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光现象 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是传说中的“天狗食月”的过程,其形成的原因是
( )
第1题图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2.如图所示,小明测视力时看到视力表的像到他的距离是
( )
第2题图
A.3 m B.4 m C.5 m D.6 m
3.小明一家到西樵山旅游,看到湖里的鱼儿在水杉的倒影间嬉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杉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水杉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看到“嬉戏的鱼儿”是鱼的虚像
D.看到“嬉戏的鱼儿”是鱼的实体
4.如图所示,岸上的小明看到水中小鱼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
5.下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
A.图甲,通过调节,烛焰通过小孔可以成等大、缩小、放大三种虚像
B.图乙,潜望镜能看到水面上的景物是因为光的反射
C.图丙,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灰、紫七种单色光
D.图丁,漫反射时反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下列事例中,属于应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原理来工作的是
( )
A.夜视仪 B.遥控器 C.验钞机 D.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
7.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静影沉璧”,月亮的影子如玉璧一样沉在水里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B.“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
C.“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D.“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变浅的虚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2分.
【科技改善生活】2024广州国际灯光节以“活力湾区·新彩广州”为主题,以“人工智能”为整体创意来源,探索灯光技术与AI技术、未来科技融合发展,打造全球共享的光影视觉盛宴.请完成8~9题.
8.如图是无人机灯光秀编队的表演,此时正在发光的无人机属于 (选填“自然”或“人造”)光源.无人机LED灯发出的五颜六色的光,是由红、绿、 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无人机在水中的像的大小与水面的面积 (选填“有关”或“无关”).
第8题图
9.图甲是灯光节中炫目的光束,这是光的 现象.如图乙所示,江边两岸建筑物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选填“实像”“虚像”或“影子”);灯光映照,江面波光粼粼,是因为光在江面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甲 乙
第9题图
10.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时,反射角为 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90°时,入射角为 度;当光垂直射向镜面时,入射角是 度.
11.身高为1.70 m的人站在竖直的大平面镜前3 m处,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 m,镜中的像高 m.当人逐渐远离平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如图所示,简易针孔照相机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烛焰倒立的 (选填“实”或“虚”)像;若水平向左移动针孔照相机,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正方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选填“改变”或“不变”).
13.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的“天眼”.它由许多个反射面组成,其外形相当于 (选填“凸面镜”或“凹面镜”),此种镜面对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天眼”其实不是“看”,而是主要用以接收天体射电波段的辐射,它的观察范围超过了137亿光年,光年是表示 (选填“距离”或“时间”)的单位.
14.净月潭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初夏的净月潭林海莽莽,潭水清澈.我们看到的湖水要浅一些是因为光的 ;如图是一只白鹭以2 m/s的速度平行于水面飞行的画面,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的速度是 ;若白鹭的嘴巴距离水面0.6 m,湖中水深2 m,则白鹭嘴巴在水中的像距水面 m.
三、作图题:本题10分.
15.(1)(3分)在图甲中,画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2)(3分)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请在图乙中画出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3)(4分)如图丙所示,M是苹果上的一点,N是人眼的位置,请画出M点在平面镜中的像M'及M点反射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N点的光路图.
甲 乙 丙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小题6分,第17小题8分,共14分.
16.图甲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其中ABCD是用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
(1)实验时,将光屏 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着光屏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如图甲所示;将光屏的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光屏上则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所示,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
(2)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其中有一组数据测错了,这组数据是第 次实验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射光线与 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入射角 60° 50° 40° 30° 20° 0°
反射角 60° 50° 40° 60° 20° 0°
(3)图甲中,若让一束光沿F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 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 .
17.我校的小明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所示,他先把一块玻璃板B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A、C,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C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C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B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
(2)蜡烛C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完全一样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 关系.
(3)如果把蜡烛A向玻璃板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C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发现蜡烛A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果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会”或“不会”)承接到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
(5)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该实验最好在较 (选填“明亮”或“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6)如果有5 mm厚和2 mm厚的两块玻璃板,则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好.
(7)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答: (填序号).
①保持A、C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②保持玻璃板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与上述(3)相同的操作
五、计算题:本题6分.
18.用激光器向月球发射激光信号,2.6 s后接收到从月球返回的信号,光速c=3.0×108 m/s.问:
(1)月球距离地球有多远?
