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栘中(yí) 厩监(jiù)
数通使(shù)
且鞮侯(jū
dī)
B.缑王(ɡōu)
煴火(yùn)
浞野侯(zhuó)
昆邪王(kūn
yé)
C.阏氏(yān
zhī)
斧钺(yuè)
左伊秩訾(zī)
棫阳宫(yù)
D.牧羝(dī)
啮雪(niè)
膏草(ɡāo)
汤镬(huò)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假:代理的、临时的
B.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暗地里
C.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幸:幸运地
D.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除:殿阶
3.下列句中的“于”字已按其作用作了分类,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赵氏求救于齐。
②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③请毕今日之,效死于前。
④望长安于日下。
⑤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⑥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⑦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⑧师不必贤于弟子。
A.①⑦/②⑥/③④/⑤⑧
B.①⑥/②⑦/③⑤/④⑧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⑥/②⑦/③④/⑤⑧
4.下列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B.虽欲报恩将安归
C.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D.陵尚复何顾乎
二、文本阅读(20分)
阅读《苏武传》全文,完成5~9题。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丈人:岳父
B.绝不饮食。天雨雪
雨雪:下雨降雪
C.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
素厚:一向关系很好
D.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决去:坚决离去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B.
C.
D.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苏武的爱国气节的一组是(3分)( )
①武帝嘉其义 ②引佩刀自刺 ③举剑欲击之
④武骂律曰:“……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⑤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⑥常愿肝脑涂地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苏武出身功臣之家,兄弟几人在朝廷做官;苏武受汉武帝派遣,与张胜、常惠等出使匈奴,后来因受谋反事件牵连而被匈奴扣押。
B.单于用了种种办法劝降,结果都不成功,后来把苏武放逐到北海。苏武牧羊,表现了他不屈节、不辱命的精神追求和崇高的爱国气节。
C.卫律负汉归匈奴,被赐称王,拥众数万,获得了荣华富贵;张胜不降,最后被刺死;匈奴人对苏武软硬兼施,但苏武不为所动。
D.北海极其荒凉,条件十分恶劣,但并未消磨苏武的意志,动摇他的决心。苏武对李陵的一席话至诚动人,既让李陵不禁赞叹,又使他万分羞愧。
9.翻译下列句子。(8分)
(1)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类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数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
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有余,神爵二年病卒。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
坐死:因犯罪被处死
B.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寝:睡觉
C.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
故事:典章制度
D.子前坐事死,上闵之
闵:通“悯”,同情,怜惜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B.
C.
D.
12.下列句子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令(燕王)上书告之
B.(武)数为燕王所讼
C.上以(通国)为郎
D.(昭帝)甚优宠之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苏武回国后,虽然他受燕王谋反事件的牵连而被捕,但是霍光把刑狱官的奏章搁置起来,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
B.因为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所以宣帝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入朝,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非常优宠他。
C.因为卫将军张安世说苏武通达熟悉朝章典故,出使不辱君命,昭帝遗言也曾讲到苏武的这两点长处,所以宣帝又让苏武做了右曹典属国。
