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写作 热爱写作,学会观察 教学课件(共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写作 热爱写作,学会观察 教学课件(共4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0 12:4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写作 热爱写作,学会观察
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热爱自然,关注自然,用心感受大自然的景物变化,从描写大自然的优美诗文中吸取精神营养,并借鉴写作方法。
1
用心感受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捕捉美好、有趣、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
2
激发对生活、对写作的热情,明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信心。
3
Contents
同学们,写作难吗?
有这样一幅对联
上联:苦坐苦想苦不堪言 下联:愁事愁情愁眉苦脸
写作始于我们的生活,是人们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写作就是用笔来说话,用文字来记录生活,表达自己的感受。
从现在开始,同学们不妨先试一试,从身边的事写起,写自己最熟悉的事情,写自己最想表达的情感与想法,不给自己设定什么目标,加上什么框框。这样写起来就会很放松了。
横批:写不出来
新课导入
想一想:
你每天的生活完全一样吗 是不是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事,而你的心情也会有所不同呢
这些不同之中,就蕴藏着值得写的内容。平时养成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你就不会为写什么东西发愁了。此外,通过各种媒体接触有益的文章、高颇和频,也可以帮助你增长阅历,积累语言素材。
测试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下边这些场景或细节,你是否注意过呢
家里是谁陪伴你的时间最长呢
家长与你常聊的话题是什么
校园里最安静的角落在哪里
你的好朋友最突出的优点是什么
你的同学进教室时,神态、动作有什么特点
你的语文老师常穿什么样式的衣服 有什么特点
生活中我们都需要表达和交流,而写作是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每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
借鉴已学课文
回忆特殊情感(感觉)的经历
分组讨论,自由讲述,选定写作对象
热爱写作 学会观察
写熟悉的对象
旧有印象搜寻法
学会凝视观察
冷静的凝视观察,主动参与的凝视观察
体验和提炼
开发、利用写作资源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三心俱全:留心、用心、细心。
已知加新知观察法——对熟悉的人、事、物等再做观察
揣摩、联想、思考,发现生活之美、生活之趣、生活之理
提升感受与思考、筛选和提炼生活素材的能力
借鉴课文写法
宏观层面:高雅的情怀、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对生活的热情、对生活的热爱
微观层面: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总—分—总”的结构,调用多种感官,等等
效法朱自清、老舍等名家。
借鉴《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等名篇的写法。
写作指导
活动一:热爱生活,积累素材
你的作文素材是通过什么方式积累的?
留心细心,观察生活。
用心思考,感悟生活。
广泛阅读,丰富生活。
多记多写,美化生活。……
1
2
3
4
古代名人大家是怎样积累素材的呢?
活动一:热爱生活,积累素材
锦 囊
唐代诗人李贺,为了把诗写好,每天起得很早,带上仆人、锦囊,骑上一匹瘦马,到处漫游。
一路上,他细心观察和详细了解自然风物,即景吟诗,每逢想出佳句就写在纸条上,放入锦囊之中。就这样从早到晚坚持积累生活素材,勤奋地进行诗歌创作。
正因为李贺不辞辛劳亲近自然、贴近生活,精雕细琢即兴的诗句,才使得他的诗篇千年传诵。
活动一:热爱生活,积累素材
诗 袋
宋代诗人梅尧臣,凡外出游玩或访亲会友时,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号称“诗袋”的布袋。看到什么新鲜的事或美丽的风景,有时成句,有时成诗,立即用笔在纸上记下,把它投入袋中。长此以往,梅尧臣的诗作获得了很高的成就。
活动一:热爱生活,积累素材
瓦 罐
元末明初的文学家陶宗仪,他积累资料的办法既不是“锦囊”和“诗袋”,也不是现代的“卡片箱”,而是一个奇妙的“瓦罐”。
他曾在松江隐居,那时,他一边参加农业劳动,一边利用休息时间在树荫下捋摘树叶,记录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然后将这些树叶放入家中的瓦罐里。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十年竟积累下十几大罐。后来,他就用这些积累的资料写成了一部共有三十卷的巨著《南村辍耕录》。
写作中,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去选取素材?
(1)从家庭生活中选取素材。
我们要关心身边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和事,用细腻的心去寻找真善美的所在,去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培养观察的敏锐性、深刻性和全面性。在家庭生活中,我们要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多和家人沟通,从中找到生动有趣的写作素材。
活动二:选取素材,实战演练
(2)从校园生活中选取素材。
①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的性格是各不相同的。平时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每天都有新鲜事发生,每天都有不同的感受,每天都能发现同学身上的微妙变化。把这些观察落实在纸上,就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写作素材。
②从各个学科中挖掘素材。大语文观告诉我们:处处是语文,时时是语文,事事是语文。一节精彩的生物实验课、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一堂难忘的手工劳动课,无一不是作文的好素材。
活动二:选取素材,实战演练
(3)从社会生活中选取素材。
①走进大自然,培养良好的观察力。不同的季节,大自然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时间,天气也会千变万化:或晴空万里,或大雨倾盆,或浓雾弥漫,或大雪纷飞。要学会捕捉瞬间的灵感。
②关注社会生活,扩大信息量。为避免作文立意肤浅、缺乏新意,我们应当关注社会生活,多读书,听广播,收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扩大信息接收量,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心田。
活动二:选取素材,实战演练
