诞。他们虽身处不同时代,却都以诗为剑,剖开社会的沉疴,让后人在字里行间触摸到历史的温度与沉重。
趣由心生 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高呼(4)“ , ”,以磅礴的气势展现出高瞻远瞩的政治抱负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刘禹锡于《陋室铭》中写下“无丝竹之乱耳,(5) ”,他远离世俗的纷扰,静心陋室,为中华文化宝库增添了熠熠生辉的瑰宝。
墨香浓郁,诗情永存。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6.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宙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下面对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所写的季节不同,诗人在诗作中流露出的心情也是有所不同的。
B.《约客》写黄梅时节“家家雨”的天气及耳边不断的蛙声,流露出诗人对好友约而不至的苦闷、无聊和寂寞。
C.《闲居初夏午唾起》写初夏午睡后,芭蕉分绿,柳花飘飞,诗人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的情景。
D.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读这两首诗,我们也可以约略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情趣。
(2)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中“芭蕉分绿与窗纱”中的“分”字很传神,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7.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扳。……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开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活板》(有删减)
【乙】
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①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割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一日,语众曰:“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无人应者。乃问之曰:“子之技诚巧矣。子何不范②金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③而不坏?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
——《琢冰》(有删减)七年级语文》
【注释】①被,同“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②范:雕刻。③宝:成为宝贝。
(1)依据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加点字意思
用讫再火令药镕 查阅字典:①完毕,完尽②始终,终究③同“迄”,至,到 A
皆叹其巧 参考成语:草木皆兵 B
乃问之曰 结合上下文语境 C
为夏、殷、周、汉之器 课内迁移: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 D
(2)下列对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
B.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
C.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
D.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②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
(4)有同学提出,为什么有些传统技艺在科技发展史上熠熠生辉,有些技艺却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请结合毕昇和琢冰者的事例,简要概括其原因。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绽放的梨花
李汀
①春风拂面,梨花仿佛一夜间绽开,满村弥漫着淡淡的梨花香。梨花摇曳处,几位老人在梨花丛里给花授粉,一手拿细竹签,一手拿花粉瓶。阳光下蜜蜂舞动,梨花颤动,好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②我问:“老人家,辛苦吗?”老人从花丛里探出头笑呵呵地说:“授粉是轻松活儿,你没见老陈干的大家伙呢。”
③老陈是谁?干啥大家伙呢?老人几步从梨花丛里跨出来,头发上还飘着两三瓣梨花:“走,去看嘛。”来到一处老院子墙壁边,老人指着站在墙壁钢管架上正在忙碌的另一位老人说:“这就是老陈,搞水泥画的,干的大家伙嘛。”
