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章末评价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发散透镜
B.放大镜可以会聚太阳光,所以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
C.凸透镜有焦点,凹透镜没有焦点
D.一束发散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不一定形成会聚的光束
2.用凸透镜看远处的物体,看到的像是()
A.放大的 B.等大的 C.倒立的 D.正立的
3.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像是凸透镜所成的,虚像则不是
B.虚像是由平面镜所成的,所以虚像一定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C.实像可有放大的,也可有缩小的;虚像只有放大的
D.实像能用光屏承接到,虚像则不能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当烛焰离透镜24 cm时,成的是缩小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7 cm时,成的是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
A.8 cm B.10 cm C.11 cm D.14 cm
5.如图甲所示,在装有水的杯子里,小红将一支铅笔分别紧贴杯壁内、外竖直放置,两次都观察到铅笔放大的像,俯视图如图乙、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中铅笔向前移,像一直变小
B.图乙中铅笔向前移,像先变小后变大
C.图丙中铅笔向后移,像一直变大
D.图丙中铅笔向后移,像先变小后变大
6.如图所示是爱动脑筋的小江在实践活动中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影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2倍焦距
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C.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适当减小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
D.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近视眼镜片
7.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 cm
B.当u=6 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C.当u=20 cm时,在光屏上能成缩小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动到18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2分。
8.小明在暗室里探究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透镜后的光路,他用一直径和透镜玻璃直径相同的平行光正对透镜照射,惊奇地发现通过透镜玻璃边缘的光经透镜后部分发生偏折,部分沿直线传播,如图甲、乙所示。第二天小明在阳光下继续研究透镜对光的作用,将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与透镜平行的白纸,在白纸上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现象。则该同学所用的透镜为 (选填“凹透镜”“凸透镜”或“凹透镜或凸透镜”);继续将白纸稍远离该透镜,则暗斑的面积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亮环的亮度将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甲 乙 丙
巴黎奥运会主题 2024年7月26日在巴黎举行了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既是一次体育盛会,也是一场科技盛宴。请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请完成9~10题。
9.巴黎奥运会期间使用的机器人,它的摄像头相当于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通过摄像头所成的像是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当被拍摄的人远离机器人的镜头时,人经镜头成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如图所示,将印有巴黎奥运会体育图标的透明胶片,贴在发光手电筒前端玻璃上,正对着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调整位置,墙上出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该“像”相对于胶片上的图案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墙壁到凸透镜的距离满足的条件是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 cm。该成像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11. 如图所示是小明制作的简易望远镜,它由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组成,调整两个凸透镜间的距离,就可以看清远处的景物。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 附近成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12.如图所示,在圆柱状的玻璃水杯后面很远处放置一个小泥娃,透过水杯可观察到小泥娃缩小的像,像与物左右相反,因为圆柱形水杯装有水的左右部分具有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特征。将小泥娃逐渐向水杯靠近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所看到小泥娃像的高度将 (选填“不变”或“改变”),像将 (选填“粗细不变”“变粗”或“变细”)。
13.如图所示,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空气泡下方处较 (选填“亮”或“暗”),这是因为太阳光射向空气泡和水如同射向 透镜一样,折射光线会 (选填“发散”或“会聚”)。
14.利用激光的平行度好的特点,将激光束射入光盘,激光经过 (选填“反射”或“折射”)后被光学装置接收,处理后就可以还原成声音和图像。激光还有一个特点是亮度高,如果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激光经过眼球 (选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害。
三、作图题:本题7分。
15.(1)请在图甲中画出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2)请在图乙中画出两条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3)图丙中L为凸透镜,MN为其主光轴,O为光心,若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实像为A′B′,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在图中标出F的位置。
甲 乙
丙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10分,第17题14分,共24分。
16.小强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强同学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 (选填“光源”或“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 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3)实验中当物距u等于焦距f时,某同学却发现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正立放大的像。对此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
B.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小于焦距
C.这是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表面反射形成的像
D.当物距等于焦距时,可以成正立放大的像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先调整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及光屏中心位于同一高度上,然后将它们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1)此时像的特点是 (说明像的倒正、大小和虚实)。
(2)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零刻度处,则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且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若将蜡烛移到20.0 cm刻度处,凸透镜保持不动,移动光屏后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此时蜡烛经凸透镜成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4)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厚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现将图中虚线圆圈部分当作是人的“眼睛”,当蜡烛远离“眼睛”时,“眼睛”需调节凸透镜的厚度使其 (选填“变薄”或“变厚”),改变其对光线的偏折能力,从而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该“眼睛”无法调节凸透镜达到应有的厚度,则该“眼睛”为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应该戴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进行矫正。
五、综合能力题:本题6分。
18.小明发现实验室里的透镜有的平一点,有的凸一点。那么同样大小和材料做成的凸透镜,凸起程度不一样,会对成像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在一个高15 cm的烧杯底部放一个F形状的LED发光体,用透明的薄膜扎住顶部,在薄膜上倒入一定量的水,做成水透镜,用薄膜的松紧程度来控制水透镜的凸起程度,用一张白纸做光屏成像。
实验 次数 烧杯 高度/cm 凸起 程度 白纸距离杯面高度/cm 像的正倒 像的大小
1 15 很大 6 倒立 缩小
2 15 较大 8 倒立 缩小
3 15 一般 20 倒立 放大
4 15 较小 无法成像 —— ——
(1)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水透镜的凸起程度变大,白纸应 (选填“靠近”或“远离”)杯面才能够接收到清晰的像,同时像会变
(选填“大”或“小”),说明水透镜会聚光的能力变 (选填“强”或“弱”)。
(2)在实验4中,小明直接用眼睛从上往下观察,可以看到一个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做成的。
(3)实验中有几片小纸屑掉进了水透镜里,此时白纸上所成的像 。
A.无法成像
B.上面有几个黑色的斑点
C.完整但稍暗
D.完全没有影响
第五章章末评价卷
1.C 2.C 3.D 4.D 5.A 6.C 7.D
8.凹透镜或凸透镜 不变 变暗
9.凸透镜 缩小 变小
10.倒立 大于 投影仪
11.焦点 缩小 放大镜
12.凸透镜 不变 变粗
13.暗 凹 发散
14.反射 凸透镜 会聚
15.(1)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
(3)如图所示
16.(1)光屏 10.0 (2)放大 投影仪 (3)B
17.(1)倒立、缩小的实像 (2)左 变小 (3)缩小
(4)变薄 近视眼 凹透镜
18.(1)靠近 小 强 (2)放大 放大镜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