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物理学科
第3节 内能
目录
【A 夯基础】 1
一、内能 1
二、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 2
三、内能、温度和热量 3
【B 提能力】 4
【C 链中考】 5
内能
1.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 的总和叫做内能, 的冰块(选填“具有”或“没有”)内能。质量相同的100℃水蒸气和100℃水,温度 大,内能 大(后两空均选填“水蒸气”、“水”或“一样”)。
2.如图,有三杯水,两杯水的质量相等,且比杯水的质量大,水的温度如图所示, 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杯中水的内能最小。(选填“”“”或“”)
3.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对小企鹅的对话,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
A.企鹅只具有化学能,不具有内能
B.冰山温度低,企鹅体温高,企鹅的内能较大
C.一般情况下,企鹅行动迟缓,有利于维持体能,说明内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
D.无论温度高低,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物体的动能一定增大
B.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
C.0℃的冰可能机械能为零,但一定有内能
D.举高的杠铃有重力势能但没有内能
二、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
5.《天工开物》记载了我国的淬火工艺,将高温工件浸入冷的淬火介质,使其完全冷却,以提高金属工件的性能。如图是工人将烧红的铁器迅速放入冷水中冷却的情景,铁器在冷却过程中( )
A.吸热,内能增加 B.吸热,内能减少
C.放热,内能增加 D.放热,内能减少
6.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大的是( )
A.来回弯折的铁丝温度会升高 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
C.手接触冰块会觉得很冷 D.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的温度会降低
7.下列改变内能的方式中与其它三个不相同的是( )
A.给冷水加热 B.压缩空气温度升高
C.下滑时臀部发热 D.搓手取暖
8.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管口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蒸气推出橡胶塞导致水蒸气内能增加
C.水被加热的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橡胶塞的机械能
9.如图所示,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
(1)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在瓶塞未跳起前,瓶内气体的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 (选填“热传递”或“做功”)改变了瓶内气体的内能。
(2)继续打气,当瓶塞跳起时,观察到瓶口有“白雾”出现。这是因为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后,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瓶内气体中所含的水蒸气放热 成了小水珠。这一过程中,瓶内气体的内能化成了瓶塞的 能。
三、内能、温度和热量
10.生活中常提到“热”字,但其含义各不相同,有温度、热量、内能等含义。请写出下面几种情形中“热”字的含义:
(1)“壶中的水被烧热了”,其中的“热”是指 。
(2)“物体吸热升温”,其中的“热”是指 。
(3)“摩擦生热”,其中的“热”是指 。
(4)“今天的天气很热”,其中的“热”是指 。
1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
D.一块0℃的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变大
12.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B.物体的内能增加,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含有的热量越多
1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气体膨胀对外做功,自身内能会减少
D.热传递过程中,温度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
14.(多选)如图所示,用汽缸、固定隔板和活塞密闭甲、乙两部分气体,汽缸和活塞均不导热,隔板导热良好。迅速将活塞向左推至图中虚线位置并固定,静置一段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推动活塞前相比,甲、乙内能均变大
B.与推动活塞前相比,甲内能不变、乙内能变大
C.乙内能改变的方式只有做功
D.乙内能改变的方式既有做功又有热传递
15.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物体内能为零 B.时刻物体内能相等
C.时刻物体内能比大 D.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时小
16.将冰块放在泡沫箱中可制成简易“冰箱”,把一瓶饮料放入“冰箱”后,冰块和饮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在两物体温度达到相同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冰块 B.乙吸收热量 C.甲内能增加 D.乙内能减少
17.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已知),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放在一起,充分接触,则( )
A.吸收的热量相同,不会发生热传递 B.会发生热传递,温度从铜块传向铁块
C.会发生热传递,热量从铜块传向铁块 D.无法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发生热传递
18.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团小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被点燃.如图乙所示,瓶内装有一些水,用瓶塞将瓶口塞紧,瓶塞通过导管与打气筒相连,用打气筒给瓶中打气,当瓶塞跳起来时,瓶口周围冒“白气”。
(1)如图甲所示,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空气的内能 (选填“增加”或“减少”),温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达到棉花着火点,观察到棉花燃烧;
(2)如图乙所示,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子内不断打气,使得瓶内的气压增大,当瓶塞跳起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这是因为水蒸气对瓶塞做功,其内能 (选填“增加”或“减少”),温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
(3)如图丙所示,B是一个被销钉锁住的活塞,气缸A密封有压缩空气,C是一支温度计,若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K拔出后,将观察到活塞向右移动,温度计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你的分析依据是 。
19.(2025·湖南省长沙市·)端午节煮粽子,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粽子煮熟后,屋内粽香四溢,这属于 现象。
20.(2025·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为以下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C.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 D.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21.(2025·四川省南充市·)如图是学校举行消防演练灭火时的情景,对涉及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室外温度为0℃时,木柴的内能为零
