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那次玩得真高兴》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习作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回忆一次愉快的玩耍经历,将有趣的场景和快乐的心情用文字记录下来。本次习作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学生有丰富的素材可写,但要写好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细节,运用合适的描写方法让文章生动起来。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方向和一些示例,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如可以写玩什么游戏、和谁玩、怎么玩以及当时的心情等。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也有过许多玩耍的经历,对于“玩得真高兴”这一主题有话可说。但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容易出现内容空洞、描述简单的问题,缺乏对细节的观察和描写。同时,在运用词汇、组织语言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以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根据新课标核心素养的要求,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学会观察生活、表达情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玩耍的经历,能把自己玩得特别开心的一次经历写下来,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2.能运用积累的描写心情的词语,表达自己当时快乐的心情,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把玩耍的过程写生动。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分享快乐,感受习作的乐趣,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明确习作内容,回忆并选择一次玩得特别开心的经历来写。
2.能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表达出快乐的心情,尝试运用一定的描写方法让文章更生动。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关注玩耍过程中的细节,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让读者感同身受。
2.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能够自主发现文章中的问题并进行修改完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快乐的时光,比如课间的游戏、课外的活动、和家人一起的出游等等。回忆一下,哪次玩耍让你印象最深刻,玩得特别高兴呢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经历)
2.引出课题:看来大家都有很多开心的玩耍经历,今天我们就把这些有趣的经历写下来,题目是《那次玩得真高兴》。
(二)写作指导
1.明确写作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要写好这篇习作,我们可以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明确:玩什么、和谁玩、怎么玩、心情怎么样。
强调:在写作时要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特别是怎么玩这个部分,要详细地写出来。
2.表达快乐心情
回忆描写心情的词语:同学们,当我们玩得特别高兴的时候,会有哪些词语来形容我们的心情呢
明确:如兴高采烈、喜出望外、心花怒放等。
引导学生在习作中恰当地运用这些词语来表达自己当时的心情,还可以通过描写自己的表情、动作等来表现心情,如”我笑得嘴巴都合不拢了我兴奋地跳了起来”。
3.运用描写方法让文章生动
(1)动作描写:比如写玩捉迷藏,可以写“我悄悄地躲在大树后面,屏住呼吸,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一样怦怦直跳,生怕被小伙伴发现。”通过这样的动作描写,让读者更能体会到当时的紧张和刺激。
(2)语言描写:在玩耍过程中,大家肯定会有很多交流,可以写出人物的对话,如“小明大声喊:我找到你啦!我也高兴地回应:哈哈,你来抓我呀!"这样能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3)神态描写:描写人物的表情,如“小红玩得满脸通红,眼睛亮晶晶的,像个熟透的苹果,特别可爱。”
(三)写作实践
1.学生构思:让学生静下心来,仔细回忆自己玩得最开心的一次经历,想一想要写哪些内容,先在脑海中构思一下。
2.动笔写作:学生开始独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规范,语句通顺,尽量运用刚才学到的描写方法 。
(四)习作点评
1.展示优秀习作:挑选几篇写得比较好的习作,通过投影展示出来,让作者朗读自己的作品。
2.师生共评:从内容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心情表达是否到位、描写方法是否运用得当等方面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提出改进的建议。
3.小组互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换习作,进行批改和评价,学习他人的优点,发现自己的问题。
4.自我修改:学生根据老师和同学的评价,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完善。
(五)总结与拓展
1.总结:同学们,通过这次习作,我们记录了自己玩得特别开心的经历,学会了把事情写清楚,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还运用了一些描写方法让文章更生动。希望大家以后能多观察生活,把生活中的美好瞬间都用文字记录下来。
2. 拓展:课后,大家可以把自己修改后的文章读给家长听,和他们一起分享这份快乐。也可以把文章配上插图,做成一本小小的习作集。
(六)作业布置
1. 继续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自己满意为止,然后抄写在作文本上。
2. 阅读一篇其他同学写的关于玩耍的作文,学习他人的优点,并在作文后面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