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空间和时间(强基课—逐点理清物理观念)
课标要求 层级达标
1.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2.认识一维直线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3.会区分时间和时刻。 学考层级 1.形成初步的参考系、坐标系、时间、时刻的概念,能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
选考层级 1.会在具体情境中识别时间和时刻,能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坐标系。2.用数学上的坐标轴与实际的物理情境结合起来建立坐标系。
逐点清(一) 机械运动
[多维度理解]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________随时间的变化。
2.参考系
(1)概念:动与静是________的,人们必须确定一个________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这种________称为参考系。
(2)特点: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________被假定为不动。
(3)参考系的选取:
①运动情况的界定:对于同一个运动,选择的参考系不同,描述运动的结果就________相同。
②选取原则: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但是应该恰当选择,以使研究的问题________为基本准则。
③选取对象:在研究问题时,一般选取________或相对地面________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3.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根据题意确定参考系,并假定参考系是不动的。
(3)分析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位置变化情况。
[全方位练明]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参考系只能选择静止的物体。( )
(2)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地面作为参考系。( )
(3)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与所选取的参考系有关。( )
(4)同一物体的运动,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
2.(2023·浙江1月学考)“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在轨运行如图所示,则( )
A.选地球为参考系,“天和”是静止的
B.选地球为参考系,“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
C.选“天和”为参考系,“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
D.选“神舟十五号”为参考系,“天和”是运动的
3.(选自教科版教材“讨论交流”)如图所示,一架直升机正在执行救援任务,它悬停在大海中的钻井平台上空,救生员抱着受援者,缆绳将他们提升到直升机上。试分别以飞机驾驶员、救生员
和平台上的其他人员为参考系,描述受援者的运动情况。
逐点清(二) 空间位置的描述
[多维度理解]
1.描述方法
借助数学方法,通过建立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常用的坐标系
(1)一维直线坐标系:用来描述物体在________上的位置。当物体沿直线运动时,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________和单位长度,建立一维直线坐标系。
(2)平面直角坐标系:用来描述物体在一个______上的位置。在平面上画出两条____________的数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3.建立坐标系的目的
定量描述物体的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
4.描述物体空间位置的步骤
(1)选定参考系,并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建立坐标系时应明确坐标轴的正方向及其标度大小。
(2)根据物体相对坐标原点的距离及方位,在坐标系中找出与物体位置相对应的坐标点。
[全方位练明]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建立一维直线坐标系时需要选取原点、规定坐标轴的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
(2)位置坐标x为负值,表示此时物体在x轴负方向上。( )
(3)通常用x、y坐标轴上的一对实数表示物体在平面内的位置。( )
2.如图所示,从高出地面3 m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 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以抛出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小球末位置坐标为( )
A.3 m B.-3 m
C.0 D.13 m
3.以某十字路口的交通岗亭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正方向,向南为y轴正方向,画出坐标系来描述坐标为(-60 m,80 m)的建筑物相对交通岗亭的位置,并求该建筑物与交通岗亭的距离。
逐点清(三) 时间的描述
[多维度理解]
1.时刻:是指某一________,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______来表示。
2.时间:是指两个时刻的________,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间用______来表示。
3.单位:时刻和时间单位相同,有______、分、时等,还有飞秒(fs)和阿秒(as),1 fs=10-15 s,1 as=10-18 s。
4.时刻与时间的区别和联系
时刻 时间(间隔)
区别 时刻对应于物体所处的位置或状态 时间(间隔)对应于物体所经历的某段过程
时刻只有先与后,而没有长短之分 没有先与后的区别,只有长短之分
在时间轴上,时刻用一个点表示 在时间轴上,时间用线段表示
联系 两个时刻的间隔即为时间
5.判断时刻与时间的两种方法
根据上下文判断 分析题干,根据题意去体会和判断。时刻对应的是某一状态,时间对应的是某一过程
利用时间轴判断 画出时间轴,把所给的时刻和时间表示出来,对应一个点的是时刻,对应一段线段的是时间
[全方位练明]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时刻就是一瞬间,即一段很短的时间间隔。( )
(2)一分钟可以分为60个时刻。( )
(3)第3 s末和第4 s初是同一时刻。( )
(4)第3 s内和前3 s内指的是同一段时间间隔。( )
2.(2024·宁德高一质检)“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这里的“宇”和“宙”就是空间和时间的概念。时间在时间轴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过去、现在和未来。时间轴上的某一点代表某一瞬间,也就是时刻,比如电视剧中常常出现的“午时三刻”,时刻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或位置)相对应。而时间指的则是两时刻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来表示。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2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C点
B.第3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AD段
C.前4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DE段
D.第3 s初是指时间轴上的C点
3.(选自粤教版教材“讨论与交流”)我们在利用网络平台购买机票时,可以从如图所示的页面中得知某一航班的时间信息:该航班从广州起飞的时间为14:00,到达北京的时间为17:05,飞行时间为3小时5分钟。请问以上对“时间”的说法有什么不同?