(2)如果一辆赛车以300 km/h的速度不停地跑,它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跑完这段路程?第四章 光现象 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是传说中的“天狗食月”的过程,其形成的原因是
( A )
第1题图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2.如图所示,小明测视力时看到视力表的像到他的距离是
( C )
第2题图
A.3 m B.4 m C.5 m D.6 m
3.小明一家到西樵山旅游,看到湖里的鱼儿在水杉的倒影间嬉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C )
A.“水杉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水杉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看到“嬉戏的鱼儿”是鱼的虚像
D.看到“嬉戏的鱼儿”是鱼的实体
4.如图所示,岸上的小明看到水中小鱼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B )
5.下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B )
A.图甲,通过调节,烛焰通过小孔可以成等大、缩小、放大三种虚像
B.图乙,潜望镜能看到水面上的景物是因为光的反射
C.图丙,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灰、紫七种单色光
D.图丁,漫反射时反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下列事例中,属于应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原理来工作的是
( C )
A.夜视仪 B.遥控器 C.验钞机 D.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
7.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静影沉璧”,月亮的影子如玉璧一样沉在水里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B.“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
C.“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D.“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变浅的虚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2分.
【科技改善生活】2024广州国际灯光节以“活力湾区·新彩广州”为主题,以“人工智能”为整体创意来源,探索灯光技术与AI技术、未来科技融合发展,打造全球共享的光影视觉盛宴.请完成8~9题.
8.如图是无人机灯光秀编队的表演,此时正在发光的无人机属于 人造 (选填“自然”或“人造”)光源.无人机LED灯发出的五颜六色的光,是由红、绿、 蓝 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无人机在水中的像的大小与水面的面积 无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
第8题图
9.图甲是灯光节中炫目的光束,这是光的 直线传播 现象.如图乙所示,江边两岸建筑物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虚像 (选填“实像”“虚像”或“影子”);灯光映照,江面波光粼粼,是因为光在江面发生了 镜面反射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甲 乙
第9题图
10.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时,反射角为 60 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90°时,入射角为 45 度;当光垂直射向镜面时,入射角是 0 度.
11.身高为1.70 m的人站在竖直的大平面镜前3 m处,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 6 m,镜中的像高 1.70 m.当人逐渐远离平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如图所示,简易针孔照相机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烛焰倒立的 实 (选填“实”或“虚”)像;若水平向左移动针孔照相机,像的大小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正方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不变 (选填“改变”或“不变”).
13.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的“天眼”.它由许多个反射面组成,其外形相当于 凹面镜 (选填“凸面镜”或“凹面镜”),此种镜面对光有 会聚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天眼”其实不是“看”,而是主要用以接收天体射电波段的辐射,它的观察范围超过了137亿光年,光年是表示 距离 (选填“距离”或“时间”)的单位.
14.净月潭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初夏的净月潭林海莽莽,潭水清澈.我们看到的湖水要浅一些是因为光的 折射 ;如图是一只白鹭以2 m/s的速度平行于水面飞行的画面,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的速度是 0 ;若白鹭的嘴巴距离水面0.6 m,湖中水深2 m,则白鹭嘴巴在水中的像距水面 0.6 m.
三、作图题:本题10分.
15.(1)(3分)在图甲中,画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2)(3分)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请在图乙中画出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3)(4分)如图丙所示,M是苹果上的一点,N是人眼的位置,请画出M点在平面镜中的像M'及M点反射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N点的光路图.
甲 乙 丙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小题6分,第17小题8分,共14分.
16.图甲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其中ABCD是用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
(1)实验时,将光屏 垂直 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着光屏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如图甲所示;将光屏的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光屏上则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所示,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同一平面内 .
(2)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其中有一组数据测错了,这组数据是第 4 次实验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射光线与 平面镜 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入射角 60° 50° 40° 30° 20° 0°
反射角 60° 50° 40° 60° 20° 0°
(3)图甲中,若让一束光沿F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 OE 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 可逆 .
17.我校的小明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所示,他先把一块玻璃板B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A、C,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C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C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B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2)蜡烛C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完全一样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 大小 关系.
(3)如果把蜡烛A向玻璃板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C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发现蜡烛A的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果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则光屏上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承接到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 (选填“虚”或“实”)像.
(5)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该实验最好在较 黑暗 (选填“明亮”或“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6)如果有5 mm厚和2 mm厚的两块玻璃板,则选择 2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好.
(7)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答: ② (填序号).
①保持A、C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②保持玻璃板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与上述(3)相同的操作
五、计算题:本题6分.
18.用激光器向月球发射激光信号,2.6 s后接收到从月球返回的信号,光速c=3.0×108 m/s.问:
(1)月球距离地球有多远?
(2)如果一辆赛车以300 km/h的速度不停地跑,它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跑完这段路程?
解:(1)由题知,激光从月球传到地球所用的时间
t=×2.6 s=1.3 s
由v=得,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s=vt=ct=3×108 m/s×1.3 s=3.9×108 m=3.9×105 km
(2)由v=得,赛车以300 km/h的速度跑完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1 300 h
答:(1)月球距离地球3.9×105 km;(2)赛车要经过1 300 h才能跑完这段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