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必刷卷词语(期末专项培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必刷卷词语(期末专项培优.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4.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2 07:0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专项培优 词语
1.量词填空。
例:一(艘)军舰
一    鱼塘 一    石桥
一    帆船 一    翠竹
2.在括号内填写恰当的量词。
一    飞机 一    豌豆 一    实验 两    灯
3.填空补充短语。
例:一(片)(金黄)的叶子
一    的薄雾 一    的传说
一    的力量 一    的苇席
4.下列量词使用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A.一座果园 B.一块石桥 C.一束鲜花 D.一丛翠竹
5.下列加点字搭配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一座房 B.七只花 C.一棵树 D.四只鸽子
6.我送拟声词回家。
叽叽 嘎嘎 啪啪 咕咚咕咚
(1)一群小鸡在院子里   地叫着,寻找食物。
(2)他渴极了,端起水瓢   地喝起来。
(3)粗大的雨点打在玻璃上   直响。
(4)篱笆外来了生人,鹅   地大叫。
7.填“的、地、得”
(1)老婆婆伸手把这个留做种子的玉米轻轻   摘了下来。
(2)快到收获   季节了。
(3)好,我明年一定要长   比今年还要棒。老婆婆,谢谢您。
(4)一个长   圆圆胖胖的、穿着好几层漂亮   黄绿色外衣的玉米骄傲   
说。
8.选字填空。
的 地 得
柔和   乐曲 悄悄   移动 寂静   可怕
演奏   动听 不住   号叫 低沉   调子
9.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近义词。
(1)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画。    
A.打量 B.盯着 C.观看
(2)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    
A.干燥 B.暴动 C.粗暴
(3)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真是名不虚传。    
A.有名无实 B.名副其实 C.名过其实
10.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顿时——    犹如——    颤动——    逐渐——   
纳凉——    风俗——    疲倦——    静寂——   
11.写出与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1)豆荚被摘下,跟许多别的丰满的豆荚在一起。    
(2)在这个小小的顶楼里住着一个穷苦的女人。    
(3)小女孩注视着豌豆花,快乐地微笑着,心里充满了感激。    
(4)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    
12.写反义词。
绝望——   
危险——   
后退——   
13.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加点词语的反义词,使句子意思通顺。
(1)企鹅在陆地上行动    ,可一到水里就显得异常灵活。
(2)他的父母均为通情达理的人,可他却经常    ,让人讨厌。
14.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2)他在黑暗中摸索了半天才找到钥匙。    
(3)他年轻时肆意挥霍,落得今日乞食街头的悲惨下场。    
15.根据句意给划线词选择不同的解释。
特别:①与众不同,不普通;②格外。
(1)他送给了我一件很特别的礼物。    
(2)这里的青草特别鲜嫩。    
熨帖:①心里平静;②(事情)完全妥当。
(3)这件事情不办熨帖,我不能走。    
(4)这一番坦诚的谈话,说得他心里十分熨帖。    
16.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新鲜:A.食物没有变质;B.植物没有枯萎;C.新奇,稀罕;D.(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
(1)清晨的空气十分新鲜。    
(2)妈妈今天买的蔬菜真新鲜。    
(3)每个人都对新鲜的事物存有好奇心。    
(4)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17.读句子,给加点词选择恰当的意思。
清楚:A.了解 B.事物容易让人了解、辨认。
(1)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我看得很清楚。    
(2)我对这件事情发生的经过非常清楚。    
18.下面的词语不完全是褒义词的是    
A.喜爱 光明 轻盈 孤芳自赏
B.芬芳 文雅 刚毅 和蔼可亲
C.情趣 风光 礼让 婆娑起舞
D.欢笑 幸福 灵敏 威风凛凛
E.改革 企图 创新 炯炯有神
19.下面词语感彩全部是褒义词的一项是(  )
A.兴高采烈 博学多才 见多识广 见利忘义
B.足智多谋 大显神通 出口成章 出类拔萃
C.高瞻远瞩 笑里藏刀 忍辱负重 呕心沥血
D.舍己为人 大公无私 遗臭万年 坚韧不拔