④只见钢管架子上的老人一会儿弯腰,一会儿在墙上比画。我担心地问:“您多大年纪了?注意安全哦。”老人头也不回地说:“八十了,干习惯了,安全着呢。”
⑤“八十了,还干这个呀?”我还是有些担心。老人直起腰,回转身子,笑眯眯地说:“八十咋了?这我都干四十年了。”
⑥只见老陈先是在墙面上用铅笔勾勒出一棵树,又在树下添上几间茅草屋。我问:“这是画什么呢?”老人依然笑眯眯地说:“画迎客松呢。这家主人的儿子选好日子要结婚了,送点什么呢?就想着还是送他一幅水泥画。迎客是迎,迎新娘子也是迎,祝福婚姻像迎客松一样长青不老。”
⑦说话间,只见老陈把草图改了一遍又一遍,已经可以看见迎客松的雏形了。他手上没停,嘴里念叨着:“涂在墙上的东西,不敢马虎,要精益求精呢。”我夸奖道:“已经很好了。”老陈说:“这手上的功夫,自己心里清楚,要过得了自己这一关。”
⑧眼看草图已经打好,老陈把混合好的水泥砂浆,沿着墙上草图的线条开始一层层往上堆砌。树根处用抹刀一边涂抹,一边用刀尖抹出细致的根部纹路来。在涂抹松树树叶时,为了防止水泥脱落,老陈又在墙上钉上钉子,将堆砌好的块状水泥,用小抹刀一点点雕刻出茂盛的枝叶形状。抹刀在一堵墙上来回舞动,叮当作响。刀到,知深浅;刀到,景致出。水泥砂浆在他手里像是有了生命一样,一会儿变出满枝活灵活现的树叶,一会儿变成栩栩如生的蜿蜒树根。仿佛那水泥砂浆就是一砚浓墨,老陈是在用这浓墨泼绘。一会儿,一棵松树的古老坚韧气息和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便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这面墙上。
⑨我惊讶地问:“这水泥砂浆是特殊材料吗?这么听话。”老陈衣服手上脸上沾着点点砂浆,笑着说:“啥子特殊材料?只是说水泥标号要高,沙子要用细沙。然后按比例混合好,就行了。”
⑩老陈一边干,一边语气自豪地跟我介绍:“我们村有三件老物件。第一件就是这老水泥画,家家户户墙上都有一幅,有的是松鹤延年,有的是福禄寿喜,有的是柿柿如意,不重样。我爱上这水泥画也是偶然机会。大概四十年前,我所在的厂子获得省先进称号,厂长让我在大门上写上‘省先进企业’。为了留得久一些,我就想到做成水泥字。做成后,我就想,水泥能写字,那也能作画。从此,我就自己琢磨研究,爱上这水泥画了。这老手艺,村里几个年轻人也喜欢,跟我学上了呢。”
第二件是啥?我急于知道。老陈从钢管架上下来说:“别急嘛。这画正好需要时间沉淀。走,带你在村子里转一圈。”
村子四百多户人家,全是清一色的老房子。白色工字脊,白墙壁,红门窗,褐色线条勾勒……我有些惊讶:“村子里全是老房子?”
老陈笑答:“识货。这就是我们村的第二件老物件了。穿斗小青瓦、白墙坡屋顶的川北民居,凭着这,我们这的古村落名声在外呢。”
一处房子周围果树环绕,梨花李花正开,房顶爬满爬山虎。老陈有些自豪地说:“这房子就是我家的,冬暖夏凉。”他拿来木板凳,让我坐在几棵老梨树下。阳光从雪白梨花间透下来,亮亮的,暖暖的。我笑着说:“这第三件嘛,我猜是这老梨树了。”老陈不急不慢,点头应道:“这老梨树上百年了,村里这种上百年的梨树有两百多棵。除了卖梨子,还有不少人来我们这赏花品梨。这老梨树是我们当之无愧的老物件呢。”
坐在这绿树掩映、梨花绽放的老房子边,我不由回想起第一次进村的情景。景物浮现眼前,一时间,满眼是画,满眼是光。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场景 人物画面
阳光下,梨花摇曳处 几位老人手拿竹签和粉瓶给花授粉
一处老院子墙壁边 ①
村子里 ②
③ 老陈和“我”闲聊,介绍老物件老梨树
(2)本文的语言具有特色,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老陈又在墙上钉上钉子,将堆砌好的块状水泥,用小抹刀一点点雕刻出茂盛的枝叶形状。抹刀在一堵墙上来回舞动,叮当作响。刀到,知深浅;刀到,景致出。
②景物浮现眼前,一时间,满眼是画,满眼是光。
(3)文章写老陈时,多次出现了“笑”“笑眯眯”等词,请结合文章第⑤⑥⑨ 段的内容,分别分析老陈这些“笑”或“笑眯眯”的原因。
(4)本文曾用《遇见》为题目,在发表时编者改为《绽放的梨花》,与课文《驿路梨花》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绽放的梨花》的妙处。
9.阅读非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等经典动画片向世人展现出独特的东方美学,不仅在国内外动画创作领域引发广泛关注,更将中国动画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但彼时的国产动画,集中于传统神话和民间故事等,对科幻题材则鲜有涉猎。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铁臂阿童木》《变形金刚》等国外科幻动画被陆续引进,这些作品展现出的科技感与丰富想象引发了中国动画人对科幻题材动画创作的诸多思考。
近年来,科幻题材的国产动画不断涌现,取得了诸多成就,以当下较为热门的科幻动画剧集《灵笼》为例,该片在美术设计、配乐等方面都呈现出浓郁的中国风格:在旗袍基础上改良的未来服饰,以唢呐为主的民族风配乐。科幻动画剧集《黑门》中,从反复出现的中国传统美食、装饰有传统花鸟纹样的器物,到室内悬挂的书法作品、电脑系统操作界面显示的太极元素,都让观众感受到浓郁的中国风和“文化味”……这些作品的出现,填补了中国动画类型的空白,其中大量东方文化和美学元素的巧妙转化与运用,为“中国式”科幻动画的创作探索开拓了新思路。
材料三:
想让科幻电影“走出去”,优质的、凸显中国文化特色的内容是基础,过硬的科技实力和浓厚的原创氛围是关键。当代中国科幻电影人在创作过程中,自觉聘请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做顾问,严谨展示基于科学理论与科幻设定的科技造物。
主创者娴熟地运用电影视听语言,展现出现代科学的宏观视野和中国重大科技成果,带领观众在宇宙视域下审视人类命运共同体,激发情感共鸣。科学探索、审美追求与思想情怀的融合,大大提升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文化内涵,这种融合的普适性增强了作品的国际传播力。电影是一种视听艺术,成熟的、经得起观众挑剔的制作水准,是作品成功“走出去”的硬指标。
材料四:
从《三体》到《流浪地球》,从科幻文学到科幻影视,21世纪以来,优质国产科幻文艺作品由少到多,科幻创作者群体不断扩大,这些都说明“中国科幻新纪元”已经到来。
回望中国文艺史,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暗含着极具创造力的幻想,虽然那些幻想并非“科学幻想”,但想象力的种子早已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国科幻创作者从中国视角出发对宇宙和人类未来开展想象,创造出不同于西方的科幻世界和想象力美学。
无论是科幻文学,还是科幻影视,它们都诞生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现实基础之上。一方面,科幻作品中的科幻理念多是以科学理论为基础而建构出来的;另一方面,真实存在的科技成果为科幻想象提供了现实依托。
《三体》也好,《流浪地球》也罢,之所以成为现象级科幻作品,还因为其传递出与科幻感相结合、独具中国特色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而这最能代表中国科幻的特色。
对于如何应对人类共同的挑战,中国的科幻作品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大家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而团结奋斗,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和合共生”的价值理念和“天下一家”的大同思想。
(以上材料均来自网络)
(1)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中国成立后,国产动画题材多集中于传统神话和民间故事等。
B.最近这些年,国产科幻动画转化运用了大量东方文化和美学元素。
C.科学探索、审美追求与思想情怀构成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文化内涵。
D.中国科幻作品蕴含着“和合共生”的理念和“天下一家”的思想。
(2)请阅读材料一,简要概括你得出的结论。
(3)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想让科幻电影“走出去”的条件。
(4)在一个科幻论坛中,部分网友对中国科幻作品的发展前景表示悲观,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四,跟帖回应。
四、名著阅读(6分)
10.班级举办“绽放在名著中的青春故事”活动,围绕该阅读活动设置了三项活动任务。
班级以“保尔童年遇到的人物”为主题,请你制作表格,梳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该部分人物形象及他们对保尔的影响。
人物 人物形象 对保尔的影响
少女冬妮娅 ① 她尊重理解保尔,保尔对她产生好感
朱赫来 勇敢机智 ②
(1)将表格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①
②
(2)阅读活动的海报会根据每期名著人物的特点设置不同的底色。经过讨论,同学们确定了三种颜色:红色、灰色、绿色作为本次海报备选。请仿照示例,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人物形象和主题说说保尔的海报底色应采用哪种颜色。
示例:
祥子的海报底色应用灰色。18岁的祥子来到北平成为一名人力车夫,他本想靠自己的努力拥有自己的车,却在黑暗的现实中屡次受挫。“三起三落”后,祥子的理想破灭,最终堕落成麻木的行尸走肉。就像灰色给人的感觉一样,灰色与祥子的悲惨命运及作品所反映的黑暗社会现实更契合。
(3)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从保尔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体验。
五、作文(50分)
1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写到:“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当被生活欺骗,你是否有过“那过去了的”成为“亲切的怀恋”的体验?
请根据自己的经历,自选素材,以“亲切的怀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②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③书写工整美观。
第9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