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植物妈妈有办法》分层作业+学习任务单+知识清单

文档属性

名称 3《植物妈妈有办法》分层作业+学习任务单+知识清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2 06:28:06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第3课 植物妈妈有办法 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想一想,填一填:
我旅行过,乘坐的交通工具有______(如:公交车、火车、飞机等)。
2.猜一猜:植物也想“旅行”,它们会用什么办法呢?带着这个问题开始学习课文。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诗歌,遇到难读的生字、词语、句子,多读几次。
2.给下列生字注音:
植( ) 如( ) 旅( ) 准( ) 备( )
送( ) 纷( ) 挂( ) 挺( ) 钻( )
底( ) 炸( ) 离( ) 观( ) 粗( )
3.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括号里。
wéi wèi
(1)蒲公英的种子随风而去,四海为( )家。
(2)为( )什么星星会在晚上出现?
dé děi de
(1)只要认准目标,就得( )坚持到底,不轻易放弃。
(2)通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得( )到了梦寐以求的奖杯。
(3)小明不仅字写得好,球也打得( )好。
4.读完数一数:这首诗歌一共有______个小节。
5.大声朗读课文,圈出文中提到的植物妈妈: 、 、 、 。
学习任务三:品读课文,探究方法
1.读诗歌第一小节,想一想:
“四海为家”的意思是 ;“植物的旅行”指 。
2.读诗歌第二至五小节,填一填植物妈妈的办法:
植物妈妈 传播种子的工具/办法 传播方式
蒲公英 ______(比喻) 靠______传播
苍耳 ______(比喻) 靠______传播
石榴 被小鸟吃掉 靠______传播
豌豆 豆荚炸开 靠______传播
3.比较句子,体会表达效果:
①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②豆荚炸开,孩子离开妈妈。
第______句更好,因为 _。
4.读第六小节,说一说:要想知道更多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我们应该______(如:仔细观察、摸一摸、闻一闻等)。
5.积累AABB式词语:许许多多 、 、 、______。
学习任务四:拓展延伸,学写生字
1.除了文中的植物,我还知道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 妈妈有办法, ,靠______传播种子。
2.观察下面生字的结构,把生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里。
参考答案
学习任务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如:汽车)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植(zhí)如(rú)旅(lǚ)准(zhǔn)备(bèi)送(sòng)纷(fēn)挂(guà)挺(tǐng)钻(zuān)底(dǐ)炸(zhà)离(lí)观(guān)粗(cū)
3.(1)wéi (2)wèi
(2)děi (2)dé (3)de
4.6小节
5.蒲公英妈妈、苍耳妈妈、石榴妈妈、豌豆妈妈
学习任务三:品读课文,探究方法
1.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植物传播种子
2.降落伞、风;带刺的铠甲、动物皮毛;动物粪便;自身弹射
3.①;写出了豆荚炸开的声音、孩子们离开时的动作和愉快的心情
4.仔细观察(合理即可)
5.高高兴兴、进进出出、快快乐乐(合理即可)
学习任务四:拓展延伸,学写生字
1.(示例)柳树;她给孩子准备了绒毛;风(合理即可)
2.(书写略,注意笔画和结构)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植物妈妈有办法》知识清单
一、字词积累
1. 生字
生字 读音 部首 结构 组词
已 yǐ 己 半包围结构 已经、已然
经 jīng 纟 左右结构 经过、经常
别 bié 刂 左右结构 分别、告别
娃 wá 女 左右结构 娃娃、女娃
不 bù 一 独体结构 不要、不行
轻 qīng 车 左右结构 轻松、轻重
发 fā 又 单一结构 发生、发现
肚 dù 月 左右结构 肚子、肚皮
更 gēng 一 单一结构 更改、更新
任 rèn 亻 左右结构 任务、任意
识 shí 讠 左右结构 认识、知识
植 zhí 木 左右结构 植树、植物
如 rú 女 左右结构 如果、如意
旅 lǚ 方 左右结构 旅行、旅游
准 zhǔn 冫 左右结构 准备、准确
备 bèi 夂 上下结构 备课、备份
送 sòng 辶 半包围结构 送别、送给
纷 fēn 纟 左右结构 纷纷、纷飞
挂 guà 扌 左右结构 挂住、牵挂
挺 tǐng 扌 左右结构 挺立、挺拔
钻 zuān 钅 左右结构 钻研、钻洞
底 dǐ 广 半包围结构 底下、底部
炸 zhà 火 左右结构 炸开、爆炸
离 lí 亠 上下结构 离开、离别
观 guān 又 左右结构 观察、观看
粗 cū 米 左右结构 粗细、粗心
2. 生词
旅行:为了办事或游览从一个地方去到另一个地方,文中指植物种子离开母体到别处生长 。
准备:预先安排或筹划,文中指植物为传播种子做好条件。
纷纷:形容许多人或事物接二连三地,文中指种子接二连三地离开植物妈妈。
观察: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文中鼓励孩子们仔细看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3. 多音字
发:
fā,发生、发现