B.木柴燃烧与未燃相比,含有的热量多
C.若未燃烧的木柴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D.灭火器在使用过程中对外做功,内能不变
22.(2025·江苏省连云港市·)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物体没有内能 B.内能大小与温度无关
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有内能 D.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
23.(2024·宁夏回族自治区·)下列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图甲中,炉火烧水 B.图乙中,搓手取暖
C.图丙中,用暖手宝暖手 D.图丁中,热鸡蛋放在冷水中冷却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物理学科
第3节 内能
目录
【A 夯基础】 1
一、内能 1
二、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 3
三、内能、温度和热量 5
【B 提能力】 6
【C 链中考】 9
内能
1.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 的总和叫做内能, 的冰块(选填“具有”或“没有”)内能。质量相同的100℃水蒸气和100℃水,温度 大,内能 大(后两空均选填“水蒸气”、“水”或“一样”)。
【答案】 势能 具有 一样 水蒸气
【详解】[1] 分子热运动具有分子动能,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凭借其相对位置而具有能叫分子势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 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故的冰块具有内能。
[3] 质量相同的100℃水蒸气和100℃水,温度都是100℃,温度一样大。
[4] 100℃水变成100℃水蒸气需要吸收热量,故质量相同的100℃水蒸气和100℃水,100℃水蒸气内能大。
2.如图,有三杯水,两杯水的质量相等,且比杯水的质量大,水的温度如图所示, 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杯中水的内能最小。(选填“”“”或“”)
【答案】 A C
【详解】[1][2]由图知,A、B两杯水的质量相等,A杯水的温度比B杯水的温度高,则A的内能大于B的内能; B、C两杯水温度相同,B杯水的质量比C杯水的质量大,则B的内能大于C的内能,所以A杯中水的内能最大,C杯中水的内能最小。
3.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对小企鹅的对话,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
A.企鹅只具有化学能,不具有内能
B.冰山温度低,企鹅体温高,企鹅的内能较大
C.一般情况下,企鹅行动迟缓,有利于维持体能,说明内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
D.无论温度高低,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答案】D
【详解】A.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所以A选项说法错误;
B. 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温度高低和质量有关,冰山的质量远大于企鹅的质量,所含分子数量多,内能应大于企鹅的内能,故B错误;
C. 企鹅行动迟缓,可减少消耗生物质能,可维持维持体能,内能的大小与运动速度无关,故C错误;
D. 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D正确.
故选D.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物体的动能一定增大
B.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
C.0℃的冰可能机械能为零,但一定有内能
D.举高的杠铃有重力势能但没有内能
【答案】C
【详解】A.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及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物体的动能与分子热运动无关,故A错误;
B.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与物体是否运动无关,故B错误;
C.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0℃的冰是否有机械能,要看它是否运动或被举高,则机械能可能为零,但一定具有内能,故C正确;
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举高的杠铃有重力势能也有内能,故D错误。
故选C。
二、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
5.《天工开物》记载了我国的淬火工艺,将高温工件浸入冷的淬火介质,使其完全冷却,以提高金属工件的性能。如图是工人将烧红的铁器迅速放入冷水中冷却的情景,铁器在冷却过程中( )
A.吸热,内能增加 B.吸热,内能减少
C.放热,内能增加 D.放热,内能减少
【答案】D
【详解】如图是工人将烧红的铁器迅速放入冷水中冷却的情景,铁器温度比水高,在冷却过程中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6.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大的是( )
A.来回弯折的铁丝温度会升高 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
C.手接触冰块会觉得很冷 D.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的温度会降低
【答案】A
【详解】A. 弯折铁丝时对铁丝做功,铁丝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的,故A符合题意;
B. 冬天用热水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了手的内能的,故B不符合题意;
C. 手接触冰块会觉得很冷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减小手的内能的,故C不符合题意;
D. 轮胎放气时,轮胎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物体的内能减小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下列改变内能的方式中与其它三个不相同的是( )
A.给冷水加热 B.压缩空气温度升高
C.下滑时臀部发热 D.搓手取暖
【答案】A
【详解】A.给冷水加热,冷水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符合题意;
B.压缩空气温度升高,迅速压下活塞棉花着火燃烧,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
C.从滑梯上滑下时克服摩擦做功,使臀部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
D.搓手取暖,克服摩擦做功,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管口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蒸气推出橡胶塞导致水蒸气内能增加
C.水被加热的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橡胶塞的机械能
【答案】D
【详解】A.管口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水蒸气推出橡胶塞,对外做功,水蒸气内能减少,故B错误;
C.水被加热的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故C错误;
D.水蒸气把橡胶塞向上冲起时,水蒸气对橡胶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橡胶塞的机械能,故D正确。
故选D。
