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6.《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0 15:4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通过感受课文中秋天的美好景象,体会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增强对大自然和中华文化的热爱,提升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词句,并能仿照文中句式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
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提取关键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理解抽象文字,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审美创造:欣赏秋天的美景,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描写秋天的雨的句子所蕴含的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一些秋天的图片,图片内容包括金黄的稻田、火红的枫叶、挂满果实的果树等,让学生直观感受秋天的色彩和丰收景象。接着,教师充满感情地说:“秋天的雨,就像一位神奇的画家,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又像一位出色的魔法师,给大地带来了许多奇妙的变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秋天的雨》,去探寻秋雨的奥秘。”
二、字词检测
展示生字词,如 “钥、匙、趁、盒、颜、料、票、飘、争、仙、闻、勾、紧、洞、油、曲、丰”,先让学生自由认读,圈出自己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词。
教师范读生字词,边读边强调易错字音,如 “钥匙” 的 “匙” 读轻声,“勾” 字的韵母是 “ou”。随后,通过开火车的方式让学生逐字认读,及时纠正错误读音。
对于生字的书写,以 “颜” 字为例,教师在黑板上进行示范书写,边写边讲解笔画顺序和结构特点:“颜” 是左右结构,左边 “彦” 的第一笔点要写在竖中线上,右边 “页” 的横画要稍短,撇画穿插到左边下方。学生跟着书空,然后在练习本上书写 3 - 5 遍,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和规范。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秋天的雨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明确:秋雨是钥匙、秋雨有颜料、秋雨藏气味、秋雨吹喇叭。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句展开描写的。如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后面的句子详细描写了秋雨给各种植物染上的不同颜色。
2.梳理脉络
①秋天的雨,首先像一把钥匙,轻轻地打开了秋天的大门;
②接着,它带着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把秋天装扮得绚丽多彩;
③然后,它藏着许多好闻的气味,吸引着小朋友;
④最后,它吹起金色的小喇叭,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锻炼语言概括能力。教师给予适当指导和评价,鼓励学生表达清晰、简洁。
四、讲解课文
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提问:“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引导学生抓住 “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这句话,体会秋雨的轻柔、不知不觉的特点,就像一把温柔的钥匙,悄无声息地开启了秋天的大门。教师通过轻柔的语气示范朗读,让学生跟读,感受这种轻柔的氛围。
第二自然段:默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用横线画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如 “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紫红、淡黄、雪白” 等。思考:“从这些颜色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描述自己脑海中的画面,如看到了金黄的银杏叶像小扇子一样扇动,火红的枫叶像邮票一样飘落等。
重点理解 “五彩缤纷” 一词,除了结合文中的颜色词语理解外,还可以展示一些秋天色彩斑斓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个词所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仿照文中句式 “它把(颜色)给了(谁),(谁)像(什么)” 进行说话练习,如 “它把紫色给了葡萄,一串串葡萄像一颗颗紫宝石”。
指导朗读,通过不同颜色词语的重音处理,以及 “扇哪扇哪”“飘哇飘哇” 等词语的轻柔、舒缓朗读,让学生读出秋天色彩的丰富和动态美。可以采用男女赛读、小组赛读等方式,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第三自然段:请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秋天的雨藏着哪些气味?” 学生找出 “香香的梨、甜甜的菠萝、酸甜的橘子、橙子” 等气味后,提问:“这些气味会让你有怎样的感受?”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闻到这些气味时的愉悦心情,体会秋天的雨带来的香甜气息。
思考:“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让学生结合自己在生活中被美食吸引的经历,理解秋天的果实香气四溢,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秋天水果的气味,感受秋天的美好。
第四自然段:教师和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教师读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学生分别扮演小喜鹊、小松鼠、小青蛙等动物,读出它们准备过冬的句子。读完后,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动物是怎样准备过冬的,体会动物们在秋天的忙碌和生机。
引导学生想象:“除了文中的动物,还有哪些动物也在准备过冬?它们会怎么做?”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进行拓展说话,如 “小刺猬在树林里忙着寻找又大又红的果子,准备储存起来过冬”。
第五自然段: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首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结合前文所描写的秋天果实累累的丰收景象,以及小朋友们在秋天品尝美食、欣赏美景的快乐,让学生理解秋天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引导学生用欢快的语气朗读这一自然段,感受秋天的欢乐氛围。
五、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开展 “我眼中的秋天” 绘画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秋天的理解和感受,用画笔描绘出秋天的景色。绘画结束后,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结合画作介绍自己眼中秋天的特点,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描写秋天的文章,如《秋天的原野》《听听,秋的声音》等,进一步感受不同作者笔下秋天的魅力,拓展阅读视野,丰富语言积累。
六、课堂总结
秋天的雨给我们带来的美丽景色、香甜气味以及动物们准备过冬的有趣场景,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和神奇。
七、板书设计
秋天的雨
钥匙:打开秋天大门
颜料:五彩缤纷
气味:香甜
喇叭:动物过冬
丰收的歌 欢乐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