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 )
2.小明透过爷爷的老花镜看远处的楼房,发现楼房成倒立、缩小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老花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电影放映机的成像原理与该成像原理相同
C.老花镜不能当放大镜使用
D.爷爷远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变厚了
3.桌面上放有一只离墙很近的盛满水的玻璃杯,小明无意中发现玻璃杯后方白墙上出现窗外景物清晰的像.下列光学仪器中应用了该现象成像原理的是
(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潜望镜
4.小明通过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个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关灯”两个字放大的像是实像
B.提示牌上“关灯”两个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提示牌上“关灯”两个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 cm
D.提示牌上“关灯”两个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 cm
5.如图是小明制作的望远镜,它由两组凸透镜组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
B.物镜的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很多,主要目的是使像更清晰
C.用该望远镜可以直接观察太阳
D.制作望远镜时目镜、物镜间的距离可随意选取
6.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处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成像规律的应用是照相机
B.此成像规律的应用是投影仪
C.蜡烛移到凸透镜前16 cm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D.要想使光屏上的像大一点,光屏要靠近凸透镜
7.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同学计划制作一个“手机投影仪”.现有器材如下:焦距分别为10 cm、20 cm、30 cm的凸透镜各一个,手机一部,长为30 cm的纸盒,胶带和剪刀等.“投影仪”模型如图所示,将手机和凸透镜分别固定在纸盒的两端,调整“投影仪”到墙面的距离,可在墙上看到手机画面清晰放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应选择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
B.应选择焦距为20 cm的凸透镜
C.将手机正立放置,在墙上看到的像是正立的
D.墙上手机画面的像是虚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如图为激光分别射向甲、乙两透镜后光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应该是 透镜,乙透镜应该是 (前两空选填“凹”或“凸”)透镜;在防盗门上安装一只“猫眼”,屋内的人通过“猫眼”能看清屋外的人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判断这个“猫眼”由 (选填“甲”或“乙”)透镜制成.
第8题图
9.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为三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有 (填字母),因为它们对光有 作用.上课时,小明的视线从黑板转移到课本上时,他的晶状体的焦距 (选填“会”或“不会”)变化.
第9题图
10.中国青铜时代始于公元前2000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如图所示,考古家用焦距为10 cm的放大镜观察出土的青铜器件,他看到的是正立、 的 (选填“虚”或“实”)像,此时该物件与放大镜的距离应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cm.
第10题图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主题】十五运会是粤港澳三地承办的中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运动会,也是香港、澳门首次承办全国运动会,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请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完成11~12题.
11.2024年11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组委会在广州海心沙亚运公园举办“相约湾区 共迎全运”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如图所示).当晚,十五运会主题口号、会徽、吉祥物正式发布.拍摄启动仪式设备的摄像头相当于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通过摄像头所成的像是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当被拍摄的物体远离镜头时,物体经镜头成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11题图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举行,由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共同举办.如图所示,将印有会徽的透明胶片,贴在发光手电筒前端玻璃上,正对着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调整位置,墙上出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该“像”相对于胶片上的图案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墙壁到凸透镜的距离满足的条件是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 cm.该成像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第12题图
13.如图1所示,小明拿出手机对着关闭的屏幕,看到了自己的 (选填“虚”或“实”)像.开启手机利用相机功能进行拍照时,通过镜头成 (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由于不合理使用手机,小明患上了近视眼,图2中 (选填“甲”或“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
第13题图
14.商业街上经常能看到广告投影灯,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若投影灯镜头的焦距为20 cm,则广告片到镜头的距离u应满足 (选填“u>40 cm”或“20 cm<u<40 cm”).若希望投出的广告商标更大一点,则应该把投影灯放得 (选填“高”或“低”)一点,然后适当 (选填“增大”或“减小”)广告片到镜头的距离.
第14题图
三、作图题:本题7分.
15.(1)(2分)如图甲所示,完成四束光的折射光路图.
甲
(2)(2分)如图乙所示,从水中向空气中发出一条光线,折射光线为OA,OA又刚好射向凹透镜另一侧的虚焦点,请作出水中的入射光线和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乙
(3)(3分)如图丙所示,F是凸透镜的焦点.来自物体SR的光线a平行于主光轴;光线b经过凸透镜的光心O.请作出物体SR经过透镜后所成的像S'R'.
丙
四、实验题:本题28分.
16.小明同学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小明将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实验时,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 cm刻度线处,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到 ,目的是 .
(3)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20 cm刻度线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
(4)接着,小明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如果仅将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发现光屏上仍能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这是因为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 .
(5)在图乙所示情况下,将蜡烛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将蜡烛移动到标尺45 cm处,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 .
(6)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情形下,如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不清,此现象可以体现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7)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结果 (填字母) .
A.没有影响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8)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变短,此时蜡烛的像成在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只调节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调.
五、综合能力题:本题16分.
17.如图是人的眼睛的结构图,当我们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从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1)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 ,人眼的 相当于光屏.
(2)人眼通过自动调节晶状体可以实现的是 (填字母).