第1节 空间和时间
逐点清(一)
[多维度理解]
1.位置 2.(1)相对 参照物 参照物 (2)参照物
(3)①不一定 ②简化 ③地面 静止
[全方位练明]
1.(1)× (2)× (3)√ (4)√
2.选C “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在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选地球为参考系,二者都是运动的,选项A、B错误;“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二者相对静止,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3.提示:以飞机驾驶员为参考系,即认为驾驶员是静止不动的,所以受援者向上运动;以救生员为参考系,受援者是静止的;以平台上的其他人员为参考系,受援者是向上运动的。
逐点清(二)
[多维度理解]
2.(1)直线 正方向 (2)平面 互相垂直 3.位置 位置的变化
[全方位练明]
1.(1)√ (2)√ (3)√
2.选B 以抛出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抛出点的坐标为0,落地点在抛出点的下方,则小球末位置坐标为-3 m,故B正确。
3.解析: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顺序为x坐标、y坐标,故该建筑物的坐标为x=-60 m、y=80 m,该建筑物位于交通岗亭西60 m、南80 m处,即先向西走60 m,再向南走80 m就到达该建筑物处。由勾股定理可知该建筑物距交通岗亭100 m。
答案:图见解析 100 m
逐点清(三)
[多维度理解]
1.瞬时 点 2.间隔 线段 3.秒
[全方位练明]
1.(1)× (2)× (3)√ (4)×
2.选D 第2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BC段,故A错误;第3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CD段,故B错误;前4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AE段,故C错误;第3 s初是指时间轴上的C点,故D正确。
3.提示:时刻和时间都可以在时间轴上表示出来。时间轴上的一个点表示某一时刻,所以“14:00”和“17:05”均指时刻;时间轴上一条线段表示一段时间,故“3小时5分钟”指的是时间。(共58张PPT)
空间和时间
(强基课—逐点理清物理观念)
第1节
课标要求 层级达标 1.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2.认识一维直线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 3.会区分时间和时刻。 学考 层级 1.形成初步的参考系、坐标系、时间、时刻的概念,能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
选考 层级 1.会在具体情境中识别时间和时刻,能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坐标系。
2.用数学上的坐标轴与实际的物理情境结合起来建立坐标系。
1
逐点清(一) 机械运动
2
逐点清(二) 空间位置的描述
3
逐点清(三) 时间的描述
4
课时跟踪检测
CONTENTS
目录
逐点清(一) 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_______随时间的变化。
2.参考系
(1)概念:动与静是______的,人们必须确定一个_________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这种________称为参考系。
(2)特点: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_________被假定为不动。
多维度理解
位置
相对
参照物
参照物
参照物
(3)参考系的选取:
①运动情况的界定:对于同一个运动,选择的参考系不同,描述运动的结果就_________相同。
②选取原则: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但是应该恰当选择,以使研究的问题_______为基本准则。
③选取对象:在研究问题时,一般选取______或相对地面_____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不一定
简化
地面
静止
3.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根据题意确定参考系,并假定参考系是不动的。
(3)分析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位置变化情况。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参考系只能选择静止的物体。 ( )
(2)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地面作为参考系。 ( )
(3)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与所选取的参考系有关。 ( )
(4)同一物体的运动,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 )
全方位练明
×
×
√
√
2.(2023·浙江1月学考)“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在轨运行如图所示,则( )
A.选地球为参考系,“天和”是静止的
B.选地球为参考系,“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
C.选“天和”为参考系,“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
D.选“神舟十五号”为参考系,“天和”是运动的
√
