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第四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气象灾害
自然灾害定义
自然灾害指因自然异常或者快速变化,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环境破坏的现象或事件。有时,人类活动也会触发或诱发自然灾害。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经济损失(1900—1995年)
如果灾害发生在无人区,会不会形成灾害?
不会。只有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区域,并且带来灾害时,才能称为灾害。
思考
自然灾害分类
我国
自然灾害分类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海洋灾害
林业灾害
农业灾害
地震灾害
洪水灾害
教材第一节:气象灾害
教材第二节:地质灾害
课 标 解 读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1.了解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
2.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气象灾害的分布地区并分析形成原因;
3.结合实例,分析主要气象灾害的危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郑州2021年7月20日16时-17时,一个小时的降雨量达到了201.9mm;19日20时到20日20时,单日降雨量552.5mm;17日20时到20日20时,三天的过程降雨量617.1mm。 其中小时降水,单日降水均已突破自1951年郑州建站以来60年的历史纪录。
郑州这次洪涝灾害为什么这么严重
除了洪涝灾害外,还有哪些气象水文灾害
它们又会对人类活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新课导入
洪涝灾害
01
干旱灾害
02
目/录
CONTENTS
台风灾害
03
寒潮灾害
04
什么是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形成的因素有哪些?(从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分析)
洪涝灾害在我国有何分布特点?
洪涝灾害常产生哪些危害?影响其危害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自主学习
一、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高度
0 50 200 500 1000 1500 2000 3000
比例尺 1:5000 000
郑州积水最深,低洼处可达2m深
卫河在鹤壁段决堤,超警戒水位44cm
一、洪涝灾害
1、概念
主要成因
“洪”
“涝”
2.洪涝灾害分类
暴雨洪灾
冰凌洪灾
风暴潮洪灾
融雪洪灾
破坏基础设施
生命财产损失
引发生态问题
道路交通受阻
3、影响(危害)
1.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说说暴雨洪涝灾害的危害?
经济:淹没农田、聚落,造成农业减产、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等
社会:人员伤亡,爆发疫情、威胁人体健康,心理创伤等
环境:泥沙淤塞(积)、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2.灾害损失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什么关系?
人口越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洪涝造成的损失越大。
3、影响(危害)
材料一:
今年7月,河南遭遇罕见暴雨。17日20时到20日20时,郑州三天的过程降雨量为617.1mm(年平均降雨量为640.8mm ),相当于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量。
材料二:河南省地形、水系分布图
太
行
伏
牛
山
郑州
山
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集中
气候
地形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水系
支流众多,汇水面积大
4、洪涝灾害 · 成因
材料三:郑州市1986、2020年卫星影像图
郑州市1986年卫星影像图
郑州市2020年卫星影像图
4、洪涝灾害 · 成因
破坏植被
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
地面硬化
围湖造田
下渗减少,蓄洪能力降低
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集中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气候
地形
破坏植被
围湖造田
地面硬化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
下渗减少,蓄洪能力降低
水系
支流众多,汇水面积大
【重点识记】
4、洪涝灾害 · 成因
从中国尺度观察下图,合作讨论洪涝主要发生在什么地区?
5.洪涝灾害分布
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洪涝灾害成因
自然
原因
人为
原因
气候
河流
地形
植被
植被破坏
泥沙淤积
围湖造田
恢复植被
疏浚河道
退耕还湖
裁弯取直、修建水库、修筑堤坝
植树造林
建分洪泄洪区
加强监测预报
地面硬化
排水设施不完善
建设海绵城市
完善排水设施
工程措施
6.防治措施
干旱与旱灾有何区别?
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哪些地区?我国干旱灾害的分布情况有何特点
为什么我国华北地区的旱灾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
4. 干旱灾害会造成哪些危害?
二、干旱灾害
自主学习
干旱 ≠ 干旱灾害
干旱是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
干旱灾害是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二、干旱灾害
1.概念
人畜饮水困难
农作物减产
影响畜牧业
引发生态问题:沙尘暴、火灾、蝗灾
经济、社会、生态
2.干旱灾害. 危害
3.干旱灾害的分布、成因、治理措施
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上旱灾频繁发生的地区(降水量少),其中非洲的旱灾最严重(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
中国干旱灾害分布
图例
单位/次
45
35
30
25
15
5
0 340km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分布
西北地区是我国旱灾发生最频繁的地区吗?
华北地区旱灾频繁!
材料三: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
材料一:
2020年3月至5月,河南旱情较常年偏重。降水较少,气温从3℃上升至17℃, 导致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缺墒严重,小麦大量减产。
材料二:冬小麦生长阶段日均需水量统计图
问题探究:1.根据材料,分析华北地区春旱频发的原因。
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
农作物进入生长期,需水量大;
人口密集,生产生活需水量大。
原因:水量供需矛盾(需水>供水)
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海水淡化
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重点识记】
问题探究:2.列举缓解华北地区春旱的措施。
中国洪涝灾害分布
小结·气象灾害多发区
中国干旱灾害分布
洪涝: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旱灾:东部季风区(尤其是华北地区)
多洪涝区
次洪涝区
少洪涝区
最少洪涝区
图例
单位/次
45
35
30
25
15
5
0 340km
为什么我国旱灾多发区往往也是洪涝灾害多发区?
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年际变化是形成我国旱涝灾害的主要因素。
夏季风强的年份, 北涝南旱。
夏季风弱的年份, 南涝北旱。
什么是台风?
台风的结构包括什么?
台风灾害有何分布特点?
台风灾害有何影响(不利/有利)。
三、台风灾害
自主学习
三、台风
台风是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热带风暴
台风
飓风
1.概念
三、台风
2.发生时空
一个发展成熟的台风,由外围大风区、旋涡风雨区和台风眼三部分组成。
3.台风的结构
外围大风区:风力较大,越向内风越大。
漩涡风雨区:位于台风中心附近,气流上升形成狂风暴雨。(天气最恶劣)
台风眼:气压最低,为下沉气流,无风、少云、干暖。
思考:为什么天气预报中说“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而不说“台风中心最大风力”?
4. 台风影响:
台风天气常伴随着狂风、暴雨、风暴潮等,并带来严重的自然灾害
为什么有人盼着台风到来?
狂风、暴雨、风暴潮
为什么有人盼着台风到来?
狂风、暴雨、风暴潮
提供风能资源
提供淡水资源
缓解高温暑情
维持热量平衡
5、台风 ·中国台风灾害
图示西北太平洋台风移动的主要路径示意图
源地:
时间:
影响地区:
移动路径:
西北太平洋
夏秋季节
东南沿海地区
向西偏北方向移动
什么是寒潮灾害?
寒潮灾害的分布情况有何特点?
3. 寒潮灾害的影响有哪些(不利/有利)?
四、寒潮灾害
自主学习
寒潮: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24小时内下降8℃及以上,且使得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及以下,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
2021年12月21-22日郑州气温折线图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h)
最高气温:17℃,最低气温:1℃
四、寒潮
1.概念
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是?
春季、秋季,作物处于播种、收获期,受冻害等影响大。
1951-2020年每月寒潮累计发生次数
2.我国寒潮灾害的成因
3. 影响
大风、雨雪、冻害现象
农作物遭受冻害
造成畜牧业损失
破坏基础设施
不利影响
带来风力资源
缓解土壤墒情
杀灭害虫
小结·气象灾害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