A.看清不同亮度的物体 B.看清不同颜色的物体
C.看清不同大小的物体 D.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
(3)若人眼长期观察 (选填“近”或“远”)处物体,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形成 (选填“远视眼”或“近视眼”),这种情况下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或“后”)方,此时应佩戴 制成的眼镜来矫正.而老年人为看清近处物体所佩戴的眼镜是 制成的.(后两空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 B )
2.小明透过爷爷的老花镜看远处的楼房,发现楼房成倒立、缩小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A.老花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电影放映机的成像原理与该成像原理相同
C.老花镜不能当放大镜使用
D.爷爷远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变厚了
3.桌面上放有一只离墙很近的盛满水的玻璃杯,小明无意中发现玻璃杯后方白墙上出现窗外景物清晰的像.下列光学仪器中应用了该现象成像原理的是
( B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潜望镜
4.小明通过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个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关灯”两个字放大的像是实像
B.提示牌上“关灯”两个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提示牌上“关灯”两个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 cm
D.提示牌上“关灯”两个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 cm
5.如图是小明制作的望远镜,它由两组凸透镜组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B )
A.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
B.物镜的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很多,主要目的是使像更清晰
C.用该望远镜可以直接观察太阳
D.制作望远镜时目镜、物镜间的距离可随意选取
6.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处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此成像规律的应用是照相机
B.此成像规律的应用是投影仪
C.蜡烛移到凸透镜前16 cm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D.要想使光屏上的像大一点,光屏要靠近凸透镜
7.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同学计划制作一个“手机投影仪”.现有器材如下:焦距分别为10 cm、20 cm、30 cm的凸透镜各一个,手机一部,长为30 cm的纸盒,胶带和剪刀等.“投影仪”模型如图所示,将手机和凸透镜分别固定在纸盒的两端,调整“投影仪”到墙面的距离,可在墙上看到手机画面清晰放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应选择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
B.应选择焦距为20 cm的凸透镜
C.将手机正立放置,在墙上看到的像是正立的
D.墙上手机画面的像是虚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如图为激光分别射向甲、乙两透镜后光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应该是 凹 透镜,乙透镜应该是 凸 (前两空选填“凹”或“凸”)透镜;在防盗门上安装一只“猫眼”,屋内的人通过“猫眼”能看清屋外的人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判断这个“猫眼”由 甲 (选填“甲”或“乙”)透镜制成.
第8题图
9.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为三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有 a (填字母),因为它们对光有 会聚 作用.上课时,小明的视线从黑板转移到课本上时,他的晶状体的焦距 会 (选填“会”或“不会”)变化.
第9题图
10.中国青铜时代始于公元前2000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如图所示,考古家用焦距为10 cm的放大镜观察出土的青铜器件,他看到的是正立、 放大 的 虚 (选填“虚”或“实”)像,此时该物件与放大镜的距离应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cm.
第10题图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主题】十五运会是粤港澳三地承办的中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运动会,也是香港、澳门首次承办全国运动会,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请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完成11~12题.
11.2024年11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组委会在广州海心沙亚运公园举办“相约湾区 共迎全运”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如图所示).当晚,十五运会主题口号、会徽、吉祥物正式发布.拍摄启动仪式设备的摄像头相当于 凸透镜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通过摄像头所成的像是一个倒立、 缩小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当被拍摄的物体远离镜头时,物体经镜头成的像将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11题图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举行,由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共同举办.如图所示,将印有会徽的透明胶片,贴在发光手电筒前端玻璃上,正对着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调整位置,墙上出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该“像”相对于胶片上的图案是 倒立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墙壁到凸透镜的距离满足的条件是 大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 cm.该成像原理与 投影仪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第12题图
13.如图1所示,小明拿出手机对着关闭的屏幕,看到了自己的 虚 (选填“虚”或“实”)像.开启手机利用相机功能进行拍照时,通过镜头成 倒立 (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由于不合理使用手机,小明患上了近视眼,图2中 乙 (选填“甲”或“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
第13题图
14.商业街上经常能看到广告投影灯,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若投影灯镜头的焦距为20 cm,则广告片到镜头的距离u应满足 20 cm<u<40 cm (选填“u>40 cm”或“20 cm<u<40 cm”).若希望投出的广告商标更大一点,则应该把投影灯放得 高 (选填“高”或“低”)一点,然后适当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广告片到镜头的距离.
第14题图
三、作图题:本题7分.
15.(1)(2分)如图甲所示,完成四束光的折射光路图.
甲
(2)(2分)如图乙所示,从水中向空气中发出一条光线,折射光线为OA,OA又刚好射向凹透镜另一侧的虚焦点,请作出水中的入射光线和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乙
(3)(3分)如图丙所示,F是凸透镜的焦点.来自物体SR的光线a平行于主光轴;光线b经过凸透镜的光心O.请作出物体SR经过透镜后所成的像S'R'.
丙
四、实验题:本题28分.
16.小明同学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小明将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0 cm.
(2)实验时,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 cm刻度线处,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到 同一高度 ,目的是 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
(3)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20 cm刻度线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缩小 的实像.生活中的 照相机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
(4)接着,小明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如果仅将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发现光屏上仍能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的像是倒立、 放大 的实像.生活中的 投影仪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这是因为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 可逆 .
(5)在图乙所示情况下,将蜡烛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向右 (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将蜡烛移动到标尺45 cm处,光屏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 物体在1倍焦距内成虚像 .
(6)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情形下,如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不清,此现象可以体现 近视眼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7)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结果 D (填字母) .
A.没有影响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8)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变短,此时蜡烛的像成在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只调节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 下 (选填“上”或“下”)调.
五、综合能力题:本题16分.
17.如图是人的眼睛的结构图,当我们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从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1)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 凸透镜 ,人眼的 视网膜 相当于光屏.
(2)人眼通过自动调节晶状体可以实现的是 D (填字母).
A.看清不同亮度的物体 B.看清不同颜色的物体
C.看清不同大小的物体 D.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
(3)若人眼长期观察 近 (选填“近”或“远”)处物体,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形成 近视眼 (选填“远视眼”或“近视眼”),这种情况下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 前 (选填“前”或“后”)方,此时应佩戴 凹透镜 制成的眼镜来矫正.而老年人为看清近处物体所佩戴的眼镜是 凸透镜 制成的.(后两空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