解析:“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在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选地球为参考系,二者都是运动的,选项A、B错误;“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二者相对静止,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提示:以飞机驾驶员为参考系,即认为驾驶员是静止不动的,所以受援者向上运动;以救生员为参考系,受援者是静止的;以平台上的其他人员为参考系,受援者是向上运动的。
逐点清(二) 空间位置的描述
1.描述方法
借助数学方法,通过建立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常用的坐标系
(1)一维直线坐标系:用来描述物体在______上的位置。当物体沿直线运动时,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_______和单位长度,建立一维直线坐标系。
多维度理解
直线
正方向
(2)平面直角坐标系:用来描述物体在一个______上的位置。在平面上画出两条_________的数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3.建立坐标系的目的
定量描述物体的______以及____________。
平面
互相垂直
位置
位置的变化
4.描述物体空间位置的步骤
(1)选定参考系,并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建立坐标系时应明确坐标轴的正方向及其标度大小。
(2)根据物体相对坐标原点的距离及方位,在坐标系中找出与物体位置相对应的坐标点。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建立一维直线坐标系时需要选取原点、规定坐标轴的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 )
(2)位置坐标x为负值,表示此时物体在x轴负方向上。 ( )
(3)通常用x、y坐标轴上的一对实数表示物体在平面内的位置。 ( )
全方位练明
√
√
√
√
解析:以抛出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抛出点的坐标为0,落地点在抛出点的下方,则小球末位置坐标为-3 m,故B正确。
3.以某十字路口的交通岗亭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正方向,向南为y轴正方向,画出坐标系来描述坐标为(-60 m,80 m)的建筑物相对交通岗亭的位置,并求该建筑物与交通岗亭的距离。
答案:图见解析 100 m
解析: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顺序为x坐标、y坐标,故该建筑物的坐标为x=-60 m、y=80 m,该建筑物位于交通岗亭西60 m、南80 m处,即先向西走60 m,再向南走80 m就到达该建筑物处。由勾股定理可知该建筑物距交通岗亭100 m。
逐点清(三) 时间的描述
1.时刻:是指某一______,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___来表示。
2.时间:是指两个时刻的________,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间用______来表示。
3.单位:时刻和时间单位相同,有_____、分、时等,还有飞秒(fs)和阿秒(as),1 fs=10-15 s,1 as=10-18 s。
多维度理解
瞬时
点
间隔
线段
秒
4.时刻与时间的区别和联系
时刻 时间(间隔)
区别 时刻对应于物体所处的位置或状态 时间(间隔)对应于物体所经历的某段过程
时刻只有先与后,而没有长短之分 没有先与后的区别,只有长短之分
在时间轴上,时刻用一个点表示 在时间轴上,时间用线段表示
联系 两个时刻的间隔即为时间 5.判断时刻与时间的两种方法
根据上下 文判断 分析题干,根据题意去体会和判断。时刻对应的是某一状态,时间对应的是某一过程
利用时间 轴判断 画出时间轴,把所给的时刻和时间表示出来,对应一个点的是时刻,对应一段线段的是时间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时刻就是一瞬间,即一段很短的时间间隔。 ( )
(2)一分钟可以分为60个时刻。 ( )
(3)第3 s末和第4 s初是同一时刻。 ( )
(4)第3 s内和前3 s内指的是同一段时间间隔。 ( )
全方位练明
×
×
√
×
2.(2024·宁德高一质检)“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这里的“宇”和“宙”就是空间和时间的概念。时间在时间轴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过去、现在和未来。时间轴上的某一点代表某一瞬间,也就是时刻,比如电视剧中常常出现的“午时三刻”,时刻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或位置)相对应。而时间指的则是两时刻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来表示。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2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C点
B.第3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AD段
C.前4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DE段
D.第3 s初是指时间轴上的C点
解析:第2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BC段,故A错误;第3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CD段,故B错误;前4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AE段,故C错误;第3 s初是指时间轴上的C点,故D正确。
√
3.(选自粤教版教材“讨论与交流”)我们在利用网络平台购买机票时,可以从如图所示的页面中得知某一航班的时间信息:该航班从广州起飞的时间为14:00,到达北京的时间为17:05,飞行时间为3小时5分钟。请问以上对“时间”的说法有什么不同?