9.如图所示,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
(1)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在瓶塞未跳起前,瓶内气体的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 (选填“热传递”或“做功”)改变了瓶内气体的内能。
(2)继续打气,当瓶塞跳起时,观察到瓶口有“白雾”出现。这是因为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后,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瓶内气体中所含的水蒸气放热 成了小水珠。这一过程中,瓶内气体的内能化成了瓶塞的 能。
【答案】(1) 增大 做功
(2) 减小 降低 液化 机械
【详解】(1)[1][2]瓶子里装有一些水,用力打气,在瓶塞未跳起前,压缩瓶内的气体做功,瓶内气体的内能增大,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2)[1][2][3][4][5]继续打气,瓶内气压增大,当气体把瓶塞从瓶口推出时,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使气体自身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受温度降低的影响,瓶口周围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就是看到的白气,液化会放出热量。
三、内能、温度和热量
10.生活中常提到“热”字,但其含义各不相同,有温度、热量、内能等含义。请写出下面几种情形中“热”字的含义:
(1)“壶中的水被烧热了”,其中的“热”是指 。
(2)“物体吸热升温”,其中的“热”是指 。
(3)“摩擦生热”,其中的“热”是指 。
(4)“今天的天气很热”,其中的“热”是指 。
【答案】 温度 热量 内能 温度
【详解】(1)[1]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壶中的水被烧热了”,其中的“热”是指温度高。
(2)[2]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物体吸热升温”,其中的“热”是指热量。
(3)[3]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摩擦生热”,其中的“热”是指内能。
(4)[4]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今天的天气很热”,其中的“热”是指温度高。
1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
D.一块0℃的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变大
【答案】D
【详解】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存在于热传递或热交换过程中,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A错误;
B.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B错误;
C.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具有温度差,所以内能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而不一定是由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故C错误;
D.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势能的总和。冰是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分子势能增加,温度不变,分子动能不变,故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了,故D正确。
故选D。
12.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B.物体的内能增加,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含有的热量越多
【答案】A
【详解】A.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快,分子动能增加,物体的内能增加,故A正确;
B.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物体的内能增大,可能是做功改变的,也可能是热传递改变的,故不一定是吸收热量,故B错误;
C.物体的内能增大,物体的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需要继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C错误;
D.热量不能用含有来表达,故D错误。
故选A。
1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气体膨胀对外做功,自身内能会减少
D.热传递过程中,温度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
【答案】C
【详解】A.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的热量多,故A错误;
B.体吸收热量过程中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
C.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则物体内能减小,故C正确;
D.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温度不能传递,故D错误。
故选C。
14.(多选)如图所示,用汽缸、固定隔板和活塞密闭甲、乙两部分气体,汽缸和活塞均不导热,隔板导热良好。迅速将活塞向左推至图中虚线位置并固定,静置一段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推动活塞前相比,甲、乙内能均变大
B.与推动活塞前相比,甲内能不变、乙内能变大
C.乙内能改变的方式只有做功
D.乙内能改变的方式既有做功又有热传递
【答案】AD
【详解】AB.迅速将活塞向左推至图中虚线位置时,施加外力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乙部分气体的内能,乙部分气体的温度会升高;由于隔板导热良好,因此热量会由乙内通过隔板传递到甲内,最终甲乙两部分气体的温度相等。由此可知乙部分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的质量不变,因此乙部分气体的内能变大;甲部分气体的质量不变,温度升高,因此甲部分气体的内能也变大。故A正确,B错误;
CD.推动活塞时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乙气体的内能,活塞推到虚线处后,热量由乙通过隔板传递到甲时,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5.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物体内能为零 B.时刻物体内能相等
C.时刻物体内能比大 D.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时小
【答案】C
【详解】A.任何物体都有内能,所以时刻物体内能不为零,故A错误;
BC.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称为凝固,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但继续向外放热,内能减小,图中至的时间段内物体的温度不变,说明物体正在凝固,因为继续向外放热,所以内能减小,即时刻的内能小于时刻的内能,故B错误,C正确;
D.分子动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动能越大,由图可知,时刻物体的温度更高,所以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时大,故D错误。
故选C。
16.将冰块放在泡沫箱中可制成简易“冰箱”,把一瓶饮料放入“冰箱”后,冰块和饮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在两物体温度达到相同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冰块 B.乙吸收热量 C.甲内能增加 D.乙内能减少
【答案】B
