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湖心亭看雪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初露锋芒
岱 崇 祯 更定 毳衣
雾 凇 沆 砀 长堤 一芥 铺毡
dài
chóng zhēn
gēng
cuì
sōng hàng dàng
jiè
zhān
dī
1、读准下列字的字音:
初露锋芒
2、读准下列句子的停顿:
A. 湖中人鸟声俱绝
B. 天与云与山与水
C.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小组合作疏通文义。
疏通文义
文中有哪些字、词的解释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呢?
咱们开始抢答吧:
是日:
惟长堤一痕 :
更定:
挐一小船 :
拥毳衣炉火 :
雾凇沆砀 :
舟中两三粒而已:
指示代词,这。
只,只有。
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为两小时。
撑(船)。
穿着,带着。
白气弥漫的样子。
语气词,罢了。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只小舟,以及舟中的两三个人罢了。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比相公您更痴的人!
请大家快速找到课文中舟子是如何评价作者的语句?其中哪一个字最能概括出作者的真性情?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在大家的眼中,作者张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痴人,他的痴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呢?(请大家拿起笔在课文中勾画相关内容,做上批注。)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咬文嚼字说痴行
痴:
超凡脱俗
清高孤傲
张岱其人
咬文嚼字赏雪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文章写景有何特色?
白描: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金陵人:“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湖中想不到还有如此 的人呀?
张岱: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张岱《陶庵梦忆》
材料1:
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明朝开国之初的五十三年建都在南京。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明朝的留都。
材料2:
明亡之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避居山中。生活异常苦,“风雨凄凉,午炊不继”但他发誓不向清廷妥协,晚年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等。
材料3: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 …因想余平生,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 …如游田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张岱《陶庵梦忆序》
材料一 :
张岱一生不愿做官而留恋于山水之间 ,到过很多地方,在杭州时间最长,对那里的湖光山色了如指掌。
一般人游西湖都喜欢选择“春夏”“花朝”“晴明”时节,张岱却认为“秋冬”“月夕”“雨雪”三时最佳。
材料二:
张岱在《西湖七月半》中以调侃的笔调写道:“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当人人都以看月为名之时,张岱却以看人为乐;当夜深人尽的时候,他才真正地出场看月。张岱的卓尔不群的品味、文人的别样情趣显露无遗。
—— 吴润凯《张岱:晚明的江南夜游人》
咬文嚼字说痴人
好个 的张岱!
材料三: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明亡后不仕,消极避居浙江剡(shàn)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都写于明朝灭亡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朝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孤高情怀谁与知?
独与天地相往来。
张岱之“痴”
一方面是缘于其特立独行的精神,追求自由的天性。他的“痴”是个性的张扬和抒发,他的“痴”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另一方面,张岱之“痴”还缘于他心中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1、背诵和默写课文。
2、利用白描手法写人或物片段。
3、收集有关“冬雪”的诗歌。
“孤独”自古以来是人们咏叹的话题。
孤独是屈原 “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自我精神世界的捍卫;
孤独是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对自己清高孤傲节操的坚守;
孤独是陈子昂站在幽州台上吟诵“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时,发出的先驱者理想与现实矛盾时雄豪悲壮的感伤;
孤独是作者张岱“一片冰心在玉壶”之爱国情被浇灭后的痴心不改。
孤独是……
结语
只有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对精神与灵魂有着执着追求的人,对人间充满挚爱的人,才可能体验真正的孤独,孤独产生于爱。
——周国平
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