提示:时刻和时间都可以在时间轴上表示出来。时间轴上的一个点表示某一时刻,所以“14:00”和“17:05”均指时刻;时间轴上一条线段表示一段时间,故“3小时5分钟”指的是时间。
课时跟踪检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级——学考达标
1.某次物理科考试时间为11月15日8点10分开始,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须于考前10分钟进入考场,考试开始15分钟后不允许迟到考生入场。以上说法中指时刻的是( )
A.8点10分 B.90分钟
C.10分钟 D.15分钟
√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8点10分是时刻,故A正确;90分钟,10分钟,15分钟,都是指时间,故B、C、D错误。
1
2
3
4
5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2024·贵州安顺高一质检)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考系是为了描述物体运动而选取的
B.宇宙中的物体有的静止,有的运动
C.只能选取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D.同一物体的运动相对不同的参考系,其观察结果一定相同
2
3
4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参考系是为了描述物体运动而事先选来作为参考的物体,故A正确;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则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处于运动状态,根据所选的参考系不同,物体会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故B错误;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以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基本原则,故C错误;同一物体的运动相对不同的参考系,其观察结果可能不同,故D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
A.以扶梯为参考系,陈老师是运动的
B.以扶梯为参考系,孩子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考系,陈老师是静止的
D.以地面为参考系,孩子是静止的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陈老师相对扶梯静止,而小孩相对扶梯是运动的,以扶梯为参考系,陈老师是静止的,孩子是运动的,故A错误,B正确;以地面为参考系,陈老师和孩子都是运动的,故C、D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4.在某校举行的创新设计大赛上,某班“科技之光”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音乐钟,该音乐钟每隔一段相等的时间就发出一段1分钟的美妙乐声。已知上午9时和9时41分发出乐声。下列有关该音乐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午9时和9时41分发出乐声,9时和9时41分指的是时间
B.该音乐钟每隔40分钟发出一次乐声,每隔40分钟指的是时间
2
3
4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C.该音乐钟持续发出1分钟的美妙乐声,1分钟指的是时刻
D.该音乐钟在上午10时22分时会再次发出乐声,10时22分指的是时间
解析:9时和9时41分是音乐钟发出乐声的时刻,A错误;每隔40分钟发出一次乐声,是指从上次发完乐声到下次发出乐声的这一段时间,B正确;持续发出1分钟的美妙乐声,1分钟指的是该音乐钟从开始发出乐声到乐声结束的这一段时间,C错误;每隔40分钟发出一次乐声,一次发出乐声要持续1分钟,则上午10时22分时会再次发出乐声,10时22分指再次发出乐声的时刻,D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5.(2024·济南高一调研)《淮南子·原道训》中写到“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古往今来的圣贤都是非常珍惜时间的。下列关于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7:30上课,其中“7:30”指的是时间
B.“一天有24小时”中“24小时”指的是时刻
C.“一寸光阴不可轻”,这里的“光阴”指的是时刻
D.“中华五千年”中的“五千年”指的是时间
2
3
4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7:30上课,其中“7:30”指的是时刻,A错误;“一天有24小时”中“24小时”指的是时间,B错误;“一寸光阴不可轻”中“光阴”指的是时间,C错误;“中华五千年”中的“五千年”指的是时间,D正确。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6.下列关于民间俗语中所说的时间,理解正确的是( )
A.形容做事没有持久性时说“三分钟热度”,“三分钟”指时刻
B.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时说“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一秒”指时刻
C.形容事情不是一蹴而就时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日”指时刻
D.表示做事得过且过时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天”指时间
解析: “三分钟”“一秒”“一日”“一天”均对应的是一个过程,表示时间,故D正确。
2
3
4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
解析:这些“星星的轨迹”照片中有规律的弧线的形成,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A正确。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8.在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上标出的是( )
2
3
4
√
A.第4 s初 B.第6 s末
C.第3 s内 D.前3 s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时间是两个时刻的间隔,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从题图中时间轴来看表示的是从0到3 s末的一段时间,表示的是时间,即前3 s的时间,所以D正确,A、B、C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9.(2024·东营高一检测)如图所示,载人火箭的顶端部分装有发射逃生系统,称为逃逸塔,逃逸塔内部包含航天员乘坐的返回舱。在发射过程中,如果一切正常,逃逸塔不工作,随运载火箭一起升空;如果遇到突发情况,逃逸塔就会自动点火,在短时间脱离运载火箭,从而达到保护航天员的目的。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A.火箭正常发射时,逃逸塔相对运载火箭是运动的
B.火箭正常发射时,航天员相对运载火箭是运动的
C.若火箭发射时遇到突发情况,逃逸塔将与运载火箭发生相对运动
D.若火箭发射时遇到突发情况,航天员与运载火箭始终相对静止
2
3
4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火箭正常发射时,航天员、逃逸塔和运载火箭一起运动,处于相对静止,A、B错误;若火箭发射时遇到突发情况,航天员将随逃逸塔一起脱离运载火箭,则航天员、逃逸塔与运载火箭是相对运动的,C正确,D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以桌边上的一点O′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建立的是一维直线坐标系,选项C、D错误;绳的最低端B在正方向上,且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0.3 m,所以B的坐标为x=0.3 m,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多选)在如图所示的时间数轴中,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2