D.皇帝很思念那些辅佐得力的臣子,就让人仿照他们的相貌画像,并题写了他们的官爵姓名,苏武就是其中的一位。
1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10分)
15.下面是介绍《苏武传》的一段文字,但有些句子在语法、用词、标点上存在问题,请找出并加以修改。(6分)
①《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③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④作者采用经常写人物传记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在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续写一句话,使文句前后贯通。(4分)
信念是艰难的克星。常言道“秋风别苏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寒水送荆轲”。苏武能忍得住塞外的彻骨之寒,是因为他有着“苏武节,骨铮铮;为国辱,重亦轻”的坚定信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反馈
1.C [A项中“数”应读shuò。B项中“煴”应读yūn,“昆”应读hún。D项中“膏”应读ɡào。]
2.C [幸:希望。]
3.D [①⑥的“于”解释为“向”,②⑦的“于”解释为“对于”,③④的“于”解释为“在”,⑤⑧的“于”解释为“比”。]
4.C [C项是判断句,A、B、D三项是宾语前置句。]
5.C [A项解释为“对老人、长辈的尊称”。B项解释为“下雪”。D项解释为“告别而去”,“决”通“诀”。]
6.D [A项语气助词,表判断。B项介词,趁机。C项副词,才。D项①为介词,替,给;②为动词,变成。]
7.B [①③不是表现苏武的爱国气节,①是皇帝赞赏匈奴单于的行为,③“举剑”的不是苏武,而是卫律。⑤只是写苏武艰难生存的惨状。]
8.C [“张胜不降,最后被刺死”不对,而是“卫律举剑要刺张胜,张胜请求投降”。]
9.(1)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
(2)到了匈奴那里,备办了一些财物赠给单于。
(3)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儿子,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投降异族做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
10.B [寝:搁置不理。]
11.C [C项介词,经由,通过。A项连词,因为/介词,在;B项连词,于是/副词,才;D项介词,被/动词,做。]
12.D [应是“宣帝”。]
13.A [文中是“廷尉奏请逮捕武”,没有说苏武被逮捕。]
14.(1)苏武把所得的赏赐,全部施送给弟弟和过去的邻里朋友,自己家中不留一点财物。
(2)苏武年老了,他的儿子以前被处死了,皇帝很怜悯他,问左右的人:“苏武在匈奴很久,有儿子吗?”
参考译文
苏武归汉第二年,上官桀、其子上官安与桑弘
( http: / / www.21cnjy.com )羊及燕王、盖主谋反。苏武的儿子苏元因参与上官安的谋反,而被处死。起初,上官桀、上官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上官桀父子屡次把霍光的过失记下交给燕王让燕王上书给皇帝,告发霍光。又说苏武出使匈奴二十年,不投降,回到汉廷后,只做典属国,而大将军属下的长史官并无功劳,却被提升为搜粟都尉,霍光专权放肆。等到燕王等人谋反,被杀,追查处治同谋的人,苏武一向与上官桀、桑弘羊有旧交,燕王又因苏武功高而官小数次上书,替他抱不平,苏武的儿子又参与了谋反,主管刑狱的官员上书请求逮捕苏武。霍光把刑狱官的奏章搁置起来,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
过了几年,昭帝死了。苏武以从前任二千石官的身
( http: / / www.21cnjy.com )份,参与了谋立宣帝的计划,赐封爵位关内侯,食邑三百户。过了很久,卫将军张安世推荐说苏武通达熟悉朝章典故,出使不辱君命,昭帝遗言曾讲到苏武的这两点长处。宣帝召来苏武在宦者令的衙门听候宣召,多次进见,又做了右曹典属国。因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入朝,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非常优宠他。苏武把所得的赏赐,全部施送给弟弟和过去的邻里朋友,自己家中不留一点财物。皇后的父亲平恩侯、宣帝的舅舅平昌侯和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都很敬重苏武。
苏武年老了,他的儿子以前被处死了,皇
( http: / / www.21cnjy.com )帝很怜悯他,问左右的人:“苏武在匈奴很久,有儿子吗?”苏武通过平恩侯向宣帝陈述:“以前在匈奴发配时,娶的匈奴妇人正好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通国,有消息传来,想通过汉使者送去金银、丝绸,把男孩赎回来。”皇帝答应了。后来通国随汉使者回到了汉朝,皇帝让他做了郎官。又让苏武弟弟的儿子做了右曹。苏武活到八十多岁,汉宣帝神爵二年病亡。甘露三年,单于才来汉朝拜。皇帝思念那些曾经辅佐自己的人,于是让人在麒麟阁模仿这些人的形体、容貌给他们画像,并题写上他们的官爵姓名。
15.①“汉书”应用书名号;②“它记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不辱使命”,缺少宾语,可以在后面加上“的事迹”;③应去掉引号中“威武不能屈”后面的逗号;④语序不当,“经常”应放在“运用的”前面。
16.荆轲敢冒生命危险去刺杀秦王,只因为他怀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必死决心与必胜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