fà,头发、白发
炸:
zhà,炸开、爆炸
zhá,炸油条、炸鱼
4.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办法 — 方法
准备 — 预备
纷纷 — 簌簌
观察 — 观测
反义词:
轻 — 重
仔细 — 马虎
离开 — 回来
5. 词语搭配
动词 + 名词:传播种子、炸开豆荚、挂住动物皮毛
形容词 + 名词:粗心的小朋友、纷纷出发的种子、带刺的铠甲
二、句式分析
1. 修辞手法
拟人:“植物妈妈有办法”,将植物赋予人的 “妈妈” 身份和 “有办法” 的能力;“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把豌豆当作人来写,生动有趣。
比喻:“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把蒲公英的绒毛比作降落伞,形象地写出其帮助种子传播的形态。
2. 句式特点
疑问句:“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旅行又用什么办法?” 以疑问句式引出下文对植物传播种子方法的介绍,引发读者思考。
陈述句:“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陈述苍耳传播种子的办法,简洁明了。
三、段落结构
1. 段落划分及主要内容
第一段:孩子长大要告别妈妈四海为家,提出植物旅行靠什么办法的问题,引出下文。
第二段:介绍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的办法。
第三段:说明苍耳靠挂住动物皮毛传播种子的方法。
第四段:讲述豌豆靠太阳晒炸开豆荚传播种子的方式。
第五段:鼓励小朋友仔细观察,发现植物更多传播种子的办法。
2. 段落关系
段落之间是总分总的关系。第一段总起提出问题,中间三段分别介绍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是分述,第五段总结全文,鼓励观察。
3. 段落作用
开头段通过提问,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引出文章主题。
中间段具体展开介绍不同植物传播种子的独特方法,丰富文章内容。
结尾段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呼吁读者仔细观察,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
四、文章内容
1. 主要内容
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采用拟人的手法,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告诉小朋友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大自然中植物传播种子的奇妙办法。
2. 细节分析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通过 “降落伞”“乘着风” 等细节,形象地描绘出蒲公英种子随风飘散的轻盈姿态,体现大自然的巧妙。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带刺的铠甲”“挂住” 等细节,展现苍耳种子借助动物传播的独特方式。
3. 人物形象
文中虽未塑造具体的人物形象,但将植物赋予 “妈妈” 的形象,展现出 “植物妈妈” 充满智慧、关爱 “孩子”(种子),努力帮助 “孩子” 传播生长的特点。
4. 主题思想
文章通过介绍植物传播种子的有趣办法,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五、表达技巧
1. 写作手法
描写:对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过程进行细致描写,如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 ,生动形象地展现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叙述:以简洁明了的叙述方式,依次介绍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条理清晰。
抒情:结尾段 “植物世界的秘密还有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细观察。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流露出对大自然奥秘的赞叹和对孩子们细心观察的期待之情 。
2. 表达效果
文章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充满童趣,将科学知识融入有趣的故事中,让孩子们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条理清晰地介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使文章层次分明。
3. 写作启示
写作时可以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事物或知识变得生动有趣;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在介绍事物时,注重细节描写,让内容更加丰富具体。
六、思想情感
1. 情感分析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对孩子们能够主动探索自然奥秘的期待之情。通过生动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2. 价值观引导
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大自然、善于观察生活、勇于探索科学奥秘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和探索的精神,明白生活中处处有知识,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
