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水3.1水循环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水3.1水循环教学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22 18:3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一节 水循环
耕千年梯田,护绿水长流
人教版2019
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气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1、结合材料,绘制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和类型,分析水循环的动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2、结合材料和水循环过程,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3、运用图文资料,说明水循环在四大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分析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
情境导入
任务探究
总结提升
拓展探究
课堂演练
目录
情境导入:
【七彩云南——元阳哈尼梯田】
情境导入:
【七彩云南——元阳哈尼梯田】
任务一:哈尼梯田的水循环
材料: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已有1300多年历史。千百年来,哈尼人利用复杂的水渠系统,将水从森林繁盛的山顶引入梯田,构建出森林、村寨、梯田、河流“四素同构”的循环农业生态系统。
任务一:哈尼梯田的水循环
材料:千百年来,从炎热河谷中蒸发升腾的水蒸气在红河南岸化为绵绵细雨,雨滴落在高山森林中,汇集成条条溪流,形成天然的绿色水库。顺着哈尼人凿出的纵横交错的水沟,溪水盘山而下,滋养村寨和梯田,最后汇入山脚的河谷,升腾凝结后重新回到森林,如此循环反复千年,梯田和村寨生生不息……
【自主学习】1、根据以上材料,在下图中绘制哈尼梯田水循环示意图。
【自主学习】2、给你绘制的水循环各环节选择合适的名称。
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蒸发
水汽输送
水汽输送
降水
下渗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任务一:哈尼梯田的水循环
【小组合作】在这个水循环过程中,河流(红河)水除了蒸发输送到森林以外,还会不断向外流,最终汇入海洋。那么哈尼梯田生态系统中的水资源会越来越少吗?
任务一:哈尼梯田的水循环
该河流为红河,流经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最终汇入南海。
任务一:哈尼梯田的水循环
材料:我国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云南地处我国西南部,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带来丰富水汽,到达陆地后,遇地形抬升,形成降水。
【小组合作】结合材料,绘制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示意图。
任务一:哈尼梯田的水循环
地下径流
蒸发的水汽全部输送到了陆地吗?
降水
蒸发
水汽输送
下渗
地表径流
降水
海陆之间
海洋内部
任务一:哈尼梯田的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
又称为大循环,使陆地上的水得以再生。
任务一:哈尼梯田的水循环
【自主学习】结合下图,说出水循环的动力是什么?
海洋水受热蒸发,进入大气。
风将海洋水汽输送到陆地上。
水汽遇冷凝结,下落形成降水。
水由高向低流汇入海洋。
太阳辐射能
重力能
水的三态变化
任务二:人类活动对哈尼梯田的水循环的影响
材料:一千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哈尼族就开辟了梯田,种植水稻。
人们发现森林是涵养水源的宝库,必须保证山上的森林面积足够大,水源才能常年不枯,于是民间规定特定范围的森林不得砍伐。
这里处于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不稳定,季节分配也不均匀。为了缓解用水矛盾,村民修筑了沟渠,连接各家的稻田。
任务二:人类活动对哈尼梯田的水循环的影响
【小组合作】全班分为三个小组,分组讨论这三项人类活动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
材料:一千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哈尼族就开辟了梯田,种植水稻。
开辟梯田
地表径流减缓
下渗增多
地下径流增多
水域面积增加
蒸发增多,降水增多
任务二:人类活动对哈尼梯田的水循环的影响
【小组合作】全班分为三个小组,分别讨论这三项人类活动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
材料:人们发现森林是涵养水源的宝库,必须保证山上的森林面积足够大,水源才能常年不枯,于是民间规定特定范围的森林不得砍伐。
森林茂密
地表径流减缓
下渗增多
地下径流增多
蒸腾增多
降水增多
任务二:人类活动对哈尼梯田的水循环的影响
【小组合作】全班分为三个小组,分别讨论这三项人类活动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
材料:这里处于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不稳定,季节分配也不均匀。为了缓解用水矛盾,村民修筑了沟渠,连接各家的稻田。
修筑沟渠
调节地表径流
水域面积增加
蒸发增多,降水增多
任务二:人类活动对哈尼梯田的水循环的影响
材料:一千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哈尼族就开辟了梯田,种植水稻。稻田的灌溉依赖山泉溪流。
人们发现森林是涵养水源的宝库,必须保证山上的森林面积足够大,水源才能常年不枯,于是民间规定特定范围的森林不得砍伐。
这里处于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不稳定,季节分配也不均匀。为了缓解用水矛盾,村民修筑了沟渠,连接各家的稻田。
人类施加影响的主要环节
——地表径流
任务三:哈尼梯田的水循环对当地有什么意义?
【小组合作】:哈尼梯田的水循环联系了地球上的几个圈层,对各圈层产生了什么影响?
生物圈
水圈
岩石圈
大气圈
任务三:哈尼梯田的水循环对当地有什么意义?
山清水秀的哈尼梯田水源洁净,水质优良,源源不断的水流滋润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对水圈:
促进水体更新。
任务三:哈尼梯田的水循环对当地有什么意义?
哈尼梯田水流及其携带的泥沙汇入红河,水流不断冲刷侵蚀河床,泥沙随水流流速减缓而堆积,使河道形态发生变化。
对岩石圈:
塑造地表形态。
任务三:哈尼梯田的水循环对当地有什么意义?
梯田水域面积大,蒸发增多,同时大面积的水域使当地温度更加适宜。
对大气圈:
调节气候。
小结提升:水循环
意义
含义:
类型
水循环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
促进水体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塑造地表形态,调节气候;
联系四大圈层,进行物质迁移、能量交换。
拓展探究: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1.下列能反映陆地内循环的是( )
A.d→b B.e→f C.e→a→b→c D.d→b→c→e
2.下列能实现图中a环节功能的是( )
A.黄河 B.塔里木河 C.夏季风 D.长白山森林
课堂演练:
A
C
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砂田能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主要原因就在于( )
A.①减少 B.②加剧 C.③增多 D.⑤增多4.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修建水库可以减少②环节的水量
B.跨流域调水明显增加环节①的水量
C.目前人类对环节④施加的影响最大
D.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环节③的水量
课堂演练:
C
D
我国气候干旱区,农民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形成砂田农业,左图中数字代表水循环环节,右图为宁夏砂田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祁连山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水源地之一,是黑河、疏勒河和石羊河三条重要内流河的发源地,当地土地类型主要为草地和裸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石羊河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主要为( )
A.海陆内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海陆间循环
6.祁连山区某山谷植被由草地退化为裸地,可能会导致该山谷( ) A.蒸腾量增加 B.地表径流减少
C.地下径流增加 D.下渗量减少
7.下列关于黑河、疏勒河和石羊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生产生活提供水源 B.处于不断自然更新的状态
C.为海洋输送大量泥沙 D.参与当地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堂演练:
B
D
C
8.地面铺设鹅卵石和透水砖可以( )
A.增大地表径流 B.增加雨水下渗
C.增加降水量 D.增加水汽输送
9.下列做法不符合海绵城市理念的是( )
A.开采和利用地下水 B.建筑物打造绿色屋顶 C.扩大城市绿化面积 D.恢复和增加湿地公园
课堂演练:
A
B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以此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图为某同学拍摄的石家庄市某小区地面铺设的鹅卵石和透水砖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