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6.3防灾减灾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6.3防灾减灾教学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9.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22 19:0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防灾减灾
防灾减灾手段
灾害监测
灾害防御
灾害救援与救助
灾后恢复
工作指导方针
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我国的防灾减灾日是几月几日?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是我国继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这次地震后,国务院将每年的5月12日设为“防灾减灾日”,提醒社会各界更加重视防灾减灾
1.你知道国家在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吗
2.遭遇自然灾害,你该怎么做
①我国防灾减灾的指导方针有哪些?
灾 前
灾 中
灾 后
②防灾减灾的工作由哪些?
一、防灾减灾手段
建立由人造卫星、气象站、水文站、地震台、地质环境监测站等组成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主要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
气象站
1.灾害监测—灾前
地震台
水文站
地震预警系统
地震预报是目前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在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而地震预警就显示出重要的价值。
我国在地震预警方面有过多次成功案例。例如在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发生时,地震预警系统提前28秒为成都发出了地震预警信息;2017年四川九寨沟地震时成都提前71秒收到地震预警信息。
2.灾害防御—灾前
修建水库
修筑堤坝
防护林
(1)工程性措施:
修建水库、堤坝、防护林等
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
开展减灾教育。
(2)非工程性措施:
3.救援与救助—灾中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识。一级为最高级别。
调动救援物资、人员(管理人员、专家、武警官兵等)
稳定社会秩序
救治伤员(医务人员)
开展心理辅导(相关专家)
3.救援与救助—灾中
认识地震专业救援队
地震救援对专业知识、专业设备和相关技能的要求很高;地震发生后,地震专业救援队是地震救援的主要力量;世界上多个国家,如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成立了地震专业救援队。我国的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于2001年成立,在对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救援时发挥了很大作用;在国外发生强震灾害时,这支救援队也会奔赴受灾现场,与其他国家的专业救援队一起,进行救灾援助。
时间 救援事项 时间 救援事项 时间 救援事项
2003年2月 新疆伽师地震救援 2006年5月 印度尼西亚日惹地震救援 2011年3月 日本地震海啸救援
2003年5月 阿尔及利亚地震救援 2008年5月 四川汶川地震救援 2013年4月 四川芦山地震救援云
2003年12月 新疆昭苏地震救援 2010年1月 海地地震救援 2014年8月 南鲁甸地震救援
2003年12月 伊朗巴姆地震救援 2010年4月 青海玉树地震救援 2015年4月 尼泊尔地震救援
2004年12月 印度尼西亚地震海啸救援 2011年2月 新西兰地震救援 2017年8月 四川九寨沟地震救援
005年10月 巴基斯坦地震救援
表6.2中国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地震救援行动( 2001- 2017年 )
我国已建有10个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
灾害救援与救助
如果遇灾时采用空运救援,从距灾区最近的基地出发,最多7小时就可到达受灾地点。
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帮助重建区增强防灾能力。
震后北川
北川新貌
4.灾后恢复
对个人和家庭而言,防灾减灾的主要任务是自救与互救;
自救与互救对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灾前准备
灾中救助
灾后自我保护
二、自救与互救
(1)洪涝、台风等(可以较准确预测):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
1.灾前准备
(2)地震(具有突发性,难以准确预测):准备应急救援包,牢记地震撤离路线和附近应急避难场所位置,经常参加地震演习活动,树立防震意识等。
1.灾前准备
求救类
高频哨、救援绳
照明类
蜡烛、打火机、防水火柴、应急手电、电池
防护类
防尘口罩、防滑手套、防灾头巾、安全帽
生活类
保温应急毯、保温帐篷、超薄保温雨衣、压缩饼干、应急水、可调扳手、备用眼镜。
急救类
急救药品包、创可贴、纱布绷带、棉球、无纺布胶带、酒精消毒片。
活动:制作应急包和应急卡片
活动:制作应急包和应急卡片
姓名:
家庭住址:
工作单位:
电话号码:
血型:
联系人姓名及方式:
1、逃生路线:
2、不能逃脱或被掩埋:寻找合适的时机和方法进行自救或向他人求救。
洪涝灾害
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
地震
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地带
泥石流
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山坡转移
2.灾中救助
情 境
应急反应
正在用火、用电
正在楼房内
身处平房内
正在户外
迅速关闭火源、电源
迅速离开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等开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躲避,千万不要跳楼
迅速逃到空旷地带,如果来不及就尽快躲避在比较坚固的家具或设备下面或者旁边
要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桥梁、高压电线及化工设施、避开陡坡、陡崖等
灾中救助—地震中的救助
了解身边的应急避难场所
利用电脑、手机等工具,在网络地图上查找身边最近的应急避难场所。
若所在地区建设了应急避难场所,查找从学校或居所前往应急避难场所的最佳路线。
若所在地区没有应急避难场所,请选择附近你认为合适的应急避难场地,并说明理由。
a. 洪灾过后不吃洪水浸泡过食物,要喝煮沸后的水,入住前对房屋进行全面消毒,待电器干燥后再使用。
b. 地震发生后往往会有余震,不可立即返回家中,要远离危墙、广告牌、电线杆等危险区域,等余震过后再作打算。
3.灾后自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