七、拓展延伸
1. 相关知识
作者简介:本文作者是戴巴棣,其作品以生动有趣、富有科普性著称,善于用儿童易于接受的语言介绍科学知识。
植物传播种子的其他方式:除了课文中介绍的,还有靠水传播(如椰子)、靠自身弹力传播(如凤仙花)等。
2. 同类文章
《我是一只小蝴蝶》,以拟人的手法,生动展现小蝴蝶的生活,充满童趣。
《大自然的语言》,用通俗的语言介绍物候知识,与本文科普自然知识的风格类似。
3. 实践活动
写作: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仿照课文的形式,写一写这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
朗诵:组织课文朗诵比赛,让学生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角色扮演:学生分别扮演蒲公英、苍耳、豌豆等植物 “妈妈”,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传播种子的办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分层作业
植物探秘 种子的奇妙旅行
踏入植物的奇妙世界,你将化身种子旅行观察员,认识植物妈妈的“育儿妙招”,解锁种子传播的秘密,用文字记录大自然的智慧。
作业内容 分层要求
【字词种子收集站】 欢迎来到字词水滴收集站!这里有许多与水相关的字词等待你去认识和收集,快用你的智慧将它们收入囊中吧。 【基础感知】 1.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A.děi B.dé C.de ①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 )告别妈妈。 ②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 )到它。 ③他跑得出( )奇地快。 2.看拼音写词语。 zhí wù bàn fǎ rú guǒ wá wa sì hǎi wéi jiā ( )( ) ( ) ( ) ( )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 ) 顶——( ) 4.选择合适的动词填空。 A.乘 B.挂 C.钻 D.蹦跳 ①蒲公英的孩子( )着风出发。 ②苍耳的孩子( )在动物皮毛上。 ③石榴的孩子从鸟肚子里( )出来。 ④豌豆的孩子( )着离开妈妈。 必做题 ☆☆
【植物妈妈智慧馆】 走进植物妈妈智慧馆,探寻不同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独特办法,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能力进阶】 1.根据课文内容,连一连。 蒲公英妈妈 带刺的铠甲 靠太阳晒 苍耳妈妈 降落伞 靠小鸟吃 石榴妈妈 让豆荚炸开 靠风 豌豆妈妈 不怕被吃掉 靠动物皮毛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四海为家”指植物的种子可以传播到很多地方生长。( ) ②“带刺的铠甲”指苍耳种子外面坚硬的外壳和刺。( ) ③豌豆种子是被小鸟吃掉后传播的。( ) 3.读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妙处,再仿写一句话。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仿写: 文中提到的植物妈妈中,你最喜欢谁的办法?为什么? 必做题 ☆☆☆
【种子旅行创作坊】 来到种子旅行创作坊,发挥你的想象,为一种植物设计独特的种子传播办法,或讲述一段种子的旅行故事吧! 【拓展应用】 请以“______的旅行”为题(横线上填一种植物种子),写一段小故事。要求: ①写出种子的传播方式; 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③字数在60字左右。 选做题 ☆☆☆☆
参考答案
【基础感知】
1.①A ②B ③C
解析:“得” 读“děi”时表示“必须”,如“就得”;读“dé”时表示“获取”,如“得到”;读“de”时用在动词后表状态,如“跑得快”。
2. 植物 办法 如果 娃娃 四海为家
解析:根据拼音准确书写,注意“植”是木字旁,“四海为家” 体现种子传播的广泛。
3. 细 底
解析:“粗”指不精细,反义词为“细”;“顶”指顶端,反义词为“底”。
4.①A ②B ③C ④D
解析:“乘”体现蒲公英种子随风而行的轻盈;“挂”准确描述苍耳种子附着在动物皮毛上的状态;“钻”表现石榴种子从鸟肚中排出的动态;“蹦跳”突出豌豆种子弹出时的活泼。
【能力进阶】
1.
蒲公英妈妈 带刺的铠甲 靠太阳晒
苍耳妈妈 降落伞 靠小鸟吃
石榴妈妈 让豆荚炸开 靠风
豌豆妈妈 不怕被吃掉 靠动物皮毛
解析:根据课文第2-5自然段,匹配植物妈妈的“工具”和传播方式,梳理种子传播的逻辑。
2.①√ ②√ ③×
解析:①“四海为家”符合种子传播到各地生长的特点;
②“带刺的铠甲”是对苍耳种子外壳的生动比喻;
③豌豆种子靠豆荚炸开传播,而非被小鸟吃掉,故③错误。
3.仿写示例:只要春天一到,小草就从土里钻出来。
解析:“只要…… 就……”句式表现条件与结果的关系,仿写时需体现这种逻辑,结合自然现象或生活场景。
4. 示例:我最喜欢蒲公英妈妈的办法。因为她给孩子准备了“降落伞”,风一吹就能出发,像小伞兵一样可爱,特别神奇!
解析:结合课文对植物妈妈办法的描述,说出自己的喜好及理由,体现对文本的理解和个人感受。
【拓展应用】
示例:《柳树种子的旅行》
柳树妈妈给孩子系上白纱巾。风婆婆一来,孩子们就挥着纱巾道别,有的落在湖边发芽,有的飘到山坡安家,真开心!
解析:故事以柳树种子为对象,用“白纱巾”比喻柳絮,通过“挥着纱巾”“道别”等拟人化描写,展现风力传播的过程,符合字数要求。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