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声的利用
物理观念:知道声可以传递信息,可以传递能量,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科学思维: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科学探究:通过实践和探究,感受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物理学道理的精神。
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教学难点: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教师演示:课件、扬声器、蜡烛、火柴。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什么是超声波和次声波 3.课件展示几种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及机车部件能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远处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海豚利用声波识别食物、敌人和它们周围的环境…… 自然界中的声现象非常多,声音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的应用,你能再列举一些例子吗 从熟悉的实例入手,引出物理问题,体现从生活到物理的课程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讲解 探究新知 探究点一 声与信息 课件播放:轰隆隆的雷声、汽车修理师听发动机的声音。 提问:这些声音给我们传递了什么信息 以上说明了什么 学生:雷声预示下雨;汽车修理师听发动机的声音判断汽车故障。 教师板书:声音能传递信息。 教师: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吗 次声波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产生 阅读课本并思考问题。 学生:次声波预测地震、台风;地震爆发前,许多动物往往有异常反应,如老鼠逃出洞,牛马不入圈,鸡犬不宁等。这主要是由地震爆发前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强烈的次声波引起的。 大象是如何进行交流的呢 播放大象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视频。 归纳: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教师:超声波能不能传递信息呢 播放海豚表演视频,海豚利用什么交流信息 学生:超声波。 教师:那么利用超声波确定鱼群的方位,是通过什么方法定位的 小组讨论交流后请小组学生代表回答。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走向物理”,提高学习兴趣 培养合作学习能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海豚向鱼群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鱼群后,根据反射回来的方位和距离,来确定鱼群的位置。 课件展示回声定位: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播放《蝙蝠靠回声定位捕获猎物》,最后定位到图片上。 海豚和蝙蝠捕食方法有什么相同点 学生:都利用了回声定位。 教师:回声定位原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请同学仔细阅读课本P47。 学生自主学习回声定位在生活中的应用。 自主学习后学生回答,同时课件进行展示。 学生:超声波导盲仪、倒车雷达、声呐、B超等。 课件展示——“B超”是怎样获得人体内部疾病信息的 学生:医生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然后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携带的信息经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可以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教师课件展示:医生病人显示屏 师:回声不仅可以确定位置,还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 例题:用超声波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 s后收到回波。此处海水有多深 学生独立求解,写出解题过程,找一名学生进行板演。 实物投影学生的解答过程,师生共同分析矫正。 拓展: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超声波探伤仪器 超声波测厚仪 超声波测速仪 超声波倒车雷达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总结能力 学以致用,规范解题过程 运用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演示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探究点二 声与能量 创设情境:声音能传递信息,能不能传递能量呢 请同学观看《功夫》片段。 功夫片段中的“狮吼功”采用的是夸张的手法,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的功夫。下面我们看一段真实的视频,播放视频《声波碎玻璃杯》。 教师:玻璃杯碎了,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声能传递能量。 教师:声能传递能量,下面我们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师:我们先来做个小实验。(介绍实验器材) 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能使蜡烛熄灭 生:用嘴吹或用手扇。 师:不管是用嘴吹还是用手扇,我们都消耗了能量,这个能量使蜡烛熄灭。 师:同学们,我用另外一种方法也可以使蜡烛熄灭,请注意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在扬声器前放一点燃的蜡烛,使扬声器音量大一些,可以看见摇曳的火焰。 学生交流:从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归纳总结:声能传递能量。 学生阅读课本P48,并讨论交流: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事例有哪些 学生:①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电子元件;②击碎病人结石;③利用超声波加工珠宝。 课件播放《超声波清洗眼镜》《超声波清洗工件》两个视频。 设疑: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次声波是低于20 Hz的声波,它能不能传递能量 播放视频《次声波杀手》。 学生:次声波也能传递能量。 教师总结:声能传递信息和能量,科学是把双刃剑,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可以造福人类,相反那些身处战乱、饥荒,家园被破坏的人们正在饱受科学技术带来的苦难折磨。 学生阅读课本48~49页“科学世界” 建筑声学的杰作。 不仅拓展了知识,又了解了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激发了对科学、对祖国的热爱 了解科学可以造福人类,利用不当,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三、归纳概括课堂小结 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将你的收获整理在笔记本上,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教师投影学生的总结,并及时进行评价。 总结归纳、巩固所学知识
第3节 声的利用
一、声与信息
1.声音传递信息。
2.次声波传递信息。
3.超声波传递信息:回声定位、声呐。
二、声与能量
1.用超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
2.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调查收集——超声波、次声波的应用,请在班级范围内自由组合,形成5人左右的小组,活动完成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与分享。
本节课是一节应用课,是前面声音知识的汇总,声现象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生活中的实例很多,在进行教学时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其作用是诱发学生自主探索动机的最佳心理状态。教师应相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努力让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实践者。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贯彻“以教材知识点为基点,以开放性问题为线索,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