20.下列词语中,感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视死如归 B.英勇无畏 C.秉公执法 D.见利忘义
21.下列词语中感彩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面如土色 B.精忠报国 C.大义凛然 D.视死如归
22.在句子“桑娜的孩子们(  )冬夏,(  )光着脚跑来跑去。”中填入关联词,恰当的是(  )
A.只有……才…… B.只要……就……
C.不论……都…… D.即使……也……
23.下面的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B.只要大鸟在笼子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
C.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
D.大家不是把您看成一位首长,就是一个长辈。
24.下面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是(  )
A.华为新出的这款手机,不但有出色的性能,而且外观精美,深受大家的欢迎。
B.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C.虽然我们是中华儿女,但是我们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D.来到田野里,我们不仅看到了金黄的稻谷,还看到了橙红的柿子挂满枝头。
25.哪组关联词填入句子中合适?(  )
今天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_____累了一点,_____感到很快乐。
A.即使……也…… B.不但……而且……
C.虽然……但是…… D.如果……就……
26.与成语“横七竖八”的构词形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挑三拣四 B.一技之长
C.五彩缤纷 D.八九不离十
27.下面词语中,与“挑大梁”结构不相似的一项是(  )
A.铁公鸡 B.敲边鼓 C.碰钉子
28.下列词语中,与“左顾右盼”一词的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
A.东张西望 B.无可奈何 C.人山人海 D.昂首东望
29.下面词语结构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
A.手舞足蹈 B.眼疾手快 C.声东击西 D.耳濡目染
3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四字词语使用错误的是哪一项?(  )
A.那位英俊的少年,明眸皓齿,亭亭玉立。
B.遇到危险情况时,我们要沉着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C.在美丽的江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正悠闲地钓着鱼。
D.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斩钉截铁地说:“怕死就不是共产党员。”
期末专项培优 词语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量词填空。
例:一(艘)军舰
一  方 鱼塘 一  座 石桥
一  艘 帆船 一  丛 翠竹
【考点】量词.
【答案】方 座
艘 丛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量词的掌握与应用,完成时要注意后面的名词,然后结合学习生活中对量词的使用填空。
【解答】故答案为:
方 座
艘 丛
【点评】量词在生活中经常用到,而且大多是约定俗成的,生活中要注意量词积累运用。
2.在括号内填写恰当的量词。
一  架 飞机 一  粒 豌豆 一  个 实验 两  盏 灯
【考点】量词.
【答案】架 粒 次 盏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量词的掌握与应用,完成时要注意后面的名词,然后结合学习生活中对量词的使用填空。
【解答】故答案为:
架 粒 次 盏
【点评】量词在生活中经常用到,而且大多是约定俗成的,生活中要注意量词积累运用。
3.填空补充短语。
例:一(片)(金黄)的叶子
一  片朦胧 的薄雾 一  个美丽 的传说
一  股强大 的力量 一  张精美 的苇席
【考点】量词;词语搭配.
【答案】片朦胧 个美丽
股强大 张精美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量词、词语搭配。认真分析所给词语的特点,然后完成。
【解答】本题考查了量词和词语搭配。
量词一般和数词组成数量词来形容物体的数量,不同的事物可用不同的量词。
数词和名词之间应填写合适的量词和形容词,搭配时注意。
“薄雾”的量词可以是:一层薄雾、一缕薄雾、一片薄雾、一丝薄雾;形容词可以是:缭绕的薄雾、暗淡的薄雾、模糊的薄雾、朦胧的薄雾。
“传说”的量词可以是:一种传说、一个传说;形容词可以用:美丽的传说、古老的传说、凄美的传说。
“力量”的量词可以用:一种力量、一点力量、一份力量、一股力量、一丝力量。形容词可以用:无穷的力量、巨大的力量、生命的力量、微笑的力量等;
“苇席”的量词可以用:一张苇席、一块苇席、一片苇席等;形容词用:精美的苇席、漂亮的苇席、宽大的苇席等。
故答案为:
片朦胧 个美丽
股强大 张精美
【点评】词语搭配是一项语文基础知识水平考查题,我们在进行词语搭配时,首先要理解每个词的词义。再看看这些词是表示什么的,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呢?还是表示动作或形状、颜色的呢?然后想一想,这个词和哪个词搭配。
