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双减作业本3.4中国的海洋资源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双减作业本3.4中国的海洋资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20 07:0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
双减作业本:中国的海洋资源
1.区域认知: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海洋区域的特点,认识我国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等在不同海域的分布情况,知晓海洋资源对国家经济发展和战略地位的影响。
2.综合思维: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特征,分析我国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等,同时综合考虑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海洋灾害防范等多方面因素,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地理实践力:通过开展海洋资源调查活动,提高学生搜集信息、运用地理工具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通过海洋研学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海洋环境,探索海洋问题。
4.人地协调观:了解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如海洋污染、渔业资源衰竭等,认识到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观念,确立可持续发展观,明白人类活动应与海洋环境相协调。
近年来,我国加速“蓝色粮仓”建设,大力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发展。同时,海上风电建设也稳步迈进。多地(如福建漳州、广东徐闻等)积极探索“海洋牧场+海上风电”融合模式,实现能源与渔业协同,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读图,完成1-3题。
1.“海洋牧场”属于农业生产部门中的( )
A.畜牧业 B.渔业 C.种植业 D.林业
2.“海洋牧场+海上风电”项目主要开发的资源有( )
①鱼类资源 ②盐类资源 ③金属矿产 ④风力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我国积极探索“海洋牧场+海上风电”融合模式有利于( )
A.保障能源安全 B.减少海洋生物类型
C.增加小麦产量 D.加剧海洋生态压力
2024年6月8日是第16个世界海洋日。我国是海洋大国,加快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强国建设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据此完成4-5题。
4.关于我国海洋国土,我们应该树立( )观点。
①开发海洋资源也要保护海洋环境 ②海洋辽阔,互相联通,人类活动不会影响海洋
③海洋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任意开发 ④人类与海洋和谐相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下列关于我国海洋国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渤海和台湾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B.我国近海海域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C.我国大陆海岸线长2.2万多千米
D.海洋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奋斗者”号是我国第一台能够到达全球海洋最深处开展科考和作业的载人潜水器。图为海底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奋斗者”号所到达的全球海洋最深处是指(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海沟 D.洋盆
7.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我们应当( )
A.最大限度开采海洋资源 B.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
C.全面禁止海洋旅游开发 D.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下图示意我国上海以东的海底地形剖面、我国钓鱼岛附属岛屿的照片。读图完成8-9题。
8.从海底地形类型的分布上分析,钓鱼岛位于( )
A.大陆架与大陆坡间 B.大陆坡和洋盆间
C.洋盆和海沟间 D.洋盆和洋中脊间
9.我国对蓝色深海探测,可以( )
A.揭秘火星生命起源 B.开展海洋科学实验
C.开发海底光能资源 D.争夺海底资源
我国海水养殖空间正在由近岸向深远海扩展。深远海养殖涉及苗种装备、加工、物流等多个环节,对配套产业的依赖性较强。“深蓝1号”为我国大型深远海养殖装备,在距山东日照海岸线约130海里的黄海海域成功养殖三文鱼。据此完成1-2题。
相对于近岸养殖,深远海养殖( )
①开发成本低 ②技术依赖性强 ③自然风险小
④产业关联度高 ⑤养殖容量大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2.我国发展深远海养殖有利于( )
①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②增加海洋生物资源种类
③开发海洋空间资源 ④改善深远海域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石沪是修建在潮间带(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利用海水运动将鱼群困在石墙内的传统陷阱式捕鱼设施,下图示意台湾澎湖“心形项链”石沪,“项链坠”是集鱼的沪房,“项链串”是防止鱼游出石沪的石堤。读图,完成3-5题。
3.石沪主要修建在潮间带,主要是因为潮间带( )
A.海水深度较浅 B.海面风浪较小
C.渔业资源丰富 D.海水周期涨落
4.推测沪房处的石墙剖面结构与实际最符合的是( )
A. B.
C. D.
5.石沪捕鱼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
A.捕鱼产量增加 B.有利水体净化
C.避免海岸侵蚀 D.资源持续利用
潮汐能发电是一种利用海洋潮汐现象进行发电的可再生能源技术。钱塘江河口的潮汐能蕴藏量全国第一。读图“钱塘江位置示意图及潮汐电站发电示意图”,回答6-8题。
6.潮汐能( )
A.是一种非可再生能源 B.在我国各省均有分布
C.会直接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 D.可增加当地能源供给
7. 钱塘江( )
A.临近我国最大的城市——杭州
B.全年受气象灾害——台风的影响
C.沿岸地形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
D.涨潮时海水从海洋涌入水库,带动水轮机转动
8.图示区域发展工业的限制性条件是( )
A.工业基础薄弱 B.矿产资源缺乏
C.海陆交通便利 D.国家政策支持
【资源主题】海洋碳汇渔业又称“不投饵渔业”,是指通过渔业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生物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收获水生生物产品,将碳移出水体的生产活动。下图为海洋碳汇渔业流程图。据此完成9-10题。
9.我国发展海洋碳汇渔业的主要优势( )
A.养殖面积大 B.碳排放量 C.自然灾害少 D.劳动力充足
10.我国发展海洋碳汇渔业,能够( )
①降低大气中碳浓度 ②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
③完全取代传统渔业 ④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3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考察时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广东省拥有我国最长海岸线,海域辽阔,海水优质,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加工和出口基地。目前,广东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的优势,着力加快培育万亿级现代化海洋牧场(海上牧场)产业群。现代化海洋牧场是指采用科学技术,投放人工鱼礁,为贝、藻、鱼类提供栖息和繁育场所的特定海域。其养殖过程无须投喂人工饵料,养殖密度是传统网箱的4~6倍,养殖周期缩短至3/4以内,受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截至2022年底,广东省已建成15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牧场及周边海域鱼类的种类和数量均呈递增趋势。下图为广东省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分布图。
(1)列举一种海洋资源____。
(2)现代化海洋牧场养殖与传统近海养殖相比的优势是____。
(3)从自然条件看,广东省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是____。
(4)简述广东省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重要意义____。
参考答案
核心巩固:
1.B 2.D 3.A 4.D 5.C 6.C 7.D 8. A 9.B
素养提升
1.D 2.B 3.D 4.B 5.D 6.D 7.D 8.B 9.A 10.D
自我超越:
【答案】(1)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等(2)效率高、周期短、污染少等。(3)海域、滩涂、海水养殖等面积广阔;经济基础雄厚,建设资金充足;水产养殖、工程技术先进,管理方式更先进。(4)有利于减少对海洋资源的污染及破坏;增加渔民收入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