选取素材需要注意什么呢?
①切入点要小。所选择的事例要“小”而“典型”。“小”,主要指生活化、具体化,不宜写得“大”而空泛。“典型”,主要指不要落入俗套,要具有代表性。
②运用细节描写。抓住细节,写出特点。可以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精心选择最准确、最恰当的词语进行描述,使文章更生动更有感染力。
③多角度感受生活。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将观察对象与自己的情感联系起来,表达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受和体验。
活动二:选取素材,实战演练
回顾本单元课文里的写景精彩片段,总结概括写景的技巧。
①抓住景物特点。如《济南的冬天》就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来写。观察家乡九月份的气候和景物特点,可以从景物本身的色、状、形、味等方面来描写,也可以从自己的感受(如穿戴)等方面来描写。
②合理选择写作手法。在具体描写中,还应根据事物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并抓住事物的特点,恰当地运用词语,贴切地采用修辞手法及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具体描绘出事物的特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活动二:选取素材,实战演练
③合理安排写作顺序。按一定次序写景状物,可以让文章更有条理。如《春》中描绘“春花图”时按照由高到低的空间顺序写花,《济南的冬天》中写“薄雪覆盖下的小山”时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写山,《雨的四季》按照四季变化的时间顺序写不同季节的雨的特点。
活动二:选取素材,实战演练
秋天的花
秋天是花的季节。你瞧,尽管许多花都凋谢了,但月季花仍然露出了笑脸,耐寒傲霜的菊花才刚刚开放。菊花虽然没有牡丹那么富贵,也没有玫瑰那么芬芳,但它是秋天的象征。瞧,那黄的赛金、白的如雪、粉的似霞的菊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开着,有的像扁盘,有的像无数条龙在空中飞舞,还有的一下子开放出千千万万朵小花,好似满天的星星降落于地面。它总是以自己纯洁、朴实的高尚品质装点着秋天这个美丽的季节。
活动二:选取素材,实战演练
写作实战检测
秋天来了
秋天来啦,枫树戴上红色的手套,菊花姑娘穿上五彩的裙子,银杏扇着风,正等着迎接丰收的到来。秋天来啦,大雁排成“人”字往南飞,它扇动翅膀,好像在和大家告别。秋天来啦,大树写了秋天的信找秋风姐姐帮忙寄信,寄给松鼠,松鼠看了,赶快准备好松果过冬;寄给小燕子,燕子看了,赶快把窝用草盖得严严实实的,准备过冬;寄给小蛇,小蛇看了,赶快回洞冬眠;寄给小鱼,小鱼看了,马上游向热带取暖;
活动二:选取素材,实战演练
写作实战检测
寄给小朋友,小朋友看了,马上跑回家,穿上毛衣,再跑到花园里面玩耍。秋天来啦,葡萄挂满了枝藤,红的、紫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苹果一个个咧开嘴笑,正等着让人去采摘呢;玉米戴上金灿灿的帽子,告诉大家收获的季节到了。
活动二:选取素材,实战演练
写作实战检测
初 秋
俗话说:一叶知秋。
早晨,门前的老槐树上,几片枯黄的树叶被风吹落,在空中旋转飘舞,打了几个滚儿,缓缓落地。
奶奶说:“天气转凉,立秋了吧!”我翻开日历,发现今天正是立秋。望着蔚蓝色的天空,是那么干净,我想这就是秋天的样子吧。
秋,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凉爽的风,还给我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原
活动二:选取素材,实战演练
写作实战检测
野上的小草,不再像春天那样娇嫩,夏天那么翠绿,草尖上泛起了一片
片淡黄;牧童悠闲地赶着牛群在放牧。田野里秋实累累,生机盎然:沉甸甸的棉桃压弯了枝头,好像一个个铜铃铛;火红的高粱低下了头,好像在向我敬礼;成熟了的水稻也怀揣着丰收的喜悦;就连田埂上的狗尾巴草也垂下了脑袋;芝麻却追着花儿直往上蹿。我不禁感叹,秋天真美!
活动二:选取素材,实战演练
写作实战检测
活动二:选取素材,实战演练
标准:(1)特征突出;
(2)层次清晰;
(3)描写细致;
(4)语言优美。
老师点评,学生互评。
用心感受——体验生活之味
细心观察——发现生活之广
01
02
写作的“活水”从何而来?
调动各种感官(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感知自然景物。
示例1: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老舍《济南的冬天》)
细心观察
01
视觉角度
示例2: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朱自清《春》)
细心观察
01
嗅觉角度
示例3: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朱自清《春》)
细心观察
01
听觉角度
示例4: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刘湛秋《雨的四季》)
细心观察
01
多角度描摹法
多角度描摹法,即对记叙对象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进行多方面观照、多角度(视觉、听觉、嗅觉等)描摹,从而使景物、人物形象化、立体化。
技法解读
“真情妙悟铸文章”,对身边景、人、事多一份思考,便会收获一份情感上的感动、事理上的感悟。
示例1: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02
用心感受
明确:根据触觉,感悟到母亲的温柔,使春风更具人情味。
示例2:
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刘湛秋《雨的四季》)
02
用心感受
明确:根据雨的特点,提炼出丰富的感悟。
示例3: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02
明确:赋予景物特点,使景物富有主观感彩。
用心感受
多角度感受生活,彻底融入生活,去剖析生活,进而去联系、去假设、去体会、去反思,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将观察对象与自己的情感联系起来,产生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受和体验。
技法解读
技法解读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每天都在发生着值得你回味的事件。本单元习作就是让我们把身边最熟悉的人,最熟悉的物,最了解的事,用文字的形式写出来。
感悟:值得回味的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合作探究
唐代诗人李贺,为了把诗写好,每天起得很早,背上饭兜、锦囊,骑上一匹瘦马,沿着一条小溪漫游。
一路上,他细心观察和了解自然风物,即景吟诗,每逢想出佳句就写在纸条上,放入锦囊之中。就这样从早到晚坚持积累生活素材,勤奋地进行诗歌创作。
正因为李贺不辞辛劳,精雕细琢,才使得他的诗篇千年传颂。
锦囊
诗袋
宋代著名的诗人梅尧臣,凡外出游玩或访亲会友时,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号称“诗袋”的布袋。看到什么新鲜的事或美丽的风景,有的得句,有的成诗,立即用笔在纸上记下,把它投入袋中。长此以往,梅尧臣的诗作获得了很高的成就。




