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宇宙生命之谜(新课预习.培优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宇宙生命之谜(新课预习.培优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2 11:1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 宇宙生命之谜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之谜(mí) 嫦娥(é) 陨石(yùn)
B.卡住(qiǎ) 疙瘩(da) 颓然(tuì)
C.长征(zhēng) 磅秤(bàng) 磅礴(páng)
D.蒙骗(méng) 岷山(mín) 乌蒙(mé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或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可以猜测(推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B.1877年,意大利的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火星表面有很多纵横的黑色线条,人们猜测(凭想象估计)这是火星人开挖的运河。
C.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又是宇宙的沧海一粟(比喻非常渺小)。
D.人类至今尚未(还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3.西汉的《淮南子》中这样定义宇宙:“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在这种观念之下“宇”代表四方上下,即所有的空间,“宙”代表古往今来,即所有的时间。“宇”指无限空间,“宙”指无限时间。所以“宇宙”这个词的意思是(  )。
A.无限的时间 B.无限的空间
C.古往今来 D.所有的时间和空间
4.(《宇宙生命之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文是主要介绍人类对地球以外的太空中的生命的寻找过程。
B.阅读文章尤其是阅读科普说明文,对与解决问题相关的内容要仔细读,反复读。
C.阅读文章时,有的段落与我想要解决的问题关系不大,也需要细读。
D.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用资料等。
5.“近年来,科学家对落在地球上的一些陨石进行分析,发现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下列对加点词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可能”一词说明了科学家目前研究的最大范围,进而推论确实有其他生命的存在。
B.“可能”一词说明科学家研究的范围很小,不能轻易下结论。
C.“可能”一词强调了目前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只在这个范围内,不能有明确的答案,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D.“可能”一词可以去掉,没有什么作用。
6.继续发现。
(1)“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1%。”这句话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火星十分   。
(2)“这证明,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句中加点的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7.仔细阅读课文,借助课文中的旁批完成下面的表格。
阅读目的 阅读方法 课文中的信息
过滤一些跟阅读目的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内容。 快速浏览 ①   
快速把握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②    第二自然段: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从信息量特别大的段落中提取出关键信息,达到阅读目的。 ③    从第四自然段中提取出关键信息:水星.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表面温度太低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借助其他资料对已有资料进行补充,从而获得全面的、新鲜的信息。 ④    课文提到的最新证据是1975年的,那么,从1975年到现在,又有哪些新的研究进展呢?我们可以进一步去查找资料,以求更好地达成阅读目的。
8.课内阅读。
宇宙生命之谜(节选)
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躁 燥)    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 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1%;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底 低)    ;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为了对火星作进一步的考察,1975年,美国发射了两艘名叫“海盗号”的探测器。这两个探测器在火星着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测试,得到两个重要结果,一是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二是在对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这证明,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科学家又提出,生命物质是否会存在于火星的岩层之中呢?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1)用“\”划去选段括号中的错字。
(2)因为火星    、   、   、没有磁场,所以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因为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   ,所以说明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3)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选文两段的意思。
①   
②   
9.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未知生命起源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生命的构成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等是来自“大爆炸”后元素的演化。资料表明前生物阶段的化学演化并不局限于地球,在宇宙空间中广泛地存在着化学演化的产物。在星际演化中,某些生物单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可能形成于星际尘埃或凝聚的星云中,接着在行星表面的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像多肽、多聚核苷酸等生物高分子。通过若干前生物演化的过渡形式最终在地球上形成了最原始的生物系统,即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至此,生物学的演化开始,直到今天地球上产生了无数复杂的生命形式。
38 亿年前,地球上形成了稳定的陆块,各种证据表明液态的水圈是热的,甚至是沸腾的。现生的一些极端嗜热的古细菌和甲烷菌可能最接近于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其代谢方式可能是化学无机自养。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 35 亿年前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
原始地壳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也开始逐渐形成。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尚无较多的生物出现,一直到距今 5.4 亿年前的寒武纪,带壳的后生动物才大量出现,故把寒武纪以后的地质时代称为显生宙。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密切﹣﹣    复杂﹣﹣    沸腾﹣﹣   
(2)生命的构成元素有   、   、   、   、   、   等,它们来自于“   ”后元素的演化。
(3)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的是   。
(4)用“_______”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5)写出下面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①一直到距今 5.4 亿年前的寒武纪,带壳的后生动物才大量出现,故把寒武纪以后的地质时代称为显生宙。   
②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 35 亿年前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   
10.习作园地。
“尝试”也就是试一试,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实践活动。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然而,不管怎样,它都会使你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请你选择生活中曾经历的一次尝试,把题目《一次 的尝试》补充完整,写一篇450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语句通顺,有一定的条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C
【分析】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运用,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选择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A.有误,“陨石”的“陨”应读yǔn;
B.有误,“颓然”的“颓”应读tuí;
C.正确。
D.有误,“蒙骗”的“蒙”应读mēng,指欺哄,读méng表示蒙昧,读měng表示蒙古族。
故选:C。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的练习,熟能生巧。
2.【答案】A
【分析】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解答】A.有误,猜测就是没有根据的,凭空想象的。只是凭自己的想法和见到的东西,在没有任何证据下,就去判断一件事情。推测是根据某种试验或有力的证据去推断一件事情的发生。全句来看,并没有证据证明除了地球外还有天体存在生命,所以这里的猜测不是推测的意思。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3.【答案】D