3
4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
B.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3 s内
C.t0~t2表示时间,称为前2 s或第2 s内
D.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1)s内
√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t2表示时间数轴上的一个点,所以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A正确;t2~t3表示时间数轴上的一段线段,所以为时间,称为第3 s内,B正确;t0~t2表示时间数轴上的一段线段,所以为时间,称为前2 s内,第2 s内表示t1~t2,C错误;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 s内,D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热气球运动起源于18世纪,现已成为公众休闲观光和体育旅游项目。在一次观光游览中,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停在空中
B.甲、丙匀速下降,v丙>v甲;乙匀速上升
2
3
4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C.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下降,
且v丙>v甲
D.甲、乙匀速下降,v乙且v丙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地面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相对地面也匀速下降,且v乙>v甲,B、D错误;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说明丙可能静止,也可能匀速上升,还可能匀速下降,且v丙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3
4课时跟踪检测(一) 空间和时间
(选择题1~9小题,每小题4分;10~12小题,每小题6分。本检测卷满分70分)
A级——学考达标
1.某次物理科考试时间为11月15日8点10分开始,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须于考前10分钟进入考场,考试开始15分钟后不允许迟到考生入场。以上说法中指时刻的是( )
A.8点10分 B.90分钟
C.10分钟 D.15分钟
2.(2024·贵州安顺高一质检)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考系是为了描述物体运动而选取的
B.宇宙中的物体有的静止,有的运动
C.只能选取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D.同一物体的运动相对不同的参考系,其观察结果一定相同
3.某超市中,两层楼间有一架斜面式自动扶梯,如图所示,陈老师带着孩子乘匀速上升的自动扶梯上楼。孩子在电梯上向上跑,陈老师没有“动”而是随着电梯上楼。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以扶梯为参考系,陈老师是运动的
B.以扶梯为参考系,孩子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考系,陈老师是静止的
D.以地面为参考系,孩子是静止的
4.在某校举行的创新设计大赛上,某班“科技之光”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音乐钟,该音乐钟每隔一段相等的时间就发出一段1分钟的美妙乐声。已知上午9时和9时41分发出乐声。下列有关该音乐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午9时和9时41分发出乐声,9时和9时41分指的是时间
B.该音乐钟每隔40分钟发出一次乐声,每隔40分钟指的是时间
C.该音乐钟持续发出1分钟的美妙乐声,1分钟指的是时刻
D.该音乐钟在上午10时22分时会再次发出乐声,10时22分指的是时间
5.(2024·济南高一调研)《淮南子·原道训》中写到“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古往今来的圣贤都是非常珍惜时间的。下列关于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7:30上课,其中“7:30”指的是时间
B.“一天有24小时”中“24小时”指的是时刻
C.“一寸光阴不可轻”,这里的“光阴”指的是时刻
D.“中华五千年”中的“五千年”指的是时间
6.下列关于民间俗语中所说的时间,理解正确的是( )
A.形容做事没有持久性时说“三分钟热度”,“三分钟”指时刻
B.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时说“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一秒”指时刻
C.形容事情不是一蹴而就时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日”指时刻
D.表示做事得过且过时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天”指时间
7.如图所示是一张天文爱好者经长时间曝光拍摄的“星星的轨迹”照片,这些有规律的弧线的形成,是以什么为参考系的( )
A.地面 B.月球 C.太阳 D.星星
8.在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上标出的是( )
A.第4 s初 B.第6 s末
C.第3 s内 D.前3 s
9.(2024·东营高一检测)如图所示,载人火箭的顶端部分装有发射逃生系统,称为逃逸塔,逃逸塔内部包含航天员乘坐的返回舱。在发射过程中,如果一切正常,逃逸塔不工作,随运载火箭一起升空;如果遇到突发情况,逃逸塔就会自动点火,在短时间脱离运载火箭,从而达到保护航天员的目的。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正常发射时,逃逸塔相对运载火箭是运动的
B.火箭正常发射时,航天员相对运载火箭是运动的
C.若火箭发射时遇到突发情况,逃逸塔将与运载火箭发生相对运动
D.若火箭发射时遇到突发情况,航天员与运载火箭始终相对静止
B级——选考进阶
10.如图所示,一条绳子长1.5 m,放在高0.8 m的桌子上,有一部分悬在桌外,留在桌面上的部分长1.2 m,以桌边上的一点O′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则绳的最低端B的坐标为( )
A.x=0.3 m B.x=0.5 m
C.(0, 0.3 m) D.(0, -0.3 m)
11.(多选)在如图所示的时间数轴中,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
B.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3 s内
C.t0~t2表示时间,称为前2 s或第2 s内
D.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1)s内
12.热气球运动起源于18世纪,现已成为公众休闲观光和体育旅游项目。在一次观光游览中,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停在空中
B.甲、丙匀速下降,v丙>v甲;乙匀速上升
C.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下降,
且v丙>v甲
D.甲、乙匀速下降,v乙且v丙13.(16分)如图所示,某人从学校门口A处开始散步,先向南走50 m到达B处,再向东走100 m到达C点,最后向北走150 m到达D处,若以校门口A点为坐标原点,则A、B、C、D各点的位置如何表示?