4.下列量词使用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A.一座果园 B.一块石桥 C.一束鲜花 D.一丛翠竹
【考点】量词.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量词的掌握与应用。完成时要注意后面的名词,然后结合学习生活中对量词的使用填空。
【解答】A、C、D正确。
B.错误。应改为:一座石桥。
故选:B。
【点评】量词在生活中经常用到,而且大多是约定俗成的,生活中要注意量词积累运用。
5.下列加点字搭配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一座房 B.七只花 C.一棵树 D.四只鸽子
【考点】量词.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量词的掌握与应用。完成时要注意后面的名词,然后结合学习生活中对量词的使用填空。
【解答】A、C、D正确。
B.有误。应改为:七朵花。
故选:B。
【点评】量词在生活中经常用到,而且大多是约定俗成的,生活中要注意量词积累运用。
6.我送拟声词回家。
叽叽 嘎嘎 啪啪 咕咚咕咚
(1)一群小鸡在院子里 叽叽 地叫着,寻找食物。
(2)他渴极了,端起水瓢 咕咚咕咚 地喝起来。
(3)粗大的雨点打在玻璃上 啪啪 直响。
(4)篱笆外来了生人,鹅 嘎嘎 地大叫。
【考点】拟声词;选字词填空.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拟声词的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是语文中一个常见题型,考查了对词语的辨析与应用能力,所给词语大多是近义词,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
【解答】“叽叽”为小鸡的叫声,故句子(1)应选叽叽;
“嘎嘎”为小鸭子的叫声,故句子(4)应选嘎嘎;
“啪啪”是一个物体打在另一个物体上的声音,故(3)应选啪啪;
“咕咚咕咚”为喝水的声音,故句子(2)应选咕咚咕咚;
故答案为:
(1)叽叽;
(2)咕咚咕咚;
(3)啪啪;
(4)嘎嘎;
【点评】近义词虽然表达的意思是相近的,但在表现事物的某种特征或程度上,往往有轻重之别,我们辨析时就要注意区别.
7.填“的、地、得”
(1)老婆婆伸手把这个留做种子的玉米轻轻 地 摘了下来。
(2)快到收获 的 季节了。
(3)好,我明年一定要长 得 比今年还要棒。老婆婆,谢谢您。
(4)一个长 得 圆圆胖胖的、穿着好几层漂亮 的 黄绿色外衣的玉米骄傲 地 
说。
【考点】“的、地、得”的使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考查了“的、地、得”的使用。这三个都是助词,“的”一般用在名词的前面;“地”一般用在动词的前面;“得”一般用在动词的后面。使用时要分析词所在的环境,然后再进行选择。
【解答】“的、地、得”三个词都是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语音相同;“的”前面一般是修饰词,限制“的”后面的事物,如“收获的季节”;“地”的前面一般是形容词,后面则是动词,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样,如“骄傲地说”;“得”后面的词语一般来补充说前面的动作怎样,如“长得圆圆胖胖的”。
(1)“摘”是动词,故前面搭配“地”。
(2)“收获”在这里是名词,故搭配“的”。
(3)“长”是动词,故搭配“得”;
(4)“长”是动词,“黄色外衣”是名词,“说”是动词,故搭配的词分别是“得”“的”“地”。
故答案为:
(1)地
(2)的
(3)得
(4)得 的 地
【点评】“的、地、得”的使用,一定要把这些助词放在语言环境中,特别要注意助词前后所用词语去理解和分析。
8.选字填空。
的 地 得
柔和 的 乐曲 悄悄 地 移动 寂静 得 可怕
演奏 得 动听 不住 地 号叫 低沉 的 调子
【考点】“的、地、得”的使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考查了“的”“地”“得”的使用,检测了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实践能力,注意结合词语的意思来做题。
【解答】“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如:柔和的乐曲、低沉的调子。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如:悄悄地移动、不住地号叫。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寂静得可怕,演奏得动听。
故答案为:
的 地 得 得 地 的
【点评】注意“的”“地”“得”的使用方法,特别是注意“的”“地”“得”后面的词性。
9.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近义词。
(1)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画。  A 
A.打量 B.盯着 C.观看
(2)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  C 
A.干燥 B.暴动 C.粗暴
(3)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真是名不虚传。  B 
A.有名无实 B.名副其实 C.名过其实
【考点】近义词.