【详解】由图知道,物体甲的温度是降低的,即物体甲放出热量,内能减小;物体乙的温度是升高的,即物体乙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所以物体甲是饮料,乙是冰块,故B正确。
故选B。
17.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已知),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放在一起,充分接触,则( )
A.吸收的热量相同,不会发生热传递 B.会发生热传递,温度从铜块传向铁块
C.会发生热传递,热量从铜块传向铁块 D.无法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发生热传递
【答案】C
【详解】由于c铁>c铜,根据可知,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升高的温度高,铜的末温较高,故放在一起,充分接触,热量从铜块传向铁块。
故选C。
18.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团小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被点燃.如图乙所示,瓶内装有一些水,用瓶塞将瓶口塞紧,瓶塞通过导管与打气筒相连,用打气筒给瓶中打气,当瓶塞跳起来时,瓶口周围冒“白气”。
(1)如图甲所示,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空气的内能 (选填“增加”或“减少”),温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达到棉花着火点,观察到棉花燃烧;
(2)如图乙所示,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子内不断打气,使得瓶内的气压增大,当瓶塞跳起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这是因为水蒸气对瓶塞做功,其内能 (选填“增加”或“减少”),温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
(3)如图丙所示,B是一个被销钉锁住的活塞,气缸A密封有压缩空气,C是一支温度计,若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K拔出后,将观察到活塞向右移动,温度计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你的分析依据是 。
【答案】(1) 增加 升高
(2) 减少 降低
(3) 变小 气缸中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来源】24-25九年级上 贵州黔东南 阶段练习
【详解】(1)[1][2]甲实验中,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我们会看到棉花燃烧的现象,这一过程中活塞对瓶内气体做功,气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1][2]乙实验中,当瓶塞跳起时,同时还能看到瓶口出现“白雾”的现象,说明水蒸气对塞子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1][2]当把销钉K拔出后,气缸A内的压缩空气对活塞做功,空气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空气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所以温度计的示数变小。
19.(2025·湖南省长沙市·)端午节煮粽子,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粽子煮熟后,屋内粽香四溢,这属于 现象。
【答案】 热传递 扩散
【来源】2025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真题物理试题
【详解】[1]煮粽子时,粽子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粽子的内能。
[2]粽香四溢是因为香味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是一种扩散现象。
20.(2025·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为以下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C.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 D.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答案】C
【来源】2025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黑河、大兴安岭三地联考中考物理试题
【详解】A.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温度为以下的物体也具有内能,故A错误;
B.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故B错误;
C.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故C正确;
D.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热传递过程传递的不是温度,故D错误。
故选C。
21.(2025·四川省南充市·)如图是学校举行消防演练灭火时的情景,对涉及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室外温度为0℃时,木柴的内能为零
B.木柴燃烧与未燃相比,含有的热量多
C.若未燃烧的木柴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D.灭火器在使用过程中对外做功,内能不变
【答案】C
【来源】2025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物理试题
【详解】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室外温度为0℃时,木柴的内能不为零,故A错误;
B.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的热量”,故B错误;
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质量有关。若未燃烧的木柴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C正确;
D.做功可以改变内能,灭火器在使用过程中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22.(2025·江苏省连云港市·)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物体没有内能 B.内能大小与温度无关
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有内能 D.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
【答案】D
【来源】2025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物理试题
【详解】AC.内能是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故任何一个物体都有内能,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也一定有内能,故AC错误;
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质量、物质的状态、种类都有关,故B错误;
D.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当物体运动时,既具有内能,又具有机械能,所以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故D正确。
故选D。
23.下列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图甲中,炉火烧水 B.图乙中,搓手取暖
C.图丙中,用暖手宝暖手 D.图丁中,热鸡蛋放在冷水中冷却
【答案】B
【来源】202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物理试题
【详解】ACD.炉火烧水、用暖手宝暖手、热鸡蛋放在冷水中冷却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CD不符合题意;
B.搓手取暖是克服摩擦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