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水3.3海水的运动(第1课时 海浪和潮汐)教学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水3.3海水的运动(第1课时 海浪和潮汐)教学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23 23:2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第1课时)
2019
新课标人教版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1.了解海浪、潮汐和洋流是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
2.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浪、潮汐和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利用海水运动规律开发海洋的主要途径。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的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Sea wave
海浪
潮汐
Sea wave
洋流
Sea wave
导入新课
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战役。1944年盟军在英国集结,计划在夜间横跨英吉利海峡,登陆法国诺曼底地区。此战涉及多兵种作战,海军要求在海水水位最低时行动;陆军要求在海水水位最高时行动;空降部队要求在夜间有月光时行动。
诺曼底位置示意图
最终指挥部选择了6月6号(农历4月16日)登陆,为什么选择这一天?

海浪
一、海浪:
1.概念和主要要素:
海浪就是海里的波浪;
主要要素:波峰、波谷、波高、波长等
波峰:波浪高出平衡水面的部分为波峰;波峰最高点即为波顶;
波谷:波浪低于平衡水面的部分为波谷;
波长:两个相邻波顶之间的水平距离
波高:相邻波顶和波谷之间的垂直距离,波高越大,能量越大。
一、海浪:
2、海浪的类型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海浪,由风力形成;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冲浪运动需要较高的浪高;捕鱼、勘探、航行应避开大的海浪
一、海浪:
2、海浪的类型
(2)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引起的巨浪,这种巨浪称为海啸。
水下滑坡引发海啸
海底地震、火山喷发引发海啸
一、海浪:
2、海浪的类型
(3)风暴潮:
成因: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称为风暴潮。
分布:热带和温带的沿海地区
海啸、风暴潮——破坏性的海浪
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一、海浪:
一、海浪:
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一、海浪:
4.海岸保护措施
工程和生物措施来减缓海浪对海岸的侵蚀。
修建防波堤
种植海岸防护林
一、海浪:
小结:海浪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影响海上运动:冲浪运动需要较高的浪高,捕鱼、勘探、航行应避开大的海浪。
②海啸和风暴潮给沿岸带来灾难;
③塑造海岸地貌,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人们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来减缓海浪对海岸的侵蚀。
案例:1953年荷兰遭受风暴潮袭击
荷兰地势低平,近1/4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历史上多次遭受海水侵袭。
1953年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凌晨,强风引发了风暴潮,适逢涨潮,大浪与上涨的潮水叠加,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由于风暴潮发生在夜间,熟睡中的居民未能及时接到警报进行撤离。海浪涌过多处海防堤坝,侵入内陆。夜间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在洪水和海浪的夹击下,无数房屋被毁, 1 800余人丧生,数万人流离失所。
此次灾害后,荷兰加强对风暴潮的研究,立即着手建造多层挡潮闸以减轻风暴潮的威胁;其他温带沿海国家也开始重视对风暴潮的防御。
【思考】1.指出荷兰海浪多发的原因。
2.分析本次风暴潮导致大量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3人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御风暴潮?
加强对风暴潮的监测和预报,建设拦海大坝或挡潮闸;加强沿海防护林建 设;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
案例:1953年荷兰遭受风暴潮袭击
1.指出荷兰沿海风暴潮多发的原因。
2.分析本次风暴潮损失惨重的原因?
3人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御风暴潮?