【答案】(1)A;
(2)C;
(3)B。
【分析】考查近义词。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与“近义词”意思相近的词为“同义词”。
【解答】(1)端详:仔细地看。近义词是“打量”。
(2)暴躁:性格急躁。近义词是“粗暴”。
(3)名不虚传: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合,不是虚假的。近义词是“名副其实”。
故答案为:
(1)A;
(2)C;
(3)B。
【点评】掌握了找近义词的方法,还要注意积累词语,词语积累多了,找近义词就容易多了。
10.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顿时—— 立刻  犹如—— 仿佛  颤动—— 颤抖  逐渐—— 渐渐 
纳凉—— 乘凉  风俗—— 习惯  疲倦—— 疲惫  静寂—— 寂静 
【考点】近义词.
【答案】立刻 仿佛 颤抖 渐渐
乘凉 习惯 疲惫 寂静
【分析】考查近义词。找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第二种是根据词语的意思,想想和它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解答】顿时:表示事情发生得很突然,一下子。近义词“立刻”。
犹如:表示两件事物相似或相等,用来进行类比。近义词“仿佛”。
颤动:指因害怕、寒冷等原因而身体发抖,或物体因外力作用而振动。近义词“颤抖”。
逐渐:表示程度或数量逐渐增加或变化。近义词“渐渐”。
纳凉:在夏天找个凉爽的地方休息,避暑。近义词“乘凉”。
风俗:指某个地区或群体长期形成的行为规范或传统习惯。近义词“习惯”。
疲倦:形容身心疲惫,感到劳累。近义词“疲惫”。
静寂:形容环境非常安静,没有声音。近义词“寂静”。
故答案为:
立刻 仿佛 颤抖 渐渐
乘凉 习惯 疲惫 寂静
【点评】掌握了找近义词的方法,还要注意积累词语,词语积累多了,找近义词就容易多了。
11.写出与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1)豆荚被摘下,跟许多别的丰满的豆荚在一起。  相似 
(2)在这个小小的顶楼里住着一个穷苦的女人。  饱满 
(3)小女孩注视着豌豆花,快乐地微笑着,心里充满了感激。  贫苦 
(4)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  凝望 
【考点】近义词.
【答案】(1)相似;
(2)饱满;
(3)贫苦;
(4)凝望。
【分析】考查近义词。找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第二种是根据词语的意思,想想和它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解答】(1)丰满:(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胖得匀称好看。与其意思最接近的词语是“故选:D。”。
(2)穷苦:贫穷困苦。与其意思最接近的词语是“饱满”。
(3)注视:集中目光看。与其意思最接近的词语是“贫苦”。
(4)类似:大致相像。与其意思最接近的词语是“凝望”。
故答案为:
(1)相似;
(2)饱满;
(3)贫苦;
(4)凝望。
【点评】掌握了找近义词的方法,还要注意积累词语,词语积累多了,找近义词就容易多了。
12.写反义词。
绝望—— 希望 
危险—— 安全 
后退—— 前进 
【考点】反义词.
【答案】希望;
安全;
前进。
【分析】本题考查反义词。反义词就是指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
【解答】绝望:毫无希望。反义词为:希望。
危险:危急凶险。反义词为:安全。
后退:倒退;退回(过去的发展阶段或后边的地方)。反义词为:前进。
故答案为:
希望;
安全;
前进。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13.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加点词语的反义词,使句子意思通顺。
(1)企鹅在陆地上行动  笨拙 ,可一到水里就显得异常灵活。
(2)他的父母均为通情达理的人,可他却经常  蛮不讲理 ,让人讨厌。
【考点】反义词.
【答案】(1)笨拙;
(2)蛮不讲理。
【分析】考查了写反义词的能力,反义词就是指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反义词表现了事物之间明显的对比关系。怎样确定一个词的反义词呢?首先抓词素的反义,也可以对原词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
【解答】(1)根据句子中“异常灵活”这一描述,可知横线处应填写表示动作不灵活、迟钝的词语,故填“笨拙”。
(2)句子中提到其父母“通情达理”,与之相对的,形容他让人讨厌的行为,应选用表示不通情理、不讲道理的词语,故填“蛮不讲理”。
故答案为:
(1)笨拙;
(2)蛮不讲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14.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立刻 
(2)他在黑暗中摸索了半天才找到钥匙。  光明 
(3)他年轻时肆意挥霍,落得今日乞食街头的悲惨下场。  幸福 
【考点】反义词.