A
留心观察
B
多读多记
C
灵感随记
D
美文摘抄
生活故事和细节——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要有再现客观事物和表现主观情意的能力,所谓再现客观事物,就是把所见所闻的客观事物,如实地再现出来,形象地描绘人物和事物的状貌,清楚顺畅地表述人物的经历或事情发生的过程,让读者也有所感知。
解法解读
绝不是事事都是作文素材,能写到作文里的事应该是有趣、有意义、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写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生活,否则也不会引起别人的阅读兴趣。
合作探究
01
02
03
校园生活
家庭生活
社会生活
04
自然生活
合作探究
“素材”从何而来?




(1) 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的性格是各不相同的。平时善于观察,我们会发现,每天都有新鲜事发生,每天都有不同的感受,每天都能发现同学身上的微妙变化。把这些观察落实在纸上,就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写作素材。
(2) 从各个学科中挖掘素材。大语文观告诉我们:处处是语文,时时是语文,事事是语文。一节精彩的生物实验课,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一堂难忘的手工劳动课无一不是作文的好素材。
选材,要根据主题需要,有目的的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主题,产生最好的效果。
一次相持不下的拔河比赛
一次扣人心弦的演讲比赛
一次竞争激烈的就职演说
一次喜出望外的获奖……
同学的一次安慰
老师的一次鼓励
朋友的一次误会……
精心选材
03
校园生活——学习、社团、友谊、竞争……




我们要关心身边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和事,用细腻的心去寻找真善美的所在,去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培养观察的敏锐性、深刻性和全面性。在家庭生活中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多和家人沟通,从中找到生动有趣的写作素材。
家庭趣事或家务劳动
《我学会了……》(一项家务活)
《为妈妈过生日》
《帮爸爸戒烟》
《爸爸(妈妈),您累了吗》
……
精心选材
03
家庭生活——亲情、游戏、成长……




关注社会生活,扩大信息量。为避免作文立意肤浅、缺乏新意,我们应当关注社会生活,多读书,听广播,收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扩大信息接收量,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心田。
《关于街头用字的建议》
《小议荧屏错别字》
《雅安,挺住》
《中国梦,人民的梦》
……
精心选材
03
社会生活——环境、文明、公益……




走进大自然,培养丰富的情感和良好的观察力。不同的季节,大自然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时间,天气也会瞬息万变:或晴空万里,或大雨倾盆,或浓雾弥漫,或大雪纷飞。要学会体验,捕捉瞬间的灵感。
精心选材
03
自然生活——季节、色彩、时间……
处处闻啼鸟的春:
荷花映日红的夏;
仙鹤排云上的秋;
梅花独自开的冬。
白云悠悠飘荡,鲜花吐蕊绽放,
傍晚顽皮蹦跳的夕阳,
晴朗夜晚眨着调皮眼睛的星星
……
多方面积累素材,关注平凡的生活,捕捉美好、有趣、有意义的瞬间,通过积累大量的生活素材和语言材料,记录令人感动的瞬间,搜寻过往的时光,写下喜怒哀乐,道出所思所想。
技法解读
宋代大诗人陆游说,写诗“工夫在诗外”,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积累生活素材,不仅要用眼睛看,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同学们,希望你们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拿起手中的笔,搜寻过往的时光,记录令人感动的瞬间,写下喜怒哀乐,道出所思所想,表达我们阳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写下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作业布置
教材P18“写作实践”二或三任选一题,根据要求进行写作。
写作 热爱写作,学会观察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