【分析】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解答】“宇宙”这个词的意思是所有的时间和空间。
故选:D。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4.【答案】B
【分析】考查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解答】A.有误,《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介绍科学家探索宇宙生命的科普文章。
B.正确。
C.有误,阅读文章时,有的段落与我想要解决的问题关系不大,不需要细读。
D.有误,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等。
故选:B。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5.【答案】C
【分析】考查了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中的词语,不能孤立地去理解词语的意思,要通过联系上下文,把词语放在句子的语境中去理解。
【解答】句子中的“可能”一词强调了目前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只在这个范围内,不能有明确的答案,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故选:C。
【点评】句子中对重点词语的准确理解,能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内容,甚至能正确把握课文的内容。
6.【答案】(1)列数字、作比较 干燥;
(2)不能。加点的部分表明“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没有生命存在,其他地区是否有生命存在有待研究,加点的部分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分析】本题考查了说明方法。让学生学会能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运用较准确明白的语言,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解答】(1)“1%”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火星”与“地球”作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2)“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不能删去,因为加点的部分表明“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没有生命存在,其他地区是否有生命存在有待研究,加点的部分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故答案为:
(1)列数字、作比较 干燥;
(2)不能。加点的部分表明“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没有生命存在,其他地区是否有生命存在有待研究,加点的部分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点评】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
7.【答案】①课文第一自然段。
②寻找中心句;
③提取关键信息;
④查找资料。
【分析】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
【解答】《宇宙生命之谜》主要探讨了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的条件。适合的温度、必要的水分、适当成分的大气、足够的光和热是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仔细阅读课文,借助课文中的旁批完成下面的表格即可。
故答案为:
①课文第一自然段。
②寻找中心句;
③提取关键信息;
④查找资料。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8.【答案】(1)燥 底;
(2)干燥 氧气含量少 温度低 火星表面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
(3)①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②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分析】语段选自《宇宙生命之谜》。本文是一篇简单的说明文,文中向我们介绍了科学家们对“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这一课题的探索。激发了学生的学科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感受宇宙生命之谜。
【解答】(1)考查了选字填空。结合语境理解,干燥:缺乏水分。故划去“躁”。低:从下向上距离小;离地面近。底:最下面的部分。故划去“底”。
(2)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可知,因为火星干燥、氧气含量少、温度低、没有磁场,所以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因为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火星表面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所以说明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2)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概括。抓住关键句子概括,通过阅读可知,选文两段的意思分别是: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②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故答案为:
(1)燥 底;
(2)干燥 氧气含量少 温度低 火星表面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
(3)①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②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这段说明性的文字描写了科学家对生命起源的推断,说明了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
【解答】(1)考查了对反义词的理解。密切:彼此间关系亲近。故反义词为“疏远”。
复杂:(事情)多而杂乱。故反义词为“简单”。
沸腾:水波翻涌。故反义词为“冷却”。
(2)考查了文段内容填空。从“生命的构成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等是来自‘大爆炸’后元素的演化。”可知,生命的构成元素有碳、氢、氧、氮、磷、硫,它们来自于“大爆炸”后元素的演化。
(3)考查了文段内容的理解。从“原始地壳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也开始逐渐形成。”可知,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的是原始地壳的出现。
(4)考查了本段的中心句。中心句是能总结本段意思的句子。本段主要写了科学家对生命起源的推断,说明了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故中心句是本段首句: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
(5)考查了说明方法的运用与理解。①此句“5.4 亿年前”运用具体数字说明,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②此句“35 亿年前”运用具体数字说明,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了“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微生物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事例说明,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
(1)疏远 简单 冷却
(2)碳、氢、氧、氮、磷、硫 大爆炸
(3)原始地壳的出现;
(4)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
(5)①列数字; ②举例子。
【点评】反义词就是指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反义词表现了事物之间明显的对比关系。怎样确定一个词的反义词呢?首先抓词素的反义,也可以对原词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
1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通过审题可知,本题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一次 的尝试”为题,写一篇作文,这个题目的重点词语是“尝试”。可以补充成功、失败、美好……写出这件事情对自己的影响,突出心理活动的描写。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选择你印象深刻,最想表达的去写。叙事作文首先要注意叙事六要素,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叙事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注意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运用学到的修辞手法,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解答】范文:
一次成功的尝试
那是一个静谧的下午,只听见一两声蝉鸣。金色的阳光洒在桌面,我坐在窗前,绞尽脑汁地想一道困惑已久的数学题。
这是一道我在《意林》上发现的题目。这道题有9*9的格子,里面已经有几个数字了,让我们填进另外几个数字,要求是每个3*3的大格子里面的九个数字不能重复,每行每列的九个数字也不能重复。刚看见这道题,我就有股跃跃欲试大的冲动,这不,一做就是一下午的时间。“嗯﹣﹣如果这里是2,那里就是9,那里就是……不对,不对!又重复了!”哎,我都做出了那么多,就差最后几个数字了,可是怎么呀算不出!苍天哪!“对了,如果这里是5呢?这里就是2,这里是…哎!又不对!”我拍拍大脑,使劲地想。“哎,不管了!先去喝口水吧!”我垂着头,一边思考着,一边心不在焉地倒水、喝水“哎!如果那边是6,那边就是…嗯,对了!”没想到灵感和大脑一碰,这道题竟做出来了!我连茶杯都来不及放下,冲到房间,扑到桌子上,立刻开始验证我的猜想,“对……对……对了!哈哈!我终于成功了!”我欣喜若狂,歇斯底里地大喊起来:“我成功了!”成功的喜悦总让人有些措手不及,我迫不及待地向家人宣布了这个好消息。爸爸妈妈居然漠不关心的样子,真是扫兴!不过这丝毫没有减轻我的快乐。我在床上又蹦又跳,品尝着成功的喜悦。
【点评】本文取材真实生活,选材恰当很有新意,段落分明,过渡自然,体现出作者良好的语言驾驭能力。可读性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