【答案】(1)立刻;
(2)光明;
(3)幸福。
【分析】考查反义词。要了解给出词语的意思,也要明白与之意思相反的词语。
【解答】(1)逐渐:渐渐。反义词是“立刻”。
(2)黑暗:没有一点光亮。反义词是“光明”。
(3)悲惨:遭遇、处境等极为不幸。反义词是“幸福”。
故答案为:
(1)立刻;
(2)光明;
(3)幸福。
【点评】掌握了找反义词的方法,还要注意积累词语,词语积累多了,找反义词就容易多了。
15.根据句意给划线词选择不同的解释。
特别:①与众不同,不普通;②格外。
(1)他送给了我一件很特别的礼物。  ① 
(2)这里的青草特别鲜嫩。  ② 
熨帖:①心里平静;②(事情)完全妥当。
(3)这件事情不办熨帖,我不能走。  ② 
(4)这一番坦诚的谈话,说得他心里十分熨帖。  ① 
【考点】多义词.
【答案】(1)①;
(2)②;
(3)②;
(4)①。
【分析】考查了多义字词。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
【解答】(1)句的意思是:他送给我了一件与众不同的礼物。故“特别”指与众不同,不普通。
(2)句的意思是:这里的青草格外的鲜嫩,故“特别”指格外。
(3)句意:这件事情不办妥当,我不能走。故“熨帖”指(事情)完全妥当。
(4)句意:这一番坦诚的谈话,说得他心里平静下来。故“熨帖”指心里平静。
故答案为:
(1)①;
(2)②;
(3)②;
(4)①。
【点评】一字多义、一词多义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建议从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入手,让学生养成查阅字典的习惯,培养能正确选择词义的能力。也可结合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逐步提高对一词多义的认识。
16.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新鲜:A.食物没有变质;B.植物没有枯萎;C.新奇,稀罕;D.(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
(1)清晨的空气十分新鲜。  D 
(2)妈妈今天买的蔬菜真新鲜。  A 
(3)每个人都对新鲜的事物存有好奇心。  C 
(4)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B 
【考点】多义词.
【答案】(1)D;
(2)A;
(3)C;
(4)B。
【分析】考查了多义字词。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
【解答】(1)清晨的空气十分清新不含杂类气体。故选D。
(2)妈妈今天买的蔬菜没有变质。故选A。
(3)每个人都对新奇,稀罕的事物存有好奇心。故选C。
(4)那些叶子绿得没有枯萎,看着非常舒服。故选B。
故答案为:
(1)D;
(2)A;
(3)C;
(4)B。
【点评】一字多义、一词多义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建议从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入手,让学生养成查阅字典的习惯,培养能正确选择词义的能力。也可结合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逐步提高对一词多义的认识。
17.读句子,给加点词选择恰当的意思。
清楚:A.了解 B.事物容易让人了解、辨认。
(1)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我看得很清楚。  B 
(2)我对这件事情发生的经过非常清楚。  A 
【考点】多义词.
【答案】(1)B;
(2)A。
【分析】考查了多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多义词。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几个意义之间往往有联系。多义词是“单义词”的对称。多义词是具有几个彼此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意义的词,这些意义是同属一个本义(基本意义)的转义,引申、派生或衍生意义。
【解答】(1)“我看得很清楚”中“清楚”的意思是事物容易让人了解、辨认。故选B。
(2)“我对这件事情发生的经过非常清楚”中“清楚”的意思是了解。故选A。
故答案为:
(1)B;
(2)A。
【点评】一词多义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建议从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入手,让学生养成查阅字典的习惯,培养能正确选择词义的能力。也可结合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逐步提高对一词多义的认识。
18.下面的词语不完全是褒义词的是  A、E 
A.喜爱 光明 轻盈 孤芳自赏
B.芬芳 文雅 刚毅 和蔼可亲
C.情趣 风光 礼让 婆娑起舞
D.欢笑 幸福 灵敏 威风凛凛
E.改革 企图 创新 炯炯有神
【考点】词的感彩.
