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统编版(2024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第2课 济南的冬天
■老舍
01
课堂导入,课文导读
02
初读课文,概括梳理
03
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04
课堂总结,课后拓展
目录/CONTENTS
学习目标
1. 学习文中细致描绘景物的方法,体会济南冬天的特点。
2. 赏析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来展现济南冬天之美的。
3. 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感受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新 课 导 入
课堂导入
北平的冬天常刮大风,伦敦的冬天难见日光,热带的冬天日光毒烈,而北中国的济南,冬天却有着温晴的天气,还有山有水,小雪、绿水藻等美景。它就像一方宝地,静静散发着独特魅力。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那别样的风情吧。
概 括 梳 理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他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的作品多以北京市民生活为题材,语言通俗幽默,风格质朴自然,富有浓厚的“京味儿”。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他的散文也极具特色,常以平实的语言描绘生活细节,表达真挚情感。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老舍1931年创作的散文《济南的冬天》,当时他正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这段时期,老舍远离政治纷扰,生活相对安定,心境平和,对济南的自然风光产生了深厚感情。
·据老舍夫人胡絜青回忆,老舍生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该文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文章通过对济南冬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城市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和生活美的敏锐感受。
【文体知识】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文学体裁。它不像诗歌那样讲究格律,也不像小说那样注重情节结构,而是以真实的生活体验为基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来打动读者。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即内容广泛、形式自由,但主题集中、情感统一。
本文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发表在《齐大月刊》欧一卷第六期(1931年4月出版)。
【文题解读】
题目《济南的冬天》点明了文章描写的地点和季节,简洁明了,直接揭示文章主题。同时,“冬天”通常给人寒冷、萧瑟的印象,而文中却展现出温暖、宁静、美丽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激发读者兴趣,引导读者关注济南冬天的独特之处。
第一部分(开头段):通过对比北平、伦敦和热带的冬天,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点出“宝地”的评价。
第二部分(中间段落):具体描绘济南冬天的山、城、雪、水等自然景物,展现其温暖、宁静、秀美的风貌。
第三部分(结尾段):总结全文,再次强调济南冬天的可爱与独特,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行文线索】
本文以“济南的冬天”为贯穿全文的主线,围绕这一中心展开描写。作者从整体印象入手,逐步深入到山、水、雪、村庄等具体景物,层层递进,条理清晰,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济南冬天的温暖与美好——宝地。
思考:作者为什么说济南的冬天是“宝地”?
因为济南的冬天没有大风,阳光明媚,天气温暖舒适,与北平、伦敦和热带的冬天相比显得格外宜人,因此作者称它为“宝地”。
合 作 探 究
【文章解读——问题索引】
1·文中提到“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2·作者在描写下雪时用了哪些比喻?有什么效果?
3·文中为什么多次提到“卧”这个词语?
4·作者是如何描写济南冬天的水的?表现了什么特点?
【文章解读——解题思路】
1·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济南周围的地形特点,说明小山环绕着济南城,起到了挡风保暖的作用,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暖的原因。
2·作者将树尖上的雪比作“日本看护妇”,将山坡上的雪和草色比作“带水纹的花衣”,这些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后山景的美丽和变化,增强了画面感和感染力。
【文章解读——解题思路】
3·“卧”字用来形容小村庄和屋顶上的雪,表现出一种安静、悠闲的状态,与济南冬天的整体氛围相协调,营造出宁静安详的画面。
4·作者描写水“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藻上冒着点儿热气”,并用“绿藻真绿”“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来突出水的温暖与生机,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温暖和生命力。
【语言赏析——见微知著】
1·运用拟人手法,将老城及山水拟人化,赋予其“睡着”“等唤醒”的状态,生动形象写出济南冬天的安适,给人以亲切感。
2·把小山比作小摇篮,还赋予小山“说话”的动作神态,形象表现小山对济南的呵护,突出济南冬天的暖和,十分生动。
3·运用拟人修辞,赋予薄雪“害羞”的神态,把夕阳下薄雪变色的情景写得鲜活有趣,展现了济南小雪后的美妙景色。
【语言赏析——见微知著】
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句话好在哪里?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此句妙在何处?3·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这句话有何特点?
【深度挖掘——手法探究】
1.文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那文中还有其他写作手法吗?
2.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的呢?
参考答案:1.使景物更具生命力和情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济南冬天的温晴、安适等特点,让读者更易感受其独特韵味。 还有比喻手法,如把树尖上的雪比作日本看护妇等,使描写对象更形象直观,增添美感。
2.按照空间顺序,先写山,后写水,写山时又有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等不同位置的描写,条理清晰。
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赋予景物生动形象之感,增强感染力。
按照空间顺序描写景物,层次分明,便于读者清晰了解济南冬天的景色特点。
【本课主旨——情感升华】
1.读了这篇文章,你能感受到作者对济南冬天怎样的情感呢?从哪些地方能具体看出来呢?
1.能感受到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从如“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等语句,还有对济南冬天各种美景细致、饱含深情的描写能看出。
2.那这篇文章主旨是什么呢?
2.描绘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及优美的山水景色,表达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同学们通过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细致描写,体会到了作者深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文章主旨就是展现济南冬天独特之美并表达这种情感。
课 堂 小 结
一
二
三
小城:晒 睡 醒 暖和舒适
小山:围 保暖 小摇篮 可爱、充满温情
人们:含笑 不着急 冬天慈善
···充满温情的济南冬天···
文章紧紧围绕“温情”一词,主要描绘了济南的山水美景,呈现给读者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寄予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热爱之情。
·老舍笔下济南冬天“温晴”,山可爱,雪奇妙,城外如画卷。
·情景交融,饱含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 善用比喻、拟人,如把小山比作摇篮,雪“害了羞”,生动形象。
【课 堂 小 结】
统编版(2024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第2课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