荷兰地势低平,易受海浪侵袭。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盛行西风,风力强盛,易形成大浪。
强风引发风暴潮,适逢涨潮,上涨的潮水与大浪叠加,水位异常升高;风暴潮发生在夜间,居民未能及时撤离;持续暴雨导致河水泛滥。
课堂练习
图1、图2分别为荷兰局部区域图及鹿特丹降水统计图。荷兰地势低洼、河流纵横,为此荷兰在三角洲的各海湾口和许多分岔河口筑起设有闸门的堤坝。据此完成1~3题。
1. 影响鹿特丹冬半年和夏半年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温高低 B. 西风强弱
C. 季风风向 D. 暖流强弱
B
解析:图2显示鹿特丹冬半年比夏半年降水多,结合图甲中的位置判断,鹿特丹受西风影响,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南北温差大,西风强,降水多。
课堂练习
图1、图2分别为荷兰局部区域图及鹿特丹降水统计图。荷兰地势低洼、河流纵横,为此荷兰在三角洲的各海湾口和许多分岔河口筑起设有闸门的堤坝。据此完成1~3题。
2. 图中闸坝的主要功能是( )
A. 拦沙蓄水 B. 保障通航
C. 拦海造田 D. 防潮抗洪
D
解析:荷兰地处莱茵河入海口处,地势低洼。该地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因此海湾口和河口的闸坝的主要功能是阻挡风暴潮、海水涨潮导致的洪涝。图中闸坝也有利于拦海造田,但不是其主要功能
课堂练习
图1、图2分别为荷兰局部区域图及鹿特丹降水统计图。荷兰地势低洼、河流纵横,为此荷兰在三角洲的各海湾口和许多分岔河口筑起设有闸门的堤坝。据此完成1~3题。
3. 图甲用坝对地埋环境的影响可能是( )
①闸内水体盐度上升 ②河口地区水质变差 ③滨海湿地面积增加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D
解析:图示闸坝建设导致河流入海泥沙减少,滨海湿地萎缩;闸坝阻断鱼类洄游通道,河流带入海洋的营养物质减少,渔业资源锐减;闸内水体因流速减缓,河水下泄减少,水质恶化;闸坝阻断海水入侵,闸内水体盐度下降。

潮汐
二、潮汐:
1.概念: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
2.成因: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
二、潮汐:
3.规律:
一天中,随着地球的自转,受引潮力的作用下有两次张落现象。
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合称潮汐。
二、潮汐:
3.规律:
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后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高潮更高,低潮更低,潮差最大)。
思考:日月地三者位置关系不同,潮位大小不同,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当太阳、月球与地球三者的位置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叠加在一起,为大潮。太阳、月亮与地球连线大致垂直时,太阳的引潮力会削弱月球的引潮力,形成小潮。
前情回顾:诺曼底登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在英国集结,计划在夜间横跨英吉利海峡,登陆法国诺曼底地区。此战役涉及多兵种的合作:海军:要求在海水水位最低时行动;陆军:要求在海水水位最高时行动;空降部队:要求行动时有明亮的月光。
最终选择在6月6号(农历闰四月十六)作为登陆日。这是什么原因呢?
农历十六为满月,天文大潮
涨潮时海水水位最高,落潮时海水水位最低
能大大减少士兵在海滩上暴露的时间,有利于军队抢滩登陆
二、潮汐:
4.潮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潮间带采集和养殖
二、潮汐:
4.潮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福建霞浦的紫菜养殖
用竹竿搭起养殖紫菜的网帘。
潮水落去,紫菜出露在空气中,进行光合作用;
潮水涨起,紫菜浸入海水之中,吸收养分。
①潮间带采集和养殖
二、潮汐:
4.潮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②港口建设与航运
掌握潮汐规律,利用潮汐和潮流情况,涨潮时顺流而进、退潮时顺流而出,节省燃料
海港码头在施工前必须掌握潮汐涨落的高度,使高潮时不致淹没码头,低潮时又不致使船只搁浅。
二、潮汐:
4.潮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浙江温岭市的江厦潮汐水电站
③潮汐能发电
潮汐发电的原理:通过水库,在涨潮时将海水储存在水库内,在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高低潮位之间的落差,推动涡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
二、潮汐:
(1)一般情况下,一天当中利用潮汐发电的次数?
(2)潮汐能的优点?
4次
清洁无污染,可再生。
不需淹没大量农田。
相对稳定可靠,不受气候和水文的影响。
思考:
案例:钱塘江大潮
农历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海水上涨势头更猛烈,往往能形成形如立墙、势若冲天的大潮。每年中秋节前后,钱塘江水量丰富,又逢东南风盛行,江水东流与大潮西进相遇,风助潮涌,潮借风威,于是就发生了“壮观天下无” 的钱塘江大潮。这一时段,浙江海宁一带会吸引众多游客来观看这一天下奇观。
杭州湾至钱塘江口外宽内窄,口大肚小,外口宽度达100千米;溯江而上,河道越来越窄,在海宁附近河道急剧收缩,宽度已不足3千米。涨潮时大量海水涌入狭窄的河道,水体涌积,后浪与前浪层层相叠,潮流高度暴涨。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因?
地利
日地月成一条直线,引潮力最大
天时
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潮势。
风势
活动:海水的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类活动 潮汐规律利用
赶海
游泳
观潮
船舶进出港
讨论:下列人类活动如何利用潮汐规律?
多选择在退潮后
最好避开涨潮和退潮时
大潮时最好,此时潮差大,潮水壮观
涨潮时进港,退潮前离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