【答案】A E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感彩的辨析能力,感彩指词义中所反映的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情感倾向、态度、评价等内容。认真分析所给词语,然后分类。
【解答】B、C、D都是褒义词。
A、不完全是,喜爱:对人或事物有兴趣或感情较深。褒义词。光明:明亮。褒义词。轻盈:体态、舞姿等)轻柔秀丽。褒义词。孤芳自赏:把自己看成一朵香花而自我
欣赏。比喻自命清高。贬义词。
E、不完全是,改革:改掉旧的不合理的部分,使能适应客观情况。褒义词。企图:图谋;打算(含贬义)。创新:抛开旧的,创造新的。褒义词。炯炯有神:明亮的样
子。形容人的眼睛发亮,很有精神。褒义词。
故答案为:
A E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感彩的辨析能力,感彩指词义中所反映的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情感倾向、态度、评价等内容。认真分析所给词语,然后分类。
19.下面词语感彩全部是褒义词的一项是(  )
A.兴高采烈 博学多才 见多识广 见利忘义
B.足智多谋 大显神通 出口成章 出类拔萃
C.高瞻远瞩 笑里藏刀 忍辱负重 呕心沥血
D.舍己为人 大公无私 遗臭万年 坚韧不拔
【考点】词的感彩.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辨析词语的感彩的能力。要能准确区分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解答】A.“兴高采烈、博学多才、见多识广”是褒义词。“见利忘义”是贬义词。
B.都是褒义词。
C.“高瞻远瞩、忍辱负重、呕心沥血”是褒义词。“笑里藏刀”是贬义词。
D.“舍己为人、大公无私、坚韧不拔”是褒义词。“遗臭万年”是贬义词。
故选:B。
【点评】词语的感彩,是指附加在某些词语上的褒扬、喜爱、肯定、尊敬或者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
褒义词——词性带有赞扬色彩的词语,是表扬人的、说好人的,正面的、赞许的、肯定感情的词。
贬义词——带有讽刺、否定、憎恨、轻蔑、批评等。
20.下列词语中,感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视死如归 B.英勇无畏 C.秉公执法 D.见利忘义
【考点】词的感彩.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词的感彩。感彩指词义中所反映的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情感倾向、态度、评价等内容。
【解答】A.视死如归:把死看作像回家一样。形容对死无所畏惧。褒义词。
B.英勇无畏:非常勇敢,不畏艰险。褒义词。
C.秉公执法:公正地执行法律。秉公,做事秉持公正之心;通常用于形容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处理事情的态度。褒义词。
D.见利忘义:看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贬义词。
故选:D。
【点评】词语的感彩有褒义、贬义和中性。褒义词是指附加在某些词语上的表扬、喜爱、肯定、尊敬等感情的词语,贬义词是指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的词语。不带褒贬的感彩的,它们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不好的方面,这种词称为中性词。
21.下列词语中感彩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面如土色 B.精忠报国 C.大义凛然 D.视死如归
【考点】词的感彩.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词的感彩。感彩指词义中所反映的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情感倾向、态度、评价等内容。认真分析所给词语,然后分类。
【解答】A.面如土色:中性词。
B.精忠报国:褒义词。
C.大义凛然:褒义词。
D.视死如归:褒义词。
故选:A。
【点评】词语的感彩有褒义、贬义和中性。褒义词是指附加在某些词语上的表扬、喜爱、肯定、尊敬等感情的词语,贬义词是指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的词语。不带褒贬的感彩的,它们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不好的方面,这种词称为中性词。
22.在句子“桑娜的孩子们(  )冬夏,(  )光着脚跑来跑去。”中填入关联词,恰当的是(  )
A.只有……才…… B.只要……就……
C.不论……都…… D.即使……也……
【考点】关联词.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解答】“冬夏”表示条件,“光着脚跑来跑去”表示结果。根据语义应填“不论……都……”。
故选:C。
【点评】关联词是连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所连接的句子关系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
23.下面的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B.只要大鸟在笼子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
C.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
D.大家不是把您看成一位首长,就是一个长辈。
【考点】关联词.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分句间是选择关系,可以用“不是……而是……”相连。
故选:D。
【点评】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
24.下面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是(  )
A.华为新出的这款手机,不但有出色的性能,而且外观精美,深受大家的欢迎。
B.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C.虽然我们是中华儿女,但是我们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D.来到田野里,我们不仅看到了金黄的稻谷,还看到了橙红的柿子挂满枝头。
【考点】关联词.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解答】A、B、D正确。
C.有误,“虽然……但是……”表示转折关系,而“我们是中华儿女”“我们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之间是因果关系,所以应该用“因为……所以……”。
故选:C。
【点评】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
25.哪组关联词填入句子中合适?(  )
今天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_____累了一点,_____感到很快乐。
A.即使……也…… B.不但……而且……
C.虽然……但是…… D.如果……就……
【考点】关联词.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解答】A.“即使……也……”表示假设关系,不符合句子的实际情境。B.“不但……而且……”表示递进关系,不符合句子的逻辑。C.“虽然……但是……”表示转折关系,符合句子的意思。虽然打扫教室累了一点,但是感到很快乐,前后存在转折关系。D.“如果……就……”表示条件关系,也不符合句子的逻辑。
故选:C。
【点评】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
26.与成语“横七竖八”的构词形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挑三拣四 B.一技之长
C.五彩缤纷 D.八九不离十
【考点】词语结构.
