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教学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22 18:3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7张PPT)
2.2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01
02
03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地面长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直接主要的热源
太阳短波辐射
地面长波辐射
大气长波辐射
物体温度越高,波长越短
地球表面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大气的削弱作用:
吸收
反射
散射
大气的保温作用:
大气逆辐射
(削弱太阳辐射)
(对地面保温)
大气的散射作用实例:
晴天时,天空呈蔚蓝色
阴天时,云层厚,天空是灰白色
朝霞和晚霞是黄红色
日出前,日落后,天空仍亮
大气的根本热源:
太阳辐射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地面长波辐射
太阳
大地
大气
太阳辐射
地面
辐射
大气
逆辐射
(保温作用)
(削弱作用)
月球和地球比,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为何剧烈???
01
月球和地球比,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为何剧烈?
01
月球表面无大气;
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升温快,气温很高;
夜间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月球表面温度骤降,气温很低。
以下哪一个昼夜温差大?
02
陆地
海洋
陆地
海洋
海陆比热容有差异
新疆早穿皮袄午穿纱的原因?
03
新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升温快,气温高;
夜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降温快,气温低;
所以新疆早穿皮袄午穿纱(昼夜温差大)。
秋冬晴朗的夜晚,出现霜?
04
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寒冷的夜晚,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
秋冬季节北方农民为什么要在田间洒水,烧秸秆、放烟雾?
05
增加水汽,增加CO2,增强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从而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效果。
温室大棚使用如何保温?
06
阻挡部分地面辐射散失,将热量保留在温室内。
三过程
两作用
两热源
相关实例
1.为什么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2.阴天为何昼夜温差小?
3.青藏高原为何昼夜温差大?
4.白天有没有大气逆辐射?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成的空气环流称为大气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大气运动方向:
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

气压值比较:A > B > C
A
B
C
气压(atmospheric pressure),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量。
一般随高度增大而减小
等压面(Isobaric Surface),是指气压相同的面。一般情况,由于同一高度各地气压不相等,等压面在空间不是平面,而是像地形一样起伏不平。
1000
1002
1004
1006
等压面(Isobaric Surface),是指气压相同的面。一般情况,由于同一高度各地气压不相等,等压面在空间不是平面,而是像地形一样起伏不平。
1002
A=B=C
A
B
C
冷热不均
01
大气的垂直运动
02
水平方向上出现气压差异
03
大气水平运动(高压指向低压)
04
等压面凸高凹低
01
水平方向上,高压流向低压
03
近地面和对应高空气压相反
02
气温高,气流升,气压低
04
上升气流容易形成降水
下沉气流往往天气晴朗
等压面
等高面





等高面
海陆风
城市风
山谷风
海风
陆风
海陆风成因:
海洋的比热容较陆地大,导致同时段,海陆有温度差异
海陆风的意义:
使夏季滨海地区气温降低,降水增多,气温日较差减小。
海陆风
城市风
山谷风
谷风
谷风
山风
山风
海陆风
城市风
山谷风
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以及各种天气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
四过程
四规律
相关实例
图2.8 《台海使槎录》初刻本
清代黄叔璥在《台海使槎录》中,记述了台湾海峡两岸的风向差异:“内地之风,早西晚东,惟台地早东风,午西风....四时皆然。”这里的“内地”指福建,“台地”指台湾。
为什么台湾海峡两岸风向的日变化相反呢
这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海风
海风
内地之风,早西晚东
陆风
陆风
冷热不均
01
大气的垂直运动
02
水平方向上出现气压差异
03
大气水平运动(高压指向低压)
04
影响风的三个作用力
两种情况的风
学会绘制风向
什么是气压梯度?
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
有了气压梯度,就有使大气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有了这个力,就形成了风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特点:
风:
[决定风向,影响风速]
图.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的风向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垂直于等压线
规律:南左,北右,赤道无
始终与物体运动方向保持垂直关系
风:
[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图.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
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N高空)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摩擦力可以减小风速
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风:
[影响风速,和其他两力共同影响的风向]
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最终与等压线斜交
图.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N近地面)
与等压线平行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
(高空摩擦力小,忽略不计)
南半球的风向如何表示呢?
500 498 496 494 492 490
气压/hPa
图.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
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S高空)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 1000
气压/hPa
图.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S近地面)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摩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摩擦力
南半球、高空
南半球、近地面
判断高低压,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南左北右,定南半球/北半球,定高空/近地面,画出最终风向
1010
1000
990
980
970
460
470
480
490
500
1010
1000
990
980
970
460
470
480
490
500
谁影响风向?
谁影响风速?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等压线是等值线的一种;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气压梯度的大小,
等压线越密,气压梯度越大
1.比较甲、乙两地的气压梯度大小,并说明理由。
图2.17 海平面气压分布( 2016年11月9日6时)
等压线是等值线的一种;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气压梯度的大小,
等压线越密,气压梯度越大
2.在图上画出甲、乙两地的风向
3.比较甲、乙两地风速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图2.17 海平面气压分布( 2016年11月9日6时)
风矢
风级 名称 风速(m/s) 陆地地面物体征象 海面状态
0 无风 0-0.2 静 静
1 软风 0.3-1.5 烟能表示方向,但风向标不 微波
2 轻风 1.6-3.3 动人面感觉有风,风向标转动 小波
3 微风 3.4-5.4 树叶及微枝摇动不息,旌旗展开 小波
4 和风 5.5-7.9 能吹起地面纸张与灰尘 轻浪
5 清风 8.0-10.7 有叶的小树摇摆 中浪
6 强风 10.8-13.8 小树枝摇动,电线呼呼响 大浪
7 疾风 13.9-17.1 全树摇动,迎风步行不便 巨浪
8 大风 17.2-20.7 微枝折毁,人向前行阻力甚大 狂浪
9 烈风 20.8-24.4 建筑物有小损 狂涛
10 狂风 24.5-28.4 可拔起树来,损坏建筑物 狂涛
11 暴风 28.5-32.6 陆上少见,有则必有广泛破坏 狂涛
12 飓风 32.7-36.9 陆上极少见,摧毁力极大 海浪滔天
三个力
两种风
绘制风向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运动
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大气辐射
大气热力环流
大气水平运动——风
形成风的力
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