课时跟踪检测(一)
1.选A 8点10分是时刻,故A正确;90分钟,10分钟,15分钟,都是指时间,故B、C、D错误。
2.选A 参考系是为了描述物体运动而事先选来作为参考的物体,故A正确;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则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处于运动状态,根据所选的参考系不同,物体会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故B错误;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以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基本原则,故C错误;同一物体的运动相对不同的参考系,其观察结果可能不同,故D错误。
3.选B 陈老师相对扶梯静止,而小孩相对扶梯是运动的,以扶梯为参考系,陈老师是静止的,孩子是运动的,故A错误,B正确;以地面为参考系,陈老师和孩子都是运动的,故C、D错误。
4.选B 9时和9时41分是音乐钟发出乐声的时刻,A错误;每隔40分钟发出一次乐声,是指从上次发完乐声到下次发出乐声的这一段时间,B正确;持续发出1分钟的美妙乐声,1分钟指的是该音乐钟从开始发出乐声到乐声结束的这一段时间,C错误;每隔40分钟发出一次乐声,一次发出乐声要持续1分钟,则上午10时22分时会再次发出乐声,10时22分指再次发出乐声的时刻,D错误。
5.选D 7:30上课,其中“7:30”指的是时刻,A错误;“一天有24小时”中“24小时”指的是时间,B错误;“一寸光阴不可轻”中“光阴”指的是时间,C错误;“中华五千年”中的“五千年”指的是时间,D正确。
6.选D “三分钟”“一秒”“一日”“一天”均对应的是一个过程,表示时间,故D正确。
7.选A 这些“星星的轨迹”照片中有规律的弧线的形成,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A正确。
8.选D 时间是两个时刻的间隔,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从题图中时间轴来看表示的是从0到3 s末的一段时间,表示的是时间,即前3 s的时间,所以D正确,A、B、C错误。
9.选C 火箭正常发射时,航天员、逃逸塔和运载火箭一起运动,处于相对静止,A、B错误;若火箭发射时遇到突发情况,航天员将随逃逸塔一起脱离运载火箭,则航天员、逃逸塔与运载火箭是相对运动的,C正确,D错误。
10.选A 以桌边上的一点O′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建立的是一维直线坐标系,选项C、D错误;绳的最低端B在正方向上,且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0.3 m,所以B的坐标为x=0.3 m,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
11.选AB t2表示时间数轴上的一个点,所以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A正确;t2~t3表示时间数轴上的一段线段,所以为时间,称为第3 s内,B正确;t0~t2表示时间数轴上的一段线段,所以为时间,称为前2 s内,第2 s内表示t1~t2,C错误;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 s内,D错误。
12.选A 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地面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相对地面也匀速下降,且v乙>v甲,B、D错误;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说明丙可能静止,也可能匀速上升,还可能匀速下降,且v丙13.解析:以A点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的正方向,向北为y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各点的位置坐标为A(0,0),B(0,-50 m),C(100 m,-50 m),D(100 m,100 m)。
答案:A(0,0);B(0,-50 m);C(100 m,-50 m);D(100 m,100 m)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