【答案】A
【分析】考查了词语结构。词语结构就是词语的构成形式。本题是根据词语判断其结构的形式是否相同。
【解答】“横七竖八”是属于联合式成语,且成语中含有数字。
A.相同,“挑三拣四”是也联合式成语。
B.不同,“一技之长”是偏正式短语。
C.不同,“五彩缤纷”指各种颜色。“五彩”泛指多种颜色;“缤纷”错杂繁多的样子,“五彩缤纷”是主谓式成语。
D.不同,“八九不离十”是主谓式成语。
故选:A。
【点评】让学生分清词语的结构形式,有助于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掌握,可帮助学生加大词汇量。
27.下面词语中,与“挑大梁”结构不相似的一项是(  )
A.铁公鸡 B.敲边鼓 C.碰钉子
【考点】词语结构.
【答案】A
【分析】考查了词语结构。词语结构指组成词语的结构成分是怎样的,如“摇头晃脑”属于动宾结构搭配成的词语,有动词,有名词。
【解答】“挑大梁”是动宾短语。
A.不同,“铁公鸡”是偏正短语。
B.相同,“敲边鼓”是动词和名词组成的动宾短语。
C.相同,“碰钉子”是动词和名词组成的动宾短语。
故选:A。
【点评】结合题干所给的词语,认真分析词语的结构,然后进行正确的答题。
28.下列词语中,与“左顾右盼”一词的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
A.东张西望 B.无可奈何 C.人山人海 D.昂首东望
【考点】词语结构.
【答案】A
【分析】考查了词语结构,主要是对短语类型的掌握,解答时要仔细分析词语的结构特点,确定答案。
【解答】左顾右盼:含有近义词和反义词的并列短语。
A.东张西望:含有近义词和反义词的并列短语。
B.无可奈何:偏正短语。
C.人山人海:并列短语。
D.昂首东望:偏正短语。
故选:A。
【点评】词语按结构类型主要有:主谓、并列、动宾、偏正等。平时要注意训练,熟能生巧。
29.下面词语结构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
A.手舞足蹈 B.眼疾手快 C.声东击西 D.耳濡目染
【考点】词语结构.
【答案】C
【分析】考查了词语结构。词语结构多指从词语的构成来分析。本题是分辨不同结构类型的词语。根据题干提供的词进行分析,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进行正确的选择。
【解答】A、B、D词语中都含有人的身体部位,故是同结构的词语。
C.“声东击西”中含有一对反义词。
故选:C。
【点评】要想对词语进行正确的分析理解,明白词语的组成和结构,同时还需要加大词语的积累,做到厚积薄发。
3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四字词语使用错误的是哪一项?(  )
A.那位英俊的少年,明眸皓齿,亭亭玉立。
B.遇到危险情况时,我们要沉着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C.在美丽的江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正悠闲地钓着鱼。
D.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斩钉截铁地说:“怕死就不是共产党员。”
【考点】四字词语及叠词.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在理解词语的基础,结合具体的语境及所给词语的意思进行判断选择。
【解答】B、C、D正确。
A.有误,“亭亭玉立”意思是:高耸直立的样子。 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用在此处形容男孩不当。
故选:A。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加强词句的积累,做到厚积薄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